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感恩教育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有重要意义。高校培养大学生,不仅要培养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还要对培养道德素养,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校思想教育 感恩教育 有效途径
所谓感恩,就是在心里对给予过自己恩惠的人、社会和自然产生认可。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感恩是一种认识、一种情怀,有些时候,感恩需要教育的点拨和引导。感恩教育既是一种人性教育、情感教育,又是一种道德教育。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极大帮助,本文分析了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感恩教育对于促进高校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1.感恩教育理念还不够科学。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多,高校学生感恩缺失现象日益严重。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当代大学生盲目攀比、高消费等现象日益严重,大学生之所以有这种不良现象,与当代青年感恩意识的缺失关系密切。目前,一些教师和家长都已经意识到,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迫在眉睫。当前,我国高校对于学生的感恩教育刚刚起步,感恩教育理念还不够科学。出于当代青年感恩意识的缺失,人们开始意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在许多高校感恩教育刚开始,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校感恩教育很多地方显得不够科学。许多人认为,高校感恩教育属于高校德育思想教育的范畴,它的要求就是培养学生不“忘恩”,能够懂得一些感恩知识。换句话说,就是靠德育思想“堵住”大学生感恩心的缺失。这种潜意识的感恩教育理念,不能适应社会现实的发展。高校感恩教育应是一种品质的培养,一种能力的培养,一种价值观的培养。感恩教育要结合知、情、意多方面心理活动进行思考,让大学生“从心里往外”树立感恩意识。
2.感恩教育目标不够明确。
任何教育措施和教育活动都是为某种教育目标服务的,教育途径和教育方式的创新同样受教育目标的引导。在教育过程中,教育目标具有导向、协调、支配、控制、激励、选择和标准的作用。感恩教育的目标制约感恩教育的教育内容,影响感恩教育的课程设置,受总的德育目标的影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中,感恩教育存在“远、大、虚、旧、偏”的弊端,出现了与学生实际脱节,缺乏科学具体的描述、出发点不够明确和目标不科学的问题,导致一些学校感恩教育内容匮乏,感恩教育课程缺位。受课程设置和课时限制,有些高校甚至取消了感恩教育的专门课程,并且相关感恩教育的专门教材几乎没有。另外,高校图书馆有关感恩故事、感恩情感的书籍比较少见。感恩故事、感恩情感的著作,内容多是介绍感恩心态与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关系。虽然高校图书馆常见的出版物《青年文摘》、《读者文摘》,几乎每期都刊出以感恩社会、感恩生活、感恩父母为主的感恩文章,但是,鲜有大学生阅读此类内容。
二、感恩教育视角下促进高校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徑
1.更新教育理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感恩之情。
感恩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教育应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让他们自觉发现美好事物,同时,以感恩的心态回报社会。首先,高校要更新教育理念,培养大学生的自尊意识、自立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感恩之情。感恩教育也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高校感恩教育不仅要传授感恩知识,而且要传授一种观念,一种态度,让学生将感恩意识内化为人生价值观。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已成为新时代的鲜明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如果没有感恩情感,就很难抵御社会多元化带来的干扰。感恩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对于祖国、社会、父母怀有感恩情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塑造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调整感恩教育目标,制定易于操作的具体目标。
感恩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教育,应调整感恩教育目标,制定易于操作的具体目标。只有这样,感恩教育目标才能够起到应有作用。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素质的有用人才。高校感恩教育目标的定位,要结合“教育目标”确定。我们要将感恩教育的目标融入高校教育目标中。感恩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教育一定要注意感恩教育目标既适应于教育总目标,又体现大学教育的特色与地位。同时,还要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情况制定。高校感恩教育的目标应该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按照“两个文明”的建设要求,引导大学生自我完善,使学生不断提高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施恩习惯和感恩意识,通过感恩学习内化感恩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感恩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教育还只是刚刚起步,要完善高校感恩教育体系,还有比较长的道路要走。本文只是从几个侧面分析了感恩教育的问题和实施途径,应该说思想还很不成熟,感恩教育的规范化还需要不断检验和修正。
参考文献:
[1]徐小美.浅议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实践教育[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02:5-7.
[2]苗桂芬.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J].教师,2012,08:7.
[3]赵旭,赵敏,任玉洁.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1,27:35-36.
