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蛮生长
王竞雄是中信信托信托业务部的负责人,2007年她加入到信托这一行业。那时信托还是一个偏冷的行业,整个中国信托业的管理资产规模不过是3606亿。
“6年之后仅中信信托单家管理的资产规模都已接近6000亿,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王竞雄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65家公布年报的信托公司中,资管规模排名前三的分别为中信信托、建信信托和兴业信托,资管规模分别为5913亿元、3507.77亿元、3360.49亿元。
在资产增幅方面,增长率高于100%的信托公司约16家,近半数(31家)资产规模超过千亿元,堪称爆发式增长。
华宝信托总裁钱骏表示,经过这些年财富的积累,中国很多个人手上持有大笔资金需要寻找去处,而企业的融资需求也越来越多,在所有金融机构里,只有信托刚好满足这两种需要,并像一个平台一样将两者嫁接起来,“一句话,信托赶上了好时候”。
爆发式增长的背后是利润的驱动,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10.68亿元,行业人均利润为71.30万元。其中,江苏信托的人均净利润为1559.15万元,重庆信托的人均净利润为1027.64万元。
“由于我国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并不完备,直接融资途径有限,再加上利率非市场化和分业监管,这使得信托迅速发展起来。”王竞雄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一般来说,信托投向的行业是相对从银行贷款比较困难、缺乏现金流的行业,比如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等。
在2011年以前,信托公司并没有发行渠道,不少信托公司通过银行将信托计划打包成理财产品,卖给投资者,银行从中获得一定的手续费。
“那时信托也常常被称为影子银行,信托公司本身要承担类似银行的保兑责任,同时又只能赚取低廉的渠道费,在项目选取上也无法掌握主动权。”王竞雄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信托业的大跃进开始于2011年以来信托企业大力发展的资产池业务,即将大量长期资金、中短期资金加入到信托资产池子中,借此信托公司开始自主决定投资项目。从此,信托不再是银行的从属,而是承担更大的风险,赚更多的钱。
银河证券非银行金融分析师马勇在研究报告《信托行业:全面经营风险的资产管理人,非通道业务的最佳金融平台》中预测,2013年底行业信托资产规模将达到10万亿,增速将超过30%;并将在2015年底超过16万亿的规模。
风险隐忧
甘蔗没有两头甜,信托在给各方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饱含风险。
其主要风险来自于信托所投的项目,当信托产品到期后,信托公司必须分配给投资者本金以及收益。
然而当信托所投项目不能收回预期收益甚至亏损时,大部分信托公司会自己兜底,选择刚性兑付来弥补投资者的损失。
“由于信托牌照非常稀缺,信托公司都非常重视自身信誉,所以虽然没有法律规定信托公司必须自己兜底,但是没人愿意打破刚性兑付的局面。”新华信托项目经理孙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上海录润置业股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是新华信托旗下一款信托产品,还有不到20天就将部分到期。
然而,经过有关人士实地考察,却发现该项目目前还未开建。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半年之内肯定无法建成。
如此,从工程进展来看,通过项目销售回款兑付信托已无可能,新华信托是否能够确保上述项目的信托资金能按时兑付已经存在很大变数。
最终,如果项目企业不能按期兑付,还款来源只能是“抵质押资产拍卖,或者用信托公司自有资金垫付,以及资产管理公司等实力企业接盘等”,王竞雄告诉记者。
在刚性兑付的“潜规则”之下,爆发式增长的基础设施建设类信托和房地产信托是引爆风险的隐患之一。孙华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现在的业务基本上一半是地方政府融资,另外一半是房地产。”
银河证券分析师马勇告诉记者,地方政府的财政担保是基建信托类产品吸引投资者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土地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很可能无力偿还本息,存在流动性风险。
同时由于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控导致房地产商拿地、融资难度不断加大,再加上市场对房市的观望态度,使得房产交易惨淡,房企回流资金剧减增加了信托企业房地产信托类产品刚性兑付的风险。
市场人士担忧,信托业如此发展会是下一个庞氏骗局。
资金池业务给了信托公司募集资金和投资的自由,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非议,有专家直接把它和庞式骗局联系在一起,认为资金池模式存在用新注入资金偿还未到期资金的情况,而且一旦没有资金注入,最终有可能会崩盘。
混业经营
2012年三季度,证监会和保监会相继出台了《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办法》、《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有关事项的通知》和《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资产管理“新政”,此举预示着“泛资产管理时代”的到来,同时意味着其他资产管理机构将会更多地以“类信托”的形式开展资产管理业务。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形态正在到来。
“各类金融机构借资管大门大开之际向信托宣战,各种‘类信托’产品借信托之名想要分一杯羹,信托业已经面临一场巨大的挑战。”马勇告诉记者。
不止一位信托经理向记者表现出对于未来前途的担忧。“身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却以银行监管政策为准,信贷标准比银行只高不低,谈业务转型又迟迟寻不到突破口,真是让人着急。这样下去迟早要被一些强势的金融机构招安,被迫成为银行或者券商的信托部。”
尤其是2013年,在监管部门对地方融资平台整顿的背景下,信托公司如何摆脱原来业务的路径依赖,下一步如何创新业务成为困扰他们的问题。
王竞雄认为,在未来,重视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的信托公司将会脱颖而出,现在很多信托业务券商基金都可以做,但是他们优势在于虚拟市场上的业务,而对实体经济相对陌生,也缺乏人才。因此,如果信托企业能在实业金融领域精耕细作,也可以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信托业如何在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形式下破茧而出,仍需要走很长的路。
