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为财经作家,新之堂咨询传播首席顾问,长期致力于研究中国的营商环境和公司案例
“全球化”这个概念,对韩国人来说,就是一个“现在进行时”的概念,这个名词代表的一切,正在改变着他们每一天的生活、每一年的计划以及这一生的发展方向
十一月的第一周都在韩国,走访多个政府部门、学校和企业,最强烈的感受,是这样一个国家表现出来的忧患意识。
实事求是来说,韩国经济总量一度进入国际前十名,人均GDO也在1.6万美元以上,而其面积不到十万平方公里,资源匮乏的实际情况来看,其成长确实耐人寻味。
而我所接触的韩国各界人士,上到政党成员,下到导游和司机,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经常强调韩国是个小国,未来要发展,就要更加提高效率,更加增加竞争力,不敢有懈怠。
一方面,韩国人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从1988年奥运会到1997年的10年内,韩国经济实现了年均7.7%的增长,达到世界平均增长率3.4%的两倍以上。而在2003年以后的三年里,韩国经济年均增长只有3.9%。随着低增长率的持续,韩国的增长潜力即潜在增长率也在直线下降。据韩国开发研究院透露,20世纪80年代末,潜在增长率曾高达7.8%,90年代跌至6%左右,2000年以后又降至5%左右。在经合组织的20多个成员国中,韩国是潜在增长率下降幅度第三大的国家。相反,经合组织成员国中,像爱尔兰那样率先调整结构的15个国家,潜在增长率最高达到了上世纪90年代的两倍。
根据韩国“产业政策研究院”也发布了韩国版的《2007国家竞争力研究》,在这份报告中,韩国国家竞争力评分为45.77,在66个国家中排在第23位,而中国的国家竞争力为45.96分,排在第21位,中国在这个排名中首次超过韩国。在竞争力上被中国压倒,韩国舆论表现更多的是呼吁急起直追,不能再浪费时间。
另外一方面,韩国人的这种忧患感觉,客观上也带来了强大的向上动力。企业人的奋发自不待言。而每个企业也都极为强调自身的价值观建设。例如,浦项制铁就打出默默改变世界的POSCO的口号,而且把工厂区改造成花园一般,严格控制污染排放。例如,其中的环境监察系统,每五分钟公布一次污染报告,这个信息同时向全市公布,绝无隐瞒。另外一个从事炼油化工的SK,旗下有两家进入500强的企业。而SK的企业愿景是为人类创造幸福。无论是控制工业污染、尽社会责任以及人力资源建设,都投入大量资源。令我最感兴趣的是,这两家都进入全球前几十名的大公司的董事会之中,独立董事和专业人士数量加起来超过半数,在世界范围内的评选之中,多次获得“最透明公司”以及“最优秀公司”称号。这比起我们以前一直理解的财阀企业家族企业,已经有较大的变化。试看韩国公司过去十几年来的浮沉,成绩斐然,教训也很多,其中得失进退的微妙之处,正好值得感同身受的中国企业慢慢体会。
实际上,韩国的小学生都很辛苦,他们也和中国学生一样,上很多课外的补习班。所不同的是,他们学习的是电脑以及很多实用技术,而不仅仅是应试教育的补习。另外,韩国的历史传统文化教育几乎是无孔不入,确立自身价值的努力很多。各个地区各个城市之间,都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甚多着墨,这个强调寺庙的千年历史,那个强调某一片礁石是全球特有。相比之下,内地很多城市往往推介自身的时候,只着眼于招商引资,强调优惠条件,忽视了软实力的营建,更加忽视了综合魅力的提炼和打造。
“全球化”这个概念,对韩国人来说,就是一个“现在进行时”的概念,这个名词代表的一切,正在改变着他们每一天的生活、每一年的计划以及这一生的发展方向。他们很认真地在讨论、思考与总结,全球化会让他们身边的社会结构发生什么变化,会让政治规则发生什么变化,会让教育的中心发生什么样的转移,会让每一个人对自己的自我塑造、自我形象的认同产生什么影响,会对每一个青年人的个人发展与生涯设计提供什么新的变化……
