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朋友圈”助力写作教学

来源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bb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中,笔者借助 “朋友圈”这一平台,让学生学会对生活素材进行过滤,增加对生活的积累,提升对生活的感受力;让学生能锤炼语言,以风格多样的言语形式进行表达,提升学生遣词造句的表达能力,有效构建学生的语言素养;另外,在多次伙伴换评、作者自评、教师终评等多元评价中,学生能交流写作心得,分享感受,反复修改。实践证明,笔者通过这些举措,为学生的写作训练开辟了新途径,为写作教学注入活水,确实有助于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写作教学;文字朋友圈;积累生活素材;优化语文表达;促进多元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教学中,笔者尝试着借助“朋友圈”这一平台,为学生的写作训练开辟新的途径,且教且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课堂上,笔者截图自己有代表性的朋友圈,和学生一帧一帧地欣赏图文并茂的“朋友圈”:新生藤萝茎上毛茸茸的刺,嫩得像是春天的一个梦;夕阳的余晖将花瓶的影子投在墙上,俨如光与影的乐曲;汇演时老师帮学生整理领结、同学互相整理鬓发这样有爱;叔父建新房奠基时,喜鹊也飞上枝头做窝,有感而发“华厦奠基时,喜鹊来做窠。兄弟前后屋,亦是相守窝”;新学期重组班级,笔者附打油诗:“四十八个娃,心建一个家。集结号吹响,展翅齐出发。”……流连朋友圈,你会惊奇生活如此有趣、这般有料,而及时地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生活,又是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凝视生活,发现美;记录生活,创造美,不也应该是我们学习写作、学习语文的美好方式吗?
   于是,在学生的惊叹、艳羡中,笔者趁热打铁地布置了“每天发条朋友圈”的作业,即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本子,用文字的方式完成“每日一记”的任务,美其名曰“每天发条朋友圈”。“朋友圈”有三种方式:摘抄、仿写、原创。每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完成:可以摘抄名言美句,可以仿写精美句子,也可以文字原创。形式不限,字数不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只是有一点原则,那就是——原创务必是来源于生活的记录,来源于自己内心的触动。看起来没什么难度系数,学生很乐意接受了“每天发条朋友圈”的作业方式。
   “每天发条朋友圈”顺利地行进着。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能按时完成任务,老师每天及时批改,看到优秀的“朋友圈”喜形于色,赶紧用手机拍下,第二天在课堂上和大家一起分享。“指点生活,激扬文字”,欢声笑语的课堂上,同学们学优点,明方法,增动力。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写作能力恰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慢慢地“朋友圈”里的文字越来越精彩了,内容越来越接地气了,字数也越写越多了。笔者还把全班学生被评为“A ”的文字“朋友圈”制作成美篇,发表在班级学习群、家长群,并张贴在校园宣传栏里。看到自己的文字配上了精美的插图,伴随着美妙的音乐被大家欣赏,学生的写作热情被点燃了,他们不再满足于“每天发条朋友圈”。在学生的要求下,周一到周五完成“每天发条朋友圈”,增加双休日“我手写我心”,写整篇的文章。同样,优秀的习作被制成美篇发表,有些学生半个学期就有10来篇习作被各类报刊发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每天发条朋友圈”的作业方式的確能助力写作训练。
   1.未经凝视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积累生活素材
