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的课改形势下,国家进行新的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学校,而教师是素质教育的推行者和推进者。如今面对这种教学形式,在生物教学上应该怎样做才能从本质上推行新课改,实施新课改,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改变教学观念。
1.提高业务理论水平
一个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因为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完成所规定的任务。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需要教师帮助解决。在这里,学生需要的知识和达到的技能,并不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的。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探究知识不再是教师单纯的传授和学生机械的记忆,而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来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技能和技巧,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原由。
在能力方面提出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能正确地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第二,能运用多媒体搜集生物学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如《细胞增殖》一节,演示细胞内的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还有很多章节都用课件演示效果极佳。第三,发展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即能巧設各种问题情景,培养学生发展科学的探究能力,教师不仅要掌握生物方面的知识,还要掌握与之相关的各方面的知识,如同位素示踪技术,这就要求教师还要通晓物理和化学等方面的知识。第四,建构生物模型。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如建构细胞模型,教师和学生必须具有生活经验,搜集可用的实验材料,大胆创新,构建实体物理模型。
2.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坚持以学生为本:生物教学要面向每一个学生,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科思维,完善学生的健康人格。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使学生能从生物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中的有关问题。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具有独立主体意识、有独立人格尊严的人,让学生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我,获得成功和生命价值的体验,并感受到人格的自主与尊严。
改变评价机制: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帮助学生在个人品质学习与探究、交流与合作、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诸方面的发展,从而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堂教学——推动素质教育
1.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个没有目的的学习。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生命是怎样诞生的?生命向哪些方面发展?我国在基因工程方面有哪些主要的贡献?生男生女是由谁决定的?为什么美国的生物圈二号没有成功?通过一些现实生活和科技发展的问题,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
2.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必备的素质
(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在介绍生物学的概念、规律发展的来龙去脉;生物学事实的发现过程;科学家的事迹和我国的生物资源等知识时,可使学生对知识的创造和创造者的思想品德、人格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从中受到感染和影响,并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钻研精神,从而树立为国家、为科学献身的远大志向。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良好的心态。让学生了解与生物学有关的环境、资源、能源、土地、粮食、人口等问题,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利益、关心地球的生存条件等的情感和责任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生物课本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生物的结构与机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人不能被动地等待淘汰,而是要主动地适应自然的变化和社会的变革。中学生应该学会多种本领,增强耐挫折的能力,提高适应能力,培养健康的心理。
(3)培养学生勤奋、坚毅、合作的优良品质。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刻苦、自制的意识和品质;通过课堂上分组讨论、小组竞赛可以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
(4)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从美育的内容上看,生物学可以进行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教育。生物是自然美的主体。如动物、人体外表的对称美;各种叶形、花冠的姿态美;动物(蜜蜂、蚂蚁)社群生活表现的和谐美;生物学上一些名词概念(如生长素)、规律(如孟德尔遗传规律)、学说(如自然选择学说)发现的过程体现一种严谨的科学美;科学家的优秀品质体现了社会美。引导学生投入到创造美的活动中去,如养鸟、护鸟、种花、种树、绿化美化校园等。
三、教师自己的反思
做好课后反思,教书的过程也是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的过程,反思是为了促进发展,反思是一种有思考的学习,是一种有理性的总结,有反思才有进步,有反思才是完整的教育。每堂课总会有成功之处,教师要做善于教学的有心人,坚持每节课后把这种成功之处记录下来并长期积累。无论课堂设计如何完善,教学实践多么成功,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难免有疏漏之处,甚至出现知识性错误等。教师在课堂教学后查漏补缺,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从而使教学日臻完善,让新课改在生物的教学中得到完美体现。
理论是实践的指导依据,实践又是理论的来源,我们在生物教学中只有不断的探索才能真正的实施新课改,抓住新课改的本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改变教学观念。
1.提高业务理论水平
一个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因为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完成所规定的任务。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需要教师帮助解决。在这里,学生需要的知识和达到的技能,并不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的。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探究知识不再是教师单纯的传授和学生机械的记忆,而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来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技能和技巧,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原由。
在能力方面提出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能正确地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第二,能运用多媒体搜集生物学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如《细胞增殖》一节,演示细胞内的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还有很多章节都用课件演示效果极佳。第三,发展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即能巧設各种问题情景,培养学生发展科学的探究能力,教师不仅要掌握生物方面的知识,还要掌握与之相关的各方面的知识,如同位素示踪技术,这就要求教师还要通晓物理和化学等方面的知识。第四,建构生物模型。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如建构细胞模型,教师和学生必须具有生活经验,搜集可用的实验材料,大胆创新,构建实体物理模型。
2.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坚持以学生为本:生物教学要面向每一个学生,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科思维,完善学生的健康人格。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使学生能从生物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中的有关问题。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具有独立主体意识、有独立人格尊严的人,让学生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我,获得成功和生命价值的体验,并感受到人格的自主与尊严。
改变评价机制: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帮助学生在个人品质学习与探究、交流与合作、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诸方面的发展,从而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堂教学——推动素质教育
1.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个没有目的的学习。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生命是怎样诞生的?生命向哪些方面发展?我国在基因工程方面有哪些主要的贡献?生男生女是由谁决定的?为什么美国的生物圈二号没有成功?通过一些现实生活和科技发展的问题,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
2.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必备的素质
(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在介绍生物学的概念、规律发展的来龙去脉;生物学事实的发现过程;科学家的事迹和我国的生物资源等知识时,可使学生对知识的创造和创造者的思想品德、人格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从中受到感染和影响,并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钻研精神,从而树立为国家、为科学献身的远大志向。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良好的心态。让学生了解与生物学有关的环境、资源、能源、土地、粮食、人口等问题,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利益、关心地球的生存条件等的情感和责任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生物课本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生物的结构与机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人不能被动地等待淘汰,而是要主动地适应自然的变化和社会的变革。中学生应该学会多种本领,增强耐挫折的能力,提高适应能力,培养健康的心理。
(3)培养学生勤奋、坚毅、合作的优良品质。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刻苦、自制的意识和品质;通过课堂上分组讨论、小组竞赛可以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
(4)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从美育的内容上看,生物学可以进行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教育。生物是自然美的主体。如动物、人体外表的对称美;各种叶形、花冠的姿态美;动物(蜜蜂、蚂蚁)社群生活表现的和谐美;生物学上一些名词概念(如生长素)、规律(如孟德尔遗传规律)、学说(如自然选择学说)发现的过程体现一种严谨的科学美;科学家的优秀品质体现了社会美。引导学生投入到创造美的活动中去,如养鸟、护鸟、种花、种树、绿化美化校园等。
三、教师自己的反思
做好课后反思,教书的过程也是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的过程,反思是为了促进发展,反思是一种有思考的学习,是一种有理性的总结,有反思才有进步,有反思才是完整的教育。每堂课总会有成功之处,教师要做善于教学的有心人,坚持每节课后把这种成功之处记录下来并长期积累。无论课堂设计如何完善,教学实践多么成功,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难免有疏漏之处,甚至出现知识性错误等。教师在课堂教学后查漏补缺,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从而使教学日臻完善,让新课改在生物的教学中得到完美体现。
理论是实践的指导依据,实践又是理论的来源,我们在生物教学中只有不断的探索才能真正的实施新课改,抓住新课改的本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