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让小学美术课绽放精彩

来源 :启迪·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forc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完整的教学活动来说,教学方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如果没有恰当使用教学方法,就无法顺利去完成教学任务,会直接影响整个教学系统功能的实现。生活化教学作为最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对于美术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学生美术教学入手,探讨生活化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实施策略,希望为广大一线教师者以启迪。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教育;生活化;教学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倡导教育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开发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美术教学作为学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需要引进生活化的教学理念。生活化教育理念源于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他曾经提出了“生活教育论”,其核心思想就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一、营造生活化审美环境,激发学生创意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通过为学生创设富有美感的环境,可以启发学生,丰富其审美经验,从而激发学习者艺术表达的兴趣。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通过利用环境这一因素去改善教育效果,以和谐良好且富有创意的环境来推动学生创造力发展,可以引领学生们在生活之中感受艺术,熏陶学生们的精神世界。
  首先,积极让学生的活动环境艺术化。教师可以立足现有的学校条件,找到学生的兴趣点,通过师生共同参与一起来打造生活化的美术教育环境。例如,把学生学习的教室装扮成美术教育空间。课堂上播放一些悠扬舒缓的音乐,营造一种静谧、恬静的气氛,从而让学生们可以放松身心,全神贯注投入到本课学习之中。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生活中的趣事》,在课前我们就可以鼓励全班学生们去一起交流生活中的趣事,借助课堂的气氛、教室的文化环境,学生们都可以自由地畅想和回忆,每一个小组派代表把最有意思的事向大家讲一下。在欢乐的气氛中,学生们心情自然很愉悦,也对本课的学习主题有了感性的认知。
  其次,我们可以示一幅同学的绘画作品,启发学生们去看看、说说图上表示的故事,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当时的心情如何。通过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给予他们体验和感知美的机会,鼓励他们用美术的方式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表现出来。
  二、设置生活化审美主题,深入生活之中
  福禄贝尔曾说过:“通过生活并来自生活的课,是使人印象最深刻、理解最容易的课。”因此,美术教学不应该闭门造车,而是要主动走进学生生活,教育者也要积极从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立足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实施对学生美的教育。
  在进行美术主题活动的设置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关注的话题中进行选择。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有趣的半圆形》,作为小学一年级的一节造型·表现课,如何来拉近学生们与课堂的距离呢?我们都知道一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可以说是天马行空。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生活中半圆形物体的照片,如帽子、摇铃、西瓜等,其目的是向学生展示艺术和生活的联系。随后,鼓励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半圆形的添加、组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常常见到的各种半圆形物体,去设计出一系列的作品,将头脑中的奇思妙想以创造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基于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引入了生活化的教学工具,引导学生关注自身身边的生活,从而扩展了学生的认知范围。当然,在动手的過程中学生们通过对半圆形进行添加思维从而逐步向立体形过渡,也增强了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和信心。
  三、开展生活化创作活动,丰富学习体验
  课堂上不应该只有理论知识学习,还应该有多样化的实践活动,特别是对于艺术类的课程来说更是应该如此。通过立足生活设计活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从而可以丰富学生们的学习体验,为艺术创造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
  例如,深入大自然,享受人与自然和谐之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去爬山,去公园郊游等,给学生们亲近大自然的机会。现在的孩子每天生活在高楼大厦中,空闲时间也是被各种电子游戏所填满,通过组织这样的活动可以解放学生们的思维,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在活动中体验,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艺术审美活动之中,收获美的享受。
  除了以上活动,我们还可以结合节日、纪念日等重要时刻设计美术创作活动,加强对学生创作能力的一个训练。如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我们可以在班级内部开展“漂亮妈妈”活动,让学生们去为妈妈画一幅肖像,在观察、刻画艺术活动中加强学生们与家人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从生活中去多角度去了解亲人、学会感恩。
  总之,将生活化教育理念引入到学生美术课程教学中,不仅仅可以通过营造生活化审美环境、设置生活化审美主题、开展生活化创作活动,我们还可以继续探索、不断总结新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从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美的创造,培养学生们美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刘嘉.新课程视角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19):43-44.
  [2]吴章新.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微[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2(01):62-64.
  广西柳州市东环路小学 孙露菲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标的实施下,随着新课改教材的投入使用,给初中英语教学也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与此同时也对初中英语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融入更多样化的策略和方法来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时代赋予我们一线教师艰巨而神圣的使命。为此,本人理论联系实际,就此问题展开了分析,旨在通过落实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改变低效的教学现状,让学生收获更精彩、高质的初中英语学
期刊
摘要:六年级阶段作为小学数学教育中重要的承接阶段,也是小学生们比较容易出现学困问题的阶段,所以,如何对正处于这一阶段的数学学困生进行转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由此,本文从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类型入手,思考转化学困生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对后续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提供支撑。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途径  前言   小学数学学科作为小学阶段具备较高难度的学科,小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很容易表现出
期刊
摘要: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走入了千家万户。在这种信息化背景下,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故而在中职数控专业实训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目前数控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不足,积极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要将翻转课堂融入到中职数控专业实训教学中,才能解决目前数控实训教学的弊端,将数控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这才能充分体现出中职教育特色和办学目标,促进专业性和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发展。鉴于此
期刊
摘要:小学英语进行“情趣”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形式多变的教学中,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这样,想必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趣教学 创设情境 学习兴趣  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要求改变旧观念,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营造轻松的英语氛围,激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培养其英语思维的习惯,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营造氛围,激发英语兴趣,创设情境等切入教学。  然而,学一种语言
期刊
摘要:实践活动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自主进行的一种综合性学习活动,这种学习的活动能够超越单一化的课堂知识教学模式,可以体现出直接经验学习与间接经验学习有机结合的重要性,有效改变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生活方式与存在方式,本文就开发地方特色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助力学生发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开发地方特色;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学生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健康、综合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教
期刊
摘要:在学前教育教学过程中,其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为幼儿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所以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但是在学前教育教学中,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内容对幼儿之后的发展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所以学前教育教师要重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而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符合了这一要求。所以幼儿教师要积极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  关键词:学前教育;传统文化;艺术素养  幼儿正处于人生成长初步阶段。在这一
期刊
摘要:在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课堂上的资源已经难以适应学生新的学习需求,不能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要求。在此背景下,很多学校开始依托网络技术构建数字化课堂,引入数字化资源,普及课堂教学和学习效率。基于此,本文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从三个方面探讨数字化教学资源在课堂中的集成与运用策略。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数字化教学资源;集成;运用  21世纪俨然是个信息化社会,教育工作只有顺应时代需要,才能
期刊
摘要:在高中阶段,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令不少人望而生畏,但是新课改的发展在更新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基于此,作为一名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师,要主动去了解时代发展下的情境教学法,分析如何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在课堂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趋势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高中数学;应用分析;直观情境;问题情境;生活情境  情境教学法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定的场景,引发学生的态度体验,
期刊
摘要:音乐课程作为初中阶段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和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等方面具有极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和影响。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发展智力、提升能力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基于此,本文就对如何优化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果这一问题作以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效果;情境;活动;评价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教
期刊
摘要:大量的阅读实践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理想的阅读体系包括单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而群文阅读教学则与之不同,是在一节课中读多篇文章,更关注学生阅读的速度和阅读量,更关注学生在阅读多种多样文章过程中的意义构建。群文阅读让学生回归到阅读的本真,最终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策略的研究,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也关注学生在多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