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作为一种低能耗、低污染、高知识性、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对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文章立足于常州的产业基础和实际情况,对常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在产业融合、地域特色和人才队伍上的不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旨在引导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关键词:产城融合;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
0 引言
为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国务院于2014年3月14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该《意见》的发布标志着中央政府已经意识到“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因此,将其列入国家战略层面考虑,这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1 产城融合与发展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关联性
(1)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概念提出与范畴。面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真正实现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规划,2012年底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进行了修订,新增加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和“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三个大类,并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范畴进行了界定,主要包括广告业、建筑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工业设计、时装设计、包装装潢设计、多媒体设计、动漫及衍生产品设计等设计服务。
(2)产城融合背景下发展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意义。产城融合作为我国在经济转型期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其实现路径之一是产业转型升级。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立勋教授认为,产业转型升级要以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差异化引导产业空间优化,注重发展“都市友好型产业”[1]为主要抓手。而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恰恰具备低能耗、低污染、高知识性、高附加值等特征,属于典型的都市友好型产业。且国内外成功经验表明,在所有文化产业中,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其他产业的联系最为紧密,在推动其他产业品牌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发展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将加快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对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2]和发展创新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催生新兴业态、带动创业与就业、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协调产、城、人融合发展,实现“产城融合”的有效催化剂。
2 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常州,作为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从2004年开始就以文化与科技融合为抓手,着力发展动漫创意产业,并通过资源优化与整合,于2008年成了常州创意产业基地。近几年,常州更是以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强大的产业基础为支撑,依托游戏动漫、数字娱乐、主题旅游等在全国的先发优势,[3]以建设产业园区为抓手,在产业政策和资金上予以大力扶持,初步形成了以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游戏动漫、文化旅游等为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经过五年多的发展,常州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产值从2009年的63.5亿元发展到2013年的210亿元,企业数量从2009年的300多家增加到现在的600余家,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但与国内外发达城市相比,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发展依然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体系不完整,与其他产业融合不够,价值实现不充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经济环境。常州作为一座发展较早的工业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较强,已经形成以轨道交通车辆及部件、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中心,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成长空间。但目前常州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整体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产业融合与创新能力不强,且主要集中在数字动漫、游戏设计、软件开发等新兴领域,而与当地的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信息产业、旅游业等产业的融合不够,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内涵和价值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地域特色不鲜明,与历史文化结合不够,同质化竞争严重。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地域文化以其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越来越成为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差异化发展的有力武器。常州作为一座文化名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经济、美学等价值是当地文
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智力源泉”,当这些价值通过物化、服务、观赏或体验等方式而被人们认可和接受时,就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新型文化业态。而常州当前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对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还缺乏深层次的挖掘、利用与创新,所开发出来的文化产品或服务与其他城市存在较大的趋同性,没有形成差异化的市场竞争力。
