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首

来源 :作文通讯·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08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目
  再回首,梦已远走,墙上的涂鸦已显得陈旧,童年的歌谣也已进入洪流;再回首,花开叶舞,淡淡芳香环绕身心的每一个角落,传来无比幸福的气息;再回首,苦盡甘来,换种心态看走过的足迹,才能找到生命最初的本真……
  请你以“再回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题解
  “再回首”这个短语,会让我们想到二十多年前歌手姜育恒的流行歌曲《再回首》。如果单纯从字面意义上理解,短语可以解读为“再次回头”。“回头”是人的行为动作,因此有同学写了和家人相处的两次回头的细节。但结合文题给出的提示语,从“梦已远走”“花开叶舞”“苦尽甘来”这组指向结果的短语中可以发现,这里的“再回首”不能理解为生活中的扭头、回头等动作,而是指回望过去、关注往事,即指向了写作取材的时间范围——过去的事情。
  对于过去的事情,可以写的内容太多了。动笔之前,必须再次仔细阅读提示语,才能确定材料和主题。“再回首,梦已远走,墙上的涂鸦已显得陈旧,童年的歌谣也已进入洪流”,是说回首往事已物是人非;“再回首,花开叶舞,淡淡芳香环绕身心的每一个角落,传来无比幸福的气息”,是审视当年,感受到其中的幸福;“再回首,苦尽甘来,换种心态看走过的足迹,才能找到生命最初的本真”,是回首来路,才明白初心仍在,付出终有收获。这里对往事的回首,不仅仅是再现当年的一幕幕往事,更是站在“今天”的时间点上,对过去经历的“复盘”——过去的“我”和今天的“我”看同一件事情,今天的“我”一定体验更丰富、认识更深刻。所以,“再回首”是一种升华。有升华,才能体现人的成长。
  有了这样的认识,文章的主旨才能明晰且耐人寻味。要想得到比较理想的成绩,不能简简单单地写一件往事。从内容上看,既要写过去,也要写现在。从篇幅上说,过去的事情是基础,应该占大半篇幅,现在的经历可以略写。从表达方式上说,写过去,重叙事;写现在,则重议论和抒情。
  其实,更完美的构思是往事——曾回首——现实——再回首。当然,这样的复杂结构,初中生也较难掌握,容易失分过多。
  学生例文
  再回首
  苏州市立达中学校初三 高茗艺
  从心心第一天来到这个家时起,家里就多了一份欢乐,只要有她在,我们就多了一份心安,多了一份温暖。
  看着眼前已经可以凭借自己的小短腿,“踢踏踢踏”小跑起来的心心,我不禁想起她还在襁褓中被抱在臂弯里稚嫩的模样,不知是否因为流淌着相同的血脉,只要一靠近她,我的心里就暖暖的。
  记得她刚会爬时,好动的她总喜欢在家里乱“逛”,她从这间屋爬到那间屋,从不嫌累,最喜欢的当然是去有我在的地方。每当我在书房里写作业,她就会毫不客气地过来“打扰”我。“啪啪啪”地爬过来,嘴里迸出些听不懂的话,圆溜溜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很认真地盯着我。因为不停地活动,她的小脸泛着红晕,如同红苹果,谁见了都想亲两口。
  后来,她学会走路了,更无法无天了。记得上次带她去公园玩,一给她“松绑”,她就“刺溜”一下跑出去老远,还不利索的小短腿让她与大地来了个亲密接触,她不哭不闹,撅起小屁股,爬起来,拍拍胸脯上的杂草,继续自己的踏青旅行。看着她踉踉跄跄的小身影,我的心里第一次涌出一股大姐姐的欣慰感。一不留神,这小身影就跑出了我的视线,环顾四周,不见她的身影,我急了,慌忙喊她,只见从郁金香丛中探出了一个小脑袋,笑眯眯地望着我,眼睛弯成月牙,这模样绝对是花丛中最美的一朵。原来她在和我捉迷藏,她“噌噌噌”地跑过来,一把抱住我的大腿,把热乎乎的小脸蛋儿贴近我,似乎是叫我不要担心,幸福感立刻涌上我的心头。
  最近,她学会了简单的发音,每次我问她:“你最喜欢谁呀?”她都会很认真地告诉我:“姐姐!”稚嫩的声音,让我心头一酥,紧紧地将她拥入怀中,我感受着她强烈的心跳和甜甜的气息。
  再回首陪伴她成长的过程,欣慰又满足,幸福感溢于言表。
  心心,姐姐永远爱你。
  教师点评
  陪伴一个小生命的成长,该是一件多么自豪幸福的事情啊!
