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凡的荣耀》正在热映中,这是一部不错的职场剧,讲述了当代职场人的酸甜苦辣。
剧中林宇明对孙弈秋说的一句话特别贴切。他说:“在职场里的每个人,抽屉里都要有一封辞职信,不是你写给领导的,就是领导写给你的”。
职场就是这么残酷,在职场的时间久了就会发现,在一个企业里面迎新辞旧的事情是稀松平常的。
2020年874万大学毕业生,在准备从校园进入职场的第一刻,和孙弈秋一样,看到了职场的“弱肉强食”和这个社会的残酷。
我们每一个人刚离开学校走进职场的时候,都是一个菜鸟、一张白纸,所不同的是有些人能够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进入角色比较快,也更清楚自己的位置和自己想要什么。而有些刚进入职场的人会感到比较迷茫,甚至持续数年的时间都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做什么,在混日子与被日子混中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职场就是个大森林,里面有“老虎”有“狐狸”,也有“兔子”和“蚂蚁”,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丛林中。行走职场江湖这么多年,蹚过很多泥,也踩过不少坑。如果每件事情都要自己亲身经历过,“以身试法”,那免不了有点冤枉。好在我们总结了十条同事打死都不会跟你说的职场锦囊妙计,让你晋升的路上少走点弯路。
有些人在职场上总是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比如一言不合就翻脸,情绪不好就使小性,被批评就哭鼻子或者恼羞成怒,等等。
这样的表现在你自己看来,是快了口舌,释放了怨气,解了心头之恨,殊不知此时的你,在领导心目中的印象早已一落千丈。
管理不好自己的负面情绪,就一定管理不好自己的工作,是一个人不成熟的表现,绝不会被提拔重用,这是很多上司的共识。
因此要想树立自己成熟、稳重和值得信赖的个人形象,就要从避免个人情绪化外露开始着手。
每天在公司至少8个小时,占据了一个人一天有效时间的绝大部分,要想让自己处于一个和谐的人际氛围,展开适当的社交当然非常有必要。
最好的社交场合就是充分利用午餐时间。此时和本部门同事、跨部门同事甚至上司一起用餐,既能拉近彼此距离,加深印象,更可能有助于进行中项目的顺利推进。
午餐总是一个人吃,不是不行,只不过是这会让你白白错过了让自己拓展人脉,高效推进工作的最佳时机而已。
会提问,不仅可以大幅降低沟通成本,很多时候一个好问题,还会是决策的一部分。只有问对问题,才能帮助双方尽快进入正题,找到对方兴趣点和关注点。
另外,问对问题,还会帮助自己拓展思路。比如当你一筹莫展时,可以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你就会豁然开朗:
第一,这件事情可以做到最好的结果是怎样的?第二,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个结果?第三,衡量是否达到最好结果的指标是什么?
很多公司的组织架构调整是“一年一小动,三年一大动”,大家早已觉得稀松平常。
但是聪明的人此时会保持一定的“政治敏感度”,洞察变动背后原因。比如什么人升职或降职了,成立了什么新的部门,有了什么新的方向等。
了解这些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更好地指导自己的下一步工作,要踏在公司的节奏上,跟着大方向走,而不是背道而驰,更不能在背后抱怨公司的变动和改革。
懂得及时复盘总结,找出不足,持续改善,不断打破昨天的固有,个人的能力才会不断提升。具体步骤是:
第一,回顾目标并对照结果。行动之前定下这项任务或项目要实现的目标,然后比照实际发生的结果和当初设立目标的之间存在的差距。
第二,分析原因。不管实际结果低于还是高于目标,都要分析一下具体原因有哪些。如果低于目标,就要看看有哪些地方没有做好,出现了疏漏,没有做到位,应该采取哪些解决办法;下次如何避免发生类似情形或疏漏;是否有其他方法能做得更好。
第三,制定计划。根据上述对比和原因分析,下次可以制定更加全面和完善的计划,以实现更高的目标,达到更好的效果。
职场毕竟是工作场所,天天说张家长李家短,孩子屎尿屁的事,没人爱听,对你的印象只能停留在没有志向、没有追求的阶段,更没人把你和专业度、职业度相联系。
因为嘴里不谈工作,心中更不会把工作当回事,工作绩效和质量自然难如人意,加薪和升职这等好事又怎能轮得上你呢?
