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创新与应用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07081820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维导图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可视化辅助教学技术手段,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结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多年教学实践,将思维导图模式应用到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的本科教学中,优化了课程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批判性创新思维能力、归纳总结及总体规划能力。
  关键词:环境工程;思维导图;教学方法;能力素质提升;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发散性思维具体化的方法,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发明,其认知功能与人类大脑的认知功能相类似,使用者将信息表征工具,包括图片、图形、词语等,加以组合运用,通过呈现概念之间的层次关系和思维顺序关系,实现概念表征的可视化,具有“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之功效[1]。这种可视化教学,纲举目张,能够让使用者从一种全局和整体的视角思考问题,有助于信息的储存和提取,进而有益于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升。已有研究表明,思维导图之教学模式,在优化教师的教学设计、活跃学生的思维、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2]。目前,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教学辅助工具在理工科教学等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3,4]。针对高等学校的教学特点,将思维导图与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主要集中在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物理化学等化学类课程和少数工科类课程,并且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也引入思维导图概念[5,6],但针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的应用,尚未见公开报道。在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富民强国之路上,如何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相长理念,进一步提高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成效,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
  从2006年开始,我国着力构建与工程教育认证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体系,要求实施“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三个基本理念。其中,产出导向(成果导向,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改变了传统的“以知识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学习成果的水平及其达成度来组织和实施教学,重点强调“学生产出”,立足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大背景,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7,8]。在工程教育认证制度的大背景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作为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具有多学科有机融合的特质,其课堂教学是直接保障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关键,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掌握大气污染治理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程能力,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及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9]。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要从课堂教学以及相关教学模式改革入手。在现实的工作过程中,要掌握并灵活运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技术与方法,工程技术人员通常需要在工作中有相当长时间的累积和磨砺,对尚在大学校园学习且知识面的深度与广度比较局限的大学生而言,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内容丰富,通常需要安排80~100学时才有可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但各高校开设该课程往往学时数较少且相差较大,而且涉及化工原理、物理化学等专业基础学科的知识,对知识面和能力与素质较弱的本科生而言,技术内容略显枯燥且繁杂。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通观全局的能力,使学生既能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又能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和“学生产出”为重点的教学范式,笔者创造性地将思维导图模式应用到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的本科教学中,重新优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内容,有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全方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实际工程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
  1.教学设计的优化
  教学设计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是教师对教学诸要素的有序安排。教学设计需要教师整体把握教学,认真并仔细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各个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再从主要素细化成各个层次,这与思维导图的思想很相似。思维导图以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等结构特征展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帮助教师在设计过程中整体把握教材和教学内容,也能够让教师明确各知识点的位置和重要程度,有利于进行有效教学和设计。图1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思维导图全景图,教师在采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计时对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过程一目了然,帮助教师对整体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并有利于综合考虑学科的基础知识、教学知识、应用知识以及学科前沿知识等多方面的内容,较好地掌握教学环节,以达到教学目标。
  2.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及认知结构的优化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图解知识和思维的工具,具有独特的图形结构,它图文并茂又生动形象,用不同的颜色线条表示不同的分类想法。从思维导图概念到制作过程以及结果,与学生的认知心理有很大的关联性。它同时采用了语言和图像的表征单元,给学生视觉刺激,增强学生有意识的注意和记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思维导图的无限扩展性能够引导学生从相反的角度思考问题。当学生用一种方法无法解决问题时,可以采用思维导图从相反的方向入手,换一种思路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逆向思维也是创新思维的重要部分[10]。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是轻松深思的过程,是大脑喜欢的思考方式。当大脑处于松弛状态时,会产生新想法或独特的观点,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4]。
