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资金的筹措难度加大,建设成本则每年以较高的增加率在递增。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也越来越重要。搞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既可以直接控制资金、节省投资,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又可以间接地规范建设市场竞争秩序,引导建设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作为一名工程项目负责人,经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深深感到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要始终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这样才能实现工程项目的科学化管理。
1 概述
建筑工程造价,是指进行某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即该工程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和形成相应的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总和。也泛指建筑工程前期的估算、概算、预算、标底、报价及工程结束后的工程结算与竣工决算等造价文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即合理使用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遵守价格运动规律和市场运行机制,维护有关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工程造价管理从投资的角度来讲,包括如下两方面内容:(1)工程项目建设成本的管理,即工程造价控制,(2)建安工程价格管理,即中标价、承建价以及价款结算的管理。工程造价具有政策性、社会性、区域性和主观性等。
2 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
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即合理使用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遵守价格运动规律和市场运行机制,维护有关各方面的经济利益。所谓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是指在工程建设各个阶段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合理确定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价。所谓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是指在优化建设方案、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把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和批准的造价限额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在建设项目全过程中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工程造价管理的“计划性”太强
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都受到计划经济定额管理的影响,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一定的定额外,很多的省级行政单位也往往会制定一定的定额。但是,实际的建筑市场上,工程价格却往往是瞬息万变。另外,在定价过程中,参考的计价资料也往往是以大城市的水平为标准,其它地区的价格资料往往很难反映到定价过程中,也就是说,这种定额无法反映建筑工程市场的地域差异。再者,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筑工程市场的竞争性也在日益加强。但是,我们看到目前的工程造价方式,对于建筑市场的的公平竞争实际上十分不利。
3.2 工程招标管理不到位
工程价格包括合同价款、追加合同价款和其他款项。合同价款是指按合同条款约定完成全部工程内容的价款。对于按规定实行招投标的工程应当通过工程所在地招投标监督管理机构采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定价。因此,依据招投标文件、设计图纸、概预算定额等与造价有关的资料编制的标底价是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对竣工决算起着指导性作用。目前,建筑工程项目基本采用招投标的形式,但招投标制度尚不完善,对按规定应该招标的某些工程不实行招标,如部分改建、扩建等使用国有资金较多的项目’有些在建项目即便是招标,也存在着招标文件不详、标底不准确,甚至无标底招标的问题。
由于目前的设计经营缺乏公平竞争。所以设计单位的重心不在技术水平的提高上设计只要保证不出大的质量问题.方案的好坏造价的高低,关系不大,使优化设计失去压力。由于现在的设计收费是按面积或按造价的比例计取几乎跟投资的节约和设计质量的优劣无关。导致设(转下页)
程能否盈利,又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这就牵扯到经营策略、日常生产、成本管理和竣工结算等每一个环节。造价从业人员责任非常重,一定要熟悉施工工艺、全身心地投入到施工现场。要注意知识的积累、掌握国家对工程造价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多想、多看、多比较,这样才能出色完成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市政工程竣工结算编制工作。
1 概述
建筑工程造价,是指进行某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即该工程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和形成相应的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总和。也泛指建筑工程前期的估算、概算、预算、标底、报价及工程结束后的工程结算与竣工决算等造价文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即合理使用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遵守价格运动规律和市场运行机制,维护有关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工程造价管理从投资的角度来讲,包括如下两方面内容:(1)工程项目建设成本的管理,即工程造价控制,(2)建安工程价格管理,即中标价、承建价以及价款结算的管理。工程造价具有政策性、社会性、区域性和主观性等。
2 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
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即合理使用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遵守价格运动规律和市场运行机制,维护有关各方面的经济利益。所谓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是指在工程建设各个阶段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合理确定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价。所谓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是指在优化建设方案、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把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和批准的造价限额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在建设项目全过程中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工程造价管理的“计划性”太强
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都受到计划经济定额管理的影响,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一定的定额外,很多的省级行政单位也往往会制定一定的定额。但是,实际的建筑市场上,工程价格却往往是瞬息万变。另外,在定价过程中,参考的计价资料也往往是以大城市的水平为标准,其它地区的价格资料往往很难反映到定价过程中,也就是说,这种定额无法反映建筑工程市场的地域差异。再者,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筑工程市场的竞争性也在日益加强。但是,我们看到目前的工程造价方式,对于建筑市场的的公平竞争实际上十分不利。
3.2 工程招标管理不到位
工程价格包括合同价款、追加合同价款和其他款项。合同价款是指按合同条款约定完成全部工程内容的价款。对于按规定实行招投标的工程应当通过工程所在地招投标监督管理机构采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定价。因此,依据招投标文件、设计图纸、概预算定额等与造价有关的资料编制的标底价是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对竣工决算起着指导性作用。目前,建筑工程项目基本采用招投标的形式,但招投标制度尚不完善,对按规定应该招标的某些工程不实行招标,如部分改建、扩建等使用国有资金较多的项目’有些在建项目即便是招标,也存在着招标文件不详、标底不准确,甚至无标底招标的问题。
由于目前的设计经营缺乏公平竞争。所以设计单位的重心不在技术水平的提高上设计只要保证不出大的质量问题.方案的好坏造价的高低,关系不大,使优化设计失去压力。由于现在的设计收费是按面积或按造价的比例计取几乎跟投资的节约和设计质量的优劣无关。导致设(转下页)
程能否盈利,又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这就牵扯到经营策略、日常生产、成本管理和竣工结算等每一个环节。造价从业人员责任非常重,一定要熟悉施工工艺、全身心地投入到施工现场。要注意知识的积累、掌握国家对工程造价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多想、多看、多比较,这样才能出色完成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市政工程竣工结算编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