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食五谷杂粮,谁能保证一辈子不得个病?有些疾病可以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还有一些疾病,如创伤、肿瘤、畸形、某些炎症(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等,需要采用外科手术措施才能根治。手术的实施,离不开良好的麻醉。
麻醉便是用药物使病人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麻”可以理解为身体麻木麻痹,即无痛、不能动;“醉”可以理解为为酒醉昏迷,即意识消失。
重大手术用全麻
大脑是我们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也是各种心理活动的中枢。如果将全身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患者体内,就会产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 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感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这就称为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的深度与血液内药物浓度有关,可以控制和调节。理想的全身麻醉药物是起效迅速、对呼吸循环没有影响、对机体没有过敏等任何伤害作用、停药后作用迅速消失而没有体内蓄积残留。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目前使用的全身麻醉药,无论吸入性全麻药物或静脉麻醉药,都越来越接近这个要求。所以,全身麻醉是完全可逆的。手术开始时,增加麻醉药的用量,使麻醉迅速达到手术的要求;手术结束后停用全身麻醉药物,全身麻醉药物迅速被代谢排出;当药物被代谢或从体内排出后,病人的神志及各种反射逐渐恢复。
全身麻醉更适合用于重大手术、危重症病人、合作欠佳的病人、以及其他方法不能满足手术需求的手术的麻醉。
全身麻醉期间,为了手术的顺利进行,经常需要使用一定剂量的阿片类镇痛药、肌肉松弛剂等药物。大剂量阿片类药物和肌松剂的使用会影响病人的呼吸功能,因此病人被全身麻醉后常需要行气管内插管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术中由麻醉机行人工呼吸维持,保证病人的通气与氧合。手术结束后停用麻醉药、镇痛药和肌松剂,这些药物被逐渐代谢或被拮抗,病人自主呼吸功能恢复,神志也逐渐清醒。待病人自主呼吸功能恢复正常、神志清楚时,医生拔出气管内导管。多数情况下,病人体内还会残留少量全身麻醉药,因此多数病人对于拔管这个过程没有记忆。可以说病人在全麻术后恢复清醒过程中非常平稳、安静、安全可靠。随着现代麻醉学的不断进展和监护设备的不断更新,全身麻醉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和安全。(图:全身麻醉下手术期间的景象;图:围手术期,患者已被插管麻醉)
椎管内麻醉对身体影响小
所谓的椎管内麻醉就是将局麻药注入脊椎管内的某一腔隙,可逆性地阻断脊神经传导功能或减弱其兴奋性的一种麻醉方法。将局麻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称为蛛网膜下腔阻滞(又称腰麻),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就称为硬脊膜外腔阻滞(又称硬膜外麻醉)。
脊柱由脊椎重叠而成。脊椎可分为位于前方的椎体和位于后方的椎弓两部分。它们之间围成椎孔,所有上下椎孔连接在一起,即成椎管。椎管上起枕骨大孔,下止于骶裂孔。(图:脊柱骨性结构的正面、侧面、后面图)
我们的脊柱在枕骨大孔处与颅骨连接在一起,脊柱内部保护的器官就是脊髓。脊髓是将大脑和周围神经系统联系起来的神经元干线;来自躯干和四肢的刺激(包括感觉到的疼痛、触觉、温度变化等),经过脊髓到达大脑;大脑发出的指令,再通过脊髓到达位于躯干四肢的效应器。所以,如果我们使用药物在脊髓水平暂时性阻断这个传导通路,就可以让患者暂时没有痛觉等相应不良感受,而顺利完成手术。这就是我们老百姓常说的“半身麻醉”,专业上称为椎管内麻醉。
椎管内麻醉的主要阻滞对象是脊神经根。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是将局麻药直接注入蛛网膜下腔,脑脊液载着局麻药直接扩散分布到脊髓,但主要作用于神经根,迅速产生神经阻滞作用。蛛网膜下腔阻滞产生的麻醉效果是截断性阻滞,即从身体的某一个节段向下全部被阻滞,在这个平面以下,病人没有任何感觉,也不能动。达到的麻醉效果和麻醉阻滞时间与所使用的局麻药、局麻药的剂量、局麻药的浓度(比重)、病人的体位等多种因素相关,其中最重要的是局麻药的性质和用量。
