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不懂汉语的传教士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以《中国之欧洲》为例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33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之欧洲》是汉学家艾田蒲教授一本关于比较文化的著作。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对西方世界的影响,对中西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的历史作了十分精当的描述和独到的研究,并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批驳了“欧洲中心论”,有力地论证了中国思想、文化在整个人类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本书论述了从唐代到18世纪(清代中期)期间中欧文化的交流、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及其反响,侧重点则放在18世纪。本文选取其中一节,《传教士不懂汉语的某些后果或公然传播的错误》作为重点分析内容,以18世纪法国作家学者为例,探讨了他们之所以对中国发生的、思考的一切都不甚了了的原因,并得出以下两点结论:一,当时的欧洲人没有精良的工具评判来自中国的消息,有关中文的语法字典极其稀少且谬误百出。二,而这些教会人士为了向西方人证明上帝对中国人的影响之大,篡改中国原有的思想和道德体系,借此试图将基督教汉化,造成很多谬误。其中虽然偶有建设性解释的存在,但是来自中国的真理很少有机会照亮18世纪的法国。
其他文献
本文讨论了Dempster公式、Yager公式和其他几种证据合成公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证据合成公式.该公式可合成多路冲突性和不冲突性证据,冲突性证据按加权平均合成,不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增加了海外交往,出国旅游、留学、务工、探亲等的人数也屡创新高。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在海外所面对的风险也随之增加。由于我国领事
丰岛海战也称牙山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序战。在丰岛海战中,日本军队不宣而战,在朝鲜领海向中国军队发动突然袭击,以及其在战争中违反中立和人道主义规定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当时的
宋代所具有的特定历史条件使其法制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宋代讼师现象是宋代社会转型下出现的特有现象,极大的影响了宋代司法制度。本文通过研究宋代的特定历史条件
随着国家各项法律法规政策的日益完善,尤其是各项法律制度的严谨性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变,国家借鉴国际惯例修正了多处法律条文。同时,作为一项独立的法律门类---经济法在我国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事对晚清作家宣鼎的研究。但由于目前仍没有发现宣鼎的官方资料,因此针对其生平家世的考证都是通过提取分析相关文献中的信息间接得来。迄今为止
当前中国基层民主政治活动中属村委会选举是最广泛的,它也是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对我国农村影响的不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重要的部分,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的法律体系下采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最佳选择。文章
明清以来,中卫有十景、十二景之说。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滇人黄恩锡任中卫知县时,将十景增改为中卫十二景。就诗歌方面,十二景以其独特景色承载了中卫地区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