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前我国林业建设发展迅速,正处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过渡的关键时期。本文介绍了木材检查站的设立与职责,从基础设施、检查手段、执法人员业务水平等方面探讨了木材检查站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管理对策,以期为新时期我国木材检查站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木材检查站;问题;管理对策;新时期
中图分类号 S78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145-01
目前,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的主力军是各地的木材检查站,其是林业部门在基层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和监督的重要屏障。兴宁市境内的林业用地面积在国土面积中占65%,森林覆盖率高达65%以上,活立木蓄积量超过700万m3。但近年来,乱砍、滥伐现象严重危及了当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兴宁市木材检查站对木材的流通加强了管理,当地违法运输木材的现象较以前有所好转。但新时期木材检查站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强化其建设与管理工作。
1 木材检查站设立与职责
木材检查站一般由县级以上的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当地森林资源发展的需要而建立,主要依法负责区域内的木材检查检疫相关工作,包括宣传国家相关林业政策、检查运输木材的合法与否、制止木材违法运输的行为、进行森林植物检疫及野生动物检查保护等工作[1-2]。木材检查站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履行职责,严格检查木材的运输是否合法、证件是否齐全等;一旦发现违法运输木材的行为,要依法处理。
2 新时期木材检查站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不健全
虽然兴宁地区很多地方对木材流通建立了监督检查制度,也实施了很多年,但一直以来基础设施建设都比较滞后,一些先进的配套设施(包括监控、通讯、取证等方面)尚未配齐,造成检查站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效用。主要原因有以下2点:一是有些木材检查站设立的位置不合理,效用不明显,致使主管单位越来越不重视;二是林业部门投入不够,办公条件简陋,基础设施以及硬件过于落后[3]。
2.2 检查手段不完善
目前,兴宁市基层木材检查站检查手段单一,主要采取在路边固定地点设卡检查、群众提供线索等方式。但法律规定,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不可随意查车、扣车,这就导致一旦遇到车辆冲卡逃逸,工作人员也无法阻拦。此外,检查站中摄像机等取证必需的设备也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查工作的开展。
2.3 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不强
近年来,虽然兴宁市木材检查站在森林资源保护、木材检查检疫、维护林区稳定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检查站工作人员队伍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有些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与当前我国木材检查工作的严峻形势不相适应;有些检查人员没有较高的思想认识水平,不能依法充分履行职责;而且执法过程中,有些检查人员不能文明执法,程序不规范;甚至有少数法律意识不强的检查人员,工作中不廉洁自爱,对林业执法部门的形象造成不利影响。
3 管理对策
3.1 重新设置木材检查站,加大巡查力度
针对原先设置的检查站,主管部门需重新评估,撤并形同虚设的木材检查站,或重新选择合适地址。如果条件许可,除固定设卡地点外,木材检查站可与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合作,不定期安排工作人员流动巡查,对过往的木材运输车进行盘查,一旦发现线索,要及时追根,依法处理[4]。
3.2 增加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兴宁市木材检查站要在国家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下,抓住机遇,争取资金,在配套设施、通讯、交通工具、房舍建设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坚持节约,尽量对原有设施进行改建。将木材检查中需要的车辆、传真机等配备齐全。此外,对于一些重要站点,要抛弃仅通过眼睛观察等落后的方式,还应装配一些先进系统对过往车辆进行监控、登记管理等。
3.3 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
针对基层木材检查站一些工作人员执法水平不高等问题,可通过加强培训等提高其执法水平,强化其服务意识。经常将检查人员集中起来,一起学习与木材检查、检疫以及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等,从而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水平,确保其在执法过程中可以对相关法律条文进行准确应用,做到依法处理。此外,兴宁市林业主管部门需要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确保木材检查工作人员文明执法。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需要将相关证件佩戴齐全,文明查车;对违法行为,要及时依法移交到森林公安处理,依法追究责任。建立适当的奖惩制度,不定期地通过评比,评出有突出表现的执法人员,并给予奖励;对那些办事不严、存在腐败问题的执法人员要严厉惩罚,确保兴宁市拥有一支执法严、业务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木材检查人员队伍。
4 参考文献
[1] 刘福龙.强化木材检验管理工作幾点建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5):248.
[2] 杨文兵.新时期木材检查站建设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3(11):194-195.
