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2000年之前从发展心理学教科书上了解到依恋理论,当时并不知道依恋理论的奠基人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是心理治疗领域精神分析方向的专家。直到2004年秋天参加一场关于依恋理论的培训,当时主办方邀请了四位英国专家,培训中专家放了几段母婴分离的录像,这几段录像震撼力十足。我后来找到了约翰·鲍尔比的这三本关于依恋理论的书,当时没有任何译本,我一直都想把英文版好好读完,可惜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把这么专业的英文书读完还是挺难的。
这三本书是约翰·鲍尔比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研究,他花了30多年将各方面的研究成果转化成三本经典的关于依恋理论的著作,包括对精神分析理论的呈现、反思和批评。弗洛伊德用的是回顾性的方法,在成年病人的叙述中追溯其早年的创伤性经历,而约翰·鲍尔比与之相反,用的是前瞻性的方法,对早期依恋关系的质量对个体后续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追踪。约翰·鲍尔比在他的书中通过多角度来论证他的依恋理论,比如通过比较心理学的研究(通过对动物的研究来推演人类的行为)、发展心理学中对幼儿与父母分离的研究,还有生理基础方面的研究,以及临床实践。这些大家都可以通过读这三本书来具体了解。
录像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天分,我对亲子互动的行为异常敏感,也很喜欢对各种视频进行分析和解读。我在这里要介绍一下几个重要的录像,以及录像的深远影响。约翰·鲍尔比就如同一个摄影记者,以不干预的方式进入观察环境。
第一个录像是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和她妈妈的分离。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英国,小朋友住院的时候不准妈妈陪床。那个录像里小女孩住院大概7天,每天妈妈会有短暂的时间来探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女孩和妈妈见面后需要越来越多的时间才能进入一种比较好的互动状态,等到小女孩出院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大一小两个背影孤独地走出医院,没有任何母女之间的亲昵互动。
据说这个录像被拿到国会给议员看过之后,改变了英国不准父母在医院陪床的规定。我还记得我在国内儿科医院实习的时候,家长也是不可以陪床的,家长白天可以在医院,晚上必须离开,相信这种住院方式在中国对儿童也是有伤害的。
第二个录像也是关于分离的,时间是9天。录像中的小男孩两三岁,他的妈妈又要生小宝宝了。在那个年代,英国和中国不同的地方是,他们没有亲戚帮忙,也没有邻居帮忙,甚至爸爸也没有假期还要上班。妈妈临产的时候正好是晚上,小男孩在睡梦中被临时送到养育院,清晨一睁眼谁也不认识,他试图去获得保育员的注意,但因为保育员有很多工作要做,对小男孩的情感需求缺乏足够的关注。刚开始小孩子还试图和成年人接触,后来就绝望了,他没有办法获得保育员如父母般的照顾。等到他妈妈生完孩子几天后来接他,妈妈抱起他,而小男孩在妈妈的怀里扭动着、挣扎着,如同妈妈是个魔鬼一般,他妈妈看起来很伤心。这对母子在精神分析师的指导下关系慢慢修复,但即使这样,妈妈报告小男孩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还是偶尔会莫名地情绪不稳定。
第二个录像比第一个录像还震撼,英国此后开始推行新的模式来帮助孩子应对母亲再次生育那几天的分离。
近年来,随着国内对儿童养育问题的重视,亲子关系类节目被搬上荧屏,很多真人秀节目对研究依恋是有帮助的。节目中,孩子和妈妈分离几天,然后由爸爸替代照顾,这非常有意义,可以成为很好的分析养育技巧和依恋关系的研究资料。
我的临床经验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对于分离的态度其实是有很大不同的。当年学者研究分离与依恋的启示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伦敦儿童大撤离导致的亲子分离,这为依恋研究提供了背景。但在中国文化下,亲子分离是大家习以为常的,我以前还常常羡慕那些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照顾的孩子,不用上幼儿园,父母把孩子送到农村,等上小学再接回来,没觉得这会有什么问题。目前,中国的大批留守儿童也是传统的跨际养育的一种放大版本。另外一群我在临床工作中看到的,可谓是高级留守儿童的情况,他们的父母出国了,生完孩子就把孩子送回国由亲戚抚养。在临床工作中,我一般不接成人的咨询,但会给咨询师做督导,这些咨询师的大学生案例中大致超过一半有早年和父母分离的经历,当然这可能只是我的主觀感受。