反之,多和同事讨论工作、学习,改善和提高效率,提升工作质量,就会给人留下勤奋好学、努力钻研的印象和口碑,对个人的發展非常有利。
在工作中,当你想拒绝别人时,要学会运用“温和而坚定”的方式拒绝。
温和是说语气和情绪上要委婉和温柔,不要严词拒绝,即使是“炮弹”,也应当裹上“糖衣”。
坚定是说,既然你已决定拒绝请求,即便对方再死缠烂打或威逼利诱,在用“温和”的方式和对方周旋了几个来回后,也要一直坚持这个决定。
温和而坚定地拒绝,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肯定对方的动机,表达自己内心愿意帮忙的初衷;然后委婉表达自己的现状和困难处境,从而致歉,爱莫能助;最后虽然不能亲自帮忙,但是可以帮助对方想出替代方案或更好建议。
拒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说话技巧,将此事的利弊表述清楚,圆润地表达对此事的看法。
整个过程注意保持倾听,不要让对方觉得你心不在焉,漠不关心。
我们总能见到一些人说话啰嗦,没有重点,让你恨不得一巴掌拍过去,让他住嘴。
因此要获得对方认同和支持,首先要学会把话说清楚,也就是需要符合逻辑,符合人类正常的判断、分析问题的思维过程。
越是面对大领导,整体逻辑线索必须清晰。否则,就会让听众听了半天,不知所云,糊里糊涂,你觉得说了半天挺辛苦,听众并不买账。
把話说清楚了,会大大提高把事办成的概率,而只有把事办成了,办漂亮了,才会得到领导的器重。
上司有时思维跳跃度很大,并没经过充分论证,就会发出一些指令和布置任务,从而给底下人造成巨大的麻烦,你却啥话也不敢说。
这时唯有硬着头皮往上冲,帮领导摆平和搞定一切,这才是领导最需要的人。
比如他突然跟你说,必须在明天中午前提交一份竞争对手策略报告,你知道这几乎不可能,因为要去外包给调研公司,至少得一周。
但你又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你拒绝,领导绝不会改变主意,只不过会把任务交给其他能帮他做到的人,然后再也不会看你一眼,你当然绝不允许这种事发生。
于是你动用一切资源,翻看历史资料,跟朋友同学打听,向从竞品公司跳槽过来的同事旁敲侧击,又打电话和代理商套近乎,收集和整理了多方素材,最终你在第二天中午呈现给领导一份内容翔实的报告。
“填坑”的能力高低恰恰是领导判断你是否有工作能力、是否能委以重任的重要标准。而这点,不是每个人都知道。
在领导和上司面前没有曝光度,没有存在感,他们永远根本无法对你进行深入了解,可能连你是谁都不知道,又何谈对你信任和赏识?
