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小城市的城市规模、结构变化与大城市有着差别,其城市道路交通也表现出个性特点。本文针对中小城市交通模式、组织方式、道路规划设计等方面进行简单分析,提出了道路交通规划中的解决对策,以便中小城市的交通规划能适应未来交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中小城市;道路交通规划;道路优化设计;公共交通规划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中小城市与大城市一样面临着来自交通拥堵与环境恶化的压力,但是由于在发展背景与客观条件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中小城市如果照搬大城市的發展模式,则效果欠佳,甚至可能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分析中小城市交通和研究改善对策必须根据中小城市独特的发展背景与实际情况。
一、中小城市的城市特征
(一)、城市空间布局特征
中小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同大城市截然不同。大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大,综合功能完善;中小城市的土地开发强度一般比较低,建筑密度也较低,即便是开发强度较高的地区功能也非常单一,而且很多用地富裕的城市片面追求建设新城区或经济和技术开发区以扩大城市建设面积,开始“摊大饼”式的城市用地发展模式。而受到自然环境限制,建设用地资源紧缺的中小城市,城市发展格局才会呈现出群组形态。实践表明,中小城市的开发密度过低不利于公共交通的运营,开发密度过高又会引起客流过于集中,降低公交服务水平。
中小城市早期往往是依靠过境公路或铁路场站发展而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用地面积逐步扩大,由此带来公路或铁路场站两侧严重城市化,渐渐呈现出以过境公路或铁路场站为轴线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带来的是交通事故频发,噪音、尾气及扬尘等环境污染严重,且随着机动车出行的增加也将对城市交通的组织与管理带来问题。
(二)、历史及自热背景特征
历史及自然资源是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因素之一,中小城市由于街道狭窄、城区河流等客观因素的存在,造成城市搬迁困难,限制了城市用地以及交通设施的建设。
二、中小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分析
(一)、出行特征
中小城市受城市用地范围的限制,居民出行规律同大城市相比较就有以下几点不同:
1、出行距离较短,一般在2~5km范围内,且以步行、自行车(包含电动车)和摩托车为主。这几类出行方式的出行量占总出行量的70%以上,公交出行所占比重约10%,具体比例如表1所示。
表1不同中小城市居民出行方式比例(%)
2、学生出行占据公交客流较大比重。此外,由于工作距居住地近,午间易出现回程高峰,因此,一般会出现早、中午下班、中午上班、晚4个高峰时段(午间高峰有两个时段),并且中小城市人均出行次数要高于大城市。
3、周边村镇出行比例突出,然而农村客运需求增长与城乡公交建设之间、城乡公交一体化与交通管理之间的矛盾突出。在经济水平得以提高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后,消费、看病、出游等生活性出行大大增加,城乡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农村公交开始得到发展。
(二)、中小城市客运交通模式分析
1、私人小汽车的发展
对中小城市,虽然政府鼓励和扶持公共交通发展,以提高城市上地和资金的使用效率,方便广大市民出行,但客观上由于这类城市规模较小,公共交通难以吸引大景乘客而形成规模经营。因此,中小城市未来必然而且合理的客运交通模式是公共交通方式与步行、自行车、摩托车、私人小汽车等个人交通方式并存互补,且以个人交通方式占优。私人小汽车的拥有率和使用率将大大高于大城市。
2、城市公共交通的位置
在中小城市,自行车、摩托车、助动车等个人交通工具在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其中的一部分会转化为私人小汽车,一部分应考虑引导到公共交通上。中小城市限于自身的条件,公共交通可能不会成为人们出行选择的主要方式。但是对于人口超过10万人、半径超过2km的中小城市,公共交通应仍然作为一种重要交通设施和手段加以建设和发展。
3、自行车交通的作用
自行车是一种非常经济、方便的门到门的个人代步交通工具。当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备、公共客运服务水平又低时,自行车交通在城市客运交通中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三)、适应小汽车时代的路网规划
随着城乡经济高速发展,小汽车正悄悄走近寻常百姓。中小城市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趋势,从城市布局、功能分区、小区建设、道路网规划以及停车场的布置等方面,全而系统地研究考虑。尤其是城市道路网及停车场的建设方面,要求能够适应小汽车时代交通的需要。
1、大型公建布局模式
大中小城市习惯上都将吸引大量人流、车流的大型公建集中布置在道路交叉口四周,形成所谓“四大金刚”。中小城市的交通几乎完全是平面交通,机动车流、自行车流、行人流都在道路的同一平面空间内流动。到了交叉路口,各种交通流汇集在同一平面内穿插、交织、冲突,形成难于疏解的“结”。这种情况下,商业(文化、娱乐、餐饮)功能与交通功能重叠,使本已十分紧张的交叉路口交通状况雪上加霜。如果将传统的交叉口点式集聚模式改为路段集聚模式,则可大大减轻交叉口的交通压力,又有利于大型公建增加营业和活动空间,集散更多的顾客。
2、道路网布局模式
如前所述,中小城市可能而且合理的交通结构是各种交通方式并存互补,以个人交通为主,同时必须有公共交通辅助的模式。其交通系统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互不干扰。为此,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道路网设施。
三、中小城市公交规划
(一)、线网规划
中小城市公交线网规划分为城市公交线网规划和城乡公交线网规划两部分。在线网规划前应统一经营管理权,针对不同类别的公交线网制定出符合各自运行情况的规范章程;在线路经营上可采取拍卖模式,建立“冷”、“热”公交线路差别补贴制度,必要时可针对“热”线收取一定的“热”线使用费以补贴“冷”线经营,培育出有序发展的公交市场,为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打好客流基础。