[4]陆苏华.加强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0:256.
关键词: 高校思想教育 感恩教育 有效途径
所谓感恩,就是在心里对给予过自己恩惠的人、社会和自然产生认可。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感恩是一种认识、一种情怀,有些时候,感恩需要教育的点拨和引导。感恩教育既是一种人性教育、情感教育,又是一种道德教育。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极大帮助,本文分析了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感恩教育对于促进高校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1.感恩教育理念还不够科学。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多,高校学生感恩缺失现象日益严重。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当代大学生盲目攀比、高消费等现象日益严重,大学生之所以有这种不良现象,与当代青年感恩意识的缺失关系密切。目前,一些教师和家长都已经意识到,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迫在眉睫。当前,我国高校对于学生的感恩教育刚刚起步,感恩教育理念还不够科学。出于当代青年感恩意识的缺失,人们开始意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在许多高校感恩教育刚开始,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校感恩教育很多地方显得不够科学。许多人认为,高校感恩教育属于高校德育思想教育的范畴,它的要求就是培养学生不“忘恩”,能够懂得一些感恩知识。换句话说,就是靠德育思想“堵住”大学生感恩心的缺失。这种潜意识的感恩教育理念,不能适应社会现实的发展。高校感恩教育应是一种品质的培养,一种能力的培养,一种价值观的培养。感恩教育要结合知、情、意多方面心理活动进行思考,让大学生“从心里往外”树立感恩意识。
2.感恩教育目标不够明确。
任何教育措施和教育活动都是为某种教育目标服务的,教育途径和教育方式的创新同样受教育目标的引导。在教育过程中,教育目标具有导向、协调、支配、控制、激励、选择和标准的作用。感恩教育的目标制约感恩教育的教育内容,影响感恩教育的课程设置,受总的德育目标的影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中,感恩教育存在“远、大、虚、旧、偏”的弊端,出现了与学生实际脱节,缺乏科学具体的描述、出发点不够明确和目标不科学的问题,导致一些学校感恩教育内容匮乏,感恩教育课程缺位。受课程设置和课时限制,有些高校甚至取消了感恩教育的专门课程,并且相关感恩教育的专门教材几乎没有。另外,高校图书馆有关感恩故事、感恩情感的书籍比较少见。感恩故事、感恩情感的著作,内容多是介绍感恩心态与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关系。虽然高校图书馆常见的出版物《青年文摘》、《读者文摘》,几乎每期都刊出以感恩社会、感恩生活、感恩父母为主的感恩文章,但是,鲜有大学生阅读此类内容。
二、感恩教育视角下促进高校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徑
1.更新教育理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感恩之情。
感恩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教育应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让他们自觉发现美好事物,同时,以感恩的心态回报社会。首先,高校要更新教育理念,培养大学生的自尊意识、自立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感恩之情。感恩教育也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高校感恩教育不仅要传授感恩知识,而且要传授一种观念,一种态度,让学生将感恩意识内化为人生价值观。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已成为新时代的鲜明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如果没有感恩情感,就很难抵御社会多元化带来的干扰。感恩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对于祖国、社会、父母怀有感恩情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塑造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调整感恩教育目标,制定易于操作的具体目标。
感恩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教育,应调整感恩教育目标,制定易于操作的具体目标。只有这样,感恩教育目标才能够起到应有作用。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素质的有用人才。高校感恩教育目标的定位,要结合“教育目标”确定。我们要将感恩教育的目标融入高校教育目标中。感恩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教育一定要注意感恩教育目标既适应于教育总目标,又体现大学教育的特色与地位。同时,还要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情况制定。高校感恩教育的目标应该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按照“两个文明”的建设要求,引导大学生自我完善,使学生不断提高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施恩习惯和感恩意识,通过感恩学习内化感恩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感恩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教育还只是刚刚起步,要完善高校感恩教育体系,还有比较长的道路要走。本文只是从几个侧面分析了感恩教育的问题和实施途径,应该说思想还很不成熟,感恩教育的规范化还需要不断检验和修正。
参考文献:
[1]徐小美.浅议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实践教育[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02:5-7.
[2]苗桂芬.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J].教师,2012,08:7.
[3]赵旭,赵敏,任玉洁.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1,27:35-36.
[4]陆苏华.加强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