(3)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不完善,复合型文化创意人才匮乏。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作为一种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典型特征是高知识性、高融合性和高渗透性。因此,复合型文化创意人才是培育和提升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竞争力的核心动力,这就要求文化创意人才一方面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例如,动漫、游戏角色设计等方面的原创能力;另一方面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其次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传播和推广知识,善于经营和管理。近年来,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人才主要以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的单一型专业人才为主,虽然也从国内外引进和培养了一批复合型文化创意人才,但总体数量非常有限,对整个文化创意产业所起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不大。高端文化创意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发展的瓶颈。
3 产城融合背景下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发展对策 产城融合的核心思想是城市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城市发展必须以产业为支撑,产业促进必须以城市为依托,即“以人为本,以产促城,以城兴产”。[1]因此,常州在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从城市的实际出发,充分依托常州良好的经济、产业基础和优越的科教资源、文化资源,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强化创新驱动,优化创业和就业环境、汇集优秀创意人才,加快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1)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的融合。随着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已贯穿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例如,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信息业、建筑业、旅游业等领域。根据常州的产业结构和实际情况,可重点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以下产业的融合发展:
第一,加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融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普及,传统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工业在技术与工艺上的趋同化愈来愈明显。在产品的价值构成中,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产品所承载的品牌、文化、服务、创新等要素,当这些要素在产品上汇集时就可带来隐含的高附加值,这正是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典型特征之一。因而,在传统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工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发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科技力量,依托工业设计服务来加强产品在外观、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创新,促进产品更新与消费升级;另一方面,可以依托软件开发服务来提升传统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工业的信息化水平,从而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企业管理信息化、销售服务网络化,全面提升企业的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其次,可以借助广告设计、产品包装、网页设计等创意设计服务来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提升品牌的文化内涵和产品附加值。
第二,进一步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旅游业的融合挖掘。常州自然旅游资源较少,要想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就必须创新发展思路,实现旅游增长方式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走出一条具有常州特色的文化旅游发展之路。近年来,常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态势较好,重点发展以特色文化、情感需求为导向的参与式、体验式旅游,已经涌现出像中华恐龙园、春秋淹城旅游区、环球动漫嬉戏谷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经验表明,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旅游业的融合是促进常州旅游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例如中华恐龙园,一方面,创造性地以“恐龙文化”为主题,打造成了一座集文物展示、科学普及、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主题公园,并依托高新数字技术,实施“恐龙复活计划”,[4]旨在不断创新升级游览体验;另一方面,依托品牌策划、工业设计、数字动漫等设计服务,恐龙园进行了一系列衍生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涵盖数字动漫、游戏、玩具、服饰等产品类别,拓展了中华恐龙园的品牌内涵,并借力主流媒体构建了多维化的品牌传播体系,大大提升了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成为中国主题公园的典范。
(2)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丰富创意和设计内涵。历史文脉是一座城市的象征,是城市彼此区分的重要标志,是文化创意的根基。因此,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创意产业发展之路,必须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目前,常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主要包括民间文学、传统表演艺术、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等。鉴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表现形式或呈现方式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在进行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时应该区分对待:
第一,对于那些以一定的物质形态为载体,且仍具有一定生产能力和消费需求的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应该以文化内涵提升和品牌塑造推广为主。例如,常州梳篦、常州留青竹刻、常州梨膏糖等。对于这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生产经营理念来转变经营方式,创新生产模式、营销模式和消费模式。例如,借助品牌策划和空间环境设计建立起融文化展示、生产、销售、推广、体验于一体的专题陈列馆或生产作坊,淡化商业气息,使消费者在这种环境氛围里能够愉悦地了解这些传统技能技艺的文化内涵、发展历史及制作工艺,进而产生兴趣,实现文化消费;另一方面,合理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加强这些传统技艺技能与创意设计和时代元素的融合,丰富创意和设计内涵,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和活态化传承。
第二,对于那些不是以某种物质形态为载体,而是以人的口耳相传、肢体表演或生活方式进行流传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等,这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有着典型的不可触摸性,但具有较好的观赏性或传颂性,对其传承应该以创新传播方式、拓展传播渠道为主。例如,常州民间文学中的董永传说,其所颂扬的孝道文化和追求美满爱情的精神对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因此,可以充分发挥数字媒体的传播优势,一方面,对这一民间传说进行影像化解读和视觉化再现,使广为传颂的董永精神从单一的口传心记丰富为声、光、色、影俱全的多元化传播方式;另一方面,抓住“三网融合”的机会,借助电信、广播、电视、互联网的传播优势拓展传播渠道,利用其便捷性、时效性、交互性等特点,打破时空限制,[4]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加方便、快捷。