(二)、场站规划
由于我国早期的城市规划对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欠缺考虑以及中小城市对于城市建设用地控制不力,导致公共交通设施用地规划不足以及原本属于的用地部分被分割侵占,给现实公共交通规划与管理带来诸多麻烦。因此,针对新建城区或开发区应加强公共交通设施用地的规划、审批及监管力度。在设施规划层面应具有足够的前瞻性,确保未来城市发展所需的公共交通设施用地面积,合理划分区域内公共交通设施用地区位;在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的审批层面应给予最大的方便,确保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能够及时快捷的划拨到位;在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的监管层面应做到关键领域重点监督,及时发现并制止用地属性变更情况的发生。
四、中小城市道路的优化设计
(一)、道路特色设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其中也包含了城市形象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在街道规划设计中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并突出特色,注重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塑造城市形象应利用好城市的自然条件,尊重城市自然形成的地形条件,这样既经济又可创造地方特色。中小城市道路设计要反映交通性、生活性及游览性等各种功能。中小城市道路设计要注意与周围环境相和谐。
(二)、道路线形优化设计
道路线形设计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质量和交通运输状态。良好的线形设计,不仅为城市交通运输提供安全迅速便利的条件,而且也能与沿线两侧自然环境和景色相融合,以消除乘客路途的疲劳。从景观和安全观点来看,用较大半径的圆弧曲线,要比漫长的直线和短线为佳,除了主干线道路和交通性干道不宜采取较多的转折外,一般的道路都可以采用适当的转折,设置较大的曲线,使沿线两侧建筑物,自然景色有所变化,以消除长直线的单调感,解除司机的疲劳,遏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二十一世纪的首个10年,中国的各大城市纷纷进入堵车时代,接踵而至的雾霾天气又一次席卷各大城市,发展公共交通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中小城市作为中国城市发展的又一阵地,应认真总结各大城市的经验教训,寻求符合自身发展的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和建设经验,真正做到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交通系统,科学引导交通出行。
参考文献
[1]王谷,杨烨,张东长.中小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及交通发展对策研究[J].城市公共交通,2009(5):20-22.
[2]石飞,王炜,陆建.中小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模式研究[J].规划师,2004,20(6):76-77.
关键词:中小城市;道路交通规划;道路优化设计;公共交通规划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中小城市与大城市一样面临着来自交通拥堵与环境恶化的压力,但是由于在发展背景与客观条件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中小城市如果照搬大城市的發展模式,则效果欠佳,甚至可能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分析中小城市交通和研究改善对策必须根据中小城市独特的发展背景与实际情况。
一、中小城市的城市特征
(一)、城市空间布局特征
中小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同大城市截然不同。大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大,综合功能完善;中小城市的土地开发强度一般比较低,建筑密度也较低,即便是开发强度较高的地区功能也非常单一,而且很多用地富裕的城市片面追求建设新城区或经济和技术开发区以扩大城市建设面积,开始“摊大饼”式的城市用地发展模式。而受到自然环境限制,建设用地资源紧缺的中小城市,城市发展格局才会呈现出群组形态。实践表明,中小城市的开发密度过低不利于公共交通的运营,开发密度过高又会引起客流过于集中,降低公交服务水平。
中小城市早期往往是依靠过境公路或铁路场站发展而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用地面积逐步扩大,由此带来公路或铁路场站两侧严重城市化,渐渐呈现出以过境公路或铁路场站为轴线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带来的是交通事故频发,噪音、尾气及扬尘等环境污染严重,且随着机动车出行的增加也将对城市交通的组织与管理带来问题。
(二)、历史及自热背景特征
历史及自然资源是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因素之一,中小城市由于街道狭窄、城区河流等客观因素的存在,造成城市搬迁困难,限制了城市用地以及交通设施的建设。
二、中小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分析
(一)、出行特征
中小城市受城市用地范围的限制,居民出行规律同大城市相比较就有以下几点不同:
1、出行距离较短,一般在2~5km范围内,且以步行、自行车(包含电动车)和摩托车为主。这几类出行方式的出行量占总出行量的70%以上,公交出行所占比重约10%,具体比例如表1所示。
表1不同中小城市居民出行方式比例(%)
2、学生出行占据公交客流较大比重。此外,由于工作距居住地近,午间易出现回程高峰,因此,一般会出现早、中午下班、中午上班、晚4个高峰时段(午间高峰有两个时段),并且中小城市人均出行次数要高于大城市。
3、周边村镇出行比例突出,然而农村客运需求增长与城乡公交建设之间、城乡公交一体化与交通管理之间的矛盾突出。在经济水平得以提高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后,消费、看病、出游等生活性出行大大增加,城乡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农村公交开始得到发展。
