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中医人工智能现状与发展研究

来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8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智能技术如今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医学领域对人工智能设备开发和应用一直有着较高的关注,而中医药作为中国特色的医学资源,与人工智能技术和设备开发的联系日益紧密.目前,中医人工智能技术在四诊客观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产品实际效果不佳、数据库建立不规范、不合理以及相关专业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本研究通过文献评阅、专家访谈和SWOT分析法,总结中医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况,分析中医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完善策略,为中医药人工智能设备的研发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系统评价中药汤剂在伴有蒽环类药物的治疗效果下对心脏毒性的防治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LSEVIER、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和WanFang Date等数据库查找中药汤剂治疗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对照案例数据并核对文献共纳入文献28篇,对照措施为西药对照或空白对照.采集文献中的数据利用Stata、Winbugs、R软件进行Meta分析.文献中的数据信息统一单位,由2位研究员经过筛选后除去数据不太清楚的文献和使用中药注射液,中成药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作为一种常见癌症,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其发病的分子机制仍很不清楚.尽管对CRC发病机理的研究逐渐深入并提供增强的筛查策略,但由于早期CRC的症状并不明显,难以诊断,使得许多患者错过最佳手术治疗的机会,因此目前患病率仍在上升.目前多数研究表明,CRC早期发病主要原因是由于机体所处环境、膳食、遗传和存在患者体内的其他因素等所作用造成.对于CRC的治疗大多是手术结合化疗药物进行治疗.在此,本文就CRC主要发病机制与临床中主要的治
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多数是由于病原菌感染引起,而稳定期大部分患者都存在病原菌定植与感染,且常常伴有咳嗽、黄脓痰等炎性症状.国内外指南主张急性加重期首选抗菌药物治疗,对于稳定期中急性加重≥3次的患者可考虑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但易造成抗菌药物耐药及其他副作用.中医治疗在急性期可提高临床疗效,在稳定期可缓解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现代研究发现清热中药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本文通过检索关于清热中药体内外抑菌试验的文献,总结其抑菌作用,以及研究其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试验(包括稳定期与急性加重期
目的 通过对研究抗血小板活化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探索中西医抗血小板活化研究的发展状况.方法 全面系统地检索2010年至2021年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 2个数据平台关于抗血小板活化研究的文献,应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和CiteSpace 5.7.R2软件对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等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结果 共纳入1236篇中文和3914篇英文文献.美国是抗血小板活化相关文献的主要贡献者,其近10年在该领域的发文量高达1500篇,占总文献量的38.32%.Harv
目的 观察中医经典名方安寐丹对睡眠剥夺(Sleep disruption,SD)模型大鼠食欲素(Orexin)及其介导的食欲素A(Orexin A,OX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Period1(period circadian regulator 1,PER1)基因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 40只雄性6月龄SD大鼠随机等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司唑仑组、安寐丹组,空白组常规进食进水,其他三组采用对氯苯丙氨酸(PCPA)
疼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中医将疼痛的病机总结为“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温经通络为其治疗大法.远红外线疗法属于温热疗法的一种,能够内温脏腑,外通经脉,使经脉通畅,气血调和,较好的改善局部“通”与“荣”的状况,起到“得炅则痛立止”的效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证明远红外线疗法用于消炎镇痛、促进组织修复再生、调节血压、净化血液等效果显著,具有无创安全、依从性好等优势.基于国内外文献调研,阐述远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镇痛机制以及归纳其对不同类型的慢性疼痛的治疗效果,以期为远红外线的临床应用提供思路与借鉴.
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为我国传统中药,是一种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开发潜力的中药资源.迄今为止,已从地榆中分离鉴定出180多种化学成分.其中,鞣质、三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为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鞣质类成分可作为地榆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体外研究表明,地榆具有止血、抗菌、抗肿瘤、神经保护和降血糖等多种药理活性.在丰富的医疗实践中发现,地榆对于外伤出血、烧烫伤以及白细胞减少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然而,地榆发挥药理活性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论证.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平台上以决明子为主题的相关文献,使用CiteSpace 5.7.R2软件和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对决明子的研究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图谱共现和突现分析,疏理决明子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检索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2754篇(去重后),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的李续娥;发文机构最多的为辽宁中医药大学,机构之间南北区域间合作较少,区域相邻合作较多,大学与企业之间合作较多,其中辽宁中医药大学与辽宁大熊制药研究有限公司合作较为频繁;关键词分析显示决明子研究方向为化学成分、药
目的 采用知识图谱及文献计量学方法总结蚓激酶相关研究的脉络、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2001年至2020年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蚓激酶相关研究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对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突现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结果 共纳入文献508篇,发表4篇文献及以上的作者有13人,其中以扈荣良和张守峰发文最多;主要研究机构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为主.共有373个关键词被纳入,其中“蚓激酶”出现频次最高(274次),中心性最高(0.68);关键词聚类分析形成了12个聚类标签;共得到6个突现
目的 大动脉炎古无记载,是现代临床难治病,累及多系统,病情复杂,预后多有不佳.现代医学尚阙有效治疗,整理发掘中医辨治方法可为临床实践爰以砖瓦.方法 系统回顾整理古今文献,立足中医藏象理论和证素辨证,结合临床从理、法、方、药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阐释和总结.结果 首次提出本病其宿根为血府伏火,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肾阴虚为本,标为热毒、瘀血、气滞、痰浊等相兼为患.临证辨治需立足本虚标实之质,不忘血府伏火,兼顾护脾肾,结合证素辨证,并总结了相关方药.结论 中医辨治大动脉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程进展,进一步地挖掘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