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曹操是白脸奸臣吗?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tt_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曹操,京剧脸谱,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09-0038-04
  
  一、背景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第十课第一目“三国鼎立”中,介绍了有关曹操的史实,与之相配套的练习册中一道题目引起我的注意,题目为:戏曲中的曹操总是以奸臣的面目出现。演义小说中,曹操说的一句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话是:“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练习题后面有三问,第一、第二问是考察曹操所处时代和他在政治、用人、军事上有什么作为,其中第三问是:你如何看待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与真实历史的关系?我认为这个选题的切入点非常好,原因有两个。其一,目前历史题材和戏说历史电视剧异常丰富,大多数学生把作品中虚构的内容当作真实的历史全盘接受,其危害不言而喻;其二,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再没有一个历史人物如曹操这样和文学艺术作品结下了不解之缘,通过他来探究历史和文学艺术作品的关系,可谓绝妙的选择。但是,这道题目仅寥寥数语,既没有与曹操相关文学艺术作品具体内容的介绍,也没有与作品相关史料的提供,更没有基本方法的指导,如果照本宣科,这道题就成了空中楼阁。思考良久,我决定从这里切入,设计了“曹操在历史上是白脸奸臣吗”这节探究课。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和了解脸谱谱色特有的象征意义。
  2、知道历史上的曹操和京剧舞台上的曹操不是一回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曹操在历史上是否是白脸奸臣,初步了解和掌握探究历史题材文学艺术作品和历史之间关系的方法和途径。
  2、通过探究,初步了解和体验历史题材文学艺术作品和历史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了解和探究历史的兴趣。
  2、学会理性地看待历史题材文学艺术作品。
  重点:了解历史上的曹操和京剧舞台上的曹操不是一回事。
  难点:探究历史题材文学艺术作品和历史之间关系的方法。
  
  三、课堂导入
  
  播放视频:京歌《说唱脸谱》。
  视频内容:京歌《说唱脸谱》及与之相配套的动画(网上有很多制作精美的《说唱脸谱》动画,可以通过搜索引擎下载)。
  《说唱脸谱》
  外国人把那京戏叫做Beijing Opera
  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 楞往脸上画
  “四击头”一亮相 美极了 妙极了 简直OK顶呱呱
  蓝脸的窦尔敦 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 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 叫喳喳
  视频播放完,让画面停留在曹操的脸谱上,提出问题:曹操白色脸谱有什么含义?
  (设计说明:本设计目的是凝神、起兴、点题。《说唱脸谱》优美的旋律及精美的动画效果,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歌曲中对白脸的曹操也有所涉及。)
  
  四、探究准备
  
  一、脸谱相关知识的介绍。
  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脸谱的谱色具有相对固定的象征意义,如:红忠义、白奸邪、黑直率、蓝、绿骁勇、紫沉稳、金银是神怪。
  师:根据谱色的象征意义判断曹操的白脸代表什么含义?
  生:奸诈。
  师:戏曲舞台上曹操戏很多。以京剧为例,有关曹操的戏不下数十出。从《捉放曹》至《关公显圣》几乎囊括了他一生的大事。戏中曹操都是以白脸奸臣的形象出现。由于京剧舞台的成功演绎,在老百姓心目中,曹操成了一个典型的白脸奸臣。我们在“帝国的分裂和民族融合”课上学过有关曹操的史实。共同回忆:“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颁布求贤令,唯才是举,广招天下英才;组织屯田,发展经济等,使自身的实力迅速增强。
  师:根据教材中的这些史实你能得出曹操是白脸奸臣的结论吗?
  生:不能。
  师:不但不能,反而得出曹操具有杰出的政治才能这样具有褒扬意义的结论。那么,为什么曹操在京剧舞台上总是以白脸奸臣的形象出现呢?这就需要我们从有关曹操的剧目去寻找答案。京剧《捉放曹》演绎的是曹操政治生涯早期的一段历史,这节课我们就以此为例,探究曹操是否是白脸奸臣。
  
