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O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312-01
传统的教学评价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它所评价的内容片面,形式单调,方法单一,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在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尝试着对传统的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以期初步建立起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
1评价目标的系列化
制定评价的目标系列需要经过一个先自下而上,后自上而下的双向过程。首先由教师在深入学习大纲,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分析知识点的分布、能力培养的载体以及思想教育的因素,初步制定出评价的目标系列;然后由教科研人员和部分骨干教师研究评价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最后确定评价的目标系列,并向师生公布。
经过初步的探索,我们认为评价的目标系列一般应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知识评价系列:教材把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具体化了,因此,我们应当认真研究教材,找出每一节课、每一单元、每一册教材中的知识点,从而构建一个知识评价系列。如:第一册第五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知识评价系列。
能力评价系列: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在认识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离开了数学知识和必要的教学活动,数学能力的问题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认为,建立能力评价系列既离不开“数学知识”这个载体,又要在教学活动中评价学生的数学能力。建立能力评价系列的主要目标不是为了对学生的能力进行鉴定性的评价,而是为了促使教师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学中自觉的行为。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尝试建立各年级的能力评价系列。
非智力因素评价系列:即对学生学习数学时所表现的情感、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进行定性的评价。根据大纲的要求,我们初步拟定出小学生非智力因素评价系列。
2评价时空过程化
评价时空过程化是指要随时随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从时间上看,应有学习前的准备性评价、学习中的形成性评价和学习后的总结性评价。从空间上看,在学校应该包括课堂上的评价、活动课的评价;在校外,应有家庭评价和其它活动的评价。
实现评价时空过程化,就是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已经达到的程度,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地调控教学行为,使全体学生都达到教学目标。实现评价时空过程化要求注重平时的了解、考查,包括课堂提问、课堂作业、家庭作业、课时达标测试、课堂操作、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习惯等。显然,实现评价时空过程化,评价的指向是唯一的,而评价者既可能是学生本人,也可能是同学、教师、家长或其他教育者。因此评价时空过程化,要求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3评价方法多样化
3.1个人、小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3.2口试、面试、笔试相结合。
口试的主要内容是说理,即说算理、说解题思路、讲公式的推导过程等。面试的主要内容是操作,如操作小棒演示算理,拼摆学具推导公式,测量,制作等。笔试的主要内容是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解题能力。加强口试与面试,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有利于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有利于教师及时对学生提供幫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和临场心理素质。
3.3免试与重试相结合。
对于学习能力强,学习认真,平时表现好的学生,可以允许免试。对于评价成绩待及格的学生,应当给他们重新应试的机会,并以重试的成绩为准,这样能使学困生在重试之前找出不足,进行重点学习,同时可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评价结果的表现科学化
以往把百分制作为教学评价结果的唯一表现形式,无论是在信度上还是在效度上,都有较大的缺陷。因此,应寻求评价结果表现形式的多元化、科学化,尽可能地把评价结果描述得准确些。
4.1平时考查与综合考查的结果相结合,以平时的结果为主。
4.2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
4.3等级与评语相结合,以评语为主。
传统的教学评价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它所评价的内容片面,形式单调,方法单一,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在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尝试着对传统的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以期初步建立起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
1评价目标的系列化
制定评价的目标系列需要经过一个先自下而上,后自上而下的双向过程。首先由教师在深入学习大纲,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分析知识点的分布、能力培养的载体以及思想教育的因素,初步制定出评价的目标系列;然后由教科研人员和部分骨干教师研究评价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最后确定评价的目标系列,并向师生公布。
经过初步的探索,我们认为评价的目标系列一般应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知识评价系列:教材把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具体化了,因此,我们应当认真研究教材,找出每一节课、每一单元、每一册教材中的知识点,从而构建一个知识评价系列。如:第一册第五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知识评价系列。
能力评价系列: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在认识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离开了数学知识和必要的教学活动,数学能力的问题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认为,建立能力评价系列既离不开“数学知识”这个载体,又要在教学活动中评价学生的数学能力。建立能力评价系列的主要目标不是为了对学生的能力进行鉴定性的评价,而是为了促使教师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学中自觉的行为。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尝试建立各年级的能力评价系列。
非智力因素评价系列:即对学生学习数学时所表现的情感、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进行定性的评价。根据大纲的要求,我们初步拟定出小学生非智力因素评价系列。
2评价时空过程化
评价时空过程化是指要随时随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从时间上看,应有学习前的准备性评价、学习中的形成性评价和学习后的总结性评价。从空间上看,在学校应该包括课堂上的评价、活动课的评价;在校外,应有家庭评价和其它活动的评价。
实现评价时空过程化,就是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已经达到的程度,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地调控教学行为,使全体学生都达到教学目标。实现评价时空过程化要求注重平时的了解、考查,包括课堂提问、课堂作业、家庭作业、课时达标测试、课堂操作、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习惯等。显然,实现评价时空过程化,评价的指向是唯一的,而评价者既可能是学生本人,也可能是同学、教师、家长或其他教育者。因此评价时空过程化,要求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3评价方法多样化
3.1个人、小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3.2口试、面试、笔试相结合。
口试的主要内容是说理,即说算理、说解题思路、讲公式的推导过程等。面试的主要内容是操作,如操作小棒演示算理,拼摆学具推导公式,测量,制作等。笔试的主要内容是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解题能力。加强口试与面试,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有利于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有利于教师及时对学生提供幫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和临场心理素质。
3.3免试与重试相结合。
对于学习能力强,学习认真,平时表现好的学生,可以允许免试。对于评价成绩待及格的学生,应当给他们重新应试的机会,并以重试的成绩为准,这样能使学困生在重试之前找出不足,进行重点学习,同时可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评价结果的表现科学化
以往把百分制作为教学评价结果的唯一表现形式,无论是在信度上还是在效度上,都有较大的缺陷。因此,应寻求评价结果表现形式的多元化、科学化,尽可能地把评价结果描述得准确些。
4.1平时考查与综合考查的结果相结合,以平时的结果为主。
4.2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
4.3等级与评语相结合,以评语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