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12月,我们第一次去往青海省湟中县。在距离县城不到1公里的塔尔寺附近,有一条叫做“商业街”的小巷,那里全是做铜活的作坊和店铺,在那里我们认识了敲铜艺人圈师傅,从而开始了对青海湟中敲铜工艺的寻访。
藏区的铜、金、银制品加工,一直以来是来自云南的工匠和制品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市场。我们在2009年甘南夏河县拉卜楞寺附近采访过的敲铜匠人就是云南人。云南的匠人们做首饰、服饰、头饰等小件饰品的居多,做工较为精细。不论在安多藏区还是西藏地区“云南制造”的金、银、铜器都很受人们喜欢,拥有良好口碑。而青海湟中的敲铜主要是藏式建筑的装饰构件等“大件”,如寺院等金顶、铜瓦、金轮、转经筒、兽首和体量较大的瑞兽、佛像等。除了冬季最冷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整条街都沉浸在敲制金属的嘈杂声中,这条街两边摆满了打制好的各种铜件,非常具有特点。
我们在到达湟中的第一天趁着夜色还没全黑,想先到这条叫做“商业街”敲铜一条街采个点,便于第二天拍摄。经过圈师傅的作坊,主动和他打招呼,没想到聊得很投缘。圈师傅42岁,是藏族,最先跟着他的哥哥做铜活儿,后来自己独立开了作坊,在这条街上已经工作了20多年。圈师傅汉语说得很好藏语却只能简单讲几句,他说湟中一带的藏族都汉化得很厉害,很多只是身份是藏族,藏语却都不怎么好,他是这条街上为数不多的藏族匠工,其他多是汉人。青海湟中的敲铜小作坊大概有二三百家,仅在“商业街”上就有100多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市场影响力。安多藏区甚至西藏的很多藏传佛教寺院铜构件都出自这里。
湟中敲铜的起源到现在还没有查到相关记载资料,据圈师傅说应该有一二百年历史。大约是80年代藏区开始允许信仰朝拜之后随着各地寺院恢复传统,开始整修新建寺院,这条街的生意才好起来,逐渐形成现在这种规模和景象。由于工艺的特殊性和特定的需求市场,这种手工行业生态链还没有被打断,在现在机械加工的竞争中幸存了下来。
藏族同胞对铜制品有特殊的喜好,小到日常用品饰物,大到建筑物的构件及装饰等。铜的物理属性在工艺加工中具有良好的延展和可塑性,在这些大件器具的加工中多取紫铜(纯铜)和黄铜(铜锌合金),相对紫铜,黄铜的硬度更高一些,价格略底一点;还有白铜(铜镍合金),白铜有银的光泽和质感,多用于加工小件生活用品及首饰等,造价要高于前两种铜材。
圈师傅告诉我们,最先在没有成品的铜皮前,匠人们要将铜块根据需要,打制成薄厚适宜的铜皮,再做下一步加工工艺。现在有了成品的铜片,从0.7毫米到2毫米的各种厚皮可供选择,省去了很多工序。前些年他们选用甘肃白银产的铜皮,现在用河南洛阳产的多一些。在选择铜原料时,好的工匠一看色泽就可以判断质量的好坏。原材料的品质直接影响工艺的实现程度,好的作品从选料到加工工艺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
湟中敲铜工艺的工序以常见的装饰有藏八宝纹样的经筒为例。首先是在选定适合厚度的铜皮后,根据要订制尺寸的大小,裁剪下料。用一种手把长约20厘米多的特制锋利剪刀,我试了一下得用很大劲才能剪开,圈师傅剪起来却像剪一张纸一样轻松。裁剪好铜皮后。在上面用笔勾画所要敲制纹样的平面线稿,老的工匠都有一定的绘画功底,不用看稿,徒手就可以将稿子准确勾画在相应位置。现在很多学徒用复印放大的方式起稿,但少了对所画形象的领会感悟,显得生硬,缺少生气。画稿起草之后,第一步就算完成,等待上案敲制。
