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必要性

来源 :教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fh8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育即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问题十分重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育健全的有力源泉。”这点明了美育在个人发展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在语文教学中适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从情感的体验中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由此可见,“培养爱美的情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各学科的教学来进行,因此,语文学科也是美育的一个途径,担负着美育的任务。而语文学科中的美育任务必须通过课堂教学过程来实现。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作,涉及到古今中外,涵括了天、地、人、物、事等,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炼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所有这些,都是美育的极好内容和形式,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科学文化都来源于社会实践,不仅揭示了真理,还传递着美的信息。通过语文学科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了解人类文化历史,认识美的起源、美的本质、美的规律及价值,可以为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打下基础。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优秀作品,传递着人类社会的各种信息和美。有起源于自然的汉字美,如“月”字,会使人联想到蓝蓝的夜空中或像镰刀或像玉盘的月亮,使人产生不尽的遐想之美;有诗句名篇美,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使人感受到雄伟气势之美;还有桂林山水的清、静、奇的美等等。这些美的教学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观教育和审美能力培养的极好材料。 又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语言的内容美、形式美、音色美、情感美、节奏美,教师的形象美,课堂设计的结构美,板书设计的情感美、简洁美、对称美、照应美、和谐美、流动美、主体美、布局美、整体美、整齐美、含蓄美、哲理美、奇异美、造型美、线条美、文学美、色彩美等都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熏陶和感染。 再如,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是民族的根系,凝聚了民族的全部智慧和精神财富,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受、领悟、体验教材中本有的美感、诗意、情趣和思想,能使学生受到心灵的净化,受到思想的感染,受到智慧的启迪,受到情感的震撼,从而使学生进入美的境界,形成美的思想。 由上可知,语言文字美和优秀文化美以及老师的各种美的教学艺术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最为重要。 课堂教学中的美育,能把美感直觉的形象性,经验的理论性,心理现象和积淀的系列性(包括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想,趣味,能力等),以及耳濡目染的愉悦性等引进课堂教学,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创作活动产生更多的吸引力,更强烈的感召力,更浓的诱导力,将学生带进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情景,从而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探索,融会贯通,并努力提高自己鉴赏美、理解美的能力,这样才能把审美教育切实地贯穿到语文教学中去,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文体资源,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认知再创潜力,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自觉,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达到自我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发展。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其他文献
摘要:以王维“诗中有画”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作为题材的巅峰开始于唐朝,这是根据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所产生的。这和王维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拟从外部因素即时代宗教和文学发展的影响和内部因素即王维对各门艺术的通习两方面去分析。  关键词:诗中有画;宗教;艺术  一、外部因素—时代宗教和文学发展的影响。  唐代社会的发展与文学发展有着一定的关系。突厥被唐朝打败归顺后,唐朝陆续打败各个小国成为一代
期刊
在当前许多学校都存在一种教学条件跟不上教学改革的现象,教学改革要求学生要通过视觉、听觉同时感知课文内容,而现在书本上讲到的地方,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去看过或者从其它途径事先了解过(特别是山区的孩子)。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课堂上用课件展示,没有条件的农村学校呢?他们怎么让孩子感受到当时的场景?所以使得许多语文课堂变成老师的说教,没有真正让孩子感受到当时的场景。如何让山村的语文课变得丰富多彩呢?我认为想象是
期刊
摘要:介绍单周期库存的定义,给出期望损失、期望利润表达式,从而建立单周期产品库存模型,并举实例分析,得出最优进货数量。  关键词:单周期库存模型;库存控制;期望损失;期望利润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项目编号:JG2012010381  1 引言  单周期库存是指发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货物较少的需求,也称作一次性进货量。对于单周期库存来说,控制货物库存的关键在于确定进货量。进货量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是每一名教师都在孜孜以求的教学境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尤其是在写作教学中必须树立这样一种思想。写作是与学生的兴趣、动力、悟性、密不可分的,是一种具有独立个性的思维创造活动。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激活学生兴趣、引导写作方向、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等方面,来打开学生写作的广阔空间,培养学生自我揣摩、自我理解和自我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小学教师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写
期刊
摘要:“霜”这一自然意象在柳永词中频频出现,它不仅代表一种自然事物,更与此人丰富的情感有关,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离别的痛苦,羁旅的艰辛,思妇的愁情。  关键词:霜;柳永;离别;羁旅;思妇。  “霜”,是自然界的产物,本与人的情感无关,但在柳永的词中却赋予它丰富的内涵,离别的痛苦、羁旅的艰辛、思妇的愁情……  在柳永的词中,“霜”这种自然意象经常出现,如: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
期刊
摘要:成人远程教育学生的学习问题和质量问题,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学生缺乏有效的激励,会使其学习兴趣减退,积极性下降。电大开放教育作为是远程教育的主力军,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开展了以激励为主的学习模式构建研究。本文以实践环节教学为载体,分析了实践环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探索了以多元化激励为主的学习模式的构建方法和实施途径。  关键词:电大开放教育 集中实践环节 多元化激励模式  注
期刊
摘要:本文就探究式教学法进行了实践摸索,认识到在高师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必须遵循三个环节。首先要做到适度、适量、适时的准确定位,方能实施探究;然后要明确只有抓住时机,落实探究,才能卓有成效;最后,教师要善于点评,以升华探究能力的理性认识。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高师;数学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合理地使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和形式,合理地运用教学工具,设计亲历式的教学途径,
期刊
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规范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使其接受中华传统美德熏陶,有利于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为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基础。思想品德教材作为一种交际工具,以真情实景取代空泛举例,以社会生活拓展校园小天地,用学生个体的感性认识弥补乏味的理论堆砌,向我们展示着耳目一新的文化信息,具有生动的形象性和丰富的情感性。  基于此,我们就要扭转刻板说教的传统品德课,在尊重知识性和科学性
期刊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多次出现对 型的式子的化简来求解三角函数性质的题目,一般的解决方法是提取合适的公因子,将 变形为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的形式,根据题目的要求,化为 或 形式再求解。这种解题思维方法一度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必经之路。但是学生在利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时候常常出现以下两个问题:  (1)寻找合适的公因子难度较大;  (2)运算繁琐,耗时较多。  这在学生备考中频频出错,十分苦恼,更是成为了
期刊
新课程倡导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为此,我们在课堂上必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以成规,生而创新。让预设和生成有机结合,使师生在“互助合作,自主学习”的“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得到共同提高。在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本课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程度,精心预设教学的实施蓝本,大胆地将整个章节整理成需要探究的问题,为组织学生小组自学讨论做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