虽然领导工作繁忙,但总有机会和他们在某个场合碰头。这就是一个很难得的让对方深深记住自己的机会,绝不能松懈,让机会白白溜走。
因为如果他不仅记住了你,并且对你的某个观点或工作成果非常欣赏,那这种印象就会伴随他很长一段时间。
如此,在上司面前,抓住每一次曝光的机会,就可以让我们“被看见”,“有存在感”,进而“被欣赏”。
比如,积极参与团队建设活动如聚餐;开会或是汇报工作时,提前准备好好演练,主动参加和组织公司各种活动,刷存在和曝光。
剧中林宇明对孙弈秋说的一句话特别贴切。他说:“在职场里的每个人,抽屉里都要有一封辞职信,不是你写给领导的,就是领导写给你的”。
职场就是这么残酷,在职场的时间久了就会发现,在一个企业里面迎新辞旧的事情是稀松平常的。
2020年874万大学毕业生,在准备从校园进入职场的第一刻,和孙弈秋一样,看到了职场的“弱肉强食”和这个社会的残酷。
我们每一个人刚离开学校走进职场的时候,都是一个菜鸟、一张白纸,所不同的是有些人能够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进入角色比较快,也更清楚自己的位置和自己想要什么。而有些刚进入职场的人会感到比较迷茫,甚至持续数年的时间都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做什么,在混日子与被日子混中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职场就是个大森林,里面有“老虎”有“狐狸”,也有“兔子”和“蚂蚁”,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丛林中。行走职场江湖这么多年,蹚过很多泥,也踩过不少坑。如果每件事情都要自己亲身经历过,“以身试法”,那免不了有点冤枉。好在我们总结了十条同事打死都不会跟你说的职场锦囊妙计,让你晋升的路上少走点弯路。
个人情绪化是职场大忌
有些人在职场上总是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比如一言不合就翻脸,情绪不好就使小性,被批评就哭鼻子或者恼羞成怒,等等。
这样的表现在你自己看来,是快了口舌,释放了怨气,解了心头之恨,殊不知此时的你,在领导心目中的印象早已一落千丈。
管理不好自己的负面情绪,就一定管理不好自己的工作,是一个人不成熟的表现,绝不会被提拔重用,这是很多上司的共识。
因此要想树立自己成熟、稳重和值得信赖的个人形象,就要从避免个人情绪化外露开始着手。
重视职场社交
每天在公司至少8个小时,占据了一个人一天有效时间的绝大部分,要想让自己处于一个和谐的人际氛围,展开适当的社交当然非常有必要。
最好的社交场合就是充分利用午餐时间。此时和本部门同事、跨部门同事甚至上司一起用餐,既能拉近彼此距离,加深印象,更可能有助于进行中项目的顺利推进。
午餐总是一个人吃,不是不行,只不过是这会让你白白错过了让自己拓展人脉,高效推进工作的最佳时机而已。
学会提问题
会提问,不仅可以大幅降低沟通成本,很多时候一个好问题,还会是决策的一部分。只有问对问题,才能帮助双方尽快进入正题,找到对方兴趣点和关注点。
另外,问对问题,还会帮助自己拓展思路。比如当你一筹莫展时,可以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你就会豁然开朗:
第一,这件事情可以做到最好的结果是怎样的?第二,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个结果?第三,衡量是否达到最好结果的指标是什么?
学会审时度势
很多公司的组织架构调整是“一年一小动,三年一大动”,大家早已觉得稀松平常。
但是聪明的人此时会保持一定的“政治敏感度”,洞察变动背后原因。比如什么人升职或降职了,成立了什么新的部门,有了什么新的方向等。
了解这些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更好地指导自己的下一步工作,要踏在公司的节奏上,跟着大方向走,而不是背道而驰,更不能在背后抱怨公司的变动和改革。
及时复盘总结
懂得及时复盘总结,找出不足,持续改善,不断打破昨天的固有,个人的能力才会不断提升。具体步骤是:
第一,回顾目标并对照结果。行动之前定下这项任务或项目要实现的目标,然后比照实际发生的结果和当初设立目标的之间存在的差距。
第二,分析原因。不管实际结果低于还是高于目标,都要分析一下具体原因有哪些。如果低于目标,就要看看有哪些地方没有做好,出现了疏漏,没有做到位,应该采取哪些解决办法;下次如何避免发生类似情形或疏漏;是否有其他方法能做得更好。
第三,制定计划。根据上述对比和原因分析,下次可以制定更加全面和完善的计划,以实现更高的目标,达到更好的效果。
树立职业形象,少谈私事
职场毕竟是工作场所,天天说张家长李家短,孩子屎尿屁的事,没人爱听,对你的印象只能停留在没有志向、没有追求的阶段,更没人把你和专业度、职业度相联系。
因为嘴里不谈工作,心中更不会把工作当回事,工作绩效和质量自然难如人意,加薪和升职这等好事又怎能轮得上你呢?
