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北印刻文学生活杂志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9月
赵刚推荐:台湾的文学主流,不管是现代派还是“内向派”,其实长期以来都已在文学和现实、文学和历史之际筑上了高墙,既保卫了他或她的内在当下,也从而巩固了外在现实。而本书的作者,他的文学、现实与历史之间缠绕万端,这么说是因为《台北恋人》是一个高昂的理想主义在两三个世代之间蒸发且退化的故事,是一个乃孙不肖乃祖的故事。当他暗自目睹了2014年的“三一八”和1949年的“四六”之间的惊人变异,当他瞥见了学运领袖中还包括了他素所尊敬的反殖反帝的左翼前辈的曾外孙时,他无法选择只当一个看客,当现实真正实现了虚构时,虚构者并没有感受到一种“先知”的快感,反而是陷入到一种更加荒谬的境地。
这个今昔交织的虚构当然不是在2014年间完成的,更不可能是那个3月中的一两天内完成的。我猜当作者在2005年完成初稿时,它最多是在一种“纪实文学”式的虚构中,只以虚构的方式展现了以1949年4月6日为核心事件的昔日愤怒与昔日青春。作者对这个稿子不满意,但也不知如何处理,稿子随着主人的身心困顿病奄奄地躺在那里,直到2008-2009年左右,当马政府成立以及学运(与社运)“再起”之时,作者目击了学运所展现出来的各种心志状态与政治倾向,抚今追昔,心有所感,于是拿出旧稿,交织今昔,架构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台北恋人》。小说见证了两个时代的“台北恋人”,隔代的祖与孙,以及展现在他们身上与周边的时代巨变。
[德]汉斯·约阿希姆·马茨:《情感堵塞:民主德国的心理转型》,徐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11月
吴强推荐:最近几年,中国社会和出版界似乎突然涌现出一股怀旧的浪潮,一批记录苏联和东欧国家转型前后的历史、社会和思想的译著出现在书店和案头,如《耳语者》、《到芬兰车站》。与之相比,马茨的这本《情感堵塞》虽然也列在中央编译局“苏东回顾系列丛书”中,但是并不像同系列的其他回忆录那么引人注意。中国读者在以怀苏东的旧来代偿自身的感情压抑,却好像同时又选择性地回避了这一心理剖析。
作者将情感堵塞歸因于长期的制度压抑,从物品短缺到社会监视和思想控制等形成的需求压制,导致东德人普遍的缺陷综合症,即缺乏正常的情感机制,表现为天性疏离和性格扭曲等。这可以解释东德极权主义期间的各种心理代偿现象,从消费主义如迷恋塔比小汽车到沉迷于自由主义改革的空想家们,也可以解释统一后东德的政治冷漠、交往障碍和社会资本缺乏,仿佛就是其他转型社会的缩影。
[英]托马斯·麦考莱:《英国史》,刘仲敬译
吉林出版集团,2014年4月
何怀宏推荐:也许和重视经验有些关系,在西方人里面,英国人的重视历史和中国人似有一拼。不仅近代哲学家如休谟,现代政治家如丘吉尔写出了多卷历史的经典、诗人麦考莱也写出了漂亮、厚重的历史著作。虽然有些重合的地方,但麦考莱这套五卷本的书(中文译著尚未出齐),基本是接着休谟《英国史》结尾的时代的,主要是撰写英国“光荣革命”的历史,而其第一章对此前英国的宪政历史有一个简明扼要的回顾。其中谈道:“我们的民主是最贵族的,我们的贵族是最民主的”。对教会的作用,他认为教会在野蛮和黑暗时代利多,在开明和良治时代则弊多。将这套书与休谟的书合观之,或可看到一部比较完整的英国宪政史,虽然两人的历史观和著述风格还都有些差别,但都是良史。
这样好的历史著作现在才有译著出现,作为一个读者,我感到遗憾,而作为一个曾经的译者,甚至还有些羞愧。中国作为一个翻译大国的历史已经有一百多年了,翻译出版的译著不计其数,而像休谟、麦氏和兰德等人的历史经典著作却还是漏掉不少。我以为我们与其去追逐一些当代西方在观点上标新立异的时髦书,还不如去看他们的一些老的经典,尤其是一些叙述现实社会和政治过程的历史经典。
[美]维特:《林肯守则:美国战争法史》,胡晓进、李丹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4月
田雷推荐:2009年春,当我坐在维特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的课堂上时,就得知他即将推出一本名为《利伯守则》的新作。那时的他,每次谈起这本新书,总是显现出如长途跋涉者最终到达目的地时那般志得意满的神情。不过,此书最终出版,已经是2012年的秋季,出版时定名为《林肯守则:美国战争法史》。我此后没有机会当面见到维特教授,但可以想见,从一部战争法典的起草者“利伯”上升至领导美国实现自由新生和宪法再造的“林肯”,维特已经不是就事论事,而是要从战争法去发现美利坚的民族性。
在阅读近50万字的《林肯守则》时,我时常会想起在翻译《事故共和国》时同维特教授的交流,那时,我们谈到了“法律与社会”研究范式。维特告诉我,法律与社会的研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走入了一个死胡同,因为无论具体的研究怎么展开,结论不外乎就是“法律影响社会,而社会决定法律”的逻辑,而维特告诉我,他正在进行的思考就是要把“民族构建”带进来。而现在回想起来,《林肯守则》也许正是维特通过战争法为美利坚民族的法律发展所书写的民族志。
