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常常对作文感到无从下手,他们怕作文,不爱写作文。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怎样改变学生怕作文的现象,使其真正产生热爱习作的巨大动力呢?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笔者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归纳如下:
1.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发展智能的基础,许多智力工作都与兴趣密不可分。只有对作文有兴趣,才能写好作文,有效地提高作文水平。所以,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教师首先要从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写作欲望入手。
例如,在指导学生的习作《记一次活动》时,笔者组织学生到郊外野炊。同学们有说有笑,带上厨具,备好丰盛的特色菜,到达目的地展开了野炊竞赛。结束时他们依依不舍,在回家的路上还谈论不休。第二天一早上作文课,笔者首先让全班同学分组讨论野炊的情况。他们有的说怎样垒灶,有的说如何煮饭,有的说怎样炒菜……谈得津津有味,每个人都好像有说不完的话题。抓住这一时机笔者提出:“你们能把议论的话儿记下来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能,让我们试一试吧!”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很强,心中涌动着轻松愉快的情感,真是“想学—乐学”。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工夫在文外。因此,教师要创设习作机会,做培养写作动机的有心人,鼓励学生广泛地进行写作活动。
2.陶冶学生的写作情感
传统的写作教学结构是“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点评”。这种教学的主要弊端是教师指导得多,学生跟着教师的指挥棒转,缺乏独创精神,并使学生养成依赖教师的习惯,一旦自己独立写作就束手无策。这样,教师只重视教学过程的质量实践,忽视情感因素的培养。学生视作文为苦差事,写作时消极应付,写出来的文章没有真情实感。
情感总是伴随认识过程产生和发展的。没有正确的认识,就谈不上激发情感。良好的情境能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创设写作环境,平时多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追求生活中的闪光点,在实践活动中丰富他们的写作情感。如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文体活动、少先队活动、革命纪念活动、春游、夏游等,并要求他们在家里做家务,假日参加社会公益的活动……通过引导学生投身生活、观察生活,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写作情感也就丰富了。
另外,要注重语文教材内容的形象感染,学生不仅要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对一些形象鲜明或情感比较强烈的文章,教师要充分运用朗读、描述、图画、录音等教学手段,把学生带入教材的情境中引起其感情上的共鸣。
3.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小学生普遍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问题,要写作文,常常觉得难以下笔、无事可写、无话可说,题材缺乏。这是因为学生不善于积累素材。写作的题材源于生活,写作是为了反映现实生活,鼓舞人们的斗志。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家庭里,发生的事千千万万,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好思想、好品德值得弘扬的常常可见。只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未加以分析、未引起注意,如同水过鸭背一样。因此,引导学生学会善于积累素材,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笔者在培养学生积累素材方面主要做了两项工作。首先是引导学生积累直接的素材。日常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亲身经历的事情都是第一手的材料,是直接的材料。笔者要求学生要十分重视第一手材料,对于身边发生的事情要动脑筋思考、分析,有意义的、有提炼价值的都要用笔头把它简略地记录下来,附上自己的看法,并且每个星期要整理一次。其次是第二手材料、间接的材料。从报纸杂志上看到的、从广播上听到的、别人讲的,都要动脑思考一下,有价值的记下来,作为参考之用。
4.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
作文是语言的训练,也是思维的训练。有些学生作文水平不高,固然跟生活内容的缺乏、单调有关,但作文指导“一刀切”“统得过死”也是原因之一。要知道会想便会说,想得多才写得丰富。没有打开学生的思路,指导得再详尽,也抓不住问题的关键。因此,作文指导课必须把着力点放在激发学生兴趣,拓宽学生的思路上。学生思路开阔了,不怕他们写不出好作文来。
笔者是这样拓宽学生思路的:在教完《我爱家乡的杨梅》一课,在同学们已积累了不少感知材料的基础上,笔者确定了写作范围:“根据平常的观察,选取了一个无生命的物体,要求写出它的特点。”结果同学们分别写出《粉笔》《扫把》《蜡烛》《路灯》《路》等十多种不同题材的作文,其思维得到了拓展。因是自己选材,所写的作文内容丰富,各有情趣,同学们的兴趣油然而生。可以设想,如果统一命题,指导他们写同一事物,他们就不会写出如此富有情趣的小作品。
总之,作文教学激发学生写作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创作的欲望,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因素。只要长期坚持,作文教学质量就会得到稳步提高。