  二宝的可爱表情、踏青旅行和捉迷藏,让当姐姐的“我”倍感亲切与享受。一声“姐姐”叫酥了“我”,也温暖了阅读文章的读者。
  有真实的生活经历,浓浓的爱意自然溢满字里行间。
  (尹忠玉)
  再回首
  苏州市立达中学校初三 潘长伟
  搬过很多次家。居住的楼层越来越高,再次回首,却始终莫名地怅惘。有时候想,如果把这些高楼当成一个个货箱堆起来,或许真能“高耸入云”。可我在这样人与人“老死不相往来”的“货柜”中,始终有种“云深不知处”的感觉。
  我的楼上一定住着一个淘气的孩子,总能听到他的学步车车轮滚动的声音,“呜呜呜”从这一头开到那一头,再从那一头驶回来,顿挫有力。有时声音戛然而止,紧接着传来一声“砰”的闷响,啊,他一定是摔倒了。或许是捡到了一只皮球?没过几秒,闷响声再次传来,或者变成很有节奏感的“哒哒哒”的声音。哦!他不可能一直摔跤吧?
  我的斜对门可能住着一个脾气暴躁的男人,他总是大声吼叫,还会激起他家狗的强烈回应。他们就这样在深夜中一唱一和地奏响“失眠曲”。
  我的隔壁想必住着一位大厨,每天放学,香味便徐徐穿过厚实的防盗门,悄悄地飘进我的鼻腔,再弥漫在过道和楼梯间。当我已把辨别菜品当乐趣时,香味却渐渐消失,尤其这几天悄无声息了,也许他搬走了?
  一天傍晚,小区里忽然停水了,妈妈和我拎着水桶下楼,小区临时接水点已挤满了人。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幢楼的全部居民。大家尴尬地排着队,目光偶然相遇时会慌忙回避。回想小时候父母在一条街上开了店,我在那条街上往来穿梭,在这家顺走阿姨的拿手好菜,又在那家拿走些新鲜的水果。在路上遇见熟人就聊天,往往会忘了时间,到家时天都黑了,但妈妈从来不担心,她总说我把家当旅馆,每天只回来吃饭睡觉。每年过年从老家回来,大家都带了特产,就在街中间摆张桌子一起分享……我永远忘不了那时的温暖。   再回首,仍未被高楼遮挡的晚霞洒在小区花园里,霞光越来越弱,仅存的余晖就像一张淡淡的、即将褪色的油画,无法挽留。
  教师点评
  这篇文章叙述流畅,特别是前四个自然段,有一种随意而轻盈的美。文章主旨是回忆和怀念曾经小街满满的人情味和轻松快乐的邻里关系。为了表现这个主旨,文章应该更多地表现小街的场景。但是本文写往事、写街边生活,只有叙事而没有画面,缺乏细节,却用更多篇幅描写在高层住宅里邻居的动静,虽然意在表现邻里的隔膜,但是这三段因为表达细腻,思考深入,我读得津津有味,并不觉得这样的隔膜有什么不妥之处。但对表现主题来说,倒是有点儿喧宾夺主了。
  (吴怡)
  片段一
  沿着松软的田埂一路向前,雨后的田野里散发着淡淡的腥甜味,露水的清新味萦绕鼻尖,透过薄雾,远处隐隐露…稻子成熟的金黄色。
  广阔无际的田野上,有个佝偻的人影穿梭在田间,我眯着眼睛仔细辨认,是你。
  我尽量不让新鞋陷进泥里,欢快地向你跑去,你看见了我,慢悠悠地走回来。我熟练地帮你卸下背上的农药箱,吃力地捧起大药瓶小心地加满,然后把农药箱重新挂到你肩上。我蹲在地上看你的身影忽大忽小,循环往复……落日西沉,霞光染红了半边天,你拉起陶醉在美景中的我,笑着揉揉我麻木的双腿:“回家啦。”
  此情此景如此熟悉,仿佛仍在昨天,如今,我站在这熟悉的田埂上,恍惚中看到你那熟悉的身影。
  ——蘇州市立达中学校初三 刘静怡
  片段二
