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下乡”即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是一项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1]。“三下乡”活动是推动农村经济和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认识水平、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促进农科大学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手段。实践证明,“三下乡”活动是一种“多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无疑对与“三农”问题有着紧密联系的农科大学生和农科大学来说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三下乡 农科大学生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113-02
Research on Positive Effects of “Journey to the Countryside”on Agricultural Undergraduate Student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i Fanglong,Wang Xiaojuan,Guo Chao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thwest A&F University,Xianyang Shanxi,China 712100)
Abstract:“Journey to the countryside”which is about technology,culture and hygiene,is a sort of practical activit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during the summer vocation.Not only is it a significant method to promote rural economy and culture development,and improve the awareness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but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boost the teaching reformation and improve the education quality 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 well.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Journey to the countryside”activity is one kind of social practice that is“multi-win”form.Therefore,it has a vital effect o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nd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hich have close relations with “three-agriculture”hinders.
Key Words: Journey to the Countryside;Agricultural Undergraduate Atudents;Teaching
1997年5月6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三下乡”活动从1997年暑假开始实施,至今已有10几年的历史[2]。对于农科大学生来讲,“三下乡”活动的成功开展,为农科大学生深入了解当前农村的基本状况、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以及政策落实力度等诸多与“三农”息息相关的问题提供了契机,同时在农科大学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学改革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 “三下乡”是提高农科大学生认识水平的重要渠道
“三农”问题是目前中国社会的关注热点之一。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自从2003年中国共产党将“三农”问题列入正式的工作报告以来,我国政府每年都会制定和下达一系列与“三农”问题息息相关的政策和指导方针,促进着农业结构加快调整和农村经济不断深化改革。面对现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农村劳动力的变迁,农村教育机制的改革,以及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大改变等现象,对于与“三农”问题有着紧密联系的农科大学生来讲,单单只靠书面上的知识来合理地认识这些社会现象是远远不够的。
“三下乡”活动的开展,为农科大学生积极地深入到农村当中,通过亲身体会、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和方法来了解当前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的输出状况,农民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的改善状况,农村的教育教学质量等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渠道。通过在“三下乡”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可让农科大学生在主观和客观上对目前农村的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对现行政策进行合理地理解和把握,清醒地认识“三农”问题,辩证地去看待目前农村中的种种社会现象,认真地总结农村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以便明确自己今后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2 “三下乡”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随着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以及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加大,当前的社会竞争显得愈发激烈,而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大学生正处于学生和社会人的变更阶段,是个人综合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目前,大学教育往往脱离不开校园式的教育,这就使得大学生无法很好地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平稳过渡。就道德素质而言,大学生接受的道德教育往往理论式的道德教育,大学生长期处于校园环境内,无法与真正的社会环境实现接轨。个人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在校园文化日渐丰富的今天,大学生在校园内组织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大多针对的是受过良好教育、文化水平较高的学生群体,而步入社会后,则面临着与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文化修养千形百态的各形各色的社会人交往,这就使得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接受的个人能力培养显得未免有些力不从心。 “三下乡”的开展,为大学生充分利用假期时间来提高综合素质,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平稳过渡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在“三下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求大学生要深入到相比于校园坏境和设施条件较差的农村基层中去,在文化水平较之大学生相对偏低的农民群体中生活和开展活动,这就使得大学生能亲自去尝试、去接触农村的生活环境和各种相对复杂的情况,在条件相对较差的环境中去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在活动成功与失败中去寻找自身的不足,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培养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同时,在活动中,大学生需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在与这些人接触的过程中,学会怎样去与不同的人交往,学会更多的社会经验和待人接物的方法,学会怎样去体现当代大学生的风范,从而提高自身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另外,从“三下乡”活动的策划、宣传、申报、活动的开展、活动结束后的总结,以及个人的知识水平来看,“三下乡“活动从开始到结束都不可能由一个人来完成,这就要求“三下乡”活动必须以团队合作的形式来开展。在“三下乡”活动开展的每一个环节中,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要发挥自身的长处和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相互配合和协调,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还可以增强彼此之间的友谊,锻炼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
