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留守儿童因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和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性导致心理问题突出,情绪障碍就是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之一。辅导老师通过合理情绪疗法改变孩子的认知,重建合理信念,使孩子走出了情绪的困惑并得到良性发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情绪障碍;合理情绪疗法;辅导案例
一、基本资料
李某,男,15岁,某农村中学初三学生,因情绪出现障碍,由活泼开朗变得闷闷不乐,内心充满矛盾前来求助。
二、来访者自诉
近两个月来,他苦闷压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好。因就近上学,他被寄放在后妈的娘家。跟着外公外婆有四年了,他发现他们不怎么喜欢他,经常说他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在家里,他什么也不敢做,生怕外公外婆责备他。有一次家里丢了东西,他们硬说是他拿的,连父亲也那样认为,无论他怎么辩解,他们也不相信他。他把这些强压在心里,很苦闷,总想发泄出来。于是,在与同学交往时,容易发怒,上课也大声地说话,再加上当纪律委员,更是找到了发泄的机会。同学们不喜欢他,觉得他很虚伪,不愿意与他接近,有时说难听的话给他听,甚至连吐口水都对着他。他知道自己有很多做得不对的地方,尽量克制自己不发脾气,但同学还是看不起他。他难受,不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不知道该怎样做才好,内心充满了矛盾。
三、背景资料
(一) 家庭背景
1.家庭成员:父亲、后妈、姐姐,三人都外出务工。
2.个人成长史:自小生活在吵闹的环境里,父母常吵架。他11岁那年,父母离了婚,他现在常常为当年无力挽留父母的婚姻而流泪。上小学六年级时,父亲把他寄放在后妈的娘家。在这个家,他觉得很孤独,无法跟外公外婆沟通。父亲、姐姐和后妈都常年在外打工,对他关心很少,相互沟通也很少。亲生母亲对他很好,但离他太远,一年才见一次。
(二) 学校背景
1.学校环境:农村中学,学校对常规教学抓得很紧。相对来说,有利于学生身心放松的、互相沟通的集体活动较少。
2.班级环境:初一、初二时,由于班主任性格温和,缺乏严格要求,因此班上的学生言行举止自由放纵,班风较差,缺乏凝聚力。他担任纪律委员,工作困难。现进入初三,换了班主任,相对好了些。
四、分析与诊断
他是一个人来咨询室的,给我的印象是一个阳光的男孩,穿着有个性。从表面看,给人的感觉很开朗。坐下时,他不敢抬头,心情沉重。说话时,很快就进入话题,把种种矛盾困惑倾诉了出来,语言流畅,表达清楚,说到激动处会情绪高涨。
做EPQ测试,得分:E,60;N,75;P,52;L,35。从测查的结果看,来访者是一个典型的情绪不稳定者,性格倾向于外向。我认为李某的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缺乏自信是与他的生活环境分不开的。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他都找不到归属感,但自尊的需要又促使他在别人面前很要强。言行穿着都有个性,目的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得到别人的尊重。但同学的反感,与他的疏远,又令他产生挫败感,觉得同学看不起他。回到家又得不到关爱,情感的缺失导致了他内心的郁闷、压抑,于是就用发怒来宣泄,这样导致了严重的情绪不稳定,以至发展到轻微的关系妄想,例如,同学吐口水都是针对他来的。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了两个月,但还能在理智控制下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行为也不失常态。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这是一例因现实生活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情绪障碍,并伴有思维障碍。
五、辅导策略与实施
(一)辅导策略
由于该生智力水平较高,有较强的自尊,我想通过质疑,引导他对自我进行深层探索。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消除产生情绪障碍的不合理信念,帮助他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来代替不合理的信念。适当运用行为治疗,调节外部环境的刺激,减少他与同学产生矛盾的机会。
(二)辅导过程
1.第一次面谈
我主要通过倾听、尊重、同理、积极关注等技巧与他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收集资料。我了解了他家庭、交友及班级情况后,然后给他布置了家庭作业:每天记下快乐与不快乐的事,并把当时的情绪体验写下来。他点了一下头,但马上情绪冲动起来,大声说“我不是好学生”,冲出咨询室,哭了起来。等他哭完,我安慰了他,然后让他先回到班上去。
2.第二次面谈
从家庭作业反馈的信息看,他觉得同学对他说难听的话,讨厌他,甚至用吐口水来侮辱他。针对这一问题,我采用合理情绪想象技术,改变他的认知。我要他闭上眼睛,尽可能坐得舒服些并开始想象:你正和一些同学在一起,有男有女,尽可能想象得像真的一样,继续往下想,有几个人好像在议论你,用那种眼光在看你,好像你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对你流露出讨厌的神情,接着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你现在有什么感觉?
