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于晏:从“小鲜肉”拼到“好演员”

来源 :时代邮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j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全凭感觉”到学会观察和思考
  2017年的半年,彭于晏有6个月在剧组度过。他想趁着精力旺盛的时候多留下一些作品。当然,他也坦然承认,怕一旦停下来就会被观众遗忘。
  从2002年出演第一部电视剧到现在,15年过去了。20岁刚开始演戏那会儿 ,彭于晏说自己全凭感觉。做演员初期,彭于晏更多的是听从和照做,他不断在挑战身体的极限,而近些年,他学会了观察和思考。
  作为香港回归20周年的献礼之作,《明月几时有》讲述了一段发生在1942年的抗日故事。当时日军攻占香港,一群知名知识分子成了被通缉的目标。为了把文化人士转移出去,彭于晏饰演的游击队队长刘黑仔和周迅饰演的小学女教师方兰里应外合,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秘密营救。
  “我想都没想过,许鞍华导演会找我拍戏。”2011年时,彭于晏凭借电影《翻滚吧!阿信》入围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那一届,许鞍华凭借《桃姐》摘得最佳导演奖。《桃姐》三次提名,三次拿奖,成为那届金马奖上的大赢家。《明月几时有》是彭于晏第一次和许鞍华合作,此前两人只是在电影人云集的颁奖礼上碰过面,从来没有过交流。所以当“刘黑仔”找到他时,彭于晏一开始有点懵。
  “这个角色对我来说很难,我不像一个游击队的人,不会讲广东话,什么都不会。”一开始他完全没有信心,开拍前,许鞍华给了他三本关于“刘黑仔”的人物传记,读到最后,他慢慢读出了自信。
  和“刘黑仔”一样,彭于晏也没想过自己有机会成为“孙悟空”。《悟空传》改编自今何在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在大闹天宫的五百年前,未成为齐天大圣的孙悟空,不服天命,向天地诸神发起抗争的故事。
  “他很帅,但帅当中有一点猴子的气质在,《悟空传》的定位是孙悟空成为齐天大圣之前,还没有名扬天下的那个阶段,必须兼具可爱、反叛、坚持和无奈这些气质,彭于晏是第一个跑进我脑海中的那个跟剧本不谋而合的演员。”导演郭子健说,彭于晏是他第一个定下的演员,之后根据他的气质去选择其他的演员。
  “如何在人的状态下去展现孙悟空?”这是郭子健想要尝试的,也是吸引彭于晏加入的原因。“我们要让他像一个人,但又不能去掉他是猴子的事实。”这是导演希望呈现出的效果,至于怎么做到这一点,彭于晏需要自己去摸索,比如手指如何颤抖,眼神如何更到位。
  而比起肢体表演,这部戏对于彭于晏最大的挑战是声音的表演。导演希望彭于晏为自己扮演的孙悟空配音,而彭于晏的普通话并不标准,多少带点台湾腔。彭于晏前后进出录音室十多次,最长的一次,在录音室连呆两天。“这次行不行,不行我们再来。”彭于晏从没有过一句抱怨,每次离开时都会这样问他。
  “不停翻滚”的职业生涯
  其实,“孙悟空”的角色找到彭于晏时,身边不少朋友都建议他放弃这个机会。理由几乎一致:经典很难超越,观众的期待值会很高。事实上,早些年他拍电影《激战》《黄飞鸿之英雄有梦》和《破风》的时候,身边也总有不理解的声音。
  “不要太在意别人说什么,喜欢就会去把握。”彭于晏形容自己比较“自我”。“会不会很难?”“观众会不会接受?”对于这类问题,彭于晏觉得,他必须得先踏出去,才有机会一探究竟。彭于晏坦言,自己不是一个善于规划未来的人,比起看不见的未来,他更在意当下。回看自己的作品,彭于晏只有一个打分标准:拍戏过程中,我是不是过瘾?我有没有学到新东西?