反之,多和同事讨论工作、学习,改善和提高效率,提升工作质量,就会给人留下勤奋好学、努力钻研的印象和口碑,对个人的發展非常有利。
拒绝别人,温和而坚定
在工作中,当你想拒绝别人时,要学会运用“温和而坚定”的方式拒绝。
温和是说语气和情绪上要委婉和温柔,不要严词拒绝,即使是“炮弹”,也应当裹上“糖衣”。
坚定是说,既然你已决定拒绝请求,即便对方再死缠烂打或威逼利诱,在用“温和”的方式和对方周旋了几个来回后,也要一直坚持这个决定。
温和而坚定地拒绝,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肯定对方的动机,表达自己内心愿意帮忙的初衷;然后委婉表达自己的现状和困难处境,从而致歉,爱莫能助;最后虽然不能亲自帮忙,但是可以帮助对方想出替代方案或更好建议。
拒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说话技巧,将此事的利弊表述清楚,圆润地表达对此事的看法。
整个过程注意保持倾听,不要让对方觉得你心不在焉,漠不关心。
把话说清楚,把事办成
我们总能见到一些人说话啰嗦,没有重点,让你恨不得一巴掌拍过去,让他住嘴。
因此要获得对方认同和支持,首先要学会把话说清楚,也就是需要符合逻辑,符合人类正常的判断、分析问题的思维过程。
越是面对大领导,整体逻辑线索必须清晰。否则,就会让听众听了半天,不知所云,糊里糊涂,你觉得说了半天挺辛苦,听众并不买账。
把話说清楚了,会大大提高把事办成的概率,而只有把事办成了,办漂亮了,才会得到领导的器重。
替领导“填坑”
上司有时思维跳跃度很大,并没经过充分论证,就会发出一些指令和布置任务,从而给底下人造成巨大的麻烦,你却啥话也不敢说。
这时唯有硬着头皮往上冲,帮领导摆平和搞定一切,这才是领导最需要的人。
比如他突然跟你说,必须在明天中午前提交一份竞争对手策略报告,你知道这几乎不可能,因为要去外包给调研公司,至少得一周。
但你又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你拒绝,领导绝不会改变主意,只不过会把任务交给其他能帮他做到的人,然后再也不会看你一眼,你当然绝不允许这种事发生。
于是你动用一切资源,翻看历史资料,跟朋友同学打听,向从竞品公司跳槽过来的同事旁敲侧击,又打电话和代理商套近乎,收集和整理了多方素材,最终你在第二天中午呈现给领导一份内容翔实的报告。
“填坑”的能力高低恰恰是领导判断你是否有工作能力、是否能委以重任的重要标准。而这点,不是每个人都知道。
抓住曝光机会
在领导和上司面前没有曝光度,没有存在感,他们永远根本无法对你进行深入了解,可能连你是谁都不知道,又何谈对你信任和赏识?
虽然领导工作繁忙,但总有机会和他们在某个场合碰头。这就是一个很难得的让对方深深记住自己的机会,绝不能松懈,让机会白白溜走。
因为如果他不仅记住了你,并且对你的某个观点或工作成果非常欣赏,那这种印象就会伴随他很长一段时间。
如此,在上司面前,抓住每一次曝光的机会,就可以让我们“被看见”,“有存在感”,进而“被欣赏”。
比如,积极参与团队建设活动如聚餐;开会或是汇报工作时,提前准备好好演练,主动参加和组织公司各种活动,刷存在和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