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阿恩海姆的艺术“张力”理论(1)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zh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学习鲁道夫·阿恩海姆的名著《艺术与视知觉》,对于视觉张力这一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张力,艺术作品中获得震撼力和感染力的一个重要形式因素。当一件优秀的作品引起人们心灵的震撼时,这时候张力就显现了它的价值。本文以雕塑为主,绘画、设计这三个方面来阐述张力在其作品中的不同艺术体现,借助作品来多角度分析张力,从而对张力有进一步的深入理解。
  关键词:视觉张力;雕塑;绘画;设计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090-01
  在鲁道夫·阿恩海姆所作的《艺术与视知觉》第九章中作者提出了影响视知觉的一个新的因素——张力。“张力”不同于我们在生活中感知的物理性运动,它是一种不动之动。任何物体的视觉形象,只要它显示出类似楔形轨迹、倾斜的方向、模糊的或明暗相间的表面等知觉特征,我们就会觉得它具有视觉上的张力。在阿恩海姆看来“张力”是“不动之动”,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他从基本的张力的由来进行分析,提出的张力是在不动的式样中感受到运动,就是大脑在对知觉刺激进行组织时激起的生理活动的心理对应物。这种张力多归于为观者的视线捕捉到观看对象之时发生的心理变化。我认为张力不仅仅存在于运动及其相关动作、姿势,张力来源于对比,只有对比才会出现张力。只有慢才能体现快的速度,只有小才能体现出大的体积,同样,没有静止的物体就对比不出运动的张力,没有直线的也衬托也不出曲线的张力。
  一、“张力”在雕塑中体现
  雕塑对于每一个人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遍布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地方。雕塑艺术从展示方式来看,是一种静态艺术,“它只宜选择那些具有概括性的瞬间的表情与形体运动”来传达情感,古今中外优秀的雕塑作品确实具有一种动感,能够寓动于静,破静为动。阿恩海姆认为“一个视觉对象形状并不仅仅是它的外轮廓决定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我进一步认识鲁道夫·阿恩海姆的名著《艺术与视知觉》,对于视觉张力这一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利用假期有效的时间,努力的做了一些创作来表达“张力”在雕塑中的表现与运用。作品采用金属和树脂两种材质有效的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表达一种视觉上的张力。作品的立意就是试图用材质的效果形成强有力的视觉张力,然后在每一块形体上又进行严谨的推敲,通过形体和形体之间的对比,试图表达自我对“张力”的一点认识。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创作,又对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几位雕塑大家作品中的“张力”表达,谈谈个人心得。分别以亨利摩尔的作品为例,亨利摩尔的雕塑作品中,最显著的特色就是他对空洞的把握和使用。同时也发挥到极致反映了每件作品的“张力”。观看他的作品不管是人体、头像还是抽象的几何形体,作者总是出人意料地在实体中挖出空间,以显示内在形体的扩散与空间的存在感,从而更有力的诠释“张力”,传递生命的力量。
  二、“张力”在绘画中体现
  绘画包含的范围很大,文章以油画为例,谈谈个人对于绘画中张力的认识。鲁本斯的绘画无论是在绘画形式上还是在绘画精神上都显示出了巴洛克艺术的风格特点,是巴洛克艺术的典型代表。鲁本斯的绘画追求真实的感觉和想象力,戏剧性的构图、强烈的运动感、豪华的色彩、夸张的视觉冲击力,使鲁本斯的绘画充满活力,是对巴洛克艺术的最好诠释。所谓“张力”,指的是自己很好地体现自我的绘画风格特点的艺术家,使艺术作品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 鲁本斯绘画中的艺术张力,动势的构图、夺目的色彩、夸张的线条等共同形成了鲁本斯绘画技术层面的艺术张力。绘画的主要属性就在于它的手工性与自创性,这一点在鲁本斯就具有很好的代表性。通常在欣赏鲁本斯作品时,最先感受到的是视觉上的冲击,紧接着就是心灵上的触动。这种艺术效果源于他非常擅长利用色彩、线条、构图、笔触等一些绘画因素,使得画面极富有激情和动感。如在《抢劫留西帕斯的女儿》这一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中两对男女和两匹战马相互交错而形成的动态,能够产生一种强烈的运动感,他所关注的是马匹和躯体之间色彩上的反差,表现的是彻底击溃愤怒交织的激烈场面。作品构图呈方形,画面中两对男女的形象构成了x形状极不稳定的混乱场面,运动与躯体的质感造成一种狂热的色彩交响曲。鲁本斯的绘画之所以能够呈现出强烈的吸引力和伟大的生命力,是因为他在运用色彩表现力的基础上,加注了自己的感情。画面中运用了相当多的鲜红色、活力的代表色黄色以及加入了强烈的明暗对比,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情感表现力,从而使画面充满动感和活力。
  三、“张力”在设计中体现
  在平面设计中,几乎所有的形及所有的色彩都会作用于视觉并产生出或延续、或收缩、或膨胀、或外射、或旋转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于形的内部与外部力的作用。我们视觉感知到得仅仅是形状中潜在的一种向某些方向上聚集、散发或亲切的力。它不是物理的力,而是视觉心理的力,是视觉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视觉张力问题涉及到对平面设计中形的内部结构和形的外在空间结构中的认知。广告最直接的目的是刺激消费,毫无疑问,这个设计达到了它预期的目的,对这个标志的研读和分析将给我们的广告设计实践带来无尽的启示。
  以世界五百强之一的麦当劳公司的黄色M标志为例。同样带给了我们无限的惊喜,第一眼印象在广告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标志的第一眼印象就像一个拱形的门,这种形状的物体带来的视觉力是向内的,就好比圆形一样,有一种内旋的吸引力。每当看到这样的标志,人就会不自觉的往里走,这就是视觉张力给销售带来的直接刺激。这种由视觉张力带来的心理暗示,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它在广告中的应用和推广,将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四、结语
  通过对雕塑、绘画、设计等等不同形式作品的分析,发现在每一件艺术品中,包含着一种特殊的平衡关系,它是在静止和运动之间建立的一种平衡。这正是各种“张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各种张力相互作用,才能使视觉艺术成为生命形式,艺术的形式才能成为有意味的形式。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 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