我想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一些建议。第一,大家应该做好准备再生育,要有计划。很多父母并不喜欢孩子,也没准备好要照顾孩子,就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然后让他们留守,这是何其残忍。生育是一件该负责任的事情,不是盲目的,我坚持认为媒体应该倡导负责任的生育,成为父母之前要先评估自己是否在身体上、物质上、精神上具有养育能力,不然面对几千万留守儿童,多少咨询师都无法替代他们做孩子需要的有质量的父母。第二,如果一定要把孩子寄养的话,还是等孩子稍微大一些再寄养,毕竟越小的孩子心智化水平越低,他们越难以理解父母为什么会把他们寄养在别人家,或者父母为什么要离开。幼儿通常觉得他们自己是非常重要的,而父母的离去毁掉他们的这种自我感觉,他们会认为自己不重要,或者以为自己犯了什么错误,父母在惩罚他们所以才离开。第三,如果父母必须要离开,那么最好能让孩子提前知道自己要离开,以及什么时候会回来,即使只有一方离开,对孩子也是沉重的打击,所以在离开前的交接和适应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如果有可能的话,给孩子找一个替代者或许能有一定的帮助。第四,孩子回归,或者父母回归家庭后,需要亲子之间的再适应,父母应该以先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为主,在建立足够好的依恋关系之前,矫正会让孩子认为父母是不接纳他们的,甚至会认为父母在攻击他们而不是养育他们。
和父母的正常分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独立,最后脱离父母的羽翼。但是,和父母过早分离,而且分离时间过长,分离过于突然,是儿童无法理解的,可能给儿童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约翰·鲍尔比的依恋研究关注母婴分离对儿童造成的影响,希望这套书的出版能够让中国的父母重视儿童的早期养育,也期待这套书中的理念能够推动中国研究,能向大众普及相关科学育儿的理念,增加大家对婴儿以及对母婴关系的理解。
丛书名:依恋三部曲 作者:[英]约翰·鲍尔比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依恋理论之父约翰·鲍尔比认为,我们生来就具有“依恋”的本能,儿童对母亲的爱与陪伴的渴望与他们饥饿时对食物的渴望一样大。
约翰·鲍尔比的这套“依恋三部曲”是他提出的著名的“依恋理论”的奠基之作,也是想要全面了解“依恋理论”的读者的必读之作。书中,鲍尔比探究了母婴关系的本质,指出个体在婴儿时期与母亲的关系对其一生的情感发展都至关重要;他还探究了婴儿与母亲的分离经历以及其对焦虑、愤怒和恐惧的易感性是如何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其随后的心理状态的;除此之外,鲍尔比还开创性地探究了个体在年幼时期的丧失(失去重要亲人)经历对其一生发展的影响。
这三本书是约翰·鲍尔比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研究,他花了30多年将各方面的研究成果转化成三本经典的关于依恋理论的著作,包括对精神分析理论的呈现、反思和批评。弗洛伊德用的是回顾性的方法,在成年病人的叙述中追溯其早年的创伤性经历,而约翰·鲍尔比与之相反,用的是前瞻性的方法,对早期依恋关系的质量对个体后续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追踪。约翰·鲍尔比在他的书中通过多角度来论证他的依恋理论,比如通过比较心理学的研究(通过对动物的研究来推演人类的行为)、发展心理学中对幼儿与父母分离的研究,还有生理基础方面的研究,以及临床实践。这些大家都可以通过读这三本书来具体了解。
录像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天分,我对亲子互动的行为异常敏感,也很喜欢对各种视频进行分析和解读。我在这里要介绍一下几个重要的录像,以及录像的深远影响。约翰·鲍尔比就如同一个摄影记者,以不干预的方式进入观察环境。
第一个录像是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和她妈妈的分离。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英国,小朋友住院的时候不准妈妈陪床。那个录像里小女孩住院大概7天,每天妈妈会有短暂的时间来探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女孩和妈妈见面后需要越来越多的时间才能进入一种比较好的互动状态,等到小女孩出院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大一小两个背影孤独地走出医院,没有任何母女之间的亲昵互动。
据说这个录像被拿到国会给议员看过之后,改变了英国不准父母在医院陪床的规定。我还记得我在国内儿科医院实习的时候,家长也是不可以陪床的,家长白天可以在医院,晚上必须离开,相信这种住院方式在中国对儿童也是有伤害的。