接下来是要在工作案桌上灌涂一种黑色的胶,我一直以为是普通的沥青,后来才知道,这是工匠们自己配制的一种胶状合成物。主要成分是草灰或木灰,植物或动物油,还有松胶三种原料配制而成。草灰最好用青稞或小麦的秸秆燃烧后的灰烬,因为湟中是农区,草灰也容易烧制采取。现在很多作坊也用寺院的香灰替代,因为耕地减少,很多农户已不种田,香灰虽然更方便取用,但藏香种有别的成分,效果不如草灰。油是用菜籽油最好,也可以是牛羊等动物的油脂,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配方熬制后就形成类似沥青的胶状物。圈师傅说藏药里也会用到这种成分。
圈师傅告诉我们这种胶的配制,每个敲铜艺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在冬天气温较低的季节要配制得软一点,夏天则要配制硬一些,这样更适宜敲制和细部刻花,这种胶是可以反复使用的。完成敲制后,用火烤化收集到桶中,又可以反复使用。将这种胶变成黏稠状灌涂在工作案桌上,厚度由需要敲制的纹样的深度而定,起浮越大胶的厚度相应要厚。然后趁热将铜皮粘在上面,压实,等冷却后这种胶变成像橡胶一样的胶质却没有弹性,这样就可以正式进入敲制工序了。
敲铜所使用的手工工具主要有三类。按圈师傅的介绍,第一类是锤子,有各种型号大小和造型样子,分别用于不同类型器型和纹样的工艺。第二类是錾子,多是师傅们自己打制或订做的,长短各异。主要区别在前端刃部的样式上有圆头的扁头的,有很锋利的,也有很钝的,还有一些特殊的刻花用的,尖端有圆孔的等等,细数了一下仅常用的錾子就有近20种。第三类工具,我问了几个都没搞清楚应该怎么叫它的名字,师傅们把它们统一叫做“铁棒”,是一种一端带有各种造型的铁棍,长的有一米多,短的有三、四十厘米的。有些是带有铁的圆球,有些是方体带弯的,样子较为奇特,主要用来固定在台虎钳或工作案上敲制不同主体造型。各式各样的敲制工具,为我们展示了敲铜这门手工艺复杂丰富的工艺特性。如果要将这些器具全部收集起来,将是一个奇特的“工具库”,背后蕴含着这些民间匠工辛劳的汗水和工匠智慧。
敲制工序在铜皮安置到有胶层的工作案上,等胶冷却后即可开始。根据铜皮上的线稿,选用适合的錾子将纹样敲打凹陷下去,这时候就可以看到底下的胶层的作用:因为没有弹性,敲打凹陷的纹样可以很好显现,不会因为胶的反弹变形或因为沉淀物坚硬凿破铜皮,这也是这种胶不能用沥青替代的原因。时间久了或气温的原因,当胶变硬,师傅们会拿液化气的喷灯在铜皮表面均匀加热,使胶保持软度适宜敲制,圈师傅说这叫做“退火”,全靠匠工们的经验。以前的师傅们在没有空压喷灯时,是用嘴吹火焰去加热,很是费事。 当铜皮上的纹样形状全部敲制完毕,便要进入细节刻画的阶段。这时候要将铜皮再次加热从胶层上取下来,再重复前面的工序,重新在工作案上灌涂胶层,将铜皮翻过来再次粘牢固定在胶层上。这时我们就可以看到铜皮上纹样的凹凸立体浮雕效果,这一步工序一定要保证凸起的部分都要被胶填充粘实。这时就可以在纹样的正面再进行敲制刻画一些细部的线条、刻花就在这一步完成。工艺需要的话要这样正反反复敲两三遍才达到效果,一个五六十厘米高,做工精良的转经筒要两三个匠人花费近一个星期的工时。
敲花完成后将布满纹饰的铜皮制成圆筒状,再加装上顶部构件和底坐,就基本宣告完工,可以交由木工或订制方完成框架安装了。
湟中敲铜建筑构件制做比较多,如寺院经堂顶部的双鹿法轮、经筒,飞檐檐角的神兽“曲森”、莲花座、大鹏鸟、甚至高达数米的佛像。制作这类圆雕效果的作品,就会用到不同造型的“铁棒”或木头桩(台)。采用更有技术难度的冷锤锻打的锤起工艺,先敲制各个局部造型再焊接拼装完成整体造型的塑造,最后用酸清洗铜皮表面。因为在敲制或加热过程中铜皮表面被氧化,清洗之后呈现铜的金属本色,在阳光下泽泽闪光,庄重华丽,这些铜构件安装在建筑物上成为藏式建筑最耀眼的一部分。