   为了完成“每天发条朋友圈”的任务,学生不得不留心观察生活。在优秀“朋友圈”的分享中,学生渐渐领悟到:“天地有大美”“四时有明法”“万物有成理”。生活如此精彩,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笔者一次次郑重地告诉学生——未经凝视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我们不仅要用五官,更要用心灵去感受生活。你会发现写作的素材俯拾皆是。慢慢地,在学生的“朋友圈”中,发现了他们对生活的“凝视”——景色美起来了:“今日的黄昏自带回忆滤镜;几朵乌云交织着,它们互相瞅了瞅对方,又蛮不情愿地你挤我,我推他,仿佛在宣告现在的天空由我承包”……人物活起来了:“妈妈为我细心地挑出没刺的鱼肉”;“矮胖而幽默的政治老师在讲故事时不经意提一下裤子,像个土财主”……思考深度起来了:“外国小伙给乞丐以同情,让‘我’知道了‘爱不分国界’”;“崔护对人面桃花少女的思念,犹如我们的阅读体验,久久回味,久久思量”……“每天发条朋友圈”,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从平常生活中,去发现、定格那些有感触的、有体悟的、有回味的美丽和精彩,增强对生活的积累和感受。
   万物明朗,生活可爱,学生用文字“每天发条朋友圈”,学生的眼睛亮起来,心燃起来了。日积月累,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在“发朋友圈”中凝视生活,提升对生活的感受力,发现写作素材,有效解决学生写作素材匮乏的问题。
   2.让文字飞一会儿——优化语言表达
   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现实中有些学生一写起作文来,要么无话可说,要么枯燥乏味,缺乏表现力和感染力。这些都是因为写作语言的积累不够、表达技巧的欠缺造成的。我们也可以借助发“朋友圈”,优化学生的语言表达。
   笔者不仅要求学生将作品中哲思悠长、清丽优美、 耐人寻味的句子摘录下来,还要求学生能赏析、能批注,甚至能仿写。这样的摘抄既积累了好词佳句,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同时在摘抄过程中,学生也逐渐领悟了表达方法的妙处,也增强了对文字的敏感度。
   厚积薄发,大量的积累,灵活的运用,增强了学生的语感,夯实了遣词造句的功底。渐渐地,学生的“朋友圈”中、作文本上语言渐渐灵动起来了:
   “晚霞染天边。喜悦挂心间。”“一柳一舟,一帆一桨。一山一水,一树一花。一抹斜阳,一行归雁。一缕相思,一行泪花。”“忆朝晖,拾暮光,愿不负时光的深情。”对文字的推敲渐入佳境。
   “星星会趁人间烟火坠落时,偷偷留下来见一见想见的人。”“云朵偷喝了我的酒,于是红着脸变成了晚霞。”奇思妙想,宛如迎面和小清新的风撞了个满怀。
   “说星星漂亮的人,一定没有见过你的眼睛。”“披星戴月,路过山水万程,祝自己与温柔重逢。”“银河偏向宇宙,星星偏向月亮,而我只偏爱于你。”少年情怀总是诗,真好。
   “都说在喜欢的人面前智商会变低,难道我爱上作业了?”诙谐十足。
   “诗和远方,不在他乡,而在心房。”“生活有时就像是数学题,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题的难度是压轴题还是基础题。”旧句换新装,令人深思。
   “不学习就像断路的电路图,而在学习上投机取巧,就像被短接的电路,都不可能让灯泡发光,我们不努力是不会有好成绩的。”学科关联,不亦乐乎?
   “氢氦锂铍硼,分子与内能。天天解方程,心态不能崩。”“数学套路深,处处都是坑。要是不认真,哪能得高分。”押韵打油诗,尽显阳光心态。
   摘抄、仿写、原创,让语言在摘抄中积累语料,在仿写中学习借鉴,在原创中自由抒发性灵。多样并举的语言训练方式,能让学生逐渐学会推敲字词、学会揣摩句式的组成,学会运用合宜得体的表达方式和语言,文从字顺地写人、记事,写景、抒情。“朋友圈”中,学生的语言表达或紧扣生活化,或带点网络化,或渗入古典化,或不时幽默化,以风格多样的形式表达独特的内心情感和生活体验,提升学生遣词造句的表达能力。
   “每天发条朋友圈”,因其形式灵活,搭建了学生心灵自由呼吸、思想逐渐沉淀的平台,学生渐渐地爱上了“每天发条朋友圈”。借助“朋友圈”,为学生写作助力,为写作教学注入活水、再辟蹊径,有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我们刚起头儿,一切欣欣然,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其他文献