  “这不是你参加六级考试时画的那幅吗?”母亲惊喜地喊道。我点点头。许多年不见了,没想到今天又重逢。母亲把抹布放在桌上,捧起国画仔细端详,忽然打开了话匣子:“当初送你去学国画,你死活都不愿意。好说歹说才去了……”我的眼前立刻闪现…一个扎着小辫儿的小姑娘,衣服上还沾着各色颜料。老师在讲课,我却和同龄的女伴一起把颜料一点一点地抹在宣纸上,在老师无奈的目光下得意地笑着。好不容易画完一幅国画,有的同学洗毛笔,有的同学洗碟子,我却恶作剧似的把颜料混合在一起玩。其实我也能画好,就是不认真。无奈地画了几天,混到六级后,我以为再也不用拿画笔了,开心得直蹦。
  后来,我长大了,看着别人画画,看着名家的作品,我明白了它的价值和意义。我渐渐发现,泼墨山水画竟是表现中华风景的最好方式!
  ——苏州市立达中学校初三 江欣昀
  片段三
  输液的时间很长,我不知不觉睡着了。护士跑来把我叫醒,我有些生气。“你的液都输完了,怎么不叫人呢?”她焦急地说。“我……我睡着了……”我低声回答。她摇了摇头,帮我换完输液瓶后,便放心地离开了。
  今天,我又来输液,这次我当然不会像之前那样调皮了,整个过程非常顺利。我躺在椅子上环顾四周,诊室里已座无隙地。正值流感高发季,医院里人满为患,护士们正忙碌着,还是那熟悉的场景。
  回首过去,对比今昔,我敬佩护士们的敬业和负责的态度,为自己小时候的调皮而羞愧,展望未来,自己终将走入社会,一定要时刻保持对职业的敬畏。
  ——苏州市立达中学校初三 范凯义
  素材一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虞美人·听雨》
  素材二
  曾总想穿过那段最无瑕的时光/去实现所有缤纷的梦想/当回首深深浅浅的脚印/不禁顿足扼腕/恨冬日太短,夏日不长/真想把还没有走完的青春/重新再走一遍/便知该如何珍惜/每一抹黄昏,每一缕霞光/叹只叹光阴不肯倒流/从此再也不敢懵懂与疏狂
  ——汪国真《回首》
其他文献
《天龙八部》来回翻阅了几遍,自是触动于萧峰荡气回肠的豪侠,感动于虚竹不通世俗的真善,就连慕容复一心复国的执念也多少让我有些动容。在这些主角的熠熠光环之下,总有一张瘦削的、方正的脸令我难以忘怀,感触颇深。他,就是包不同,人称包三先生。  包三先生性情乖戾。无论何人所言何事,他总是要顶上几句,与其辩驳一番的。得理不饶人是必然的,便是无理,即便是自知理亏,他也仍要驳斥到底。任对方武功绝世或地位超然,包三
中国数千年帝制,皇帝上衔天命,下御臣民,身居九五之尊,从来都是一言九鼎,似乎不受任何掣肘,但实际情况是不是如此呢?   读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发觉并不如此。皇帝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赏谁就赏谁,想杀谁就杀谁。皇帝做事,有时还要看臣子的脸色。做皇帝的有时身不由己,甚至还很痛苦呢!   万历皇帝登位时才九岁,他从小就跟着首辅张居正,他的八个老师和侍读,都是张居正任命的。他的两位母亲,受前朝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轻吟着仓央嘉措的词句,假期,我和妈妈踏上了神秘而圣洁的土地——西藏。  从林芝驱车前往拉萨的路上,不时能看到一些藏民在磕长头,匍匐前行。他们面朝拉萨的方向跪下,手臂伸直,扑倒在地,然后站起身,向前走两步,再扑倒,再站起身……目光坚定、不可动摇。  导游说:“这些藏民都是去拉萨大
题目  假设一周七天之外,地球上还有一个星期八,你希望那天会是怎样一番情景?请发挥想象,以“地球上的星期八”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题解  该题目旨在让学生写一篇想象文。想象文的情节要具有超现实性,但主旨植根现实,也就是说要用想象的情节表现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对于这个题目,同学们应该对“星期八”这个特殊的日子进行设定,根据中心需要定义这一天的内容,如“亲子日”:父母无论多忙,都要陪伴孩子。
