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对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对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提高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奠基作用。
2002年9月,建水县在全省首家采用融资租赁方式与云南全虹集团签订合同,为全县中学和乡镇中心完小配置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多媒体电教室,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为提高信息技术教育质量,2004年启动了九年义务教育毕业班信息技术会考——初中毕业班和小学毕业班学生上机统一考试。
1.会考的提出
200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要求“在2005年前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根据这一要求,2002年,建水县采取融资租赁方式,为全县中学和乡镇中心完小配置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多媒体电教室。项目共涉及38所学校,建成计算机网络教室44间,多媒体电教室44间,总装机1 325台,金额达928万元。2003年,建水县成立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专家组”,加强了对基层学校的指导,同时对各级各类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及设备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研。我们经过调研发现部分学校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益低、设备利用低,城乡学校之间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差距加大。针对上述问题,县教育局经过研究认为:通过两年来的工作,建水县已实现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但教育教学效果如何,还必须通过科学的评价来说明。经过论证,最终确立了“以考促教、以考促用、以考促学、以考促配、以考促管”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学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促进信息技术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2.会考方案的实施
经过半年多的反复酝酿,2005年5月,建水县教育局正式下发了《建水县初中、小学信息技术会考实施方案》。
(1)会考的原则
建水县初中、小学信息技术考试是由县级教研部门建立和管理的考试,采用会考方式进行,主要考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小学考查六年级学生,中学考查初三学生,考核相应学段的学习内容。信息技术课考试本着“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促配、以考促管、以考促用”的原则,发挥教学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依据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和《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建水县开课实际,力图通过考试切实反映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进一步促进和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和硬件环境建设。
(2)考试方式
考试采取在局域网网络环境下无纸上机操作的方式,考试平台为《海百合无纸化考试系统》。试题由县教研室在考试前将试题下发到各考点学校网络微机室考试服务器。每场考试的试题由计算机考试系统从试题库中按试题类型、题量和难易度合理搭配成五套试题,由学生在计算机上随机抽取一套。每场考试时间为40分钟,中间间隔20分钟。考试结束后各考点学校将考试数据上报教研室由考试系统评阅试卷。
初中、小学信息技术会考安排在每年的9月至10月进行,其中,9月份为模拟考,10月份为正式考试。
(3)考试内容与题型
考试内容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和《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规定的初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中的必学内容。试题有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题和操作题4种类型。考试题量、考试范围、试题难度逐年增加。
3.会考的成效与分析
(1)推进了素质教育
2005年首次会考,六年级学生有2 946人,合格率为69.14%。参加会考的初三学生5 569人,合格率为71.73%。2008年会考在考试题量、考试范围、试题难度都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参加考试的六年级学生3 354人,合格率为68.34%。初三参加考试学生5 717人,合格率为74.69%。从考查的知识点来看,文字录入题、基础理论知识、常用的Word操作和PowerPoint操作得分率已从首次考试的60%~70%提高到了80%以上,初步达到掌握基本信息技术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这一目标。
实施会考推进了建水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全县中心完小三年级以上班级和全部初中生按规定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教育的初步普及,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插上现代化的翅膀。
(2)促进了考试改革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术性结合的新兴学科。但由于种种原因,信息技术教育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模式、教育评价等方面,却一直沿袭着传统学科的方式。建水县小学、初中信息技术会考采取了在局域网网络环境下无纸上机操作的方式,从报名到成绩发布全程采用电脑操作,特别是评卷和成绩统计分析都通过计算机操作,促进了考试改革。
(3)提高了师资水平
在实施会考前,由于没有统一的评价手段,有的老师教学的随意性比较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差。会考的实施,使教师清楚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问题及对策
(1)考试题库建设有待加强
考试题库建设是关系到无纸化考试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时间短,建水的库题量有限难以长期坚持。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加强题库建设:一是通过网络收集基础知识题,收集选择、判断等客观题;二是组织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师命题(以客观题为主);三是由县教研室教研员对文字录入、Windows操作、Word操作、Excel操作、PowerPoint操作、仿真操作进行命题。
(2)学校计算机设备有待改善
信息技术会考采用无纸化方式上机考试,使用程序进行评卷,做到公平、公正、准确快捷,受到师生普遍欢迎。但学校计算机的配置情况复杂,配置水平低的设备就不能顺利使用考试系统,这样的设备必须尽快更新,使之具备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条件。
(3)进一步做好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采用的无纸化考试是一种全新的考试方式,对硬件、软件、人员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而建水县部分学校尚无专业教师,对无纸化考试系统不熟悉,影响到考试的顺利进行。这就需要对全县所有信息技术课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培训内容:一是局域网知识,网络设备的选择与应用、局域网操作系统、局域网的互联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教室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二是考试系统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的掌握,考务的建立,考生和考试信息的导入、导出,题库的建设、修改,考试现场的管理,模拟考试的组织等。
(4)教学评价方式较单一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要求“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而目前,我们的评价方式,虽然起到了规范教学和对学生学业进行终结评价的作用,但还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我们要进一步研究信息技术会考的评价指标体系,逐步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建立与信息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评价机制,提高信息技术教育水平。
小学、初中举行信息技术会考,从决策、准备到实施,仅用了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通过3年的考试,已基本达到了“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促配、以考促管、以考促用”的工作目标。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考试形式和内容,提高信息技术教育水平。
