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学》课程教学案例资源库研究与建设

来源 :重庆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un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以安全工程专业《防灾减灾学》课程改革为要点,针对专业学生培养实际需求,结合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提出包含前期工作准备、确定目标选题、搜集目标案例、案例剪裁完善和收纳整理入库6个环节的《防灾减灾学》课程教学案例资源库建设,以丰富教学资源,联系理论与实际,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研究结论可为相关教学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其他文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地一方面要响应国家宏观政策,同时还需结合自身地域特征,在振兴乡村中走出具有地域特色的道路.日前,山东省出台了相关政策,希望通过推行“美丽村居”规划,保护和传承传统村落的民居建筑文化.该文以鲁中山区部分传统村落中的民居单体为例,选取建筑的屋顶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总结鲁中山区乡村民居屋顶面的特征,并对这些特征的成因和利弊进行分析,考察鲁中山区传统民居屋顶的现实价值,提出“美丽村居”背景下乡村民居建筑设计的原则,为“美丽村居”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以更好地推动地域建筑文化传承
乡村风貌是一种活态的文化,不仅在物质空间层面对乡村环境具有提质升级的作用,更是构建乡村文化基底与内涵特色的关键.做好乡村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城乡规划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该文以福建省浦城县枫溪乡岱后村建筑风貌整治为例,通过对村庄建筑的屋顶、门窗、外墙饰面、色彩等要素进行控制,使传统建筑的质感得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对具有代表性的农宅进行示范改造设计,尽量遵循原有建筑的外观类型和材质,内部空间则根据村民现有的生活方式或房屋用途进行布局和改造,力求建筑风貌的保护不影响村民居住品质的提高,实现外部的乡土性与内
田园综合体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新途径之一,是将乡村内部较好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进行整合而形成的一种乡村旅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当前所流行的旅居养老,深入考察二者之间的共性,发现存在着一体化设计的可能性.该文以常德市阳山苑田园综合体设计方案为例,从主题定位、场地选址、总体布局、景观组织四个方面对田园综合体与旅居养老的一体化设计策略进行解释说明,可为当下田园综合体旅居养老一体化的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该文基于1975年、1987年、1995年、2000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图,分析重庆市区城市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时空变化分为九个缓冲区和八个象限,该文分析了不同缓冲范围、不同方向的城市建设用地的密实度,并进一步拟合了密实度和坡度.结果表明:重庆市区在2000年至2010年期间,城市建设用地增长迅速,以每年5.69%的速度急剧增长,扩张模式显示为一个中心和多个子中心的空间模式.此外,尽管城市扩张的关键区域(城市建设用地增长最快的地区)的密实度高于城市扩张
城市化进程中,常常伴随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的产生,“两违”建筑不仅缺少设计和质检,与城市规划不相符,还往往因突击而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同时存在无法及时发现、取证难、执法难的问题.利用数字化手段为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两违”建筑提供技术支持是遏止“两违”行为的有效途径.该文以福州市高新区开展的“两违”动态监测为例,研究利用无人机获取多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并对其加以遥感处理分析,可达到对监控区域“两违”变化多时相、高频监测的目的.研究结果可为相关执法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支持.
该文以土建专业核心课程《钢结构》为载体,按照钢结构领域的核心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结合学生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选取教学内容,深挖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其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以高职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课程育人培养体系建设为核心,开展课程育人培养模式的研究.该文分析在各个教学环节下的“工匠精神”课程教学育人,以钢结构工作领域核心岗位群的工作业务为出发点,对接岗位证书,采用项目化教学设计,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学习、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养成融入教学全过程.研究认为,创新教学方式,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传统的工业生产模式逐渐被第三产业取代,工业生产遗留的建筑物失去原有的生产能力而被闲置或遗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该文基于绿色节能理念,以某高校废弃锅炉房为例,研究如何提升建筑改造的实用性、功能性、经济性,进一步探索工业建筑在校园语境下的绿色再设计,可为相关案例的改造与研究提供参考.
近日,由重庆市大数据发展局组织开发的“数字重庆”云平台多云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该系统上线后,重庆市云资源开通、变更、终止等都通过这一系统受理,部门最快1天就可完成云资源开通,而以前至少需要1至2周.
期刊
为了探究聚丙烯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及破坏形态的影响,揭示聚丙烯纤维的增强效果,该文分别设计了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4 kg/m3、0.8 kg/m3、1.2 kg/m3和1.6 kg/m3的混凝土在14天、28天、60天养护龄期下,立方块抗压和轴心抗压试验,同时,与普通混凝土(纤维掺量为0)作对比.研究发现,0.8~1.2 kg/m3掺量下的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加入聚丙烯纤维后混凝土的完整性更好.该研究可为聚丙烯纤维材料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与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纳米二氧化硅掺入到水泥基混凝土中,可显著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该文用不同掺量的纳米二氧化硅等质量替换胶凝材料的方式制备高性能混凝土,通过检测宏观指标(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冻性能)和微观指标(扫描电镜、汞孔隙率法),表征纳米二氧化硅对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掺量的纳米二氧化硅等质量替换胶凝材料,能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劈裂抗拉强度,改性后混凝土的抗冻效果良好,冻融循环后质量损失较小,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率减小;当纳米二氧化硅掺量为3%时,与水泥水化反应形成的孔隙填充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