硬膜外麻醉由于隔着硬脊膜,局麻药则慢慢渗透脊神经根产生麻醉作用,所以相对于蛛网膜下腔阻滞而言,硬膜外麻醉起效慢一些;由于没有脑脊液这个载体,一定容量的局麻药的硬膜外神经阻滞范围相对有限,单次硬膜外的阻滞时间比较短,但是对循环的影响也比较平缓。为了保持硬膜外麻醉对循环影响较缓和的优势,减少其作用时间短的不足,现在一般都在硬膜外穿刺成功后,于硬膜外腔放置一个细长的硬膜外导管,麻醉师生根据手术时间和麻醉阻滞情况,经硬膜外导管连续或间断注入硬膜外腔一定量的局麻药,直至手术完成。这就是常说的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结束后,还可以根据手术特点和病人的情况,从这根硬膜外导管继续给予低浓度的局麻药以缓解伤口疼痛。这称为术后硬膜外镇痛。(图;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硬膜外导管置入)。
腰麻-硬膜外联合可取长补短
为了更大地获取蛛网膜下腔阻滞起效快,而连续硬膜外麻醉的对循环影响较小、麻醉时间不受限制等优势,可以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椎管内阻滞方法,即给予蛛网膜下腔少量局麻药,使椎管内麻醉效果迅速产生,同时放置硬膜外导管,待蛛网膜下腔阻滞效果减退时,开始硬膜外给予局麻药。这样可以保证手术迅速开始又保证长时间手术的进行。现在有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针,可以同时完成两种麻醉穿刺,减少对病人的有创操作。
穿刺时病人要配合
实施椎管内麻醉时,要求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部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患者把身体屈曲得越好,脊柱的棘突间的间隙越清晰,越利于麻醉医生顺利完成硬膜外或腰椎穿刺。为了帮助病人处于合适的体位,经常有一位助手立于术者对面,用一手搂住患者头部,另一手搂住双下肢腘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突,以增加椎间隙宽度,便于进针。(图;脊柱软组织侧方切面图)
术后多活动防血栓
椎管内麻醉术后,病人应去枕平卧6小时,目的是为了防止术后头痛。术后头痛原因可能是由于颅内压低所致。因此这段时间内要求患者头部的水平位置不要高于心脏。另外,部分椎管内麻醉病人,术毕常残存椎管内神经阻滞作用,下肢不能动或活动不佳,此时应尽量鼓励或帮助病人活动下肢,目的是为了减少患者术后下肢发生深静脉血栓。
胡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气道管理学组成员。主要从事临床麻醉工作,尤其是危重症患者的临床麻醉。
麻醉便是用药物使病人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麻”可以理解为身体麻木麻痹,即无痛、不能动;“醉”可以理解为为酒醉昏迷,即意识消失。
重大手术用全麻
大脑是我们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也是各种心理活动的中枢。如果将全身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患者体内,就会产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 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感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这就称为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的深度与血液内药物浓度有关,可以控制和调节。理想的全身麻醉药物是起效迅速、对呼吸循环没有影响、对机体没有过敏等任何伤害作用、停药后作用迅速消失而没有体内蓄积残留。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目前使用的全身麻醉药,无论吸入性全麻药物或静脉麻醉药,都越来越接近这个要求。所以,全身麻醉是完全可逆的。手术开始时,增加麻醉药的用量,使麻醉迅速达到手术的要求;手术结束后停用全身麻醉药物,全身麻醉药物迅速被代谢排出;当药物被代谢或从体内排出后,病人的神志及各种反射逐渐恢复。
全身麻醉更适合用于重大手术、危重症病人、合作欠佳的病人、以及其他方法不能满足手术需求的手术的麻醉。
全身麻醉期间,为了手术的顺利进行,经常需要使用一定剂量的阿片类镇痛药、肌肉松弛剂等药物。大剂量阿片类药物和肌松剂的使用会影响病人的呼吸功能,因此病人被全身麻醉后常需要行气管内插管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术中由麻醉机行人工呼吸维持,保证病人的通气与氧合。手术结束后停用麻醉药、镇痛药和肌松剂,这些药物被逐渐代谢或被拮抗,病人自主呼吸功能恢复,神志也逐渐清醒。待病人自主呼吸功能恢复正常、神志清楚时,医生拔出气管内导管。多数情况下,病人体内还会残留少量全身麻醉药,因此多数病人对于拔管这个过程没有记忆。可以说病人在全麻术后恢复清醒过程中非常平稳、安静、安全可靠。随着现代麻醉学的不断进展和监护设备的不断更新,全身麻醉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和安全。(图:全身麻醉下手术期间的景象;图:围手术期,患者已被插管麻醉)