作者单位
云南省建水县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张惟祎◇
2002年9月,建水县在全省首家采用融资租赁方式与云南全虹集团签订合同,为全县中学和乡镇中心完小配置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多媒体电教室,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为提高信息技术教育质量,2004年启动了九年义务教育毕业班信息技术会考——初中毕业班和小学毕业班学生上机统一考试。
1.会考的提出
200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要求“在2005年前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根据这一要求,2002年,建水县采取融资租赁方式,为全县中学和乡镇中心完小配置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多媒体电教室。项目共涉及38所学校,建成计算机网络教室44间,多媒体电教室44间,总装机1 325台,金额达928万元。2003年,建水县成立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专家组”,加强了对基层学校的指导,同时对各级各类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及设备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研。我们经过调研发现部分学校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益低、设备利用低,城乡学校之间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差距加大。针对上述问题,县教育局经过研究认为:通过两年来的工作,建水县已实现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但教育教学效果如何,还必须通过科学的评价来说明。经过论证,最终确立了“以考促教、以考促用、以考促学、以考促配、以考促管”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学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促进信息技术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2.会考方案的实施
经过半年多的反复酝酿,2005年5月,建水县教育局正式下发了《建水县初中、小学信息技术会考实施方案》。
(1)会考的原则
建水县初中、小学信息技术考试是由县级教研部门建立和管理的考试,采用会考方式进行,主要考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小学考查六年级学生,中学考查初三学生,考核相应学段的学习内容。信息技术课考试本着“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促配、以考促管、以考促用”的原则,发挥教学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依据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和《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建水县开课实际,力图通过考试切实反映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进一步促进和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和硬件环境建设。
(2)考试方式
考试采取在局域网网络环境下无纸上机操作的方式,考试平台为《海百合无纸化考试系统》。试题由县教研室在考试前将试题下发到各考点学校网络微机室考试服务器。每场考试的试题由计算机考试系统从试题库中按试题类型、题量和难易度合理搭配成五套试题,由学生在计算机上随机抽取一套。每场考试时间为40分钟,中间间隔20分钟。考试结束后各考点学校将考试数据上报教研室由考试系统评阅试卷。
初中、小学信息技术会考安排在每年的9月至10月进行,其中,9月份为模拟考,10月份为正式考试。
(3)考试内容与题型
考试内容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和《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规定的初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中的必学内容。试题有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题和操作题4种类型。考试题量、考试范围、试题难度逐年增加。
3.会考的成效与分析
(1)推进了素质教育
2005年首次会考,六年级学生有2 946人,合格率为69.14%。参加会考的初三学生5 569人,合格率为71.73%。2008年会考在考试题量、考试范围、试题难度都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参加考试的六年级学生3 354人,合格率为68.34%。初三参加考试学生5 717人,合格率为74.69%。从考查的知识点来看,文字录入题、基础理论知识、常用的Word操作和PowerPoint操作得分率已从首次考试的60%~70%提高到了80%以上,初步达到掌握基本信息技术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这一目标。
实施会考推进了建水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全县中心完小三年级以上班级和全部初中生按规定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教育的初步普及,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插上现代化的翅膀。
(2)促进了考试改革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术性结合的新兴学科。但由于种种原因,信息技术教育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模式、教育评价等方面,却一直沿袭着传统学科的方式。建水县小学、初中信息技术会考采取了在局域网网络环境下无纸上机操作的方式,从报名到成绩发布全程采用电脑操作,特别是评卷和成绩统计分析都通过计算机操作,促进了考试改革。
(3)提高了师资水平
在实施会考前,由于没有统一的评价手段,有的老师教学的随意性比较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差。会考的实施,使教师清楚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问题及对策
(1)考试题库建设有待加强
考试题库建设是关系到无纸化考试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时间短,建水的库题量有限难以长期坚持。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加强题库建设:一是通过网络收集基础知识题,收集选择、判断等客观题;二是组织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师命题(以客观题为主);三是由县教研室教研员对文字录入、Windows操作、Word操作、Excel操作、PowerPoint操作、仿真操作进行命题。
(2)学校计算机设备有待改善
信息技术会考采用无纸化方式上机考试,使用程序进行评卷,做到公平、公正、准确快捷,受到师生普遍欢迎。但学校计算机的配置情况复杂,配置水平低的设备就不能顺利使用考试系统,这样的设备必须尽快更新,使之具备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条件。
(3)进一步做好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采用的无纸化考试是一种全新的考试方式,对硬件、软件、人员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而建水县部分学校尚无专业教师,对无纸化考试系统不熟悉,影响到考试的顺利进行。这就需要对全县所有信息技术课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培训内容:一是局域网知识,网络设备的选择与应用、局域网操作系统、局域网的互联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教室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二是考试系统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的掌握,考务的建立,考生和考试信息的导入、导出,题库的建设、修改,考试现场的管理,模拟考试的组织等。
(4)教学评价方式较单一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要求“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而目前,我们的评价方式,虽然起到了规范教学和对学生学业进行终结评价的作用,但还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我们要进一步研究信息技术会考的评价指标体系,逐步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建立与信息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评价机制,提高信息技术教育水平。
小学、初中举行信息技术会考,从决策、准备到实施,仅用了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通过3年的考试,已基本达到了“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促配、以考促管、以考促用”的工作目标。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考试形式和内容,提高信息技术教育水平。
作者单位
云南省建水县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张惟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