[3] 王文学.浅论加强木材检查站建设的必要措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6(8):28.
[4] 沈志敏,姚安平.庆元县木材检查站建设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247-248.
关键词 木材检查站;问题;管理对策;新时期
中图分类号 S78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145-01
目前,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的主力军是各地的木材检查站,其是林业部门在基层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和监督的重要屏障。兴宁市境内的林业用地面积在国土面积中占65%,森林覆盖率高达65%以上,活立木蓄积量超过700万m3。但近年来,乱砍、滥伐现象严重危及了当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兴宁市木材检查站对木材的流通加强了管理,当地违法运输木材的现象较以前有所好转。但新时期木材检查站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强化其建设与管理工作。
1 木材检查站设立与职责
木材检查站一般由县级以上的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当地森林资源发展的需要而建立,主要依法负责区域内的木材检查检疫相关工作,包括宣传国家相关林业政策、检查运输木材的合法与否、制止木材违法运输的行为、进行森林植物检疫及野生动物检查保护等工作[1-2]。木材检查站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履行职责,严格检查木材的运输是否合法、证件是否齐全等;一旦发现违法运输木材的行为,要依法处理。
2 新时期木材检查站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不健全
虽然兴宁地区很多地方对木材流通建立了监督检查制度,也实施了很多年,但一直以来基础设施建设都比较滞后,一些先进的配套设施(包括监控、通讯、取证等方面)尚未配齐,造成检查站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效用。主要原因有以下2点:一是有些木材检查站设立的位置不合理,效用不明显,致使主管单位越来越不重视;二是林业部门投入不够,办公条件简陋,基础设施以及硬件过于落后[3]。
2.2 检查手段不完善
目前,兴宁市基层木材检查站检查手段单一,主要采取在路边固定地点设卡检查、群众提供线索等方式。但法律规定,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不可随意查车、扣车,这就导致一旦遇到车辆冲卡逃逸,工作人员也无法阻拦。此外,检查站中摄像机等取证必需的设备也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查工作的开展。
2.3 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不强
近年来,虽然兴宁市木材检查站在森林资源保护、木材检查检疫、维护林区稳定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检查站工作人员队伍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有些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与当前我国木材检查工作的严峻形势不相适应;有些检查人员没有较高的思想认识水平,不能依法充分履行职责;而且执法过程中,有些检查人员不能文明执法,程序不规范;甚至有少数法律意识不强的检查人员,工作中不廉洁自爱,对林业执法部门的形象造成不利影响。
3 管理对策
3.1 重新设置木材检查站,加大巡查力度
针对原先设置的检查站,主管部门需重新评估,撤并形同虚设的木材检查站,或重新选择合适地址。如果条件许可,除固定设卡地点外,木材检查站可与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合作,不定期安排工作人员流动巡查,对过往的木材运输车进行盘查,一旦发现线索,要及时追根,依法处理[4]。
3.2 增加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兴宁市木材检查站要在国家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下,抓住机遇,争取资金,在配套设施、通讯、交通工具、房舍建设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坚持节约,尽量对原有设施进行改建。将木材检查中需要的车辆、传真机等配备齐全。此外,对于一些重要站点,要抛弃仅通过眼睛观察等落后的方式,还应装配一些先进系统对过往车辆进行监控、登记管理等。
3.3 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
针对基层木材检查站一些工作人员执法水平不高等问题,可通过加强培训等提高其执法水平,强化其服务意识。经常将检查人员集中起来,一起学习与木材检查、检疫以及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等,从而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水平,确保其在执法过程中可以对相关法律条文进行准确应用,做到依法处理。此外,兴宁市林业主管部门需要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确保木材检查工作人员文明执法。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需要将相关证件佩戴齐全,文明查车;对违法行为,要及时依法移交到森林公安处理,依法追究责任。建立适当的奖惩制度,不定期地通过评比,评出有突出表现的执法人员,并给予奖励;对那些办事不严、存在腐败问题的执法人员要严厉惩罚,确保兴宁市拥有一支执法严、业务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木材检查人员队伍。
4 参考文献
[1] 刘福龙.强化木材检验管理工作幾点建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5):248.
[2] 杨文兵.新时期木材检查站建设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3(11):194-195.
[3] 王文学.浅论加强木材检查站建设的必要措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6(8):28.
[4] 沈志敏,姚安平.庆元县木材检查站建设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