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震文、张弛:乐在笔墨山水间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en16885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候,上海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都会邀请海派著名书画家们精心创作一组专题国画作品,一组12幅,编印成一本台历,以飨世界各地的华人藏家。2015年,这个传统由上海书画院执行院长乐震文先生和他的夫人、著名女画家张弛女士联袂执笔,夫妻二人以《中华名山图》为主题,为羊年进行这次专题创作。“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度,山水相连,在文化艺术上派生出了山水诗和山水画,成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特色之一。”谈到创作初衷,二人这样表示。所以夫妻俩本次创作精选了中华十二座名山,包括“三山”黄山、庐山、雁荡山,“五岳”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五台山、普陀山、九华山,旨在体现人文精神和自然景观的融合千古不朽。而每座名山更是依季节取景,如“黄山雪霁”、“雁荡早春”、“五台金秋”、“九华冬韵”等四时风光,或云雾连绵或春芳拂面,使人感叹于大自然的天生造化之美。
   “我们把十二座山按月份排好,一月至六月归一人,七月至十二月归一人,我选了前半部分的。”谈到十二幅画作的分配,看起来中规中矩没什么“花头”、但温文淳厚的乐震文却温柔一笑:“七月到十二月历经夏秋冬三季,山的色彩最丰富,还有雪景,这些都是我夫人最擅长的。”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如乐震文、张弛夫妇这般乐在山水,又情系笔墨“山水”间的,还真是令人会心又羡慕呢。
   乐震文是浙江镇海人,擅长山水画。他的画作立足于山水之间,以东方文化所特有的哲学意味、意象情趣调遣笔墨,富有生命力。看他的画,会不知不觉地被引向苍翠的峰峦间、湿漉的石径、蜿蜒的小溪和柔曼的云雾中去。而妻子张弛则出身在绘画世家,父亲张大昕是沪上颇有知名度的山水画家,张弛从小耳濡目染,五岁就开始学画,之后更师从艺术大师陆俨少。因为长期旅居日本,张弛的中国山水画在日本画坛颇有影响,早在2008年三十二届全日本水墨画秀作上她的作品《海涛松声》获日本外务省大臣奖之前,就有人曾经用“倾听自然,对话日月”来形容张弛的画作。而亲近大自然,确实是这对画家夫妻最常用的寻找灵感方式,他俩都喜欢到野外去写生。有趣的是,夫妻携手写生,两人却各有各的艺心逸趣。乐震文崇尚朴实的山石,崇尚实在和自然。他作画注重内在的感觉,但技法属于传统。他说:“正因为那些山石经受住了风雨,忍受住了孤独和寂寞,才能如此恒久。作为造型艺术,重要的不是形象是否准确,而是通过形象来揭示画家的深刻思想。”张弛则常常将自己融入大自然,“我很喜欢大自然的那种韵味,那种无声的力量,能够将人融为它的一份子,能给我很多启示,让我有冲动用作画的方式将它们表达出来。”
   欣赏趣味的不同,也许因为两个人艺术之路的起源最初就不那么相同吧。在乐震文的记忆里,走上艺途的经历多少是一种幸运:“1974年,全国掀起了批‘黑画’的高潮,那时我正在上海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技工学校读书,在今天看来似乎被大部分人都有所轻视的技校,在那个年代已经是最高的学府了。既是机缘又是巧合,我于1973年中学毕业后被分进了这所学校,后来才知道,校方负责人是从全上海应届中学毕业生中挑选了美术尖子。”在当时,校方给他们设置的课程主要是学画,以期望这些学生临摹的名人字画可出口为国家创收外汇。课程虽然严格,但与当时的其它行业相比,素描、花鸟和山水的学习,还有每日习字,这俨然已经是文革中的世外桃源了。