  [2]柳沙.《设计艺术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3]马建青.《现代广告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前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浪潮中,众多节目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倾向。所以,重建电视节目的人文价值、加强节目的自主创新能力,便成为了中国电视亟待解决的问题。《开讲啦》的成功制作与播出,无疑为目前的电视节目注入了一泓文化清泉,它不仅迎合了国家政策的要求,同时也把握住了受众需求的脉搏,无论从节目的形式或节目内容上,都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重建了中国电视节目的人文价值!  关键词:人文价值;自主创新;重建
期刊
摘要: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高校施行双校区办学。本文针对双校区教学运行过程中,高低年级缺少互动以及对低年级缺乏学业引导这一问题,以重庆交通大学为例,从教师管理、校车运行、社团建设等方面提出加强双校区教育联系几点建议。  关键词:双校区;教育联系;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115-02  当代高校,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大学生
期刊
摘要:人性从无先天善恶之分,然而不当的后天书写可能会让生命这张白纸走向黑暗。米尔格莱姆电击实验和斯坦福监狱实验向我们揭示了促使人性走向罪恶的一些因素:权威服从、情境效应、角色认同、责任分散、权力放纵。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我们需要总结与反思,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关键词:生命;电击实验;监狱实验;善良  中图分类号:D0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134-
期刊
摘要:2008年发生在贵州省的“瓮安事件”震惊全国,这一起恶性群体冲突事件严重危害了公共利益,造成了人员及公共财产的重大损失。“瓮安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四点:当地行政部门对自杀女生的不恰当处置造成的家属情绪不满,当地已经存在的恶势力与政府勾结的现象,领导者及行政人员自身行政伦理道德的缺失,领导者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置不当。针对这种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领导者应该从危机发生前、危机爆发中和事后处理三
期刊
摘要:我们自身的艺术创作,我们会面临很多的困境,首先我们苦于自己没有创造力和对周遭的事物缺乏感知力,那么这种能力的获得是否可以通过对大脑或者机体的训练来实现呢?再者,就是自身脑海中想的东西和自我表达的差距,也就形成了脑海世界与艺术实体之间的巴别塔,能不能通过一种科学的方式来缩小他们之间的转换率呢?  关键词:大脑;媒介;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J042;J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期刊
摘要:卢梭的《爱弥儿》,是教育界惊天动地的巨作。在这本书中,他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世人要关注儿童的天性与教育的关系,认为教育必须从适应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谈起。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为后来的教育事业以及教育家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其思想的局限性也不应视而不见。因此,应该辩证地看待其教育思想,为当今的教育事业寻找更多有用的资源。  关键词:卢梭;儿童天性;自然发展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出版早已不限于传统纸媒出版,而数字出版更是日新月异,借助于各种新兴载体如阅读终端、平板、智能手机等而大展拳脚,而“互联网+出版”更是一种全新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出版业必须勇敢地走出去,另辟新的业务增长点,实现“跨界”發展。  关键词:传统出版业;“互联网+”;跨界;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
期刊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内涵,是一个城市的品格象征。城市是人们聚居和生活的社会形式,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社会发展的缩影。比如江南、苏州、扬州,都会有它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郑州作为八大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积淀,我们从商代青铜器文化研究入手,试图找寻河南城市环境设计的民族文化特色。  关键词:民族文化;青铜器纹样;城市环境  中图分类号:J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期刊
摘要:莫言作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典型代表,其文学成就的日益凸显。在其小说系列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是一大亮点,她们大多敢想、敢说、敢做,生命力强悍,野性十足,成为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焦点。而随着空间叙事的发展和深入,已成为了一大热点。本文将立足于空间叙事学的理论基础上对莫言笔下的这些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探索在空间文化中莫言笔下女子独特的生存状态。  关键词:空间;叙事;莫言;女性  中图分类号:I247 文献标
期刊
摘要:理解人生价值的真正含义,选择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价值观,是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动力;增强对多元价值取向的辨别批判能力,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提高为实现人生价值而不断进取的自觉性,以及追求真理的意识;理解“义”和“利”的关系;理解人生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关键词:人生价值;学生;个人与社会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