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的预防作用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i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系统评价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的预防作用。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中外数据库于建库至2015年12月公开发表的文献。搜集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的预防作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制定的入选标准收集文献,运用stata12.0软件上附加的Meta分析模块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纳入9项RCT研究,包括56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氟西汀可降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分值[P<0.05,SMD=-0.383,95%CI(-0.679,-0.087)],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P<0.05,SMD=-0.632,95%CI(-1.199,-0.066)],但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日常生活的作用不确定[P>0.05,SMD=-0.115,95%CI(-0.690,0.459)]。

结论

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有预防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适合医学科普建设和推广微信平台的方法,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自2016年3月22日至7月31日,"大医小护"微信公众号累计推送原创文章与视频117篇,粉丝数量达到14 558人,总阅读量50余万人次。结论以专业人员为主体,对病人进行追踪辐射式的医学科普教育,是对"行为决定健康"科学论断的可持续践行。
目的探讨攻击性在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杀接受程度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Buss-Perry攻击性问卷中文版(AQ-CV)和自杀接受程度问卷,对黑龙江省4 53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大学生社会支持、攻击性和自杀接受程度的平均得分分别为(35.34±4.77)分、(61.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