王竞雄是中信信托信托业务部的负责人,2007年她加入到信托这一行业。那时信托还是一个偏冷的行业,整个中国信托业的管理资产规模不过是3606亿。
“6年之后仅中信信托单家管理的资产规模都已接近6000亿,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王竞雄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65家公布年报的信托公司中,资管规模排名前三的分别为中信信托、建信信托和兴业信托,资管规模分别为5913亿元、3507.77亿元、3360.49亿元。
在资产增幅方面,增长率高于100%的信托公司约16家,近半数(31家)资产规模超过千亿元,堪称爆发式增长。
华宝信托总裁钱骏表示,经过这些年财富的积累,中国很多个人手上持有大笔资金需要寻找去处,而企业的融资需求也越来越多,在所有金融机构里,只有信托刚好满足这两种需要,并像一个平台一样将两者嫁接起来,“一句话,信托赶上了好时候”。
爆发式增长的背后是利润的驱动,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10.68亿元,行业人均利润为71.30万元。其中,江苏信托的人均净利润为1559.15万元,重庆信托的人均净利润为1027.64万元。
“由于我国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并不完备,直接融资途径有限,再加上利率非市场化和分业监管,这使得信托迅速发展起来。”王竞雄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一般来说,信托投向的行业是相对从银行贷款比较困难、缺乏现金流的行业,比如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等。
在2011年以前,信托公司并没有发行渠道,不少信托公司通过银行将信托计划打包成理财产品,卖给投资者,银行从中获得一定的手续费。
“那时信托也常常被称为影子银行,信托公司本身要承担类似银行的保兑责任,同时又只能赚取低廉的渠道费,在项目选取上也无法掌握主动权。”王竞雄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信托业的大跃进开始于2011年以来信托企业大力发展的资产池业务,即将大量长期资金、中短期资金加入到信托资产池子中,借此信托公司开始自主决定投资项目。从此,信托不再是银行的从属,而是承担更大的风险,赚更多的钱。
银河证券非银行金融分析师马勇在研究报告《信托行业:全面经营风险的资产管理人,非通道业务的最佳金融平台》中预测,2013年底行业信托资产规模将达到10万亿,增速将超过30%;并将在2015年底超过16万亿的规模。
风险隐忧
甘蔗没有两头甜,信托在给各方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饱含风险。
其主要风险来自于信托所投的项目,当信托产品到期后,信托公司必须分配给投资者本金以及收益。
然而当信托所投项目不能收回预期收益甚至亏损时,大部分信托公司会自己兜底,选择刚性兑付来弥补投资者的损失。
“由于信托牌照非常稀缺,信托公司都非常重视自身信誉,所以虽然没有法律规定信托公司必须自己兜底,但是没人愿意打破刚性兑付的局面。”新华信托项目经理孙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上海录润置业股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是新华信托旗下一款信托产品,还有不到20天就将部分到期。
然而,经过有关人士实地考察,却发现该项目目前还未开建。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半年之内肯定无法建成。
如此,从工程进展来看,通过项目销售回款兑付信托已无可能,新华信托是否能够确保上述项目的信托资金能按时兑付已经存在很大变数。
最终,如果项目企业不能按期兑付,还款来源只能是“抵质押资产拍卖,或者用信托公司自有资金垫付,以及资产管理公司等实力企业接盘等”,王竞雄告诉记者。
在刚性兑付的“潜规则”之下,爆发式增长的基础设施建设类信托和房地产信托是引爆风险的隐患之一。孙华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现在的业务基本上一半是地方政府融资,另外一半是房地产。”
银河证券分析师马勇告诉记者,地方政府的财政担保是基建信托类产品吸引投资者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土地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很可能无力偿还本息,存在流动性风险。
同时由于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控导致房地产商拿地、融资难度不断加大,再加上市场对房市的观望态度,使得房产交易惨淡,房企回流资金剧减增加了信托企业房地产信托类产品刚性兑付的风险。
市场人士担忧,信托业如此发展会是下一个庞氏骗局。
资金池业务给了信托公司募集资金和投资的自由,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非议,有专家直接把它和庞式骗局联系在一起,认为资金池模式存在用新注入资金偿还未到期资金的情况,而且一旦没有资金注入,最终有可能会崩盘。
混业经营
2012年三季度,证监会和保监会相继出台了《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办法》、《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有关事项的通知》和《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资产管理“新政”,此举预示着“泛资产管理时代”的到来,同时意味着其他资产管理机构将会更多地以“类信托”的形式开展资产管理业务。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形态正在到来。
“各类金融机构借资管大门大开之际向信托宣战,各种‘类信托’产品借信托之名想要分一杯羹,信托业已经面临一场巨大的挑战。”马勇告诉记者。
不止一位信托经理向记者表现出对于未来前途的担忧。“身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却以银行监管政策为准,信贷标准比银行只高不低,谈业务转型又迟迟寻不到突破口,真是让人着急。这样下去迟早要被一些强势的金融机构招安,被迫成为银行或者券商的信托部。”
尤其是2013年,在监管部门对地方融资平台整顿的背景下,信托公司如何摆脱原来业务的路径依赖,下一步如何创新业务成为困扰他们的问题。
王竞雄认为,在未来,重视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的信托公司将会脱颖而出,现在很多信托业务券商基金都可以做,但是他们优势在于虚拟市场上的业务,而对实体经济相对陌生,也缺乏人才。因此,如果信托企业能在实业金融领域精耕细作,也可以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信托业如何在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形式下破茧而出,仍需要走很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