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起作文教学,大家都会觉得很头痛,很无奈。学生总是觉得无话可说;老师总是觉得无从下手。于是,作文教学就形成了这样的现状:“多看、多读、多写”,草草了事;或是简单讲讲开头、结尾的格式,请学生任意选择套用;或是作文课上讲一些要观察生活、选准材料等正确的空话;等等。其实,作文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是需要展现学生个体情感生活,体现学生自我个性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作文教学需要学生主动性与创造力的强烈参与,那么学生情感生活与个性特征就不能够被忽视,成为公式格式化的东西。
关键词:作文教学;学生个性;本质要求
中图分类号:G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1
当前,真正探讨作文教学是课外各类的培训机构,而学校内部的作文教学仍旧处于照本宣科的状态。作文培训班采用的方法可谓是多种多样,从角色表演到体验生活,从作文模式到好词好句,从课文阅读到作文写作……大到整篇作文,小到词语运用,你都可以找到像样的作文“商品”带回家。作文市场的活跃让人喜忧参半。喜的是在市场中,作文被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进行方方面面地探索;忧的是作文模具一个个被学生带入了脑里。我想说的是:请不要忽视学生的个性,不要制造更多的“作文模具”工厂。
让我们再来看看学生们对作文的态度吧。在被询问的十个孩子中,有五个不知该写什么。四个认为写出来就行,无所谓好坏。认为作文不是负担的仅仅一个,真是凤毛麟角。作文教学真得应该重视。那么,作文教学的出路在哪里?追本溯源,仍旧应该回归生活,回归个性。
作文的本质是写作者内在的“精神”,是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其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的外化。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创造力的最佳天地。多年来,在大一统式的作文教学中,往往无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写出的文章缺少童心,缺少灵性,用自己的嘴巴说别人的话,没有独特见解,忽视了作文教学的本质要求。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从理论原则上提出种种要求,设置各种条条框框以及简单的命题方式,这些做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压抑了学生个性发展,扼制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个性发展是创造的基础,只有具有不同个性、不同思想、善于思考的人,才具有创造力。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表达方式、语言方式、思维方式等都是一致的,没有自己的特点,又谈何创造性呢?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决定着每个人思维方式的不同,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都是“汽车让座”、“拣钱包”“打碎花瓶”?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师的导向作用。
首先,作文教学不要本末倒置,过于强调技巧方法而代替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在整个活动中,最重要的是学生自身的观察及感受。每个人的观察对象与感受程度是不同的,观察角度、顺序及所要体现的内容等也是各有不同的,自然不能用一种东西来代替所有的。只有细致观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的乐趣,才会有感而发、一气呵成。那么,观察的技巧与方法要不要讲授呢?当然要!那是在学生认真观察的基础之上,还要根据不同对象决定不同的方法。至于思维的扩展,由此物到彼物的联想,词语修辞的运用等也都是在观察基础之上的。下面几种方法大家可以进行尝试。
一、通过模仿走出作文的困境
仿写是学生作文的必由之路,作文训练仿写环节的缺失,违反了作文技能形成的规律。语言大师吕淑湘说过: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一样。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模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由模仿到感悟,由感悟到创造,这是技能由初级到高级发展的规律。比如幼儿张口发音的模仿,到说的模仿,只能一点一点的长进。教学中学生的模仿反而被有的教师认为是稀罕事。普遍不予被重视,甚至被歧视。认为模仿不是创,是抄袭。古人在动笔之前,已背书背了好几年,背了好多东西。所以模仿的实质是叫学生动笔的时候,也从各个方面接受规范语言的熏陶。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也就是仿写的最高境界了吧,有人认为仿写是重复范文的思想语言和精神。其实仿写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一点写作技巧,激起学生的创新精神,从中吸取营养,咀嚼,消化,扩大战果。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古今中外,有举不胜举的作家经过了模仿阶段,作后成了独具一格的著名作家。所以作文教学中要多读多写,读写结合,范文引路。当然也有很多教师重视仿写的训练,补上了技能形成的必要环节。
二、通过口头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复述是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语文教学当前普遍采用的是以读为主。而忽略了说的训练,说也是一个写作资源的重要来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说就要联系自己的所看,所思,所感来收集材料。在表达过程中说者会获得语言的积累,情感的熏陶。提高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中学生敏感、天真、活泼又富于幽默。平常嘁嘁喳喳,嘻嘻哈哈地话可多了。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做学生的朋友,每天的语文课开始,让出三五分钟的时间,出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联系生活给学生做口头作文,然后让学生自由地、随心所欲地、大胆的去说,又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去评去改,互相启发。关键把握一条叫“先放后收”。
