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教育牵涉到千千万万的家庭幸福,随着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提升,人们对孩子教育的质量也越来越期待。那么,在幼儿教育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够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呢?本文从重视幼儿自主性意识的培养,重视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重视幼儿品德意识的培养这“三个重视”探究了这一问题。
【关键词】幼儿教育 自主性 合作意识 品德意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6.198
作为孩子启蒙教育的幼儿教育正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那么,在幼儿教育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够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呢?我们不妨从“三个重视”入手来进行探究。
一、重视幼儿自主性意识的培养
作为人生当中重要的启蒙教育,我们首先要重视幼儿自主性意识的教学和培养。自主性教学并不是使学生获得全权的任性,它的本质在于令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独立能力,如培养上厕所的主动意识、单独进行学习活动的倾向、主动与同学进行交流的意愿等。幼儿教育中并不是进行知识教育,而是反过来使学生各种天性得到保护、疏导、合理引导。因此,一是可以在幼儿教育中尽可能按照其好动的特征、爱说话的特征、好奇心强的特征,为其匹配设置多样化的活动教学。如游戏教学就可以合理疏导幼儿天生的活跃性,使其生命力得到对应性的引导,在玩游戏中获得跑、走、对话、歌唱、合作、参与等各项基础性的社交能力与多种可融入群体的综合素质。再如,可以利用手工制作、绘画,以及在课堂中实践互动教学法使幼儿能够将手、脑、足各种身体行为主体得到较多的活动、应用;使心智的培养与行为的活动逐渐趋向于统一,这样可以更好的使学生在意识层面与行动层面形成一种自主性意识。
二是以表扬促进自主性意识的培养。小孩子都喜欢老师的表扬,所以,要多对孩子进行激励性的教育。比如,在幼儿教育中就通过一些话语激励、荣誉激励、物品激励为其提供表现力方面的进一步刺激。因而在激励促进过程中,需要教师更多地植入情感教学,关心儿童在自主性参与中的感受、喜欢程度、接受度等;同时,教师应该制定与激勵相匹配的评估考核表,对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表现因素进行评估,如参与的积极性、活跃程度、掌握技能的时间性等,建立起针对学生自主能力、主观行动意愿方面的评估体系;然后,按照差异化教学法,从幼儿的个性、学习过程的快慢程度等实施具体的教学活动,达到因势利导、因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对应引导的目标等等。
二、重视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
当今社会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时代,在幼儿时期,我们就要对孩子进行合作意识的培养。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为幼儿构建合作的契机,注重培养幼儿的人际交流、合作意识,注重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融入合作意识,切实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一)注重为幼儿构建合作的机会
幼儿教师要善于在带领幼儿进行日常游戏、活动过程中,为其构建合作的契机,如幼儿教师应当组织幼儿共同完成积木游戏、组织幼儿开展“过家家”等活动,从而帮助幼儿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领会到如何同他人进行友好的相处。比如,引导、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或全班作画,在这当中幼儿必须学习相互协商,互相配合,分工合作,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构图上、色彩上、内容上达到协调一致,共同创作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游戏中,特别是在建构游戏、角色游戏中,幼儿间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等等。
(二)注重培养幼儿的人际交流合作意识
合作需要不同主体的协同参与方才能够得以完成。然而从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因幼儿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不一,极易使其在参与游戏活动中发生矛盾,导致游戏活动无法进行下去,为此,幼儿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幼儿的人际交流合作意识。例如,教会幼儿使用敬语。如“请你和我们一起玩,好吗?”“谢谢大家的帮助!”一次次的交流与沟通,孩子们渐渐掌握了交流沟通的技巧,也就完成了合作的第一步。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之前,应当让幼儿意识到与他人合作之前进行沟通的重要性。具体而言,幼儿教师要先为幼儿进行示范,使幼儿通过对教师举止的模仿,逐步领会到如何同他人实现良好的合作等等。
三、重视幼儿品德意识的培养
品德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个孩子今后的品德好不好,可以从幼儿时期就看出一些端倪。因而,幼儿教育应该充分重视幼儿的品德教育。品德教育的内容的相当广泛的,既包括孩子纯真的品质,又包括生活细节中显示出来的个人修养、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大度与真诚。这些优秀品质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孩子的日常行为中潜移默化地慢慢渗透。
具体来说,一是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品德教育。传统教育中孩子的知识、品德、习惯百分之八十都来自于学校的课堂。所以,课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幼儿园的课堂教学中要怎样加强品德教育呢?在幼儿园的每一节课中,教师都要用滴水穿石、润物无声的精神对孩子不厌其烦地进行一次次的启发、熏陶、感染,从语言的表现到行动的实践,让品德教育真正走进课堂,让品德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园的教材是人们的知识、智慧、才能的汇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内容,所以我们要用好教材,用鲜艳的色彩、生动的故事、栩栩如生的绘画吸引幼儿,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一棵品德教育的种子。
二是在实践活动中强化品德教育。孩子在衣食住行、课堂教学中获得的各种优良品质,最后都要回归到生活这个大环境中去实践。所以说要在实践活动中强化品德教育。如在户外体育活动拍皮球的游戏中突然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孩子的皮球飞了出去,另一个孩子帮他捡了回来。其中一个孩子说出了“谢谢”这样的礼貌用语,这时教师就要善于抓住教育的时机及时表扬这两个孩子,把他们作为当天的学习典型,放大他们的这一行为,肯定他们的优点,为全班学生树立品德教育的好榜样。相反,针对活动中出现的孩子争抢、打骂等现象,教师要及时引导幼儿讨论这样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应该怎样做?这些都是生活中最鲜活的教育素材,教师应抓住这些机会进行品德教育。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能够本着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着想,我们就能够从孩子的自主性、合作性、品德性这些本质上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启蒙教育,为他们今后的理想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教育 自主性 合作意识 品德意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6.198