第二个录像也是关于分离的,时间是9天。录像中的小男孩两三岁,他的妈妈又要生小宝宝了。在那个年代,英国和中国不同的地方是,他们没有亲戚帮忙,也没有邻居帮忙,甚至爸爸也没有假期还要上班。妈妈临产的时候正好是晚上,小男孩在睡梦中被临时送到养育院,清晨一睁眼谁也不认识,他试图去获得保育员的注意,但因为保育员有很多工作要做,对小男孩的情感需求缺乏足够的关注。刚开始小孩子还试图和成年人接触,后来就绝望了,他没有办法获得保育员如父母般的照顾。等到他妈妈生完孩子几天后来接他,妈妈抱起他,而小男孩在妈妈的怀里扭动着、挣扎着,如同妈妈是个魔鬼一般,他妈妈看起来很伤心。这对母子在精神分析师的指导下关系慢慢修复,但即使这样,妈妈报告小男孩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还是偶尔会莫名地情绪不稳定。
第二个录像比第一个录像还震撼,英国此后开始推行新的模式来帮助孩子应对母亲再次生育那几天的分离。
近年来,随着国内对儿童养育问题的重视,亲子关系类节目被搬上荧屏,很多真人秀节目对研究依恋是有帮助的。节目中,孩子和妈妈分离几天,然后由爸爸替代照顾,这非常有意义,可以成为很好的分析养育技巧和依恋关系的研究资料。
我的临床经验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对于分离的态度其实是有很大不同的。当年学者研究分离与依恋的启示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伦敦儿童大撤离导致的亲子分离,这为依恋研究提供了背景。但在中国文化下,亲子分离是大家习以为常的,我以前还常常羡慕那些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照顾的孩子,不用上幼儿园,父母把孩子送到农村,等上小学再接回来,没觉得这会有什么问题。目前,中国的大批留守儿童也是传统的跨际养育的一种放大版本。另外一群我在临床工作中看到的,可谓是高级留守儿童的情况,他们的父母出国了,生完孩子就把孩子送回国由亲戚抚养。在临床工作中,我一般不接成人的咨询,但会给咨询师做督导,这些咨询师的大学生案例中大致超过一半有早年和父母分离的经历,当然这可能只是我的主觀感受。
我想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一些建议。第一,大家应该做好准备再生育,要有计划。很多父母并不喜欢孩子,也没准备好要照顾孩子,就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然后让他们留守,这是何其残忍。生育是一件该负责任的事情,不是盲目的,我坚持认为媒体应该倡导负责任的生育,成为父母之前要先评估自己是否在身体上、物质上、精神上具有养育能力,不然面对几千万留守儿童,多少咨询师都无法替代他们做孩子需要的有质量的父母。第二,如果一定要把孩子寄养的话,还是等孩子稍微大一些再寄养,毕竟越小的孩子心智化水平越低,他们越难以理解父母为什么会把他们寄养在别人家,或者父母为什么要离开。幼儿通常觉得他们自己是非常重要的,而父母的离去毁掉他们的这种自我感觉,他们会认为自己不重要,或者以为自己犯了什么错误,父母在惩罚他们所以才离开。第三,如果父母必须要离开,那么最好能让孩子提前知道自己要离开,以及什么时候会回来,即使只有一方离开,对孩子也是沉重的打击,所以在离开前的交接和适应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如果有可能的话,给孩子找一个替代者或许能有一定的帮助。第四,孩子回归,或者父母回归家庭后,需要亲子之间的再适应,父母应该以先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为主,在建立足够好的依恋关系之前,矫正会让孩子认为父母是不接纳他们的,甚至会认为父母在攻击他们而不是养育他们。
和父母的正常分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独立,最后脱离父母的羽翼。但是,和父母过早分离,而且分离时间过长,分离过于突然,是儿童无法理解的,可能给儿童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约翰·鲍尔比的依恋研究关注母婴分离对儿童造成的影响,希望这套书的出版能够让中国的父母重视儿童的早期养育,也期待这套书中的理念能够推动中国研究,能向大众普及相关科学育儿的理念,增加大家对婴儿以及对母婴关系的理解。
丛书名:依恋三部曲 作者:[英]约翰·鲍尔比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依恋理论之父约翰·鲍尔比认为,我们生来就具有“依恋”的本能,儿童对母亲的爱与陪伴的渴望与他们饥饿时对食物的渴望一样大。
约翰·鲍尔比的这套“依恋三部曲”是他提出的著名的“依恋理论”的奠基之作,也是想要全面了解“依恋理论”的读者的必读之作。书中,鲍尔比探究了母婴关系的本质,指出个体在婴儿时期与母亲的关系对其一生的情感发展都至关重要;他还探究了婴儿与母亲的分离经历以及其对焦虑、愤怒和恐惧的易感性是如何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其随后的心理状态的;除此之外,鲍尔比还开创性地探究了个体在年幼时期的丧失(失去重要亲人)经历对其一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