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饮料从刚入夏开始就迎来了销售旺季。连续的高温天气,让外出的人们习惯随身准备一瓶饮料。与许多其他饮料相比,茶饮料以清爽的口感、丰富的选择和健康、天然的产品概念赢得了很多消费者的青睐。
茗者,好茶也;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人饮茶的历史,几乎可以追溯到上古神时代的神农氏,有据可考的茶学资料也早在汉代即已出现。对许多人来说,茶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大概在外出不便于泡茶时也想要品尝到这种熟悉的清香味道,才催生出了方便携带的茶饮料。从最早接触到的冰红茶、冰绿茶等寥寥几个品项,到如今各色口味不下几十种,茶饮料的发展似乎顺应了某种动力。
罗之纲博士分析说,茶饮料在中国的发展受着情感和生理两方面的支撑。在情感上,消费者认为茶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喝茶也是十分风雅之事,可以修心养性,所以由茶叶做成的茶饮料在情感上得到消费者认同;在生理上,茶不仅具有良好的口感,而且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喝茶对人体有益。这两个动力“移情”到以茶为原料的包装饮品上,令这一商品具有天然的优势。
茶饮料的兴起
尽管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预包装茶饮料的兴起却在邻邦日本,并成为世界上最成熟的茶饮料市场。如今的日本茶饮料生产商主要有三种类型:1.拥有自己的茶叶农场,通过宣传自己拥有安全可靠的茶园来保证茶叶的安全性,代表品牌:伊藤园;2.强调正宗百年老店的制茶技术,代表品牌:伊右卫门;3.厂商以同种茶叶组成不同的风味,开发成系列产品,获得更多消费者的支持。日本人将茶这一日常必需品变成方便携带的商品后,茶饮料很快在东亚地区流行起来,并改变着世界饮料市场的格局。
以茶饮料市场相对较为成熟的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作为比较,罗之纲分析了中国内地茶饮料市场的发展情况。2009~201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亚太地区占据了全球茶饮料市场的60%,其中日本和中国分别名列茶饮料消费量的前二位,然而第一位和第二位之间相差悬殊——中国人年均消费量约为10.7升,复合年增长率为6.1%;日本人年均消费量达到42升,每年增长率仅为1.6%,市场饱和后成长出现停滞趋势,消费者对产品的创新性则具有较高的要求。在我国台湾,茶饮料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年轻人,并被认为是能够代替碳酸饮料的健康饮品。
茶是东方特有的一种饮料,与咖啡、可可并列为“世界三大饮料”,中国人对于饮茶有着普遍的爱好与认识,和中国文化密切结合,并且都认可长期饮茶对健康有益,是一种健康饮品。近年来的研究也发现,茶叶中含有多种有益健康的功能性成分。这与大多源自于西方的其他饮料不同,西方的饮料多着重于其嗜好性(如碳酸饮料与咖啡饮料),或是强调营养(如果汁和乳饮料)。因此,茶饮料作为茶的衍生品能在中国市场上取得重要的一席之地。
我国茶饮料消费现状
根据中国饮料工业协会2012年调查统计,在我国饮料市场中,包装饮用水仍是最大品类,占43.43%,比2011年同期增加2.55%;碳酸饮料占10.50%,比2011年同期减少3.41%;果汁和蔬菜汁类占16.96%,比2011年同期增加0.81%;其他饮料占29.11%,比2011年同期增加0.06%。2009年35家茶饮料企业共生产茶饮料821万吨,同比增长29.79%,占全国饮料行业总产量10.10%;2010年39家茶饮料企业共生产茶饮料1 116万吨,同比增长34.47%,占全国饮料行业总产量11.08%;2011年36家茶饮料企业共生产茶饮料1 184万吨,同比增长3.98%,占全国饮料行业总产量10.07%(此部分包含乳饮料)。
由销售通路端统计,2013年茶饮料在整个软饮料市场上(不含乳饮料和酸奶)的销售量占有率为16.6%,虽然较去年同期的18.2%及前年同期的18.5%略有衰退,但仍为市场上最主要的软饮料品类之一。
我国茶饮料以“调味茶饮料”为主
国家标准《茶饮料》(GB/T 21733-2008)将茶饮料分为:茶汤饮料、调味茶饮料、复合茶饮料、茶浓缩液。其中,茶汤饮料包括:红茶饮料、绿茶饮料、乌龙茶饮料、花茶饮料等;调味茶饮料包括:果汁茶饮料、果味茶饮料、奶茶饮料、奶味茶饮料、碳酸茶饮料等。
尽管茶汤饮料和调味茶饮料属于平行的两个大类,然而纵观国内市场上的茶饮料,基本上都是调味茶饮料。国家标准将茶汤饮料定义为:“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保持原茶汁应有风味的液体饮料,可添加少量的食糖和(或)甜味剂。”可见,茶汤饮料必须在完全不调味的前提下保留原茶汁应有的风味,且不添加香精与其他增进风味和口感的食品添加剂,故对生产工艺的要求较高;而调味茶饮料则可以在茶汤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风味与原辅料调整,使产品具有茶汤应有的风味。也就是说,茶汤饮料与调味茶饮料都必须含有原茶汁的成分,也都使用真正的茶叶泡制,差别只在于是否经过风味的调整。