第二次到湟中是今年(2015年)5月的一个早晨,天气已经转暖“商业街”上一派噪杂热闹的景象,街道两边摆满了各个工坊做好的铜件,敲打的声音与太阳一同升起,也许这条小巷几百年来的每一个早晨都是这样开始的。我不知道这样一条毫无商业气息的小巷怎么被命名为“商业街”,这里更像一个大的手工作坊。我注意到这些相邻相连的工作坊甚至没有正式的店名,经过的每一个店铺里面几乎都是垂首忙碌的身影。我们看到藏区所需的传统铜制用品制作很少,也许它们已经被云南或更远地方来的加工更精致的物品所淘汰,或者被现代广场生产的廉价塑料商品替代。就是湟中敲铜作坊现在主要制作的这些“大件”,也面临机器加工的竞争,在塔尔寺附近的一些店铺已经在售卖一些机械流水线批量生产的铜构件。它们丑陋呆板却价格低廉,在这个崇尚速度的时代,匠工们一锤一凿的手工方式显得有点笨拙而不合时宜。
圈师傅与我们的谈话中也对这种现状流露出担忧和无奈。他说:“手工活儿需要时间,要慢,慢工出细活,这样做出的东西价格肯定要高,而老板们需要的是价格便宜,快,这样的话东西肯定做不好。现在的学徒也是,在一个师傅跟前学个两三年,大概能做几件东西了,就去接活自己干,这样这一行做出来的东西肯定没有以前好。”我问他将来会不会把这个手艺传给自己的孩子时,他犹豫了一下说:“这个就不传了吧!干这行脏兮兮的,每天又累。天冷也得敲,天热也得敲,让他们好好读书,将来找个好工作。”
第二次去拜访圈师傅的时候,我和工作室成员画了一些生活器具的设计图,想让他帮忙做出来,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们在他作坊的二楼起居间聊了很多对工艺的看法。回来一个月后,就在写这篇寻访记录的时候,圈师傅用微信发来了根据设计图敲制的几个小铜碗的照片,比我们预想的效果还要好。我们期待着与他下一次的合作和会面,也许这样的合作会为湟中敲铜这种工艺带去一些新制作形式,也给我们关于民间手工艺的学习与传承,探索一种新的路径与可能。
藏区的铜、金、银制品加工,一直以来是来自云南的工匠和制品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市场。我们在2009年甘南夏河县拉卜楞寺附近采访过的敲铜匠人就是云南人。云南的匠人们做首饰、服饰、头饰等小件饰品的居多,做工较为精细。不论在安多藏区还是西藏地区“云南制造”的金、银、铜器都很受人们喜欢,拥有良好口碑。而青海湟中的敲铜主要是藏式建筑的装饰构件等“大件”,如寺院等金顶、铜瓦、金轮、转经筒、兽首和体量较大的瑞兽、佛像等。除了冬季最冷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整条街都沉浸在敲制金属的嘈杂声中,这条街两边摆满了打制好的各种铜件,非常具有特点。
我们在到达湟中的第一天趁着夜色还没全黑,想先到这条叫做“商业街”敲铜一条街采个点,便于第二天拍摄。经过圈师傅的作坊,主动和他打招呼,没想到聊得很投缘。圈师傅42岁,是藏族,最先跟着他的哥哥做铜活儿,后来自己独立开了作坊,在这条街上已经工作了20多年。圈师傅汉语说得很好藏语却只能简单讲几句,他说湟中一带的藏族都汉化得很厉害,很多只是身份是藏族,藏语却都不怎么好,他是这条街上为数不多的藏族匠工,其他多是汉人。青海湟中的敲铜小作坊大概有二三百家,仅在“商业街”上就有100多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市场影响力。安多藏区甚至西藏的很多藏传佛教寺院铜构件都出自这里。
湟中敲铜的起源到现在还没有查到相关记载资料,据圈师傅说应该有一二百年历史。大约是80年代藏区开始允许信仰朝拜之后随着各地寺院恢复传统,开始整修新建寺院,这条街的生意才好起来,逐渐形成现在这种规模和景象。由于工艺的特殊性和特定的需求市场,这种手工行业生态链还没有被打断,在现在机械加工的竞争中幸存了下来。