  3.“成功课堂”的建立
  “成功课堂”是“建构性学习”与“学生有效参与”二者的复合函数[11]。在积极构建“建构性学习”的前提下,努力保证“学生有效参与”,从而实现“成功课堂”,保证“学生产出”。思维导图作为能动的建构过程,为知识的建构提供支架。学习者遇到未知事物或现象时,使用他们已有知识解释新的信息。学习者激活先备知识和尝试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相联系。这种“建构性学习”是主动的、能动的结果,而不是外在所支配和操纵的结果。Harkirat等提出,建构主义可视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认知结构的质量,开阔学生的思想,建立完整、系统的信息结构,从而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12]。   二、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思维导图作为教师组织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好方法,近年来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教学中,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国内外研究者在医学、信息技术、物理学、经济学等学科教学中开展了大量的思维导图的教学实践研究,具体分为以下三种教学模式:一是学生为主体的“学生个体式”,二是小组讨论为主的“小组互动式”,三是学生问题解决为主、教师启发为辅的“问题导向式”。以上三种模式由低级思维模式向高级发展,分别用在学生的预习、课堂中、归纳总结以及问题的解决上。
  1.学生个体式
  “学生个体式”模式是在初期思维导图教学过程中应用最多的模式。其表现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给出特定主题,通过学生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将概念、观点画出逐渐分化的、层次的、概括的思维导图,进而体现出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过程。以袋式除尘器为例,首先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里公布有关袋式除尘器的教学视频,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课前预习,并制作思维导图的略图;教师在课堂中围绕新知识,向学生详细讲解新知识、新概念;课后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以及新知识、概念等逐步修改和完善思维导图,发展知识结构。这与“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图2为学生个体制作的思维导图。
  2.小组互动式
  学习过程是通过学生个体行为和外部环境,尤其是学习群体之间、学习伙伴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因此,教学活动中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协作和交流尤为重要。小组互动式的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同时可以兼顾学生学习方法、学习风格以及思维模式的差异。其表现为在学生个体制作的思维导图基础上,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进一步加深个体的理解,完成小组对某一知识或主题的思维导图。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对主题内容有进一步的分析和理解,最终提交整洁的思维导图。在整个活动中学生可以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不仅提升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而且提高相互学习的能力。
  3.问题导向式
  问题导向式的应用模式是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中级别最高的模式,是非线性的组织过程,它根据思维导图的6W(who,what,when,where,why和how)来分别表达出问题的关键点。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通过已具备的知识和经验,需要不断思考,讨论问题的相关议题。思维导图的作用是把关键问题通过图片、文本等描述它们之间的关联,寻找问题的解决途径,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后,进一步在教师的引导下,再次补充信息。这是一个反复且循环的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的想象不被具体事物所限制,可以任意联想,开阔思维,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应用的综合评价
  为了評价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效果,笔者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了学生对思维导图在学习中的感受、在小组学习和能力培养中的作用等问题。结果显示,学生对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都持肯定的态度,70%的学生认为思维导图有助于学习。
  课堂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的目的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学习,因此教学过程中多次采用了小组合作方式。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50%的学生喜欢自己画思维导图,只有30%学生喜欢小组合作画图,可见学生并没有表现出特别喜欢小组合作模式。学生认为小组合作没有办法较好地互相配合,并且建议对小组成绩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改进,不能以小组评分。关于小组讨论是否能够帮助解决问题,学生普遍认为有一定的帮助,并且参与度也比较高。由能力培养的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认为思维导图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尤其是在归纳总结和知识梳理上帮助很大。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深入思考、分析和理解每个关键词之间的层级关系和逻辑关系,并进行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可以培养学生的总体规划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基于思维导图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不是一次性的教学实践,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长期的、持续的改进。通过两轮的教学改革发现,传统的评估模式下,学生对教师期末的评价和教师对学生期末的考试无法正确评价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需要进行教师和学生的自评环节、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环节以及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评环节。学生评价的依据应该以过程为导向,评价内容更为细致和全面化[13]。
  教师在课程开始时对学生说明本课程的考核形式,让学生时刻跟着教师的教学理念走。这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以更加主动的心态参与学习过程,以便保证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东尼·博赞. 思维导图[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2] 彭永杰. 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 合肥:合肥师范学院,2017.
  [3] 张海森. 2001—2010年中外思维导图教育应用研究综述[J]. 中国电化教育,2011(8):120-124.
  [4] 董博清. 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证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5] 陈亚芍,宁清茹. 思维导图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2017(32):24-29.
  [6] 黄秋石. 思维导图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113-114.
  [7] 周红坊,朱正伟,李茂国. 工程教育认证的发展与创新及其对我国工程教育的启示[J]. 中国大学教学,2017(1):88-95.
  [8] 王金旭,朱正伟,李茂国. 成果导向:从认证理念到教学模式[J]. 中国大学教学,2017(6):77-81.
  [9] 张学洪,张军,曾鸿鹄. 工程教育认证制度背景下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启示[J]. 中国大学教学,2011(6):37-39.
