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地倾斜观测数据是随时间变化的一条连续曲线,它含有趋势性变化和周期性变化以及突发性变化的成份。我们不仅对这些成份的量级感兴趣.而且对造成这些成份的原因及其物理机制也感兴趣。为了综合探讨和研究这个问题,就必须首先找到一个既能够正确描述地倾斜观测过程又能够有效区分观测数据中各种成份的数学模型。利用带线性项的富里哀多项式对观测数据进行拟合的方法,就是能够卓有成效地完成这种任务的一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倾斜观测数据是随时间变化的一条连续曲线,它含有趋势性变化和周期性变化以及突发性变化的成份。我们不仅对这些成份的量级感兴趣.而且对造成这些成份的原因及其物理机制也感兴趣。为了综合探讨和研究这个问题,就必须首先找到一个既能够正确描述地倾斜观测过程又能够有效区分观测数据中各种成份的数学模型。利用带线性项的富里哀多项式对观测数据进行拟合的方法,就是能够卓有成效地完成这种任务的一种
其他文献
植物激素可以影响植物同工酶谱带的变化,在国内外均有报导。但是三十烷醇作为一种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虽然已被广泛使用,对其生理效应的研究也日益增加,而涉及酶活性的报导并不多,至今未见有关三十烷醇对甘蔗同工酶影响的研究资料。本文是我们在这方面工作的初步结果。材料与方法实验用甘蔗品种为“台糖134”,1983年4月底种植。自6月(株高1米左右)起
本文对1974年和1979年两次溧阳中等地震(近震震级分别为5.8、6.3)前的小地震空区、活化图象的动态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假设单位时间的发震次数服从泊松分布,并利用其检验各时段小地震频数的概率,表明震前活化、复活期的频数剧增不是随机因素引起,而属时间分布异常;同时引入描述地震聚散性的参数——平面集中度Pr,对小震活动不同时段(纯空白区除外)计算结果表明,溧阳6.3级地震前的园环形空区阶段Pr值
本文讨论了氚天然示踪剂在雪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有规律的含量变化,探索唐山强震孕震区地下水形成、运动过程和冀中拗陷地下热水形成时间,进而提高鉴别地震信息能力等与地震预报研究有关的一些问题。扼要阐述了地下热水中重氧同位素O~(18)的含量变化(δO~(18)=-11.44‰——-4.48‰。)及其原因,并以此论证了它们系大气降水经历不同环境介质深循环的成因和迳流条件的差异。文内还对由同位素数据所揭示的
本文通过地磁总强度资料的变化场改正误差分析,认为由于一次较大地震在150公里内仅能引起总强度5~10伽马的异常量,所以,变化场改正误差(包括仪器观测误差)必须小于±2.0伽马。因而了解台站所处地域外场变化的均匀范围是很必要的。一般情况下,外场改正的台组应选择相同台基磁性,台组距不应大于150公里。
利用1966年以来中国大陆十三个强震序列的资料,通过对序列余震的R-t半时空分布区域包络线的拟合,就大震后余震区的扩展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结果得到了具有统一形式的包络曲线:R=a+blg(C+lgt)~2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主震后短时间内余震区基本形成,平均来看,初期余震区长轴长度l_b达到最终余震区长轴长度l_0的87.4%。
近年来,对断层面解给出的各种参数在强震前后的变化,已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但在不同的研究中所指明的“前兆现象”之间差异很大,甚至由不同的地震做出的结果完全相反。本文归纳了一些作者的工作结果,给以简单的对比,并指出其中某些矛盾之点及有待商榷之处,然后列举了此项工作的一些进展,为今后深入的研究提供借鉴。
为解决基岩观测深井虎_1井出现的水位大幅度年动态变化问题,应用区域对比的方法,分析了该井水位、不同深度水质与第四系不同含水组水位、水质变化间的关系,指出虎_1井水位年变幅大,以及水质淡化的原因是该井井水已与第四系第三含水组水发生了混合作用,其水位动态主要由上覆浅层水动态控制。
红外遥感方法,是用来探测和记录地表资源的一种技术手段,山于它记录的不仅是可见光谱信息,还记录了人眼所看不见的红外光谱特性,特别在高空和轨道摄影图象上,因地物几何形态的丧失,用色调分析这种图象就成为判断地物属性的关键。但由于这种图象包含着红外信息,地物色调的反映,往往被认为是无章可循的。因此,对彩色红外摄影图象地物色调的反映及其色度分析方法的研究,不但可以实现仪器分析,减少大量野外判断的工作量,而且
本文分析并叔述了在微型计算机上检索汉字用的多级数据表的设置方法。
在地面上利用SF—1型双通道扫瞄辐射计10微米窗区的测量结果,配合探空资料可以求得云底温度和云底高度。只需一次扫瞄就可以得到天空中不同层次云的高度和云底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