  二、京剧《捉放曹》主要故事情节。
  曹操刺杀董卓未遂,改装逃走,至中牟县被擒。公堂上,曹用言语打动县令陈宫,使陈弃官一同逃走。行至成皋,遇曹父之故友吕伯奢,盛邀曹、陈至庄中款待。伯奢亲自到庄外购买好酒,其间吕的家人磨刀杀猪,曹闻得磨刀霍霍,疑是吕的家人存心加害自己,便残忍地杀死吕伯奢的家人,焚庄逃走。途中又残忍杀掉了买酒归来的吕伯奢。
  师:戏中有几个主要人物?其中吕伯奢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生:三个。热情好客,对晚辈充满了关爱之情。
  三、探究历史题材文艺作品与真实历史的关系的基本方法。
  探究曹操是否是白脸奸臣,也就是探究戏中曹操的所作所为真实与否。给同学们介绍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首先要找到历史剧取材的历史文献资料,然后把历史剧中的故事情节和历史文献中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发现剧中的情节真实与否。在探究的过程中,找到和京剧故事情节相关的历史文献是很重要的。
  师:根据以下材料你能判断出探究京剧《捉放曹》要参考的历史资料吗?说明你的理由。
  1、《捉放曹》这出戏出自《三国演义》的第四回和第五回。
  2、二十四史是24部纪传体史书,《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之一,记述魏蜀吴三国60年间兴亡大事。
  生:应参考《三国志》。《三国演义》不能参考,因为它本身是文学作品,有许多虚构内容。
  师:这种方法除了探究京剧历史剧以外,还可以探究哪些文学艺术作品?
  生: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题材小说等。
  (设计说明:本设计目的是为下个环节的探究扫清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障碍。这个设计为探究做了三个必要的准备:1、了解脸谱的基本常识;2、了解曹操为什么在老百姓心目中是白脸奸臣的形象;3、初步了解如何探究历史和历史题材文学艺术作品的方法。)
  
  五、探究过程
  
  一、分析戏中曹操的性格特征。
  1、播放京剧《捉放曹》片断一
  故事情节:曹操和陈宫来到吕家后,吕伯奢亲自出外购买好酒,吕氏家人磨刀杀猪款待曹、陈。其间曹操闻得磨刀霍霍,疑为吕氏要加害于己,不问青红皂白,残忍地杀害了吕氏的家人。
  2、播放京剧《捉放曹》片断二
  故事情节:曹操杀了吕伯奢的家人后,与陈宫出逃,路遇买酒归来的吕伯奢。曹操又残忍地杀害了这位对他充满关爱之情的长者。遭到陈宫指责后,反驳道——俺曹操一生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师:根据这两段戏的情节,分析戏中曹操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生1:自私、多疑、冷酷无情。
  生2:嗜杀成性、狡诈多疑、乱杀无辜、专横跋扈。
  师:戏中曹操的所作所为和他的白色脸谱是 否相符?
  生:是。
  师:由于疑心太重,自私无情,残忍地杀了要盛情款待他的吕伯奢家人,还要放火烧庄,体现了曹操自私、残忍、冷酷无情的性格特征。在知道误杀了吕的家人后,竟然丧心病狂地杀害了对他充满关爱之情的长者吕伯奢,简直是一个嗜杀成性的恶魔。特别是曹操的一句念白“俺曹操一生宁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使他狡诈多疑、乱杀无辜、专横跋扈的丑恶心灵和令人生厌的大白脸特别相配。
  