(3)努力营造创意生态环境,积极培育高端文化创意人才。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是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因此,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发展必须以人才建设为根本,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创造有利于创意人才全面发展和安居乐业的创意创业环境,以此来吸引和留住优秀创意人才,构筑创新创意人才汇聚高地。
第一,营造文化创意生态环境、打造特色化创新创意之城。世界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认为:“创意生态是适合创意生活与创意生产的小环境,良好的文化创意生态环境是吸引和凝聚优秀创意创业人才的关键”。因此,常州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营造宽松、和谐、包容、开放的创意生态环境。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创造使文化创意人才乐于工作、乐于生活的政策环境、创作环境、发展环境和生活环境等;另一方面,大力弘扬创新创意精神,加强在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和展览馆等公共文化场馆上的建设投入;鼓励和扶持艺术街区、创意社区、艺术画廊、设计工作室等文化创意集群的创立,并依托这些创意集群常规性地举办一些文化讲座、艺术表演、艺术展览和博览会等公益文化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意氛围,构建具有浓厚文化气息和现代气息的创新创意之城。
第二,完善创意人才建设机制、引进培育高端文化创意人才。在文化创意人才队伍打造上,坚持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引进和培育复合型高端文化创意人才。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人才安居、人才创业、人才奖励等人才引进政策,以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需求为导向,多方位、多渠道开展文化创意领军型人才的引进,充分发挥领军型人才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努力建设一流的文化创意和设计团队;另一方面,充分依托常州的高校资源,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紧密结合当地的产业现状和市场需求,注重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实行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专业技能与文化素养并重、文化创意能力与文化经营能力并重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创意策划、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影视动漫、软件开发、新媒体应用等新型业态人才。其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人才发展战略,积极培育一批骨干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例如,选派一些文化创意骨干到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达的地区进行学习和交流,学习经验、开拓思维,为文化创意和设计企业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化战略眼光的文化创意经营管理人才。同时,联合高等院校和文化创意机构建立文化创意人才培训基地,定期开展文化人才分类培训,并聘请一些国内外文化创意领域的名家名人进行指导或讲座,加快培育一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急需的擅创意、会设计、懂市场、能经营的高端文化创意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思勤.产城融合核心应“以人为本”[J].南方,2013(19):20-21.
[2] 李慧,张玉玲.文化创意:如何做好深度融合大文章[N].光明日报,2014-02-27(14).
[3] 曹坚.崛起的文化创意新城——常州创意产业基地文科融合发展之路[N].科技日报,2013-03-08(4).
[4] 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2):49-55.
作者简介:廖丰丰(1982—),男,湖南浏阳人,硕士,常州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关键词:产城融合;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
0 引言
为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国务院于2014年3月14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该《意见》的发布标志着中央政府已经意识到“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因此,将其列入国家战略层面考虑,这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1 产城融合与发展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关联性
(1)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概念提出与范畴。面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真正实现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规划,2012年底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进行了修订,新增加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和“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三个大类,并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范畴进行了界定,主要包括广告业、建筑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工业设计、时装设计、包装装潢设计、多媒体设计、动漫及衍生产品设计等设计服务。
(2)产城融合背景下发展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意义。产城融合作为我国在经济转型期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其实现路径之一是产业转型升级。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立勋教授认为,产业转型升级要以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差异化引导产业空间优化,注重发展“都市友好型产业”[1]为主要抓手。而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恰恰具备低能耗、低污染、高知识性、高附加值等特征,属于典型的都市友好型产业。且国内外成功经验表明,在所有文化产业中,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其他产业的联系最为紧密,在推动其他产业品牌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发展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将加快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对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2]和发展创新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催生新兴业态、带动创业与就业、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协调产、城、人融合发展,实现“产城融合”的有效催化剂。