藏族同胞对铜制品有特殊的喜好,小到日常用品饰物,大到建筑物的构件及装饰等。铜的物理属性在工艺加工中具有良好的延展和可塑性,在这些大件器具的加工中多取紫铜(纯铜)和黄铜(铜锌合金),相对紫铜,黄铜的硬度更高一些,价格略底一点;还有白铜(铜镍合金),白铜有银的光泽和质感,多用于加工小件生活用品及首饰等,造价要高于前两种铜材。
圈师傅告诉我们,最先在没有成品的铜皮前,匠人们要将铜块根据需要,打制成薄厚适宜的铜皮,再做下一步加工工艺。现在有了成品的铜片,从0.7毫米到2毫米的各种厚皮可供选择,省去了很多工序。前些年他们选用甘肃白银产的铜皮,现在用河南洛阳产的多一些。在选择铜原料时,好的工匠一看色泽就可以判断质量的好坏。原材料的品质直接影响工艺的实现程度,好的作品从选料到加工工艺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
湟中敲铜工艺的工序以常见的装饰有藏八宝纹样的经筒为例。首先是在选定适合厚度的铜皮后,根据要订制尺寸的大小,裁剪下料。用一种手把长约20厘米多的特制锋利剪刀,我试了一下得用很大劲才能剪开,圈师傅剪起来却像剪一张纸一样轻松。裁剪好铜皮后。在上面用笔勾画所要敲制纹样的平面线稿,老的工匠都有一定的绘画功底,不用看稿,徒手就可以将稿子准确勾画在相应位置。现在很多学徒用复印放大的方式起稿,但少了对所画形象的领会感悟,显得生硬,缺少生气。画稿起草之后,第一步就算完成,等待上案敲制。
接下来是要在工作案桌上灌涂一种黑色的胶,我一直以为是普通的沥青,后来才知道,这是工匠们自己配制的一种胶状合成物。主要成分是草灰或木灰,植物或动物油,还有松胶三种原料配制而成。草灰最好用青稞或小麦的秸秆燃烧后的灰烬,因为湟中是农区,草灰也容易烧制采取。现在很多作坊也用寺院的香灰替代,因为耕地减少,很多农户已不种田,香灰虽然更方便取用,但藏香种有别的成分,效果不如草灰。油是用菜籽油最好,也可以是牛羊等动物的油脂,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配方熬制后就形成类似沥青的胶状物。圈师傅说藏药里也会用到这种成分。
圈师傅告诉我们这种胶的配制,每个敲铜艺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在冬天气温较低的季节要配制得软一点,夏天则要配制硬一些,这样更适宜敲制和细部刻花,这种胶是可以反复使用的。完成敲制后,用火烤化收集到桶中,又可以反复使用。将这种胶变成黏稠状灌涂在工作案桌上,厚度由需要敲制的纹样的深度而定,起浮越大胶的厚度相应要厚。然后趁热将铜皮粘在上面,压实,等冷却后这种胶变成像橡胶一样的胶质却没有弹性,这样就可以正式进入敲制工序了。
敲铜所使用的手工工具主要有三类。按圈师傅的介绍,第一类是锤子,有各种型号大小和造型样子,分别用于不同类型器型和纹样的工艺。第二类是錾子,多是师傅们自己打制或订做的,长短各异。主要区别在前端刃部的样式上有圆头的扁头的,有很锋利的,也有很钝的,还有一些特殊的刻花用的,尖端有圆孔的等等,细数了一下仅常用的錾子就有近20种。第三类工具,我问了几个都没搞清楚应该怎么叫它的名字,师傅们把它们统一叫做“铁棒”,是一种一端带有各种造型的铁棍,长的有一米多,短的有三、四十厘米的。有些是带有铁的圆球,有些是方体带弯的,样子较为奇特,主要用来固定在台虎钳或工作案上敲制不同主体造型。各式各样的敲制工具,为我们展示了敲铜这门手工艺复杂丰富的工艺特性。如果要将这些器具全部收集起来,将是一个奇特的“工具库”,背后蕴含着这些民间匠工辛劳的汗水和工匠智慧。