(二)、中小城市客运交通模式分析
1、私人小汽车的发展
对中小城市,虽然政府鼓励和扶持公共交通发展,以提高城市上地和资金的使用效率,方便广大市民出行,但客观上由于这类城市规模较小,公共交通难以吸引大景乘客而形成规模经营。因此,中小城市未来必然而且合理的客运交通模式是公共交通方式与步行、自行车、摩托车、私人小汽车等个人交通方式并存互补,且以个人交通方式占优。私人小汽车的拥有率和使用率将大大高于大城市。
2、城市公共交通的位置
在中小城市,自行车、摩托车、助动车等个人交通工具在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其中的一部分会转化为私人小汽车,一部分应考虑引导到公共交通上。中小城市限于自身的条件,公共交通可能不会成为人们出行选择的主要方式。但是对于人口超过10万人、半径超过2km的中小城市,公共交通应仍然作为一种重要交通设施和手段加以建设和发展。
3、自行车交通的作用
自行车是一种非常经济、方便的门到门的个人代步交通工具。当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备、公共客运服务水平又低时,自行车交通在城市客运交通中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三)、适应小汽车时代的路网规划
随着城乡经济高速发展,小汽车正悄悄走近寻常百姓。中小城市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趋势,从城市布局、功能分区、小区建设、道路网规划以及停车场的布置等方面,全而系统地研究考虑。尤其是城市道路网及停车场的建设方面,要求能够适应小汽车时代交通的需要。
1、大型公建布局模式
大中小城市习惯上都将吸引大量人流、车流的大型公建集中布置在道路交叉口四周,形成所谓“四大金刚”。中小城市的交通几乎完全是平面交通,机动车流、自行车流、行人流都在道路的同一平面空间内流动。到了交叉路口,各种交通流汇集在同一平面内穿插、交织、冲突,形成难于疏解的“结”。这种情况下,商业(文化、娱乐、餐饮)功能与交通功能重叠,使本已十分紧张的交叉路口交通状况雪上加霜。如果将传统的交叉口点式集聚模式改为路段集聚模式,则可大大减轻交叉口的交通压力,又有利于大型公建增加营业和活动空间,集散更多的顾客。
2、道路网布局模式
如前所述,中小城市可能而且合理的交通结构是各种交通方式并存互补,以个人交通为主,同时必须有公共交通辅助的模式。其交通系统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互不干扰。为此,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道路网设施。
三、中小城市公交规划
(一)、线网规划
中小城市公交线网规划分为城市公交线网规划和城乡公交线网规划两部分。在线网规划前应统一经营管理权,针对不同类别的公交线网制定出符合各自运行情况的规范章程;在线路经营上可采取拍卖模式,建立“冷”、“热”公交线路差别补贴制度,必要时可针对“热”线收取一定的“热”线使用费以补贴“冷”线经营,培育出有序发展的公交市场,为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打好客流基础。
(二)、场站规划
由于我国早期的城市规划对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欠缺考虑以及中小城市对于城市建设用地控制不力,导致公共交通设施用地规划不足以及原本属于的用地部分被分割侵占,给现实公共交通规划与管理带来诸多麻烦。因此,针对新建城区或开发区应加强公共交通设施用地的规划、审批及监管力度。在设施规划层面应具有足够的前瞻性,确保未来城市发展所需的公共交通设施用地面积,合理划分区域内公共交通设施用地区位;在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的审批层面应给予最大的方便,确保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能够及时快捷的划拨到位;在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的监管层面应做到关键领域重点监督,及时发现并制止用地属性变更情况的发生。
四、中小城市道路的优化设计
(一)、道路特色设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其中也包含了城市形象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在街道规划设计中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并突出特色,注重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塑造城市形象应利用好城市的自然条件,尊重城市自然形成的地形条件,这样既经济又可创造地方特色。中小城市道路设计要反映交通性、生活性及游览性等各种功能。中小城市道路设计要注意与周围环境相和谐。
(二)、道路线形优化设计
道路线形设计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质量和交通运输状态。良好的线形设计,不仅为城市交通运输提供安全迅速便利的条件,而且也能与沿线两侧自然环境和景色相融合,以消除乘客路途的疲劳。从景观和安全观点来看,用较大半径的圆弧曲线,要比漫长的直线和短线为佳,除了主干线道路和交通性干道不宜采取较多的转折外,一般的道路都可以采用适当的转折,设置较大的曲线,使沿线两侧建筑物,自然景色有所变化,以消除长直线的单调感,解除司机的疲劳,遏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二十一世纪的首个10年,中国的各大城市纷纷进入堵车时代,接踵而至的雾霾天气又一次席卷各大城市,发展公共交通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中小城市作为中国城市发展的又一阵地,应认真总结各大城市的经验教训,寻求符合自身发展的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和建设经验,真正做到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交通系统,科学引导交通出行。
参考文献
[1]王谷,杨烨,张东长.中小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及交通发展对策研究[J].城市公共交通,2009(5):20-22.
[2]石飞,王炜,陆建.中小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模式研究[J].规划师,2004,20(6):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