“那时的我对花鸟画很着迷,有幸认识了江寒汀的传人乔木先生。”乐震文回忆往事,颇感唏嘘:“在入技校之前,年幼的我虽然一直在帮着学校出大字报、画刊头,自认为对画面的造型和色彩处理有些心得。但一转到国画,绘画材料和思维方式就变得完全不一样,拼命练习和努力适应成了我的日常工作,直到1974年批‘黑画’,因为山水、花鸟之类的画科都被批成资产阶级的东西,只有政治人物宣传画才是那个时代的主流。学山水只能偷偷地学,那时的我没什么可以顾虑的,只是尽情学画,欢乐无比。”而就是在这一段学画期间,乔木先生给乐震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因为先生画得好,他对画理的认识也十分考究:“在我的记忆中,乔老师不仅特意给我画了梅、兰、竹、菊的示范图稿,还殷切叮嘱我‘画花卉要注意花的特性,要分清是草本还是木本,叶子的生长规律是轮生还是互生的,这些都要从根部往上研究的,搞懂了,画出来就不会出错’。他边说边示范,看着他气正神定的落笔最是享受,他下笔的准确和生动成了我对自己往后艺术创作的要求。”
   而对于出生绘画世家的张弛来说,走上笔墨之路则是一种必然——成为一名山水画家,是父亲张大昕很早就给张弛“规划”的人生。张弛比姐姐小五岁,姐姐学画的时候,她也跟着在一边涂鸦,“大人们都说我画得好,我不想让他们失望”。七八岁时,父亲开始让她临摹山水画扇面、山水小品等,“他说希望我画山水画,因为山水画画得好的女画家并不多。我估计可能是当年受条件限制,女子随意出门走访山川的可能性太小”。如果不是那场文化浩劫,也许张弛的艺术生涯应该是一条专业的科班之路,但因为时代原因,无学可上,1975年她进入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技工学校,因为成绩优异被学校留了下来——是的,就是乐震文所在的那间学校,也许这正是他们缘分的开始吧。但不同于心怀感恩埋头苦学的乐震文,年轻的张弛不甘“临摹”的寂寞,她和同伴以自己的创作作品搞了个画展,结果展览很成功,第二年就被日本方面订走了她的100幅作品。至此,张弛迎来了自己的山水画时代,“100幅连着100幅,订单不断”。当时很多人羡慕她,但张弛却觉得没劲:“画完就运走了,没人评价,没人说你的画好,也没人说你的画不好。这样过了几年,就没劲了”。卖画不是根本目的,不断追求艺术的新境界才是张弛的追求。1985年,她毅然选择到浙江美院进修。张弛很幸运,在那里她碰到了山水画大师陆俨少,还收她当了弟子。“进修规定只有一年,老师去帮我打了报告,延长了一年。第二年,我在他家里跟他学了整整一年的画。”中国画的笔墨尤其是用笔十分重要,不是亲眼所见,很难学到真谛。张弛有这样好的条件亲看陆老作画,至今对他只用一支笔来完成作品这一点,以及他的为人,他的品格,印象极其深刻,敬佩至极。回忆起浙美的这两年,张弛总是充满了感激之情。她认为这对她能在东渡日本立足,对她艺术上的提高,极为重要。    然而,虽然经历不同,两个同样起步于传统山水画又同样在艺术之路上勤于求索的艺术家还是走到了一起。说起这个话题,内敛含蓄的乐震文一本正经:“我们就是同学,经常一起画画,一起写生,就走得越来越近了呗。”“那太太当初吸引到你的究竟是人还是画呢?”八卦记者不依不饶,于是害羞的先生只好顾左右而言他:“其实女性选择画山水的并不多,因为无论实地采风还是作画过程对她们而言都比较辛苦和吃力,所以多数女画家选择花鸟。而张弛却独好山水,也尤擅山水,大概就是这一点让我最初开始留意她。”而对于这类“夫妻二人在同一个领域中难免形成家庭内部竞争”的玩笑话题,乐震文同样半开玩笑半认真回应道:“嗯,有几年别人都说我们画风很像,所以我也经常关注她的画——一旦发现她风格像我了,我就赶紧再加紧往前冲几步,在这一点上,我太太就是我提升自己最好的动力啊。”
