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图书馆的影响,提出了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应从多个方面入手,对原有服务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
关键词: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逐步由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变,图书馆的传统职能正面临着变革。如何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优势,转变机制,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职能,提高网络化服务的水平,加快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全面提高高校教育的质量,就成了图书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传统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1.各自为政。一般大中院校都有自己的图书馆,而各个图书馆的建设也都是根据各自读者群的需要,自我发展和各自为政,形成了封闭的建设模式。这样很难充分发挥文献信息资源的交流共享,其图书馆的知识传播也只能是区域性、个别性地发挥作用。
2.服务方式单一。在人们的认识中,图书馆是借书、看书的地方,所以向读者提供文献借阅服务,是传统图书馆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功能。由此看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现有服务模式相对单一,服务方式简易,服务层次浅薄。
3.服務方式被动。由于体制、经费、人员、设备的限制,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均是以图书馆本身为中心,所提供的服务都是由图书馆自行制定,主要服务方式依旧停留在馆内阅览、书刊外借、文献复制、参考咨询等。
4.馆藏结构不合理。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一味地扩大藏书量而不注重实用性和对教学科研的帮助,这就导致了藏书比例不合理,没有专业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的藏书体系。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具体表现
1.开放型服务。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已开始摆脱传统思维模式,跳出固定场所,主动接触社会,在信息的采集、加工、组织、服务方面,以新的方式组织、控制、选择、传播信息,建立了新型的开放服务系统。
2.针对型服务。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开始冲破传统服务模式,紧密配合学校教学科研需求,提供特色服务,设立专门的情报咨询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资料收集、整理、报道、检索用以配合教学科研及毕业生论文设计的资料需要。
3.拓展信息服务。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开始对大量的知识信息进行有序整合,改革传统的以印刷品文献为主的服务方式,逐渐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建立数据库、开展信息服务、检索服务、研究服务上,不断强化信息职能,并在完善借、还、查、看和解答读者咨询服务的基础上,为广大师生提供深层次的服务。
4.整合馆藏资源,完善文献保存。基于高校图书馆正处于传统图书馆与现代(数字)图书馆共存,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以及其它载体文献并驾齐驱这一事实,高校图书馆转变了传统的藏书理念与模式,努力整合馆藏资源,合理布局,着力构建符合学校教学科研需要的、具有本校特色的馆藏体系。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扩展
1.加强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处理好印刷文献与电子文献的关系,建立反映办学特色、馆藏特色的信息资源库,研究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好数据库。保证数据的规律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完整性,为用户提供针对性强的信息精品;加快网络化建设步伐,不断改善现代化信息服务环境,增加品种和服务方式,为读者提供深层次、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创新教育的信息库。
2.加强对用户信息素质的培养。高校图书馆应当对新生开展入馆教育,为各个专业开设相应的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定期举办数据库使用讲座,通过这些途径,帮助大学生尽快地熟悉图书馆、了解图书馆,提高大学生检索文献、利用图书馆的效率。
3.培养新型服务人才。作为知识信息传播者的图书馆员们要善于学习、吸收新知识,了解新科技、新方法、新手段,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和有用信息的存量,努力学习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不断提高外语水平,以适应新时期读者服务工作的需要。
4.开展个性化服务模式。所谓个性化服务,是指为不同的读者群体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以及采用不同的服务策略。个性化信息服务要在深入研究和了解读者的个性、习惯、知识结构、心理导向、行为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以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高校图书馆须在原有服务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全面服务创新的研究,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不断突破旧的思维模式,积极开拓新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建立健全创新机制和服务制度,增强馆员的创新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读者服务质量,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实现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新跨越。
参考文献:
[1]胡晓松.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工作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6).
[2]刘淑娟.关于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8,(08).
[3]杨海燕.知识经济环境下大学图书馆的职能转变[J].图书与情报,2010(01).
[4]孙占山.若干国家的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历史与现状[J].图书馆杂志,2006,(12).