  在演员这条路上,彭于晏似乎一直在“被选择”。
  彭于晏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里,小时候和外婆一起生活。外婆喜欢看电影,经常带他去电影院。13岁时,彭于晏离开台湾去了加拿大,考上了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主修经济学。大学一年级那个暑假,彭于晏19岁,小时候找他拍过广告的导演杨大庆当时在筹备偶像剧《爱情白皮书》,彭于晏接拍了这部剧,之后休学,正式开启了他的演员职业生涯。
  2001年入行,2011年电影《翻滚吧!阿信》在台湾上映,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彭于晏第一次在大银幕上找到了作为演员的成就感。而在此之前的十年间,彭于晏拍了20多部影视剧,收视和票房都反响平平。让他在真正意义上走进大众视野的是一则他和台湾演员桂纶镁为某口香糖所拍的一则电视广告。2010年7月,这则广告在电视上首播。播出前的一个月,他拿到了《翻滚吧!阿信》的剧本。《翻滚吧!阿信》是彭于晏和台湾导演林育贤的第三次合作。早在2006年时,彭于晏就出演了林育贤执导的电影《六号出口》,这也是彭于晏的第一部大银幕作品。不过这部电影后来以亏损收场。
  26岁的彭于晏遭遇事业最低谷,没有工作机会,没有收入,甚至要靠家人的接济来维持生活。如果不是《翻滚吧!阿信》来得正是时候,他很有可能在那时选择退出这个行业。故事主人公林育信是一名体操运动员。电影讲的是阿信从人生低谷翻身赢得冠军的故事。开拍前,彭于晏用三个月的时间学会了男子竞技体操的全部六个项目。
  2011年8月,《翻滚吧!阿信》上映后,在台湾获得了8000万元新台币的高票房,彭于晏凭借这部电影入围了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得知消息后,彭于晏闪过一个念头,他觉得这应该是他演员生涯的最高峰了。“不停地翻滚!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这是彭于晏写在自己社交媒体简介中的一句签名。
  用演戏探索这个世界
  第二年,彭于晏和桂纶镁为那部广告片拍了续集。这款口香糖随后成为了中国市场上的销量冠军。为了角色而练就的完美身材也让彭于晏成了“健身改变命运”的最佳代言人,“肌肉”成了彭于晏的一大标签。之后他只在大银幕上出现,几乎没有再拍过电视剧。
  早期拍电视剧那会儿,除了演戏之外,经常需要出席各种各样的见面会,彭于晏不习惯。拍电影后,他发现自己只需要专心演戏,穿梭在一个又一个剧组,宣传期出来露面就好。这是他喜欢的演员的状态。更重要的是,拍戏的过程中,他足够过瘾。他体验到了创作角色的兴奋感,期待去片场迎接新一天的拍摄。
  而具体是什么时候对演戏这件事开窍的,彭于晏自己也说不上来,他把所谓的“演技”归功于年纪的增长。而至于“拼命”一说,彭于晏每次被问起,总是会笑着回应。他不觉得自己为角色做的那些功课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那是他的方法。
  彭于晏拍电视剧《恋香》的时候,在剧中扮演他父亲的是台湾演员刘松仁。他那时候不懂怎么演戏,每天跟刘松仁聊天,从前辈那里取经。刘松仁的台词本密密麻麻,做了很多标记,“我以为拍戏就该那样。”彭于晏说。《海豚爱上猫》的剧本找到他,参演的前提是考取海豚训练师资格证。“那么酷,为什么不学呢?”到了电影《听说》,练就角色具有的技能已经成了他演戏的习惯,“如果我不会手语,只是现场摆弄一下手指,好像有点欺骗观众的感觉,对聋哑朋友也不尊重。” 到了《湄公河行动》,彭于晏注意到了更多的细节。“给你一把枪,谁都会开。练习上两三个月后,拿槍的动作和第一次一定是不一样的。”
  这么多年,他似乎都是“被选择”,他清楚演员这个职业的被动,近些年,找他的剧本多了,他有了更多主动选择的权利,有一点始终没变,他还是想要去挑战一些远离日常生活的故事。他想要在那些角色的故事中寻找远离日常生活的边缘经验和奇妙感受。“很多事情我都不了解,但我想探索这个世界。”彭于晏这样总结演戏对他的意义。
其他文献
单从画面看,中国比较优秀的纪录片影像质量已经跟国外相差无几,但人物视角、故事表达方式差别仍比较大。这直接点题了我国纪录片与国外纪录片的差距所在——不会讲故事。  我国的纪录片起步较晚,但近些年发展速度很快,在经济、技术等方面开始迎头赶上,差距缩小为伯仲之间;在戛纳电视节上,评委们认为,单从画面看,中国比较优秀的纪录片影像质量已经跟国外相差无几,但人物视角、故事表达方式差别仍比较大。这直接点题了我国
摘 要  在曲牌中,一般来说,唱腔曲牌大多配有场次,被大家广泛的关注,而器乐曲牌因为只是单独的音乐曲调演奏,即纯器乐曲调,大家并不重视。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和总结赣剧中的传统器乐曲牌内涵以及应用,探索了其在新时代中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传统器乐曲牌;赣剧;通用曲牌  1 赣剧中传统器乐曲牌  赣剧主要在江西的赣东北地区、福建的西北、浙江的西部以及安徽的南部所盛行,是江西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剧种之一,最
作为新中国第一部有吻戏的爱情电影,《庐山恋》让国人如痴如醉,成为影史上的经典。庐山恋影院每天循环上映的只有这一部电影,居然入选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海峡两岸还没‘三通’,你们就已经通婚了?”  1979年夏,江西九江作家毕必成写出了《庐山恋》剧本。一次偶然的机会,毕必成见到了上影厂的老导演黄祖模,他鼓起勇气将《庐山恋》推荐给黄导演。  上影文学部编辑们看完这部剧本,经过再三讨论,决定投拍这部风景
目的 研究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CK20 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大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CK19、CK20 mRNA,并将其与临床、病理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5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检测阳性率31.11%(14/45);CK20mRNA阳性率15.56%(7/45);联合检测CK19、CK20mRNA阳性率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