2 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常州,作为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从2004年开始就以文化与科技融合为抓手,着力发展动漫创意产业,并通过资源优化与整合,于2008年成了常州创意产业基地。近几年,常州更是以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强大的产业基础为支撑,依托游戏动漫、数字娱乐、主题旅游等在全国的先发优势,[3]以建设产业园区为抓手,在产业政策和资金上予以大力扶持,初步形成了以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游戏动漫、文化旅游等为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经过五年多的发展,常州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产值从2009年的63.5亿元发展到2013年的210亿元,企业数量从2009年的300多家增加到现在的600余家,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但与国内外发达城市相比,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发展依然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体系不完整,与其他产业融合不够,价值实现不充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经济环境。常州作为一座发展较早的工业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较强,已经形成以轨道交通车辆及部件、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中心,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成长空间。但目前常州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整体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产业融合与创新能力不强,且主要集中在数字动漫、游戏设计、软件开发等新兴领域,而与当地的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信息产业、旅游业等产业的融合不够,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内涵和价值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地域特色不鲜明,与历史文化结合不够,同质化竞争严重。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地域文化以其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越来越成为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差异化发展的有力武器。常州作为一座文化名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经济、美学等价值是当地文
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智力源泉”,当这些价值通过物化、服务、观赏或体验等方式而被人们认可和接受时,就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新型文化业态。而常州当前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对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还缺乏深层次的挖掘、利用与创新,所开发出来的文化产品或服务与其他城市存在较大的趋同性,没有形成差异化的市场竞争力。
(3)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不完善,复合型文化创意人才匮乏。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作为一种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典型特征是高知识性、高融合性和高渗透性。因此,复合型文化创意人才是培育和提升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竞争力的核心动力,这就要求文化创意人才一方面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例如,动漫、游戏角色设计等方面的原创能力;另一方面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其次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传播和推广知识,善于经营和管理。近年来,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人才主要以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的单一型专业人才为主,虽然也从国内外引进和培养了一批复合型文化创意人才,但总体数量非常有限,对整个文化创意产业所起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不大。高端文化创意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发展的瓶颈。
3 产城融合背景下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发展对策 产城融合的核心思想是城市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城市发展必须以产业为支撑,产业促进必须以城市为依托,即“以人为本,以产促城,以城兴产”。[1]因此,常州在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从城市的实际出发,充分依托常州良好的经济、产业基础和优越的科教资源、文化资源,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强化创新驱动,优化创业和就业环境、汇集优秀创意人才,加快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1)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的融合。随着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已贯穿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例如,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信息业、建筑业、旅游业等领域。根据常州的产业结构和实际情况,可重点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以下产业的融合发展:
第一,加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融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普及,传统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工业在技术与工艺上的趋同化愈来愈明显。在产品的价值构成中,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产品所承载的品牌、文化、服务、创新等要素,当这些要素在产品上汇集时就可带来隐含的高附加值,这正是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典型特征之一。因而,在传统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工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发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科技力量,依托工业设计服务来加强产品在外观、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创新,促进产品更新与消费升级;另一方面,可以依托软件开发服务来提升传统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工业的信息化水平,从而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企业管理信息化、销售服务网络化,全面提升企业的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其次,可以借助广告设计、产品包装、网页设计等创意设计服务来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提升品牌的文化内涵和产品附加值。