  [10] 吴静. 基于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研究[D]. 河北:河北师范学院,2012.
  [11] 王永峰. 从“建构性学习”到“学生有效参与”——论课堂教育技术之正业[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12] Harkirat SD, Makarimi-Kasim ORA. Constructivist-Visual Mind Map Teaching Approach and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Cognitive Structures[J]. Scientific Education Technology. 2011, 20: 186-200.
  [13] 刘红霞,黄倩. 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会计专业本科教学过程设计研究——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2015(8):58-61.
  [本文系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思维导图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kg20160135)]
  [责任编辑:余大品]
其他文献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4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走过了由小到大、由弱向强的辉煌历程,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历史性转折。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来教育发展的丰富经验,科学规划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布局,奋力开启了新时代中国教育事业的伟大征程。结合学习贯彻这次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就着眼世界水平、着力中国特色、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期刊
摘 要:为培养化学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构建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基础,依托学科优势,开放优质科研资源,充分发挥和调动高水平师资力量,实施“一人一导师”和“一人一方案”培养学生;通过建立广泛的国际、国内合作,加强学生国内外科研实践,提高学生国际竞争力;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形成了优质资源向本科生开放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化学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优质资源;师资力量;国际合作;制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深度发展和广泛普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对高等教育产生巨大影响。MOOC教学是新时代解决教学理念滞后、模式陈旧、方法不足等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对MOOC教学试点学院开展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进行探究。经过实践,这种结合网络在线学习和翻转课堂环节的混合式教学,在试点学院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实践与总结提高。  关键词:MOOC;试点学院;翻转课
期刊
摘 要:建设新型工科研究生课程体系意义重大,需要针对知识结构、授课方式、师资队伍和课程系统性等制约新型工科研究生培养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家要求、社会需求和国际经验确立建设目标,通过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借鉴名校课程建设经验、打造国际水准教师团队、重视实践型课程教学、出版一流研究生教材等手段,构建体现学科特色、学科交叉、本硕博贯通、国际一流水准的新型工科研究生课程体系。  关键词:新型工科;课程体系;研
期刊
摘 要:本文对《中国大学教学》杂志1985—2018年刊发文章的发文机构、作者以及关键词进行了分析,以此探究我国大学教学研究的主要特征,并分析我国大学教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其中,教材研究、课程研究、教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研究是我国大学教学研究的四个主要领域。  关键词:大学教学;教学研究;教材研究;课程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始于改革开放时代,而大学教学研究以及大学教学改革研究则与高等教育研究相伴而生
期刊
摘 要:立德树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其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文章分别从学生、教师、大学三者的使命出发,论述严字当头、立德树人的必要性,并以浙江财经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实践为例,具体阐述介绍了如何“严字当头、立德树人”的改革情况。  关键词:严字当头;立德树人;本科教育;改革实践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是国之大计、党之
期刊
摘 要:目前国内大学语文课程教材都选录了不少节选篇章。在节选篇章教学方面如何能够真正体现出大学语文课程的“大学”特性,需要教师在知识传授方面自觉引入“整体文本阅读法”。文章以《礼记·大学》(节选)篇章为例,论述“整体文本阅读法”在大学语文节选篇章中的重要价值,主要有准确解读原本语意、补充深化具体内容和彰显突出特色地位。  关键词:“整体文本阅读法”;大学语文;《礼记·大学》  “大学语文”是一门重
期刊
摘 要:在新工科背景下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是每个仪器类专业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为例,分析了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和地方高校仪器类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探索了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仪器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并以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工科;仪器类专业;产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新工科视域下的人才培养改革不仅需要创新一批新专业,而且需要通过工科专业
期刊
摘 要:概述了国内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背景和建设历程,结合国际发展趋势,以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发展走向为切入点,深入解析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地球科学自身的学科特点,阐明地球科学在线开放课程群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课程基础和目标成果等,为实质性推动我国地球科学在线开放课程群建设、扩大和深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提高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关键词:地球科学;在线开放课程;课程群建设  随着
期刊
摘 要:当前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技术不断成熟,从基础设施、计算模式、信息资源、信息应用等多个维度的技术进步来看,信息社会走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求我们对中国的计算机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新的思考、评估与重构。本文旨在以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工程專业为具体案例,讨论并探索当前中国计算机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本文首先分析了计算机类本科专业知识体系发展的三个阶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