(作者单位: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公馆中心小学)
1.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发展智能的基础,许多智力工作都与兴趣密不可分。只有对作文有兴趣,才能写好作文,有效地提高作文水平。所以,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教师首先要从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写作欲望入手。
例如,在指导学生的习作《记一次活动》时,笔者组织学生到郊外野炊。同学们有说有笑,带上厨具,备好丰盛的特色菜,到达目的地展开了野炊竞赛。结束时他们依依不舍,在回家的路上还谈论不休。第二天一早上作文课,笔者首先让全班同学分组讨论野炊的情况。他们有的说怎样垒灶,有的说如何煮饭,有的说怎样炒菜……谈得津津有味,每个人都好像有说不完的话题。抓住这一时机笔者提出:“你们能把议论的话儿记下来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能,让我们试一试吧!”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很强,心中涌动着轻松愉快的情感,真是“想学—乐学”。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工夫在文外。因此,教师要创设习作机会,做培养写作动机的有心人,鼓励学生广泛地进行写作活动。
2.陶冶学生的写作情感
传统的写作教学结构是“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点评”。这种教学的主要弊端是教师指导得多,学生跟着教师的指挥棒转,缺乏独创精神,并使学生养成依赖教师的习惯,一旦自己独立写作就束手无策。这样,教师只重视教学过程的质量实践,忽视情感因素的培养。学生视作文为苦差事,写作时消极应付,写出来的文章没有真情实感。
情感总是伴随认识过程产生和发展的。没有正确的认识,就谈不上激发情感。良好的情境能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创设写作环境,平时多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追求生活中的闪光点,在实践活动中丰富他们的写作情感。如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文体活动、少先队活动、革命纪念活动、春游、夏游等,并要求他们在家里做家务,假日参加社会公益的活动……通过引导学生投身生活、观察生活,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写作情感也就丰富了。
另外,要注重语文教材内容的形象感染,学生不仅要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对一些形象鲜明或情感比较强烈的文章,教师要充分运用朗读、描述、图画、录音等教学手段,把学生带入教材的情境中引起其感情上的共鸣。
3.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小学生普遍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问题,要写作文,常常觉得难以下笔、无事可写、无话可说,题材缺乏。这是因为学生不善于积累素材。写作的题材源于生活,写作是为了反映现实生活,鼓舞人们的斗志。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家庭里,发生的事千千万万,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好思想、好品德值得弘扬的常常可见。只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未加以分析、未引起注意,如同水过鸭背一样。因此,引导学生学会善于积累素材,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笔者在培养学生积累素材方面主要做了两项工作。首先是引导学生积累直接的素材。日常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亲身经历的事情都是第一手的材料,是直接的材料。笔者要求学生要十分重视第一手材料,对于身边发生的事情要动脑筋思考、分析,有意义的、有提炼价值的都要用笔头把它简略地记录下来,附上自己的看法,并且每个星期要整理一次。其次是第二手材料、间接的材料。从报纸杂志上看到的、从广播上听到的、别人讲的,都要动脑思考一下,有价值的记下来,作为参考之用。
4.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
作文是语言的训练,也是思维的训练。有些学生作文水平不高,固然跟生活内容的缺乏、单调有关,但作文指导“一刀切”“统得过死”也是原因之一。要知道会想便会说,想得多才写得丰富。没有打开学生的思路,指导得再详尽,也抓不住问题的关键。因此,作文指导课必须把着力点放在激发学生兴趣,拓宽学生的思路上。学生思路开阔了,不怕他们写不出好作文来。
笔者是这样拓宽学生思路的:在教完《我爱家乡的杨梅》一课,在同学们已积累了不少感知材料的基础上,笔者确定了写作范围:“根据平常的观察,选取了一个无生命的物体,要求写出它的特点。”结果同学们分别写出《粉笔》《扫把》《蜡烛》《路灯》《路》等十多种不同题材的作文,其思维得到了拓展。因是自己选材,所写的作文内容丰富,各有情趣,同学们的兴趣油然而生。可以设想,如果统一命题,指导他们写同一事物,他们就不会写出如此富有情趣的小作品。
总之,作文教学激发学生写作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创作的欲望,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因素。只要长期坚持,作文教学质量就会得到稳步提高。
(作者单位: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公馆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