第二,进一步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旅游业的融合挖掘。常州自然旅游资源较少,要想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就必须创新发展思路,实现旅游增长方式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走出一条具有常州特色的文化旅游发展之路。近年来,常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态势较好,重点发展以特色文化、情感需求为导向的参与式、体验式旅游,已经涌现出像中华恐龙园、春秋淹城旅游区、环球动漫嬉戏谷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经验表明,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旅游业的融合是促进常州旅游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例如中华恐龙园,一方面,创造性地以“恐龙文化”为主题,打造成了一座集文物展示、科学普及、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主题公园,并依托高新数字技术,实施“恐龙复活计划”,[4]旨在不断创新升级游览体验;另一方面,依托品牌策划、工业设计、数字动漫等设计服务,恐龙园进行了一系列衍生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涵盖数字动漫、游戏、玩具、服饰等产品类别,拓展了中华恐龙园的品牌内涵,并借力主流媒体构建了多维化的品牌传播体系,大大提升了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成为中国主题公园的典范。
(2)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丰富创意和设计内涵。历史文脉是一座城市的象征,是城市彼此区分的重要标志,是文化创意的根基。因此,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创意产业发展之路,必须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目前,常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主要包括民间文学、传统表演艺术、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等。鉴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表现形式或呈现方式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在进行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时应该区分对待:
第一,对于那些以一定的物质形态为载体,且仍具有一定生产能力和消费需求的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应该以文化内涵提升和品牌塑造推广为主。例如,常州梳篦、常州留青竹刻、常州梨膏糖等。对于这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生产经营理念来转变经营方式,创新生产模式、营销模式和消费模式。例如,借助品牌策划和空间环境设计建立起融文化展示、生产、销售、推广、体验于一体的专题陈列馆或生产作坊,淡化商业气息,使消费者在这种环境氛围里能够愉悦地了解这些传统技能技艺的文化内涵、发展历史及制作工艺,进而产生兴趣,实现文化消费;另一方面,合理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加强这些传统技艺技能与创意设计和时代元素的融合,丰富创意和设计内涵,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和活态化传承。
第二,对于那些不是以某种物质形态为载体,而是以人的口耳相传、肢体表演或生活方式进行流传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等,这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有着典型的不可触摸性,但具有较好的观赏性或传颂性,对其传承应该以创新传播方式、拓展传播渠道为主。例如,常州民间文学中的董永传说,其所颂扬的孝道文化和追求美满爱情的精神对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因此,可以充分发挥数字媒体的传播优势,一方面,对这一民间传说进行影像化解读和视觉化再现,使广为传颂的董永精神从单一的口传心记丰富为声、光、色、影俱全的多元化传播方式;另一方面,抓住“三网融合”的机会,借助电信、广播、电视、互联网的传播优势拓展传播渠道,利用其便捷性、时效性、交互性等特点,打破时空限制,[4]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加方便、快捷。
(3)努力营造创意生态环境,积极培育高端文化创意人才。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是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因此,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发展必须以人才建设为根本,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创造有利于创意人才全面发展和安居乐业的创意创业环境,以此来吸引和留住优秀创意人才,构筑创新创意人才汇聚高地。
第一,营造文化创意生态环境、打造特色化创新创意之城。世界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认为:“创意生态是适合创意生活与创意生产的小环境,良好的文化创意生态环境是吸引和凝聚优秀创意创业人才的关键”。因此,常州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营造宽松、和谐、包容、开放的创意生态环境。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创造使文化创意人才乐于工作、乐于生活的政策环境、创作环境、发展环境和生活环境等;另一方面,大力弘扬创新创意精神,加强在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和展览馆等公共文化场馆上的建设投入;鼓励和扶持艺术街区、创意社区、艺术画廊、设计工作室等文化创意集群的创立,并依托这些创意集群常规性地举办一些文化讲座、艺术表演、艺术展览和博览会等公益文化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意氛围,构建具有浓厚文化气息和现代气息的创新创意之城。
第二,完善创意人才建设机制、引进培育高端文化创意人才。在文化创意人才队伍打造上,坚持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引进和培育复合型高端文化创意人才。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人才安居、人才创业、人才奖励等人才引进政策,以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需求为导向,多方位、多渠道开展文化创意领军型人才的引进,充分发挥领军型人才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努力建设一流的文化创意和设计团队;另一方面,充分依托常州的高校资源,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紧密结合当地的产业现状和市场需求,注重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实行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专业技能与文化素养并重、文化创意能力与文化经营能力并重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创意策划、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影视动漫、软件开发、新媒体应用等新型业态人才。其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人才发展战略,积极培育一批骨干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例如,选派一些文化创意骨干到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达的地区进行学习和交流,学习经验、开拓思维,为文化创意和设计企业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化战略眼光的文化创意经营管理人才。同时,联合高等院校和文化创意机构建立文化创意人才培训基地,定期开展文化人才分类培训,并聘请一些国内外文化创意领域的名家名人进行指导或讲座,加快培育一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急需的擅创意、会设计、懂市场、能经营的高端文化创意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思勤.产城融合核心应“以人为本”[J].南方,2013(19):20-21.
[2] 李慧,张玉玲.文化创意:如何做好深度融合大文章[N].光明日报,2014-02-27(14).
[3] 曹坚.崛起的文化创意新城——常州创意产业基地文科融合发展之路[N].科技日报,2013-03-08(4).
[4] 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2):49-55.
作者简介:廖丰丰(1982—),男,湖南浏阳人,硕士,常州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