   话虽如此,其实相较于一门心思专于创作的太太,乐震文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业重心,就是他目前任职执行院长的上海书画院。自从担任这个职务以来,乐震文不仅多次带领书画院的艺术家们出访外国、向全世界展示我们中国的艺术瑰宝,与此同时更在组织修编海派画家数据库,主编《上海书画》杂志。目前已经录入《上海书画》的有谢之光、钱慧安、陆小曼、若瓢、周炼霞、陈小翠、乔木、来楚生、白蕉等海派名家,《上海书画》在尘封往事中钩沉出一段段的画界掌故,重述老先生们学艺、参展、立名的艺术人生,采集先辈的风雅轶事,光复他们的书画成就;而非营利性质的数据库也于2013年底开始被挂在了网上,在乐震文组织下,已为30多位海上书画家制作了年表,传递出了海派书画磅礴厚实的文化底蕴。目前寄存在上海书画院旗下的上海书画数据库,已经被打造成了上海海派艺术的“名人堂”,乐震文和他的团队一手挖掘已故先人,另一边也在与70岁以上的老画家们务虚谈艺。
   谈及这个艺术工程的初衷,乐震文其实颇有感慨:“我在上海书画院任职已经五年,在其位谋其职,我很关注在上海地区老一辈的画家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的艺术成果,这些老画家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当下也难有其右者,但是他们已经被时代所慢慢地淡忘了,我觉得很可惜。因此我想把我们这个海派数据库打造成一个无失偏颇、没有导向的信息库,通过出版和上线,让大众自由去评论,去发掘老一辈艺术家的经典抑或缺失。”这个过程中,乐震文亦得到了那些老先生家属们的大力支持,他们觉得父辈已经过世多年还被人记得,也是很受感动,所以往往会拿出老艺术家们最经典、最珍贵的资料与他分享,“因此我感到这个数据库的成就与意义不在于对我个人的意义,也不仅仅在于书画院,它的构建可以说是为了上海精心打造的,更是为整个江南艺术圈所做出的应有的贡献。”
   说到“江南艺术圈”,这也是乐震文一个颇有见解的创意——他一向不怎么认同“海派艺术”这样的说法,认为现在但凡提“海派”基本就是专指“上海”了,这其实是自己把自己限制住了。“程十发先生曾经说,海派无派,不尊宗主,我以为他十分正确——并且毫无轻慢的意思。”乐震文说,从文化层面,一个是没落文化迁移,清末民国初年,清朝的遗老遗少、没落贵族,迁徙到上海,大量的艺术珍品带进上海;另一个是在欧风美雨之下外国文化的渗透与影响,老上海的艺术品市场曾经非常发达,作为商贾之都的上海亦因此吸引、云集了众多实力派艺术家,现在众所周知的张大千、齐白石、黄宾虹、傅抱石都曾在上海卖过画,可以说当时全国各地的大艺术家都来上海,同时也自然而然的群聚,形成了海派。“但是当下如果我们继续把海派当做老的概念继续延续下去会产生很狭隘的问题。所以近年我跟很多朋友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提出应该是用‘江南艺术圈’这么个新概念取代海派。而且我近年也一直在江南不断的走动、宣扬这个概念,可以说这个概念基本得到了江浙沪地区的艺术家们的认可。”乐震文表示,一直以来浙江和江苏的艺术家对“海派”这一概念都略有微词,“在他们印象里一提海派就把他们排除在外了,如果是江南艺术圈,江浙沪一带的艺术就都包含在内了,有利于地区间的交流与共荣”。
   除了在命名上打通地域外,乐震文其实更看重于的是江南艺术圈这个“新概念”的未来发展:“江南艺术圈未来的发展,事实上是建立在江浙沪大区的艺术家们共同思考的艺术生存问题的基础上,这远远要比单纯讨论海派艺术的发展要开放的多,视角更广,范围更大,这对于艺术家的胸怀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艺术家的胸怀要宽广,否则这样的艺术家是不具有活力的。”当然,在乐震文看来,无论是海派、江南文化圈,抑或是整个中华艺术,艺术家们在当代需要更多思考的依然是艺术本体的问题。江南艺术圈注重笔墨,注重传统的继承,这是共同的认识,但是我们的海派固步自封了这么多年,远远比不上江苏、浙江的艺术家,一个好的艺术家如果不关注传统的继承,也不重视笔墨的话,那么中国画就要没落了。“艺术家要将笔墨与传承紧紧地捏在手里,否则我们对艺术的认识会被异化掉,”说到这个,一直笑呵呵的乐震文一下子严肃起来:“当下有很多人把实验水墨、观念水墨放在中国画的概念里面,我不觉得是好事,反而越发地紧张和不解,因为经典是不允许实验的。