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丽的罗山脚下,有一个叫红寺堡的地方。这里街道整洁,村庄秀美,人心思进,祥和安宁。
红寺堡区是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核心区,也是国内最大的异地生态移民安置区。
整合筹措资金4.79亿元,规划脱贫攻坚项目157个,重点向深度贫困村和产业、基础设施等脱贫薄弱环节倾斜;农业招商引资5亿元,上争项目20个,争取项目资金1.5亿元;现有耕地面积73万亩,农作物种植面积62万亩,粮食播种面积33.19万亩,葡萄种植面积稳定在10.6万亩,枸杞、牧草、黄花菜、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5.6万亩、7.2万亩、8万亩、3.8万亩;肉牛、肉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0.5万头、78万只;从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500元,增长到2018年的8796元。
一组组数据,见证着它翻天覆地的变化。
葡萄酒香中话脱贫
走入红寺堡区鹏胜臻麓酒庄,葡萄酒的香味扑面而来。酒庄经理吕乐乐和工人正在讨论葡萄酒的酿造情况。该酒庄自有葡萄种植基地1000亩,认定和流转农民土地3000亩。葡萄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每亩的用工量在10人次,这给当地老百姓就近就业带来了帮助。吕乐乐算了一笔账:“我们每年支出的劳务费有400万元,再加上土地流转费用,总计支付600万元。这些收益可以助力当地的脱贫攻坚。”
红寺堡区地处宁夏贺兰山东麓,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是国内少有的无污染农业生态区,被公认为中国较好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面对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自2006年开始,红寺堡区酿酒葡萄产业按照“小酒庄、大产业”的发展思路,通过政府引导、部门服务、市场运作、企业带动、劳务经纪人组织、群众自愿的方式,推动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解决了移民的就业问题,让移民增加了不少收入。家住玉池村的金雪萍高兴地说:“每年,我靠剪葡萄赚钱贴补家用,每天都能挣到现钱,比待在家里强多了。”
2007年,红寺堡区为了让10万多移民群众脱贫致富,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首次尝试种植酿酒葡萄,红粉佳荣酒庄便是第一批通过招商引资来到红寺堡的企业。如今,像红粉佳荣酒庄这样招商过来的企业在红寺堡区还有很多,他们不仅在这里实现了自我发展,还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酒庄打工的张子胜说:“以前在老家,只有自己一个人打工养活全家,现在家门口种上葡萄,全家老小都有收入,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了。”
近年来,红寺堡区依托“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形成集酿酒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和销售、葡萄酒文化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链。截至2019年,红寺堡区酿酒葡萄种植面积10.6万亩,注册葡萄酒企业28家,产值达4亿元,葡萄酒产业已成为该区增收富民的主导产业。
不毛之地变成“金花”之地
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光彩村村民李海芳是固原市彭阳县人,2010年,她和家人搬迁至光彩村。随后,和丈夫转让了15亩土地,准备扎根于红寺堡区。然而,因土地沙化严重,无法耕种,这让她和家人曾一度想返回老家。“我们原本想种点庄稼过生活。没想到,一锹下去,全是沙子。种的庄稼根本就活不了,也更没有啥收益。日子难过得很。”
2016年,宁夏富阳工贸集团红寺堡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将光彩村的土地进行了流转。经过土地改良后,该公司决定种植黄花菜。李海芳说:“如今,我家15亩地全部都流转给了富阳公司,每年每亩地有450元的流转费。我又在公司里务工,每个月能挣到2700多元。两项加起来,我一年就能收入3万多!”
