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如果小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进而长知识增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对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兴趣;鼓励;直观
一、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用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一个故事、一个问题或一个游戏等,把学生带入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中,从而为学生创造一种能融入感情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我在教学“年、月、日”这一内容时,上课一开始我向大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刚的爸爸今年刚过完他的第8个生日,你知道他今年多大吗?”全班同学一下子议论开了,在学生急于想知道小刚爸爸为什么只过8个生日时,我向学生出示课题:“年、月、日”,并告诉学生我们学完今天这部分知识后就明白了,于是学生对学习这部分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兴趣
疑问是智慧的窗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质疑的目的是清除学习中的障碍与疑点,使学生真正学懂会用。通过质疑问难可使学生当堂消化理解教学难点,还可以使困难生及时纠正练习中产生的错误,找出原因,使中上等学生开拓思路,发展思维。
我在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学生理解了试商要先求出除数的近似数,用近似数试商比较快。针对这一方法有的学生就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除数是25或26呢?没有相近的整十数怎么试商比较快呢?听完之后,我马上肯定这个问题提得好,并说明这是下节课要解决的问题,这个同学现在就能想到,说明他非常爱动脑筋,思维比较超前,并表扬这个同学不局限于理解和掌握老师讲的内容,而是积极思考,想到它的特殊性,说明他学习主动、思维敏捷,希望同学们向他学习。教学中,学生只要提出问题,我就会给予肯定,并分析这个问题好在哪里,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意义或非常浅显时我就会告诉他,像这样的问题通过刚才的学习已经很明白了,请其他同学给予解答,并说明以后类似这样的问题就不要再提了,可以提别的问题。这样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对提问题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学得灵活、扎实,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
三、利用直观教学,培养兴趣
直观教学是指把要解决的问题通过使用教具或实物形象展示给学生,能帮助学生丰富表象,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可以达到理解掌握新知,培养学习兴趣的目的。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具,教材中能让学生做的,我便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能演示的则演示。例如,在教学对称图形时,让学生通过亲自对折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来体会什么是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比看老师拼、摆,听老师讲解获得的知识要牢固得多,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智力。
四、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兴趣
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授之以渔,受用终生。”教师既管教,又要管学,把教落在学上。重点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乐学、会学。例如,在应用题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解题思路,要使学生知道从哪入手,要求什么—必须知道什么—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还有什么解法。在求组合图形面积时,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组合图形有哪几种基本图形,这些基本图形的面积如何求,再想组合图形面积如何求。做计算题时,我让学生按着一看、二想、三算、四查的方法进行计算。把这些方法教给学生,并在教学中不断巩固,使学生遇到每种类型题都有法可依。久而久之,学法得当→成功率高→信心增强→进一步探索→再次成功,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者单位 河南省虞城县大杨集镇谢店小学)
编辑 申 璐
关键词:兴趣;鼓励;直观
一、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用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一个故事、一个问题或一个游戏等,把学生带入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中,从而为学生创造一种能融入感情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我在教学“年、月、日”这一内容时,上课一开始我向大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刚的爸爸今年刚过完他的第8个生日,你知道他今年多大吗?”全班同学一下子议论开了,在学生急于想知道小刚爸爸为什么只过8个生日时,我向学生出示课题:“年、月、日”,并告诉学生我们学完今天这部分知识后就明白了,于是学生对学习这部分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兴趣
疑问是智慧的窗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质疑的目的是清除学习中的障碍与疑点,使学生真正学懂会用。通过质疑问难可使学生当堂消化理解教学难点,还可以使困难生及时纠正练习中产生的错误,找出原因,使中上等学生开拓思路,发展思维。
我在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学生理解了试商要先求出除数的近似数,用近似数试商比较快。针对这一方法有的学生就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除数是25或26呢?没有相近的整十数怎么试商比较快呢?听完之后,我马上肯定这个问题提得好,并说明这是下节课要解决的问题,这个同学现在就能想到,说明他非常爱动脑筋,思维比较超前,并表扬这个同学不局限于理解和掌握老师讲的内容,而是积极思考,想到它的特殊性,说明他学习主动、思维敏捷,希望同学们向他学习。教学中,学生只要提出问题,我就会给予肯定,并分析这个问题好在哪里,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意义或非常浅显时我就会告诉他,像这样的问题通过刚才的学习已经很明白了,请其他同学给予解答,并说明以后类似这样的问题就不要再提了,可以提别的问题。这样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对提问题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学得灵活、扎实,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
三、利用直观教学,培养兴趣
直观教学是指把要解决的问题通过使用教具或实物形象展示给学生,能帮助学生丰富表象,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可以达到理解掌握新知,培养学习兴趣的目的。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具,教材中能让学生做的,我便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能演示的则演示。例如,在教学对称图形时,让学生通过亲自对折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来体会什么是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比看老师拼、摆,听老师讲解获得的知识要牢固得多,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智力。
四、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兴趣
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授之以渔,受用终生。”教师既管教,又要管学,把教落在学上。重点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乐学、会学。例如,在应用题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解题思路,要使学生知道从哪入手,要求什么—必须知道什么—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还有什么解法。在求组合图形面积时,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组合图形有哪几种基本图形,这些基本图形的面积如何求,再想组合图形面积如何求。做计算题时,我让学生按着一看、二想、三算、四查的方法进行计算。把这些方法教给学生,并在教学中不断巩固,使学生遇到每种类型题都有法可依。久而久之,学法得当→成功率高→信心增强→进一步探索→再次成功,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者单位 河南省虞城县大杨集镇谢店小学)
编辑 申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