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另一个我

来源 :诗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l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們将对虚无的忍受
  称为生命。将这无助,这说谎的嗓门
  这黏土般易碎的躯体,称为人
  我为何悲哀?九月
  坐在书桌前的
  完全是个陌生人。他用我的笔,和灯
  他打开我的窗子
  我咬着尖刀,多少次,想冲上去
  刺穿他貌似平静的背影
  那是他的方式,恰好这么麻木
  这么愚蠢。因发胖
  对一切掉以轻心
  我憎恨这份契约
  憎恨他接听电话的热情,午睡时
  嘴角拖长的涎水
  因伤害太深,而不屑痛苦
  为了他终将泯灭的光荣和希望
  我静静地躺下
  当我被他的谎言惊醒时
  我仍把他的无耻、他的怯懦
  称为生活
  [林忠成赏评] 做梦中梦,见身外身,诗中,我见到了另一个我——“他”,他是陌生人,代替我坐在书桌前,替我写作,替我说话,替我吃饭睡觉。二重人格居住在“我”体内,我和他之间,一个是本体,一个是拟像,两者之间并非传声筒的关系,也不是光线与影子的无条件对应关系,相反,经常发生深刻的对峙,达到无法调和的尖锐冲突,“我咬着尖刀,多少次,想冲上去/刺穿他貌似平静的背影”。这些对峙与冲突,是社会嬗变的折射,在惊涛骇浪的异化中,人试图“建立一种与宗教统治力相当的力量,用来有效地抵制现代性的裂变”(《尼采:跨入现代性的转折点》,哈贝马斯)。
  午夜的庆典隆重举行,处处是高亢圆润的美声唱法,人们争先恐后加入午夜合唱队,渴盼从庆典中分得花花绿绿的糖果。诗中的“我”,保持纯然的赤子之心,拒绝加入午夜合唱队,拒绝鼓掌。而主体的替身——他,世俗利益代言人,却想成为合唱队的歌手或乐师。内置的道义冲突由此爆发,阿伦特在《反抗平庸之恶》中指出:“道德的问题随着合作现象产生,也就是说,它不是产生于恐惧激起的虚伪,而是产生于那种不愿意错过历史列车的急切态度,产生于那种诚实的一夜之间的改头换面,它轻而易举地降临到各行各业以及各种文化程度的绝大多数公共人物头上。”
  所以,赤子反对市侩、本体反对拟像的纠葛反复出现,如何统摄它们的分歧?必须以一部分的“我”,打倒另一部分的“我”,对另一部分的“我”实行割袍断席,“必须以莫斯反对莫斯,以索绪尔反对索绪尔,以弗洛伊德反对弗洛伊德”(《象征交换和死亡》,让·鲍德里亚)。具体如何反对呢?“我们必须以逆反原理依次反对莫斯的著作所指涉的经济学阐释。我们必须用变字位的索绪尔反对语言学的索绪尔,必须用死本能的弗洛伊德抗衡以前的整个精神分析学大厦,甚至反对弗洛伊德本人的死本能。”
   两个我的缠斗、分裂,将加重生命的脆弱与耗折,在大部分人那里是常态,这一切来源于虚无,“他们将对虚无的忍受/称为生命”。莱布尼茨问,为什么存在者在而无却不在?其实,无一直在那里,它比有更早抵达。
其他文献
动车带我到济南,汽车把我送到沂水  这些陆地上  游来游去的铁皮鱼  马提雅尔说——  “到处居住,也即无处居住”  幽暗的健康路,不断有身披暮色的人  说着方言从我身边经过  孩子般,我停下来  对花店里状如睡莲的小花  发出赞叹。凭着这一句  花店老板准确指认了威海  我的口音,原来  也押着故乡的韵脚小学后面的河堤  住进人家,成为私有财产  便不再是学校  隔着半亩麦田  从河堤遥望  后
期刊
站在森林的边缘  与你相恋时  我不会写诗  青春期空挥抑扬顿挫  等我深刻理解荷尔蒙的韵味  心中的源泉却已枯竭  一把藏在角落的花种  本质上是散落于尘世的精灵  备受宠爱的牧羊犬  可以媲美你的风情万种  饿狼的眼睛创新  森林文化  我創造出一种新的情感  用爱拼凑恨  这对我很管用。并且能够治愈  大多数动物的癫痫和忧郁症  站在森林的边缘宫殿  伸手抚石  我触摸她柔软的心脏  我要搭
期刊