赵刚推荐:台湾的文学主流,不管是现代派还是“内向派”,其实长期以来都已在文学和现实、文学和历史之际筑上了高墙,既保卫了他或她的内在当下,也从而巩固了外在现实。而本书的作者,他的文学、现实与历史之间缠绕万端,这么说是因为《台北恋人》是一个高昂的理想主义在两三个世代之间蒸发且退化的故事,是一个乃孙不肖乃祖的故事。当他暗自目睹了2014年的“三一八”和1949年的“四六”之间的惊人变异,当他瞥见了学运领袖中还包括了他素所尊敬的反殖反帝的左翼前辈的曾外孙时,他无法选择只当一个看客,当现实真正实现了虚构时,虚构者并没有感受到一种“先知”的快感,反而是陷入到一种更加荒谬的境地。
这个今昔交织的虚构当然不是在2014年间完成的,更不可能是那个3月中的一两天内完成的。我猜当作者在2005年完成初稿时,它最多是在一种“纪实文学”式的虚构中,只以虚构的方式展现了以1949年4月6日为核心事件的昔日愤怒与昔日青春。作者对这个稿子不满意,但也不知如何处理,稿子随着主人的身心困顿病奄奄地躺在那里,直到2008-2009年左右,当马政府成立以及学运(与社运)“再起”之时,作者目击了学运所展现出来的各种心志状态与政治倾向,抚今追昔,心有所感,于是拿出旧稿,交织今昔,架构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台北恋人》。小说见证了两个时代的“台北恋人”,隔代的祖与孙,以及展现在他们身上与周边的时代巨变。
[德]汉斯·约阿希姆·马茨:《情感堵塞:民主德国的心理转型》,徐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11月
吴强推荐:最近几年,中国社会和出版界似乎突然涌现出一股怀旧的浪潮,一批记录苏联和东欧国家转型前后的历史、社会和思想的译著出现在书店和案头,如《耳语者》、《到芬兰车站》。与之相比,马茨的这本《情感堵塞》虽然也列在中央编译局“苏东回顾系列丛书”中,但是并不像同系列的其他回忆录那么引人注意。中国读者在以怀苏东的旧来代偿自身的感情压抑,却好像同时又选择性地回避了这一心理剖析。
作者将情感堵塞歸因于长期的制度压抑,从物品短缺到社会监视和思想控制等形成的需求压制,导致东德人普遍的缺陷综合症,即缺乏正常的情感机制,表现为天性疏离和性格扭曲等。这可以解释东德极权主义期间的各种心理代偿现象,从消费主义如迷恋塔比小汽车到沉迷于自由主义改革的空想家们,也可以解释统一后东德的政治冷漠、交往障碍和社会资本缺乏,仿佛就是其他转型社会的缩影。
[英]托马斯·麦考莱:《英国史》,刘仲敬译
吉林出版集团,2014年4月
何怀宏推荐:也许和重视经验有些关系,在西方人里面,英国人的重视历史和中国人似有一拼。不仅近代哲学家如休谟,现代政治家如丘吉尔写出了多卷历史的经典、诗人麦考莱也写出了漂亮、厚重的历史著作。虽然有些重合的地方,但麦考莱这套五卷本的书(中文译著尚未出齐),基本是接着休谟《英国史》结尾的时代的,主要是撰写英国“光荣革命”的历史,而其第一章对此前英国的宪政历史有一个简明扼要的回顾。其中谈道:“我们的民主是最贵族的,我们的贵族是最民主的”。对教会的作用,他认为教会在野蛮和黑暗时代利多,在开明和良治时代则弊多。将这套书与休谟的书合观之,或可看到一部比较完整的英国宪政史,虽然两人的历史观和著述风格还都有些差别,但都是良史。
这样好的历史著作现在才有译著出现,作为一个读者,我感到遗憾,而作为一个曾经的译者,甚至还有些羞愧。中国作为一个翻译大国的历史已经有一百多年了,翻译出版的译著不计其数,而像休谟、麦氏和兰德等人的历史经典著作却还是漏掉不少。我以为我们与其去追逐一些当代西方在观点上标新立异的时髦书,还不如去看他们的一些老的经典,尤其是一些叙述现实社会和政治过程的历史经典。
[美]维特:《林肯守则:美国战争法史》,胡晓进、李丹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4月
田雷推荐:2009年春,当我坐在维特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的课堂上时,就得知他即将推出一本名为《利伯守则》的新作。那时的他,每次谈起这本新书,总是显现出如长途跋涉者最终到达目的地时那般志得意满的神情。不过,此书最终出版,已经是2012年的秋季,出版时定名为《林肯守则:美国战争法史》。我此后没有机会当面见到维特教授,但可以想见,从一部战争法典的起草者“利伯”上升至领导美国实现自由新生和宪法再造的“林肯”,维特已经不是就事论事,而是要从战争法去发现美利坚的民族性。
在阅读近50万字的《林肯守则》时,我时常会想起在翻译《事故共和国》时同维特教授的交流,那时,我们谈到了“法律与社会”研究范式。维特告诉我,法律与社会的研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走入了一个死胡同,因为无论具体的研究怎么展开,结论不外乎就是“法律影响社会,而社会决定法律”的逻辑,而维特告诉我,他正在进行的思考就是要把“民族构建”带进来。而现在回想起来,《林肯守则》也许正是维特通过战争法为美利坚民族的法律发展所书写的民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