  二、根据史料展开探究。
  材料一 董卓把曹操提拔为骁骑校尉,要跟他共商大事,可是曹操不愿与董卓合作,就偷偷地向东出逃。出关时被一个亭长怀疑,把他抓起来了,押送到县里面,县里有人认识他,骗人说他不是曹操,于是县官就把曹操给放了。曹操回到家乡招募军队,准备讨伐董卓。
  ——译自《三国志》
  师:根据《三国志》中的史料,曹操出关时确实曾经被捉、放过,但具体在捉放之间有无杀人之事,三国志没有记录。《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之一,历来为史学家所重视,但此书叙事过于简略,很多重要史实从中难以了解。为弥补缺憾,裴松之为《三国志》做注。下面是裴注中《魏书》对这段历史的补充。
  材料二 曹操认为董卓将来一定会失败的,所以不接受骁骑校尉的官职,想要逃归家乡去。他带着几个从人骑马路过故人吕伯奢的家,伯奢不在家,伯奢的儿子和宾客抢劫曹操的马和财物,曹操出手把这几个人给杀掉了。
  ——译自《魏书》
  师:根据这段史料,能得出曹操杀掉对他盛情款待的吕氏一家的结论吗?
  生:讨论回答(略)。
  师:根据《魏书》得出结论:曹操确实杀了人,杀掉的是对他实行抢劫的吕伯奢的儿子和宾客,而不是盛情款待他的吕伯奢及家人。由此我们可以说:曹操残忍而毫无人性地杀掉盛情款待他的吕伯奢全家之事,在没有确凿的史料证实的情况下,不能认定为确有其事,京剧中的这个故事情节为虚构。
  根据材料一我们知道曹操出逃,与谁有关?
  生:董卓。
  师:董卓何许人也?还记得教科书上有关董卓的歌谣吗?“千里草,何青青;十里卜(补),不得生。”这是东汉末年在长安流行的一首民谣:歌词中“千里草”“十里卜”合起来是董卓的名字,“何青青”“不得生”则深刻地表达了当时广大老百姓对误国权臣董卓的极度痛恨,都希望他早日死去,同时从侧面反映了董卓对东汉末年政治和社会的消极影响。
  请同学们思考:曹操不愿与董卓同流合污表现了他具有怎样的政治素养?
  生:回答(略)。
  师:善于审时度势、具有远见卓识和远大的政治抱负。根据以上的探究,我们可以得出京剧《捉放曹》对于曹操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怎样的趋势?
  生:回答(略)。
  师:有明显的丑化和歪曲曹操形象的趋势。这是受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因为曹氏最终取汉建魏,被封建帝王所不容。由此,我们再来思考一下:如果京剧舞台如实反映历史,曹操在京剧《捉放曹》中应该是白脸奸臣的形象出吗?
  生:不是。
  师:由于京剧舞台众多曹操戏的成功演绎,使曹操这个历史人物在老百姓心目中成了白脸奸臣。当然,我们探究的是曹操政治生涯早期的一段历史。曹操的一生既是多姿多彩,也是复杂而矛盾的。如果我们把曹操的一生比作一首交响乐的话,那么这段历史只是第一乐章。如果大家对探究有关曹操的历史感兴趣,可以通过京剧《击鼓骂曹》《徐母骂曹》《曹操与杨修》等故事情节继续探究,之后你会对曹操这个历史人物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下面请大家回答:
  你如何看待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与真实历史的关系?
  生:回答(略)。
  师:通过这节课的探究,我想同学们对于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与真实历史的关系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体验。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取材于历史,但或多或少地带有虚构的成分,所以历史题材文学艺术作品不等于历史。文学艺术作品中保留着一些史实,但这些史实通常以间接的、夸张的、局部的、变化的形式来表达,同学们欣赏这些作品时要注意这些。
  (设计说明:我选择京剧《捉放曹》中最能体现曹操人物性格的两个片段,让学生根据情节分析戏中曹操的人物性格,然后和《三国志》《魏书》中的相关史料对比,得出结论。这种极具反差力的结论,势必给学生思维造成很大冲击,在他们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他们固有的对历史题材文学艺术作品和历史关系的认识是一个颠覆。通过这个波澜起伏的探究过程,使他们对历史题材文学艺术作品和历史的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和体验。虽然,通过这节课的探究,不能对曹操在历史上是否是白脸奸臣得出终结性的结论,但学生通过探究,初步掌握了探究历史题材文学艺术作品和历史之间关系的方法,体验了戏曲舞台上的曹操和历史上的曹操不是一回事,教学目标已经达成!)
  