3 “三下乡”是农科类大学教学改革的有力手段
目前,我国高校招生规模逐渐扩张,大学教育普遍存在学生课程多、时间紧、学习和就业压力较大、教学资源紧缺等问题。对于农科大学生而言,目前在学校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大多停留在理论学习阶段,与生产实践接触较少。而农科类专业大都是对生产实践要求较高的专业,如果脱离了生产实践,则会使教学质量大大折扣,也不符合国家对实践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和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现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发生着重大变化,农村的大棚种植业、园艺园林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收入息息相关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但养殖户和种植户大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基本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亟需先进的理论指导和销路的拓展,而“三下乡”活动正符合了这些要求。
通过“三下乡”活动,不仅可以让农科大学生充分利用假期时间搞好实践学习这一环节,而且还为农科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平台。在“三下乡”活动中,通过义务支农这一环节,农科类大学生不仅可以将自身学到的先进理论知识带入农村基层的生产中,以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发现生产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或反映给相关专家和部门予以解决,使农村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等相关产业健康、科学地发展,而且还可以通过生产实践来反馈理论学习中的不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大学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提高成就感和自信心,更好地实现自我定位。另外,大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的宣传作用来联系更多的客户,帮助当地农村拓宽农产品销路,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了农民的收入问题,也顺应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对于农科类高校而言,通过大学生参加“三下乡”活动,弥补了实践教学环节当中的不足,缓解了部分教学资源紧缺的问题,通过实践强化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这在教学质量上有了一定的正效应,也成为了农科类大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有力手段。
4 结语
“三下乡”活动是一种“多赢”式的活动,大学生参加三下乡活动不仅响应了国家对大学生要深入到农村基层中的要求,还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等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过近几年对“三下乡”队伍到过的农村进行的调查问卷所反映的数据来看,几乎所有的农村都对“三下乡”活动给予了支持,并认可“三下乡”活动对当地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大学生参加“三下乡”活动还使自身的综合素质、认识水平得到了提升,也实现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过程,使自身的学业水平得到了提升。农科类大学通过积极地鼓励大学生参加“三下乡”活动,也优化了教学资源,提高了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和自身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 黄其椿,何龙飞,黄桂香,等.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农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9(28):103-107.
[2] 邹元元,柳礼泉.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4):118-120.
①基金项目:本文获2009年度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基金支持(项目编号:TS11752)。
关键词:三下乡 农科大学生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113-02
Research on Positive Effects of “Journey to the Countryside”on Agricultural Undergraduate Student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i Fanglong,Wang Xiaojuan,Guo Chao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thwest A&F University,Xianyang Shanxi,China 712100)
Abstract:“Journey to the countryside”which is about technology,culture and hygiene,is a sort of practical activit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during the summer vocation.Not only is it a significant method to promote rural economy and culture development,and improve the awareness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but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boost the teaching reformation and improve the education quality 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 well.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Journey to the countryside”activity is one kind of social practice that is“multi-win”form.Therefore,it has a vital effect o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nd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hich have close relations with “three-agriculture”hinders.
Key Words: Journey to the Countryside;Agricultural Undergraduate Atudents;Teaching
1997年5月6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三下乡”活动从1997年暑假开始实施,至今已有10几年的历史[2]。对于农科大学生来讲,“三下乡”活动的成功开展,为农科大学生深入了解当前农村的基本状况、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以及政策落实力度等诸多与“三农”息息相关的问题提供了契机,同时在农科大学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学改革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 “三下乡”是提高农科大学生认识水平的重要渠道
“三农”问题是目前中国社会的关注热点之一。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自从2003年中国共产党将“三农”问题列入正式的工作报告以来,我国政府每年都会制定和下达一系列与“三农”问题息息相关的政策和指导方针,促进着农业结构加快调整和农村经济不断深化改革。面对现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农村劳动力的变迁,农村教育机制的改革,以及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大改变等现象,对于与“三农”问题有着紧密联系的农科大学生来讲,单单只靠书面上的知识来合理地认识这些社会现象是远远不够的。