椎管内麻醉对身体影响小
所谓的椎管内麻醉就是将局麻药注入脊椎管内的某一腔隙,可逆性地阻断脊神经传导功能或减弱其兴奋性的一种麻醉方法。将局麻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称为蛛网膜下腔阻滞(又称腰麻),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就称为硬脊膜外腔阻滞(又称硬膜外麻醉)。
脊柱由脊椎重叠而成。脊椎可分为位于前方的椎体和位于后方的椎弓两部分。它们之间围成椎孔,所有上下椎孔连接在一起,即成椎管。椎管上起枕骨大孔,下止于骶裂孔。(图:脊柱骨性结构的正面、侧面、后面图)
我们的脊柱在枕骨大孔处与颅骨连接在一起,脊柱内部保护的器官就是脊髓。脊髓是将大脑和周围神经系统联系起来的神经元干线;来自躯干和四肢的刺激(包括感觉到的疼痛、触觉、温度变化等),经过脊髓到达大脑;大脑发出的指令,再通过脊髓到达位于躯干四肢的效应器。所以,如果我们使用药物在脊髓水平暂时性阻断这个传导通路,就可以让患者暂时没有痛觉等相应不良感受,而顺利完成手术。这就是我们老百姓常说的“半身麻醉”,专业上称为椎管内麻醉。
椎管内麻醉的主要阻滞对象是脊神经根。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是将局麻药直接注入蛛网膜下腔,脑脊液载着局麻药直接扩散分布到脊髓,但主要作用于神经根,迅速产生神经阻滞作用。蛛网膜下腔阻滞产生的麻醉效果是截断性阻滞,即从身体的某一个节段向下全部被阻滞,在这个平面以下,病人没有任何感觉,也不能动。达到的麻醉效果和麻醉阻滞时间与所使用的局麻药、局麻药的剂量、局麻药的浓度(比重)、病人的体位等多种因素相关,其中最重要的是局麻药的性质和用量。
硬膜外麻醉由于隔着硬脊膜,局麻药则慢慢渗透脊神经根产生麻醉作用,所以相对于蛛网膜下腔阻滞而言,硬膜外麻醉起效慢一些;由于没有脑脊液这个载体,一定容量的局麻药的硬膜外神经阻滞范围相对有限,单次硬膜外的阻滞时间比较短,但是对循环的影响也比较平缓。为了保持硬膜外麻醉对循环影响较缓和的优势,减少其作用时间短的不足,现在一般都在硬膜外穿刺成功后,于硬膜外腔放置一个细长的硬膜外导管,麻醉师生根据手术时间和麻醉阻滞情况,经硬膜外导管连续或间断注入硬膜外腔一定量的局麻药,直至手术完成。这就是常说的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结束后,还可以根据手术特点和病人的情况,从这根硬膜外导管继续给予低浓度的局麻药以缓解伤口疼痛。这称为术后硬膜外镇痛。(图;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硬膜外导管置入)。
腰麻-硬膜外联合可取长补短
为了更大地获取蛛网膜下腔阻滞起效快,而连续硬膜外麻醉的对循环影响较小、麻醉时间不受限制等优势,可以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椎管内阻滞方法,即给予蛛网膜下腔少量局麻药,使椎管内麻醉效果迅速产生,同时放置硬膜外导管,待蛛网膜下腔阻滞效果减退时,开始硬膜外给予局麻药。这样可以保证手术迅速开始又保证长时间手术的进行。现在有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针,可以同时完成两种麻醉穿刺,减少对病人的有创操作。
穿刺时病人要配合
实施椎管内麻醉时,要求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部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患者把身体屈曲得越好,脊柱的棘突间的间隙越清晰,越利于麻醉医生顺利完成硬膜外或腰椎穿刺。为了帮助病人处于合适的体位,经常有一位助手立于术者对面,用一手搂住患者头部,另一手搂住双下肢腘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突,以增加椎间隙宽度,便于进针。(图;脊柱软组织侧方切面图)
术后多活动防血栓
椎管内麻醉术后,病人应去枕平卧6小时,目的是为了防止术后头痛。术后头痛原因可能是由于颅内压低所致。因此这段时间内要求患者头部的水平位置不要高于心脏。另外,部分椎管内麻醉病人,术毕常残存椎管内神经阻滞作用,下肢不能动或活动不佳,此时应尽量鼓励或帮助病人活动下肢,目的是为了减少患者术后下肢发生深静脉血栓。
胡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气道管理学组成员。主要从事临床麻醉工作,尤其是危重症患者的临床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