该公司基地负责人刘海峰介绍,公司每年支付的土地流转费用达到500万元,一年用工量4万人次,务工费用支出达500万元。
红寺堡区太阳山镇清泉林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志巧也是黄花菜产业的受益者。2013年,原本在家务农的李志巧被太阳山镇小泉村村委会任命为小泉村村组长。
2016年,李志巧带头流转小泉村土地1960亩,开始尝试种植黄花菜。到现在,合作社已经有了成熟的种植、浇水、采摘经验,黄花菜种植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如今,李志巧不仅为太阳山镇白塔水村、小泉村农户们树立了典范,还帮助他们纷纷加入到种植黄花菜的行列里,并向农户们提供黄花菜种植技术指导,与农户签订销售协议,采取保护价与市场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收购,保障了农户们的切实利益,带动了当地建档立卡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面对所取得的成绩,李志巧又有了新的打算:“2020年,我们合作社黄花菜种植面积计划达到3000亩以上,带動200户农户参与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并且计划投资建设7000平方米以上的产地集配中心,将种植黄花菜当成一项事业,将合作社打造成现代化企业。”
从2002年开始,红寺堡尝试发展黄花菜产业,先后从全国多个地方引种试种。经过多年的发展,红寺堡区共培育黄花种植专业合作社12家,新建加工企业3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200户种植黄花菜16695.77亩。截至2019年,该区累计种植黄花菜8万亩,2018年实现产值3.2亿元,有力地促进了红寺堡区脱贫摘帽。
红寺堡区是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核心区,也是国内最大的异地生态移民安置区。
整合筹措资金4.79亿元,规划脱贫攻坚项目157个,重点向深度贫困村和产业、基础设施等脱贫薄弱环节倾斜;农业招商引资5亿元,上争项目20个,争取项目资金1.5亿元;现有耕地面积73万亩,农作物种植面积62万亩,粮食播种面积33.19万亩,葡萄种植面积稳定在10.6万亩,枸杞、牧草、黄花菜、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5.6万亩、7.2万亩、8万亩、3.8万亩;肉牛、肉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0.5万头、78万只;从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500元,增长到2018年的8796元。
一组组数据,见证着它翻天覆地的变化。
葡萄酒香中话脱贫
走入红寺堡区鹏胜臻麓酒庄,葡萄酒的香味扑面而来。酒庄经理吕乐乐和工人正在讨论葡萄酒的酿造情况。该酒庄自有葡萄种植基地1000亩,认定和流转农民土地3000亩。葡萄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每亩的用工量在10人次,这给当地老百姓就近就业带来了帮助。吕乐乐算了一笔账:“我们每年支出的劳务费有400万元,再加上土地流转费用,总计支付600万元。这些收益可以助力当地的脱贫攻坚。”
红寺堡区地处宁夏贺兰山东麓,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是国内少有的无污染农业生态区,被公认为中国较好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面对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自2006年开始,红寺堡区酿酒葡萄产业按照“小酒庄、大产业”的发展思路,通过政府引导、部门服务、市场运作、企业带动、劳务经纪人组织、群众自愿的方式,推动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解决了移民的就业问题,让移民增加了不少收入。家住玉池村的金雪萍高兴地说:“每年,我靠剪葡萄赚钱贴补家用,每天都能挣到现钱,比待在家里强多了。”
2007年,红寺堡区为了让10万多移民群众脱贫致富,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首次尝试种植酿酒葡萄,红粉佳荣酒庄便是第一批通过招商引资来到红寺堡的企业。如今,像红粉佳荣酒庄这样招商过来的企业在红寺堡区还有很多,他们不仅在这里实现了自我发展,还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酒庄打工的张子胜说:“以前在老家,只有自己一个人打工养活全家,现在家门口种上葡萄,全家老小都有收入,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了。”
近年来,红寺堡区依托“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形成集酿酒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和销售、葡萄酒文化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链。截至2019年,红寺堡区酿酒葡萄种植面积10.6万亩,注册葡萄酒企业28家,产值达4亿元,葡萄酒产业已成为该区增收富民的主导产业。
不毛之地变成“金花”之地
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光彩村村民李海芳是固原市彭阳县人,2010年,她和家人搬迁至光彩村。随后,和丈夫转让了15亩土地,准备扎根于红寺堡区。然而,因土地沙化严重,无法耕种,这让她和家人曾一度想返回老家。“我们原本想种点庄稼过生活。没想到,一锹下去,全是沙子。种的庄稼根本就活不了,也更没有啥收益。日子难过得很。”
2016年,宁夏富阳工贸集团红寺堡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将光彩村的土地进行了流转。经过土地改良后,该公司决定种植黄花菜。李海芳说:“如今,我家15亩地全部都流转给了富阳公司,每年每亩地有450元的流转费。我又在公司里务工,每个月能挣到2700多元。两项加起来,我一年就能收入3万多!”
该公司基地负责人刘海峰介绍,公司每年支付的土地流转费用达到500万元,一年用工量4万人次,务工费用支出达500万元。
红寺堡区太阳山镇清泉林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志巧也是黄花菜产业的受益者。2013年,原本在家务农的李志巧被太阳山镇小泉村村委会任命为小泉村村组长。
2016年,李志巧带头流转小泉村土地1960亩,开始尝试种植黄花菜。到现在,合作社已经有了成熟的种植、浇水、采摘经验,黄花菜种植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如今,李志巧不仅为太阳山镇白塔水村、小泉村农户们树立了典范,还帮助他们纷纷加入到种植黄花菜的行列里,并向农户们提供黄花菜种植技术指导,与农户签订销售协议,采取保护价与市场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收购,保障了农户们的切实利益,带动了当地建档立卡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面对所取得的成绩,李志巧又有了新的打算:“2020年,我们合作社黄花菜种植面积计划达到3000亩以上,带動200户农户参与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并且计划投资建设7000平方米以上的产地集配中心,将种植黄花菜当成一项事业,将合作社打造成现代化企业。”
从2002年开始,红寺堡尝试发展黄花菜产业,先后从全国多个地方引种试种。经过多年的发展,红寺堡区共培育黄花种植专业合作社12家,新建加工企业3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200户种植黄花菜16695.77亩。截至2019年,该区累计种植黄花菜8万亩,2018年实现产值3.2亿元,有力地促进了红寺堡区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