“三下乡”活动的开展,为农科大学生积极地深入到农村当中,通过亲身体会、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和方法来了解当前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的输出状况,农民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的改善状况,农村的教育教学质量等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渠道。通过在“三下乡”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可让农科大学生在主观和客观上对目前农村的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对现行政策进行合理地理解和把握,清醒地认识“三农”问题,辩证地去看待目前农村中的种种社会现象,认真地总结农村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以便明确自己今后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2 “三下乡”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随着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以及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加大,当前的社会竞争显得愈发激烈,而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大学生正处于学生和社会人的变更阶段,是个人综合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目前,大学教育往往脱离不开校园式的教育,这就使得大学生无法很好地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平稳过渡。就道德素质而言,大学生接受的道德教育往往理论式的道德教育,大学生长期处于校园环境内,无法与真正的社会环境实现接轨。个人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在校园文化日渐丰富的今天,大学生在校园内组织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大多针对的是受过良好教育、文化水平较高的学生群体,而步入社会后,则面临着与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文化修养千形百态的各形各色的社会人交往,这就使得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接受的个人能力培养显得未免有些力不从心。 “三下乡”的开展,为大学生充分利用假期时间来提高综合素质,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平稳过渡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在“三下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求大学生要深入到相比于校园坏境和设施条件较差的农村基层中去,在文化水平较之大学生相对偏低的农民群体中生活和开展活动,这就使得大学生能亲自去尝试、去接触农村的生活环境和各种相对复杂的情况,在条件相对较差的环境中去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在活动成功与失败中去寻找自身的不足,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培养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同时,在活动中,大学生需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在与这些人接触的过程中,学会怎样去与不同的人交往,学会更多的社会经验和待人接物的方法,学会怎样去体现当代大学生的风范,从而提高自身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另外,从“三下乡”活动的策划、宣传、申报、活动的开展、活动结束后的总结,以及个人的知识水平来看,“三下乡“活动从开始到结束都不可能由一个人来完成,这就要求“三下乡”活动必须以团队合作的形式来开展。在“三下乡”活动开展的每一个环节中,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要发挥自身的长处和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相互配合和协调,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还可以增强彼此之间的友谊,锻炼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
3 “三下乡”是农科类大学教学改革的有力手段
目前,我国高校招生规模逐渐扩张,大学教育普遍存在学生课程多、时间紧、学习和就业压力较大、教学资源紧缺等问题。对于农科大学生而言,目前在学校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大多停留在理论学习阶段,与生产实践接触较少。而农科类专业大都是对生产实践要求较高的专业,如果脱离了生产实践,则会使教学质量大大折扣,也不符合国家对实践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和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现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发生着重大变化,农村的大棚种植业、园艺园林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收入息息相关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但养殖户和种植户大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基本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亟需先进的理论指导和销路的拓展,而“三下乡”活动正符合了这些要求。
通过“三下乡”活动,不仅可以让农科大学生充分利用假期时间搞好实践学习这一环节,而且还为农科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平台。在“三下乡”活动中,通过义务支农这一环节,农科类大学生不仅可以将自身学到的先进理论知识带入农村基层的生产中,以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发现生产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或反映给相关专家和部门予以解决,使农村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等相关产业健康、科学地发展,而且还可以通过生产实践来反馈理论学习中的不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大学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提高成就感和自信心,更好地实现自我定位。另外,大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的宣传作用来联系更多的客户,帮助当地农村拓宽农产品销路,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了农民的收入问题,也顺应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对于农科类高校而言,通过大学生参加“三下乡”活动,弥补了实践教学环节当中的不足,缓解了部分教学资源紧缺的问题,通过实践强化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这在教学质量上有了一定的正效应,也成为了农科类大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有力手段。
4 结语
“三下乡”活动是一种“多赢”式的活动,大学生参加三下乡活动不仅响应了国家对大学生要深入到农村基层中的要求,还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等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过近几年对“三下乡”队伍到过的农村进行的调查问卷所反映的数据来看,几乎所有的农村都对“三下乡”活动给予了支持,并认可“三下乡”活动对当地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大学生参加“三下乡”活动还使自身的综合素质、认识水平得到了提升,也实现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过程,使自身的学业水平得到了提升。农科类大学通过积极地鼓励大学生参加“三下乡”活动,也优化了教学资源,提高了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和自身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 黄其椿,何龙飞,黄桂香,等.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农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9(28):103-107.
[2] 邹元元,柳礼泉.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4):118-120.
①基金项目:本文获2009年度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基金支持(项目编号:TS1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