日常生活用的纸,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纸巾纸,也就是擦嘴擦脸用的面巾纸、餐巾纸等;一类是卫生纸,也就是如厕后清洁用的厕纸或卷纸。两种纸最好别混着用,它们是有本质区别的。   根據国家卫生执行标准,卫生纸的细菌含量≤600菌落总数/克,而真菌菌落总数则没有规定;纸巾纸的细菌含量≤200菌落总数/克,真菌含量≤100菌落总数/克。也就是说,卫生纸的含菌量是纸巾纸的三倍,可见纸巾纸的卫生要求严格多了。再
“哎呀,我好累啊,不行了……”  这是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的一句话,是作者在雅典跑马拉松赛时所想到的:“哎呀,我好累啊,不行了……”好累是事实,而是不是“不行”,则是跑步者自身的问题。这令我不得不想到一个词——“坚持”。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本书记录了作者村上春树去各地跑马拉松赛时的心路历程。村上春树花费了一生四分之一的时间在跑步。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在雅典跑全程马
“哒哒哒”,夜晚11点钟的街道空无一人,我独自走在街灯昏暗的马路上,轻轻的脚步声此刻却响亮无比。过了下一个红绿灯就到地铁站了,寒风冷飕飕的,我蜷缩着身体,双手抱着肩。  我去取自行车。我一般是放学时顺便骑走的,可最近快期末考试了,每天下午都有补习课,下课后妈妈开车把我接回家。为了方便第二天上学,我只好大半夜步行来取车……  到了存车场,铁栅栏门已上了锁,我向里面张望着,找我的车子。我跟它近在咫尺,
“叮叮叮”清脆的铃声响起。  “啊!又要长跑训练啦!我不听,我不听,我听不见铃声……”同桌双手抱住头,不停地进行自我催眠。  “三班同学的动作迅速点儿,下楼站好队!”体育老师的催促声传来,在他的再三催促下,同学们极不情愿地陆陆续续下了楼。  “哎呀,跑不动啦,领队跑慢点儿……”同学们喘着粗气抱怨着。说着说着,就有几个人趁大家不注意,小心地挪动脚步,不停地往内圈靠,尽量把路程压缩到最短。  我旁边的
题目  亲人的重逢,朋友的惜别;获得成功的时刻,遭遇失败的瞬间;误会冰释后的拥抱,绝处逢生时的欢笑……一幕幕组成了我们的生活。请在“那一幕,如此__”的横线上填一个恰当的词语,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不全的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题解  这个题目不难,思维灵活的同学甚至可以把以前写过的话题作
他们,在成绩的最低处徘徊;他们,被认为不够自信却难以改变;他们,生命中闪耀的光芒被周围人扬起的尘土遮蔽;他们,被称作“差生”。  我不是“差生”,但我窥视到他们生活的一角,压抑、逃避。试想,当所有人的目光中都写着“怜悯”,有意或无意地流露出疏远与鄙视,不论是谁,都会感到无助。人们一再说,要让这些同学变得自信,但夹杂着鄙夷与怜悯的目光像尖刀一样不断在他们心中剐上几百几千回,谁还能扛得住?他们不感到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