而中国的企业家和年轻人来说,至少,这方面是应该好好向韩国邻居学习的。
“全球化”这个概念,对韩国人来说,就是一个“现在进行时”的概念,这个名词代表的一切,正在改变着他们每一天的生活、每一年的计划以及这一生的发展方向
十一月的第一周都在韩国,走访多个政府部门、学校和企业,最强烈的感受,是这样一个国家表现出来的忧患意识。
实事求是来说,韩国经济总量一度进入国际前十名,人均GDO也在1.6万美元以上,而其面积不到十万平方公里,资源匮乏的实际情况来看,其成长确实耐人寻味。
而我所接触的韩国各界人士,上到政党成员,下到导游和司机,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经常强调韩国是个小国,未来要发展,就要更加提高效率,更加增加竞争力,不敢有懈怠。
一方面,韩国人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从1988年奥运会到1997年的10年内,韩国经济实现了年均7.7%的增长,达到世界平均增长率3.4%的两倍以上。而在2003年以后的三年里,韩国经济年均增长只有3.9%。随着低增长率的持续,韩国的增长潜力即潜在增长率也在直线下降。据韩国开发研究院透露,20世纪80年代末,潜在增长率曾高达7.8%,90年代跌至6%左右,2000年以后又降至5%左右。在经合组织的20多个成员国中,韩国是潜在增长率下降幅度第三大的国家。相反,经合组织成员国中,像爱尔兰那样率先调整结构的15个国家,潜在增长率最高达到了上世纪90年代的两倍。
根据韩国“产业政策研究院”也发布了韩国版的《2007国家竞争力研究》,在这份报告中,韩国国家竞争力评分为45.77,在66个国家中排在第23位,而中国的国家竞争力为45.96分,排在第21位,中国在这个排名中首次超过韩国。在竞争力上被中国压倒,韩国舆论表现更多的是呼吁急起直追,不能再浪费时间。
另外一方面,韩国人的这种忧患感觉,客观上也带来了强大的向上动力。企业人的奋发自不待言。而每个企业也都极为强调自身的价值观建设。例如,浦项制铁就打出默默改变世界的POSCO的口号,而且把工厂区改造成花园一般,严格控制污染排放。例如,其中的环境监察系统,每五分钟公布一次污染报告,这个信息同时向全市公布,绝无隐瞒。另外一个从事炼油化工的SK,旗下有两家进入500强的企业。而SK的企业愿景是为人类创造幸福。无论是控制工业污染、尽社会责任以及人力资源建设,都投入大量资源。令我最感兴趣的是,这两家都进入全球前几十名的大公司的董事会之中,独立董事和专业人士数量加起来超过半数,在世界范围内的评选之中,多次获得“最透明公司”以及“最优秀公司”称号。这比起我们以前一直理解的财阀企业家族企业,已经有较大的变化。试看韩国公司过去十几年来的浮沉,成绩斐然,教训也很多,其中得失进退的微妙之处,正好值得感同身受的中国企业慢慢体会。
实际上,韩国的小学生都很辛苦,他们也和中国学生一样,上很多课外的补习班。所不同的是,他们学习的是电脑以及很多实用技术,而不仅仅是应试教育的补习。另外,韩国的历史传统文化教育几乎是无孔不入,确立自身价值的努力很多。各个地区各个城市之间,都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甚多着墨,这个强调寺庙的千年历史,那个强调某一片礁石是全球特有。相比之下,内地很多城市往往推介自身的时候,只着眼于招商引资,强调优惠条件,忽视了软实力的营建,更加忽视了综合魅力的提炼和打造。
“全球化”这个概念,对韩国人来说,就是一个“现在进行时”的概念,这个名词代表的一切,正在改变着他们每一天的生活、每一年的计划以及这一生的发展方向。他们很认真地在讨论、思考与总结,全球化会让他们身边的社会结构发生什么变化,会让政治规则发生什么变化,会让教育的中心发生什么样的转移,会让每一个人对自己的自我塑造、自我形象的认同产生什么影响,会对每一个青年人的个人发展与生涯设计提供什么新的变化……
而中国的企业家和年轻人来说,至少,这方面是应该好好向韩国邻居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