作为孩子启蒙教育的幼儿教育正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那么,在幼儿教育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够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呢?我们不妨从“三个重视”入手来进行探究。
一、重视幼儿自主性意识的培养
作为人生当中重要的启蒙教育,我们首先要重视幼儿自主性意识的教学和培养。自主性教学并不是使学生获得全权的任性,它的本质在于令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独立能力,如培养上厕所的主动意识、单独进行学习活动的倾向、主动与同学进行交流的意愿等。幼儿教育中并不是进行知识教育,而是反过来使学生各种天性得到保护、疏导、合理引导。因此,一是可以在幼儿教育中尽可能按照其好动的特征、爱说话的特征、好奇心强的特征,为其匹配设置多样化的活动教学。如游戏教学就可以合理疏导幼儿天生的活跃性,使其生命力得到对应性的引导,在玩游戏中获得跑、走、对话、歌唱、合作、参与等各项基础性的社交能力与多种可融入群体的综合素质。再如,可以利用手工制作、绘画,以及在课堂中实践互动教学法使幼儿能够将手、脑、足各种身体行为主体得到较多的活动、应用;使心智的培养与行为的活动逐渐趋向于统一,这样可以更好的使学生在意识层面与行动层面形成一种自主性意识。
二是以表扬促进自主性意识的培养。小孩子都喜欢老师的表扬,所以,要多对孩子进行激励性的教育。比如,在幼儿教育中就通过一些话语激励、荣誉激励、物品激励为其提供表现力方面的进一步刺激。因而在激励促进过程中,需要教师更多地植入情感教学,关心儿童在自主性参与中的感受、喜欢程度、接受度等;同时,教师应该制定与激勵相匹配的评估考核表,对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表现因素进行评估,如参与的积极性、活跃程度、掌握技能的时间性等,建立起针对学生自主能力、主观行动意愿方面的评估体系;然后,按照差异化教学法,从幼儿的个性、学习过程的快慢程度等实施具体的教学活动,达到因势利导、因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对应引导的目标等等。
二、重视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
当今社会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时代,在幼儿时期,我们就要对孩子进行合作意识的培养。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为幼儿构建合作的契机,注重培养幼儿的人际交流、合作意识,注重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融入合作意识,切实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一)注重为幼儿构建合作的机会
幼儿教师要善于在带领幼儿进行日常游戏、活动过程中,为其构建合作的契机,如幼儿教师应当组织幼儿共同完成积木游戏、组织幼儿开展“过家家”等活动,从而帮助幼儿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领会到如何同他人进行友好的相处。比如,引导、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或全班作画,在这当中幼儿必须学习相互协商,互相配合,分工合作,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构图上、色彩上、内容上达到协调一致,共同创作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游戏中,特别是在建构游戏、角色游戏中,幼儿间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等等。
(二)注重培养幼儿的人际交流合作意识
合作需要不同主体的协同参与方才能够得以完成。然而从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因幼儿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不一,极易使其在参与游戏活动中发生矛盾,导致游戏活动无法进行下去,为此,幼儿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幼儿的人际交流合作意识。例如,教会幼儿使用敬语。如“请你和我们一起玩,好吗?”“谢谢大家的帮助!”一次次的交流与沟通,孩子们渐渐掌握了交流沟通的技巧,也就完成了合作的第一步。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之前,应当让幼儿意识到与他人合作之前进行沟通的重要性。具体而言,幼儿教师要先为幼儿进行示范,使幼儿通过对教师举止的模仿,逐步领会到如何同他人实现良好的合作等等。
三、重视幼儿品德意识的培养
品德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个孩子今后的品德好不好,可以从幼儿时期就看出一些端倪。因而,幼儿教育应该充分重视幼儿的品德教育。品德教育的内容的相当广泛的,既包括孩子纯真的品质,又包括生活细节中显示出来的个人修养、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大度与真诚。这些优秀品质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孩子的日常行为中潜移默化地慢慢渗透。
具体来说,一是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品德教育。传统教育中孩子的知识、品德、习惯百分之八十都来自于学校的课堂。所以,课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幼儿园的课堂教学中要怎样加强品德教育呢?在幼儿园的每一节课中,教师都要用滴水穿石、润物无声的精神对孩子不厌其烦地进行一次次的启发、熏陶、感染,从语言的表现到行动的实践,让品德教育真正走进课堂,让品德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园的教材是人们的知识、智慧、才能的汇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内容,所以我们要用好教材,用鲜艳的色彩、生动的故事、栩栩如生的绘画吸引幼儿,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一棵品德教育的种子。
二是在实践活动中强化品德教育。孩子在衣食住行、课堂教学中获得的各种优良品质,最后都要回归到生活这个大环境中去实践。所以说要在实践活动中强化品德教育。如在户外体育活动拍皮球的游戏中突然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孩子的皮球飞了出去,另一个孩子帮他捡了回来。其中一个孩子说出了“谢谢”这样的礼貌用语,这时教师就要善于抓住教育的时机及时表扬这两个孩子,把他们作为当天的学习典型,放大他们的这一行为,肯定他们的优点,为全班学生树立品德教育的好榜样。相反,针对活动中出现的孩子争抢、打骂等现象,教师要及时引导幼儿讨论这样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应该怎样做?这些都是生活中最鲜活的教育素材,教师应抓住这些机会进行品德教育。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能够本着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着想,我们就能够从孩子的自主性、合作性、品德性这些本质上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启蒙教育,为他们今后的理想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