荒野上的灯盏  照亮水和桅杆  盐是天空和泥土的缝隙  最古老的滋味总会耀眼  玄鸟飞来又飞去  无数的人像盐田上的空桶  空了又满  满了又空  盐越晒越白  石头越老越黑  盐池是古老的星图  盐的宽度  是宇宙的边缘  忽冷忽热  像人生的空白  不咸不淡台风预警  寂静再寂静  一切都纹丝不动  最轻的鸟鸣  都如惊弹的闪电  灯塔沉默  歪扭的电杆也是沉默的  大风起  小風都自扫了踪迹
期刊
大佛目送我们离开凌云寺  晨起,鸟声拉开江边的薄雾  记忆中,客车缓缓启动  驶向盛产宣纸的夹江  一段未遂的青春留给了乐山  火车站,候车的旅客  比枇杷的核还少  经不起西昌来的石榴推敲  “好的写作就是将客车  直接停放在轨道上。”  隔着近视镜片,你望着我  維特根斯坦让我有些心不在焉  我们站在月台上,等待  一列火车从昆明方向开来  停放在眼前的轨道上  并将我们稳稳当当地载回成都  
期刊
任怀强,山东新泰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理事,《艺术天下》主编,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客座教授。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诗刊》《诗歌月刊》《飞天》《山花》《时代文学》《山东文学》等刊物,入选《中国年度诗歌》《百年山大诗歌选》等选本。出版诗集《我们的心灵》《去瓦城的路上》。《入塘圖》《人生》《沉入心中不思量》《一雨》
期刊
不论是帽翅功、翎子功、髯口功、梢子功  还是椅子功、幡子功、跷功、扇子功  不论是蒲剧、晋剧、北路梆子、上党梆子  还是唱、念、做、打,它们都一脉相承  不用姿色,不用比拟,不用韵脚  我都可以用它还你一个春秋,一個故事  甚至一个来世今生,一个爱恨情仇  今夜,我是它的一个影子,一个慢板  而你,是我的一段流水,一段记忆流水辞  流水,属于想象  有时是平,有时是仄  流水,属于远方  它不安的
期刊
我有一朋友住的小区  一半在北京  一半在河北  他的房间在北京  楼里的电梯在河北  每天他在北京起床  然后乘河北的电梯  去北京上班  他开车在河北的一面  绕出小区  上高速就进北京  下班依然是从北京  赶往河北燕郊  再进小区  乘河北的电梯  进入北京的家  [林忠成赏评]关于诗歌的修辞技艺,古今异质同构。比如自然主义语言,大巧若拙的技法,钟嵘认为写作须“自然英旨,罕直其人”,司空图
期刊
那么多的食客会见古人 今人  那么多的坟墓 那么多的谎言  锁链和笛手  那么多的牙齿与我同咬一只樱桃  谁的汁液照亮了世界  谁的碑石旁放下我的一只新鞋  饥肠辘辘 我摸到了风衣内的方便面  馆前的鲜花照样盛开  这是春天 我的感动我的澎湃  图书馆是一句巨型语言  我在句法里摸到了刀尖  馆前的鲜花照样盛开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我只是一个走进图书馆的人  走进自己的证件  馆前的鲜花照
期刊
最初的日子无人记得  造物闪耀,第一次的诞生就是  最后的诞生  先是肉体,然后才有可能到达  那无形却又区分一切  决定一切的  欢乐或痛苦的灵魂  开始的声音本能地正确  接着学会词语、句法  学会喝下水甚至喝下波浪  观看白昼与黑夜——  被阳光照耀,但不能凝视  成了习惯的,是在夜里醒来  躺在黑暗的床上凝視黑暗  影子在渐渐长大  影子和人一样,不妨碍地面  仅仅出现在某某时间和地点  
期刊
蓋房子是一个慢活儿,  父亲大声地批评哥哥们,  经过我身边他却一句话也没说,  而是用瓦刀把锹边儿的水泥  向内归拢了一下。我知道  这种无声的批评更有杀伤力,  就像上学的早上,你瞪着  一只乌鸦,它就会  惊恐地从杨树梢上飞起来。  你的敌意是有魔法的,它烫到了  乌鸦的翅膀和眼珠。  我也怕房子建起来会塌,  父亲用墨线校正着准确度,  一瓦刀一瓦刀地敲着不和谐的部分。  我没对盖房子做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