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肩负着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实践能力的重要使命。在当前课程改革的条件下,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呢?现结合自己从事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的经验,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加深认识,更新观念,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上好小学数学课,必须先用新理念武装自己。于是我认真阅读《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育》等书籍,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转变教学观念和角色,分析每位学生的情况,找准教学的切入点,精心备课,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认真编写教案。在教学活动中,我用温和的目光、亲切的话语吸引与打动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和情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更加开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二、创设情境,改革教法,恰如其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抽象的知识变为直观、形象化,能达到预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等内容时,我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兴趣盎然,乐于探究。特别是教学“观察物体”一课时,“试图与投影”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想和推理等探究活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多媒体,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并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相互启发、相互提高,很好地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了难点,使学生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想、分析和推理的过程。同时,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空间观念得到了发展,从而圆满、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这里,多媒体辅助教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把握重点,创新思维,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操作、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意识和能力。教师应有目的地开展一题多变等变式练习,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对开阔学生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具有积极的作用。例如,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时,引导学生认识“倍”,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和作用,让学生知道一个数里有几个相同的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用乘法。倍的知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所以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并通过摆一摆、看一看、说一说等多种动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把新知识“倍” 转化成已学过的“几个几”,用“几个几”来理解“倍”,从而使“倍”和“几个几”之间达到融会贯通。同时,使学生学会知识迁移的方法,更进一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发现、有所认识与提高。
四、联系生活,注重实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与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好奇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体验到参与之乐。例如,教学“比和比例的应用”时,把学生带到操场,通过小组实地测量,记录相关数据,绘制出平面示意图,并且结合学过的知识,编写一份与操场有关的数学习题,可以涉及各种类型的应用问题,如相遇问题、植树问题、面积问题等。这样既能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为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使每个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得到发展,体验到思考的欢乐。这样的活动课深受学生的喜爱,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不但学好了数学,还获得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学习效果更明显了。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和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品质的发展,点燃了学生求知欲望和创新的火花。
(责编蓝天)
一、加深认识,更新观念,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上好小学数学课,必须先用新理念武装自己。于是我认真阅读《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育》等书籍,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转变教学观念和角色,分析每位学生的情况,找准教学的切入点,精心备课,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认真编写教案。在教学活动中,我用温和的目光、亲切的话语吸引与打动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和情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更加开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二、创设情境,改革教法,恰如其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抽象的知识变为直观、形象化,能达到预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等内容时,我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兴趣盎然,乐于探究。特别是教学“观察物体”一课时,“试图与投影”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想和推理等探究活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多媒体,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并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相互启发、相互提高,很好地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了难点,使学生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想、分析和推理的过程。同时,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空间观念得到了发展,从而圆满、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这里,多媒体辅助教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把握重点,创新思维,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操作、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意识和能力。教师应有目的地开展一题多变等变式练习,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对开阔学生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具有积极的作用。例如,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时,引导学生认识“倍”,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和作用,让学生知道一个数里有几个相同的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用乘法。倍的知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所以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并通过摆一摆、看一看、说一说等多种动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把新知识“倍” 转化成已学过的“几个几”,用“几个几”来理解“倍”,从而使“倍”和“几个几”之间达到融会贯通。同时,使学生学会知识迁移的方法,更进一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发现、有所认识与提高。
四、联系生活,注重实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与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好奇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体验到参与之乐。例如,教学“比和比例的应用”时,把学生带到操场,通过小组实地测量,记录相关数据,绘制出平面示意图,并且结合学过的知识,编写一份与操场有关的数学习题,可以涉及各种类型的应用问题,如相遇问题、植树问题、面积问题等。这样既能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为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使每个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得到发展,体验到思考的欢乐。这样的活动课深受学生的喜爱,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不但学好了数学,还获得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学习效果更明显了。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和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品质的发展,点燃了学生求知欲望和创新的火花。
(责编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