[5]郭卫真.21世纪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与对策[J].晋图学刊,2002,(03).
关键词: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逐步由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变,图书馆的传统职能正面临着变革。如何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优势,转变机制,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职能,提高网络化服务的水平,加快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全面提高高校教育的质量,就成了图书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传统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1.各自为政。一般大中院校都有自己的图书馆,而各个图书馆的建设也都是根据各自读者群的需要,自我发展和各自为政,形成了封闭的建设模式。这样很难充分发挥文献信息资源的交流共享,其图书馆的知识传播也只能是区域性、个别性地发挥作用。
2.服务方式单一。在人们的认识中,图书馆是借书、看书的地方,所以向读者提供文献借阅服务,是传统图书馆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功能。由此看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现有服务模式相对单一,服务方式简易,服务层次浅薄。
3.服務方式被动。由于体制、经费、人员、设备的限制,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均是以图书馆本身为中心,所提供的服务都是由图书馆自行制定,主要服务方式依旧停留在馆内阅览、书刊外借、文献复制、参考咨询等。
4.馆藏结构不合理。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一味地扩大藏书量而不注重实用性和对教学科研的帮助,这就导致了藏书比例不合理,没有专业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的藏书体系。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具体表现
1.开放型服务。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已开始摆脱传统思维模式,跳出固定场所,主动接触社会,在信息的采集、加工、组织、服务方面,以新的方式组织、控制、选择、传播信息,建立了新型的开放服务系统。
2.针对型服务。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开始冲破传统服务模式,紧密配合学校教学科研需求,提供特色服务,设立专门的情报咨询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资料收集、整理、报道、检索用以配合教学科研及毕业生论文设计的资料需要。
3.拓展信息服务。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开始对大量的知识信息进行有序整合,改革传统的以印刷品文献为主的服务方式,逐渐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建立数据库、开展信息服务、检索服务、研究服务上,不断强化信息职能,并在完善借、还、查、看和解答读者咨询服务的基础上,为广大师生提供深层次的服务。
4.整合馆藏资源,完善文献保存。基于高校图书馆正处于传统图书馆与现代(数字)图书馆共存,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以及其它载体文献并驾齐驱这一事实,高校图书馆转变了传统的藏书理念与模式,努力整合馆藏资源,合理布局,着力构建符合学校教学科研需要的、具有本校特色的馆藏体系。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扩展
1.加强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处理好印刷文献与电子文献的关系,建立反映办学特色、馆藏特色的信息资源库,研究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好数据库。保证数据的规律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完整性,为用户提供针对性强的信息精品;加快网络化建设步伐,不断改善现代化信息服务环境,增加品种和服务方式,为读者提供深层次、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创新教育的信息库。
2.加强对用户信息素质的培养。高校图书馆应当对新生开展入馆教育,为各个专业开设相应的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定期举办数据库使用讲座,通过这些途径,帮助大学生尽快地熟悉图书馆、了解图书馆,提高大学生检索文献、利用图书馆的效率。
3.培养新型服务人才。作为知识信息传播者的图书馆员们要善于学习、吸收新知识,了解新科技、新方法、新手段,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和有用信息的存量,努力学习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不断提高外语水平,以适应新时期读者服务工作的需要。
4.开展个性化服务模式。所谓个性化服务,是指为不同的读者群体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以及采用不同的服务策略。个性化信息服务要在深入研究和了解读者的个性、习惯、知识结构、心理导向、行为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以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高校图书馆须在原有服务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全面服务创新的研究,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不断突破旧的思维模式,积极开拓新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建立健全创新机制和服务制度,增强馆员的创新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读者服务质量,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实现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新跨越。
参考文献:
[1]胡晓松.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工作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6).
[2]刘淑娟.关于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8,(08).
[3]杨海燕.知识经济环境下大学图书馆的职能转变[J].图书与情报,2010(01).
[4]孙占山.若干国家的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历史与现状[J].图书馆杂志,2006,(12).
[5]郭卫真.21世纪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与对策[J].晋图学刊,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