  责任编辑:豆艳荣
其他文献
[摘要]指导研究生特别需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扬长避短,重在引导分析;鼓励研究生在读书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生(特别是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应有一个过渡性的训练阶段,以便他们熟悉所需的学术史;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有期限,如果要延长,导师无法支付资助经费,无法承担学生就业竞争压力,有待教育主管部门出面解决;研究生培养中比较强调“专业”,知识面偏狭状况堪忧,要鼓励多读跨学科的著作;
[关键词]小说,辫子问题,课程资源,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7—0029—07    在历史教学中,将小说视为一种具有独特价值的课程资源,不论是在理论研究或教学实践上,都带有鲜明的创新色彩。下面我们以《辫子问题与近代变革》教学为例,就小说如何辅助历史教学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    《辫子问题与近代变革》设计,是围绕高中《
[关键词]希腊民主,概念,原因,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05-0003-07  众所周知,古代希腊的城邦民主制度是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源头,尽管两者在制度的具体操作层面存在着诸多明显区别,但其基本的理念和精神还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学习和认识古代希腊的民主制度对于我们深入和正确地理解现代西方的民主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人教版高中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在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政发行代码6-4,定价:6.50元。2010年第1季度期刊可向编辑部邮购,按定价汇款即可。汇款地址:天津市和平区西康路35号16层(出版大楼),王雅贞收,附言请注明邮购的期刊号。2009年过期刊仍有少量库存,每本5.00元(含邮寄费)。
对于越来越多的企业来说,软件即服务(SaaS)已经成为使用重要业务应用程序的主要手段。从业务的角度来看,这种策略是可行的,因为它有潜在的好处:节约成本、提高了灵活性和更容易扩展,等等。  然而,任何基于云的产品都有安全风险。一家企业怎样确定其SaaS提供商的安全条款是否达到了自己的标准呢?  Gartner的副总裁兼分析师Patrick Hevesi解释说:“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怎样才能全面了解Saa
[摘 要]汪精卫离开重庆之前,蒋介石对其与日本的勾结是有所察觉的,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汪叛逃至河内的最初一段时间里,蒋为争取汪“回头”是尽了力的,希望汪能够断绝与日本的联系,暂时出游欧洲。尽管汪精卫在局势不明朗之时也曾有游历欧洲的“一闪之念”,但强烈的领袖欲与长期的压抑感,以及对抗战前途的错误估计和对日本帝国主义不切实际的幻想,驱使他继续与日本进一步勾结。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蒋采取断然措施,却
[摘 要] 进入20世纪之后,中国乡村社会陷入不能自拔的危机之中。社会各界对此予以广泛关注。《东方杂志》作为有影响力的综合性杂志和社会视窗,始终关注乡村危机变动的历史进程,并以呈现和追踪其历史轨迹为目标。本文以《东方杂志》为中心,力求以一个相对聚焦的视野,深入透析社会各界在面对这场危机时体现出的关怀之心,以及其中蕴含的历史认知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乡村危机,社会关怀,《东方杂志》  [中图分
主持人语:从思想文化的视角去研究英国史,能探究不列颠民族的精神与灵魂。思想、制度、宗教、语言与艺术等都可以是英国民族精神的存在样式,本次博士研究生论坛试图通过部分案例研究来揭示不列颠民族的文化品质与民族精神:袁梨梨的文章通过解读政治学著述来了解英国统治者的品质与统治国家的技术村家慧通过流亡在欧陆的天主教知识分子的文化传播展示了不列颠宗教信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复杂性;朱静怡、谭蓉蓉的文章则以英国语言形
关键词神入,历史人物,故事,教学桥梁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5)03-0042-04  在人教版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教学中,能不能带领学生“神入”历史人物,至关重要。所谓“神入”(Empathy),意为使学生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等,并理解他们思想的发展变化,即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学历史教师开始具备起宽广的国际视野,将中国的中学历史教学和国外的进行比较,看看国外的同行用的是什么教材,他们是怎样进行教学设计的。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和外语基础较好的中学历史老师也已经尝试翻译整理了一批国外中学历史教学的案例,出版了中外历史教育比较研究的专著和文章。①但是据笔者观察,目前国内少见专门对国外有关中学历史教学的期刊及其获取方式的介绍,因此笔者不揣浅陋,撰写此文介绍一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