舌尖叙事为何久盛不衰  杨洪涛  ①近日,由陈晓卿担纲的《风味人间》寻“味”而来,这部人文美食纪录片承续着中国人的美食版图,连接起世界各地的风味佳肴。从大漠到平原,从高山到海洋,主创团队怀着对美食充沛的人文情感和深切的迷恋、希望通过味蕾刺激唤醒观众的文化记忆。  ②好的纪录片,选题很重要。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的第一需要。祖先们为了获取食物、维系生命而采取的行动,充满了生存智慧。依山傍水、就地取材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诗经》中的“北山”,总透着庄重与大气,而珠海的北山却另有一种风味。   珠海的北山不是一座山,它位于南屏镇北山村。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它已经变成城中村,甚至变成了社区。它古朴宁静,又充满世俗风情。   “久在樊笼里,幸得返自然”,于一个四月的周末,我终于来到期盼已久的北山社区。恰逢晴天游北山,杨氏大宗祠里的廊檐窗棂、花草树木更是风情万种。伴着春末的微风,
1、汤普森·皮勒是美国人类学家,同时也是几所大学的兼职教授,儿子汤姆也是他的博士生。2012年1月初,因为要完成博士论文,汤姆打算去斯里兰卡调查研究。汤姆的女朋友娃莲是汤普森带的硕士生,刚刚毕业,她得知汤姆要去斯里兰卡做调查后,便要求同行。  2、汤姆和娃莲来到斯里兰卡萨巴拉加穆瓦省进行调查。在调查到一个名叫坎芭、年仅16岁就已经成了三个孩子妈妈的女孩时,汤姆问她为什么这么年轻就结婚生孩子。坎芭无
“羔羊像草一样长出来”  古希腊人最先有了这样疯狂的想法——让羊从地里生长出来,类似于植物茎一样的东西连着羊的肚脐。在14世纪,欧洲人再次萌生了这个念头。这个离奇的故事被称作“鞑靼植物羊羔”。  现在的人都清楚羊从哪来,不过西方第一个有关羊如何产生的故事与棉花相关。古希腊人麦加斯梯尼在印度发现了棉花,并称之为“长羊毛的树”。  故事风靡开来后,人们开始思考,羊是否可以从地里生长。14世纪的英国旅行
2013年4月下旬,在距离新西兰的奥克兰市约190公里的普克希纳海滨发现漂着神秘的生物尸体。被发现的尸体照片出现在网站后,很多人认为这一尸体是“古代的海龙”。那么,这个神秘的生物到底是什么呢?  发现者是住在当地的埃里萨维斯·安女士。据说,她早晨在散步的时候发现海里漂着一具古怪神秘的尸体。怪物体长约9米,左半部埋在沙中,但大的嘴巴及锐利的牙齿裸露在外边。它还有像鳍那样突起的东西和一只长长的尾巴。视
我原先中了“君子远庖厨”这句老话的毒,不肯让我的两个儿子踏入厨房半步,结果呢,他们十六岁负笈海外时,吃尽苦头。午夜梦回,想起妈妈做的美味佳肴,泪水与口水一起飙。   精湛的厨艺能让人拥有一个富足的人生,而热爱美食的人,往往是快乐的人。【批注1:热爱美食的人,拥有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富足。】所以,女儿出世后,我吸取前两回的教训,“处心积虑”地要把厨艺传授给她。   有人问我:“什么年龄才是最恰当
“欢乐墓园”是一个奇怪的令人高兴的墓园,在那里有上百个木制墓碑,上面详细地画出了已故之人 生平的点点滴滴,以及一些关于他们生平的诗文。在那些墓碑上没有任何风化的痕迹,因此那些绘画不会随着死去的人的记忆一起消褪殆尽。在这些墓碑上你可以看到很多 图片,以及一些题词的译文。  墓地,总是给人一种凄凉悲哀,甚至阴森恐怖之感。然而,对于罗马尼亚的“欢乐墓园”,死亡并不是一件悲伤可怕的事情,而是有着不同的意义
当我们刷卡忘记密码、 付款忘带钱包时,一定会很 尴尬吧?
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个课题小组想研究“人体肥胖后激素水平的变化”,特意请了一帮志愿者胡吃海喝。研究者希望监测这些人增肥25%之后的激素水平,但在那一次实验中,一些人增长了约20%的体重后,不管再怎么往肚子里塞食物,身体都不再有动静了。实验进行到最后,科学家无奈地得出一个南辕北辙的结果:有些人怎么都吃不胖。  40多年后,一个与此相关的新创意在瑞典林雪平大学教授弗雷德里克·奈斯特龙心中闪现:为了
美国雪城大学的研究人员历时5年,制作了一座人造火山,起初只为研究之用,但最终的用途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山姆·邦帕斯是一位英国大厨,他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寻找完美的烤牛排炉子。在听说了雪城大学的这项成果后,邦帕斯立即与研究人员取得联系,希望能借助人造火山产生的岩浆烤牛排。他认为,岩浆的温度极高,没有任何烟雾,可以烤出世上最美味的牛排。好在雪城大学的研究人员同意了他的请求。于是,邦帕斯不远万里飞到纽约,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