经典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我们看得到它打哪儿来,又上哪儿去;而实验却是在隔断传承的基础上任意而为。所以我多次提出实验美术、概念美术、概念水墨不应该归类在我们中国画的范畴里。”在乐震文看来,当代的艺术圈有点烦躁,艺术家们有点急功近利,这样是做不好艺术的,“我希望他们都可以静下来,沉淀下来,回归到经典,考虑一下艺术的倾向性、标准问题,只有这样中国画艺术才更有生命力。”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债转股各个操作过程的特点,分析债转股各方参与主体的既得利益,站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角度卜之上,以债转股实施的外部环境为依托,将企业资产价值的提升作为主线,从有利于
老仲也走了,这几年一位位老艺术家相继离去,让我们很不好受,但这是自然规律。我一直记得瑞芳老师生前说过的那段话:“道临走了,大家很难过悲痛,可我们要想想他被病魔折磨着、痛苦地活着还不如早点解脱,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人活一辈子,只要没有留下太多的遗憾就是最大的幸福。”  老仲是因为直肠癌扩散,2014年12月25日中午离开我们,享年90岁。他是去年春天查出患了直肠癌,不久就做了手
期刊
每年新年前后总能收到一些贺卡,但最早收到的肯定是周碧珍先生寄来的,几乎年年如此。贺卡很精致:正面是周先生与老伴——上海大学终身教授、博导何国森先生二人和蔼可亲而略带微笑的合影,反面则是由两位亲笔签名的新年贺词,而且每年的格式都是一样的。每年年底12月初,收到周先生的新年贺卡,我也就恍然大悟:一年又过去了!往往也是带着周先生美好的祝福进入新的一年!年初我也总是带着女儿登门拜年。   周碧珍,这位上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陈伯吹先生离开我们有17个年头了,就像天上的一颗永不陨落的星辰,时光愈久愈加光耀照人。眼见他生前亲手播种的一颗种子,发芽长大而终于成为参天大树,正在福荫着千家万户的孩子们,后学如我者不能不感到由衷的欣慰和无尽的怀念。  作为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代宗师,自幼家境贫寒的伯吹先生,16岁担任乡村小学教师,17岁写作《模范同学》。这部小说后来改名为《学校生活记
这是张50年前上海剧协的老照片。1964年,担任上海剧协领导的刘厚生同志调任中国剧协,上海剧协驻会全体同仁欢送他,在剧协楼前阶梯上拍了这张“全家福”。   其实,说“全家福”并不确切。因为据健在的老同志指认,除照片上的25位,还有7位因公外出,没能参加这个欢送会,当然也没能进入这个画面。也就是说,当时剧协驻会的有32位同志,这是剧协历史上驻会人数最多的时期,它代表了剧协的一代辉煌。   “文革
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会计信息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国家、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等有关各方都需要利用会计信息作为其决策的依据之一.然而,在中国现实经济
本文以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对直复营销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前家具业营销现状中的主要问题和家具业所处营销环境的深入分析,结合家具业营销发展趋势、
目的: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49例均筛选于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疑似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