敲制工序在铜皮安置到有胶层的工作案上,等胶冷却后即可开始。根据铜皮上的线稿,选用适合的錾子将纹样敲打凹陷下去,这时候就可以看到底下的胶层的作用:因为没有弹性,敲打凹陷的纹样可以很好显现,不会因为胶的反弹变形或因为沉淀物坚硬凿破铜皮,这也是这种胶不能用沥青替代的原因。时间久了或气温的原因,当胶变硬,师傅们会拿液化气的喷灯在铜皮表面均匀加热,使胶保持软度适宜敲制,圈师傅说这叫做“退火”,全靠匠工们的经验。以前的师傅们在没有空压喷灯时,是用嘴吹火焰去加热,很是费事。 当铜皮上的纹样形状全部敲制完毕,便要进入细节刻画的阶段。这时候要将铜皮再次加热从胶层上取下来,再重复前面的工序,重新在工作案上灌涂胶层,将铜皮翻过来再次粘牢固定在胶层上。这时我们就可以看到铜皮上纹样的凹凸立体浮雕效果,这一步工序一定要保证凸起的部分都要被胶填充粘实。这时就可以在纹样的正面再进行敲制刻画一些细部的线条、刻花就在这一步完成。工艺需要的话要这样正反反复敲两三遍才达到效果,一个五六十厘米高,做工精良的转经筒要两三个匠人花费近一个星期的工时。
敲花完成后将布满纹饰的铜皮制成圆筒状,再加装上顶部构件和底坐,就基本宣告完工,可以交由木工或订制方完成框架安装了。
湟中敲铜建筑构件制做比较多,如寺院经堂顶部的双鹿法轮、经筒,飞檐檐角的神兽“曲森”、莲花座、大鹏鸟、甚至高达数米的佛像。制作这类圆雕效果的作品,就会用到不同造型的“铁棒”或木头桩(台)。采用更有技术难度的冷锤锻打的锤起工艺,先敲制各个局部造型再焊接拼装完成整体造型的塑造,最后用酸清洗铜皮表面。因为在敲制或加热过程中铜皮表面被氧化,清洗之后呈现铜的金属本色,在阳光下泽泽闪光,庄重华丽,这些铜构件安装在建筑物上成为藏式建筑最耀眼的一部分。
第二次到湟中是今年(2015年)5月的一个早晨,天气已经转暖“商业街”上一派噪杂热闹的景象,街道两边摆满了各个工坊做好的铜件,敲打的声音与太阳一同升起,也许这条小巷几百年来的每一个早晨都是这样开始的。我不知道这样一条毫无商业气息的小巷怎么被命名为“商业街”,这里更像一个大的手工作坊。我注意到这些相邻相连的工作坊甚至没有正式的店名,经过的每一个店铺里面几乎都是垂首忙碌的身影。我们看到藏区所需的传统铜制用品制作很少,也许它们已经被云南或更远地方来的加工更精致的物品所淘汰,或者被现代广场生产的廉价塑料商品替代。就是湟中敲铜作坊现在主要制作的这些“大件”,也面临机器加工的竞争,在塔尔寺附近的一些店铺已经在售卖一些机械流水线批量生产的铜构件。它们丑陋呆板却价格低廉,在这个崇尚速度的时代,匠工们一锤一凿的手工方式显得有点笨拙而不合时宜。
圈师傅与我们的谈话中也对这种现状流露出担忧和无奈。他说:“手工活儿需要时间,要慢,慢工出细活,这样做出的东西价格肯定要高,而老板们需要的是价格便宜,快,这样的话东西肯定做不好。现在的学徒也是,在一个师傅跟前学个两三年,大概能做几件东西了,就去接活自己干,这样这一行做出来的东西肯定没有以前好。”我问他将来会不会把这个手艺传给自己的孩子时,他犹豫了一下说:“这个就不传了吧!干这行脏兮兮的,每天又累。天冷也得敲,天热也得敲,让他们好好读书,将来找个好工作。”
第二次去拜访圈师傅的时候,我和工作室成员画了一些生活器具的设计图,想让他帮忙做出来,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们在他作坊的二楼起居间聊了很多对工艺的看法。回来一个月后,就在写这篇寻访记录的时候,圈师傅用微信发来了根据设计图敲制的几个小铜碗的照片,比我们预想的效果还要好。我们期待着与他下一次的合作和会面,也许这样的合作会为湟中敲铜这种工艺带去一些新制作形式,也给我们关于民间手工艺的学习与传承,探索一种新的路径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