(2)继续想象,你现在体验到了什么?
(3)你把你体验到的这种情绪转变为一种失望和遗憾,能做到吗?
(4)他们只不过是不喜欢你而已,有什么理由必须让别人都喜欢你呢?
(5)即使他们真的不喜欢你,那又怎么样?你不是还好好地坐在这里吗?并不是真的受不了,对不对?你只是对他们的反应感到失望而已,你现在的感觉怎样?
然后让他停止了想象,让他讲一讲从刚才的练习中都获得了哪些体验。这次面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他认识到事情不是像他想的那样糟糕,只要他不去想别人到底怎么看自己,他就会觉得自己还行。
3.第三次面谈
我指出了他的情绪困扰和交往的障碍是由于他自身存在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我采用面质的方法帮助他认清其信念的不合理处,进而放弃。在信念辩论中,我结合一些典型事例对他不合理的信念质疑,如他说同学吐口水是针对他来的,是因为讨厌他,我直截了当地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1)你说同学吐口水是针对你,你的依据是什么?
(2)你觉得同学的口水该怎样吐?
(3)难道同学吐口水都要按你的要求,如果是你,你能接受吗?
(4)你有什么理由要求同学这样来做?
(5)你平时吐口水是怎样的,同学们看见你吐口水是你那样想的吗?
通过辩论,他开始认识到自己不合理的信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习惯,尊重别人的习惯才能与人相处。
4.第四次面谈
改善亲子关系,鼓励他与家人多沟通,理解父母在外做工的不易。同时我通过电话告知李某父亲孩子现在心里的所想,希望他在远方别忘了跟孩子交流,尤其是对孩子精神上的关爱。根据他在寄养的家里与外公外婆相处困难的情况,我建议他来校寄宿,改变一下环境,调节外来的刺激。另外,增强他的自我认同感,接受自己好的方面,也接受自己不好的方面,告诉他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并要求他采用自我奖励和自我惩罚的方法来改变适应不良的行为方式。
5.第五次面谈
巩固前几个阶段的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帮助他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使新的观念得以强化。在这次面谈中,我采用了自信训练,提高他应付焦虑情绪反应的能力。比如,说他的阳光面孔、个性穿着,这是别人所不具备的。他口齿伶俐,我鼓励他在课堂上多发言及朗读课文,帮助他重新建立自信。告诉他用放松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情绪不好时,想一想轻松、美妙的情景,如大海、沙滩、清风、流云等,这些放松会使情绪变得和缓、平静。
六、辅导效果分析
第一次面谈他的情绪还不太稳定,有轻微的阻抗现象。在后来的几次面谈中,出现了好的转机,尤其是第二次的合理情绪想象技术的使用,李某的不合理信念逐渐淡化并被合理的信念代替,情绪开始平和、快乐。追踪了解表明:李某情绪体验优化了许多,情绪比较稳定,也没有那种被同学看不起的感觉,开始出现了笑容,能积极与同学聊天,上课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整洁,语言能力较强的长处使其参加了学校举行的演讲比赛。但就李某人格发展来看,两个月的时间太短,再加上他所生活的环境没有根本改变,所以个案尚未结束,还需要跟进辅导。
七、反思
做完这个案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李某只是留守儿童当中的一个,还有多少的留守儿童在默默地承受成长带给他们的困惑。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学校教育的偏差,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谁与留守儿童一道成长?依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实问题。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州祁阳七里桥中心校)
编辑/舒 娟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