作文教学不要喧宾夺主,代替学生决定文章的思想、重点及意义。挖掘同一事情的意义,不同的学生感悟是不同的。课堂上,作文教学可以借助于网络、图片、杂志等资料,尽可能地回归生活、融于生活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总结各自的体会,而不能仅仅依靠老师所谓的“引导”而得出相同的结论。这样的“包办”必然会养成学生懒于发现、懒于思考的坏习惯,从而禁锢学生的思维。思维无法扩散,无法体会发现的乐趣,对作文的兴趣也会大减。
关键词:作文教学;学生个性;本质要求
中图分类号:G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1
当前,真正探讨作文教学是课外各类的培训机构,而学校内部的作文教学仍旧处于照本宣科的状态。作文培训班采用的方法可谓是多种多样,从角色表演到体验生活,从作文模式到好词好句,从课文阅读到作文写作……大到整篇作文,小到词语运用,你都可以找到像样的作文“商品”带回家。作文市场的活跃让人喜忧参半。喜的是在市场中,作文被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进行方方面面地探索;忧的是作文模具一个个被学生带入了脑里。我想说的是:请不要忽视学生的个性,不要制造更多的“作文模具”工厂。
让我们再来看看学生们对作文的态度吧。在被询问的十个孩子中,有五个不知该写什么。四个认为写出来就行,无所谓好坏。认为作文不是负担的仅仅一个,真是凤毛麟角。作文教学真得应该重视。那么,作文教学的出路在哪里?追本溯源,仍旧应该回归生活,回归个性。
作文的本质是写作者内在的“精神”,是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其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的外化。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创造力的最佳天地。多年来,在大一统式的作文教学中,往往无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写出的文章缺少童心,缺少灵性,用自己的嘴巴说别人的话,没有独特见解,忽视了作文教学的本质要求。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从理论原则上提出种种要求,设置各种条条框框以及简单的命题方式,这些做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压抑了学生个性发展,扼制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个性发展是创造的基础,只有具有不同个性、不同思想、善于思考的人,才具有创造力。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表达方式、语言方式、思维方式等都是一致的,没有自己的特点,又谈何创造性呢?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决定着每个人思维方式的不同,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都是“汽车让座”、“拣钱包”“打碎花瓶”?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师的导向作用。
首先,作文教学不要本末倒置,过于强调技巧方法而代替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在整个活动中,最重要的是学生自身的观察及感受。每个人的观察对象与感受程度是不同的,观察角度、顺序及所要体现的内容等也是各有不同的,自然不能用一种东西来代替所有的。只有细致观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的乐趣,才会有感而发、一气呵成。那么,观察的技巧与方法要不要讲授呢?当然要!那是在学生认真观察的基础之上,还要根据不同对象决定不同的方法。至于思维的扩展,由此物到彼物的联想,词语修辞的运用等也都是在观察基础之上的。下面几种方法大家可以进行尝试。
一、通过模仿走出作文的困境
仿写是学生作文的必由之路,作文训练仿写环节的缺失,违反了作文技能形成的规律。语言大师吕淑湘说过: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一样。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模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由模仿到感悟,由感悟到创造,这是技能由初级到高级发展的规律。比如幼儿张口发音的模仿,到说的模仿,只能一点一点的长进。教学中学生的模仿反而被有的教师认为是稀罕事。普遍不予被重视,甚至被歧视。认为模仿不是创,是抄袭。古人在动笔之前,已背书背了好几年,背了好多东西。所以模仿的实质是叫学生动笔的时候,也从各个方面接受规范语言的熏陶。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也就是仿写的最高境界了吧,有人认为仿写是重复范文的思想语言和精神。其实仿写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一点写作技巧,激起学生的创新精神,从中吸取营养,咀嚼,消化,扩大战果。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古今中外,有举不胜举的作家经过了模仿阶段,作后成了独具一格的著名作家。所以作文教学中要多读多写,读写结合,范文引路。当然也有很多教师重视仿写的训练,补上了技能形成的必要环节。
二、通过口头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复述是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语文教学当前普遍采用的是以读为主。而忽略了说的训练,说也是一个写作资源的重要来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说就要联系自己的所看,所思,所感来收集材料。在表达过程中说者会获得语言的积累,情感的熏陶。提高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中学生敏感、天真、活泼又富于幽默。平常嘁嘁喳喳,嘻嘻哈哈地话可多了。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做学生的朋友,每天的语文课开始,让出三五分钟的时间,出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联系生活给学生做口头作文,然后让学生自由地、随心所欲地、大胆的去说,又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去评去改,互相启发。关键把握一条叫“先放后收”。
作文教学不要喧宾夺主,代替学生决定文章的思想、重点及意义。挖掘同一事情的意义,不同的学生感悟是不同的。课堂上,作文教学可以借助于网络、图片、杂志等资料,尽可能地回归生活、融于生活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总结各自的体会,而不能仅仅依靠老师所谓的“引导”而得出相同的结论。这样的“包办”必然会养成学生懒于发现、懒于思考的坏习惯,从而禁锢学生的思维。思维无法扩散,无法体会发现的乐趣,对作文的兴趣也会大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