那么,茶汤饮料的工艺难点在什么地方呢?罗之纲解释道:“在大型企业的茶饮料加工工艺中,难免会损失一定的香气和有效成分,使得茶汤的风味与原茶汁有所差异。这就是茶汤技术难度较高的原因,所以必须要经过风味的调整,才能得到和现泡茶汤相近的风味。目前工艺技术越先进的生产企业,所使用的风味调整就越少,额外增加的成本也就越少,但多少都还是需要调味。”
受限于技术和市场需求,我国的茶汤饮料市场还没有形成规模,现阶段市面上的茶饮料仍以调味茶饮料和复合茶饮料为主,如康师傅茉莉清茶、康师傅绿茶、康师傅冰红茶、统一阿萨姆奶茶、农夫山泉东方树叶茶饮料、立顿红茶饮料等,都属于调味茶饮料系列。茶汤饮料在日本市场较多。
选购茶饮料,看懂标签很重要
许多人选择茶饮料,除了口味上的喜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比起 “三精水”,茶饮料显得更为天然、健康。茶饮料沾了茶叶有保健功能的“光”,这要归功于茶叶中的茶多酚。不过,也有许多人对茶饮料的成分提出质疑:茶饮料究竟含多少茶叶成分呢? 罗之纲表示,调味茶饮料也是以茶叶为主要原料的,那种完全用香精调味而不使用茶叶原料的饮料,在我国称为“风味饮料”。调味茶饮料是为了让消费者能喝到近似于现泡茶的风味,而对产品在茶汤的基础上做了些微的风味调整,但仍需要使用茶叶。茶叶的成分在技术上以茶多酚来定义,在国标《茶饮料》中, 茶多酚的含量必须达到一定标准,才可以称为茶饮料;不含有或仅含有少量茶叶成分的饮料,其茶多酚是达不到茶饮料国标要求的。
当然,如果产品是使用符合规定的添加剂所调配出来的风味饮料, 但不含有茶叶成分,基本上对健康并不会有害处,产品也是可以合法在市面上销售的。消费者只是喝到了茶的香味,而没有得到喝茶的益处。按照我国相关规定,这类产品的标签上,厂商必须明确标注“风味饮料”或“茶味饮料”字样。在配料表上也可以看出,这类产品并未使用茶叶或茶粉作为原料。
如果你仔细观察茶饮料的配料表,就会发现有的原料使用的是“茶粉”,有的使用的是“茶叶”,甚至不少产品以“原叶提取”为卖点大力宣传,两种形态的原料之间有多大的差别呢?
罗之纲以奶粉之于牛奶、速溶咖啡粉之于咖啡豆来形容茶粉和茶叶原叶之间的差别——奶粉是牛奶干燥制成的,速溶咖啡粉是咖啡豆提取咖啡原液后干燥制成的。一般来说,奶粉冲泡出来的还原奶风味比不上鲜奶,速溶咖啡粉冲泡的咖啡风味比不上现磨咖啡,但是其主要成分仍是相同的。茶粉也一样,是由茶叶提取茶汤后干燥成的粉末,优点是降低运送成本,缺点是风味损失比较严重。因此,一般使用速溶茶粉的茶饮料,大多是不严格要求风味与原茶汤一模一样的产品,例如有强烈水果风味的冰茶饮料;而绿茶饮料、茉莉清茶饮料以及龙井茶饮料等,都必须以原叶提取。
茶饮料的发展趋势
日本除了在原汁原味的茶汤基础上生产茶饮料,在争取消费者认同上还下了许多功夫:强调使用国产茶叶,或者强调品牌旗下的研究所研究出的新产品;从产品包装上取得创新;推出季节性产品,强调各个季节应喝不同的茶饮料;或是使用罕见的茶叶,以吸引消费者注意力……
我国大陆茶饮料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消费量相对较小,但成长势头十分迅猛。罗之纲认为,所谓的原叶茶和原味茶饮料,是一个十分有潜力的发展领域,因为国内茶叶的品种众多,且均为消费者所认知,市场总体比起日本有较强的优势。
中国茶叶的品种十分丰富,各地都有自己具有特色的茶叶品种,如安溪铁观音、 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冻顶乌龙、武夷大红袍、云南普洱等。康师傅这样的茶饮料生产商始终致力于如何把茶叶的这一优势导入茶饮料市场。罗之纲介绍,就康师傅的各类产品而言,目前消费者比较喜欢的茶饮料为绿茶和冰茶系列,其次是茉莉花茶系列,近年来奶茶饮料也快速成长。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增加,各种区域名茶(如龙井茶、铁观音、乌龙茶等)也为特定消费者所喜爱。因此,当这类产品的需求达到一定的市场潜力时,康师傅等企业会适时推出新品类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届时,茶饮料市场将呈现百家争“茗”的繁荣局面。
茗者,好茶也;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人饮茶的历史,几乎可以追溯到上古神时代的神农氏,有据可考的茶学资料也早在汉代即已出现。对许多人来说,茶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大概在外出不便于泡茶时也想要品尝到这种熟悉的清香味道,才催生出了方便携带的茶饮料。从最早接触到的冰红茶、冰绿茶等寥寥几个品项,到如今各色口味不下几十种,茶饮料的发展似乎顺应了某种动力。
罗之纲博士分析说,茶饮料在中国的发展受着情感和生理两方面的支撑。在情感上,消费者认为茶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喝茶也是十分风雅之事,可以修心养性,所以由茶叶做成的茶饮料在情感上得到消费者认同;在生理上,茶不仅具有良好的口感,而且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喝茶对人体有益。这两个动力“移情”到以茶为原料的包装饮品上,令这一商品具有天然的优势。
茶饮料的兴起
尽管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预包装茶饮料的兴起却在邻邦日本,并成为世界上最成熟的茶饮料市场。如今的日本茶饮料生产商主要有三种类型:1.拥有自己的茶叶农场,通过宣传自己拥有安全可靠的茶园来保证茶叶的安全性,代表品牌:伊藤园;2.强调正宗百年老店的制茶技术,代表品牌:伊右卫门;3.厂商以同种茶叶组成不同的风味,开发成系列产品,获得更多消费者的支持。日本人将茶这一日常必需品变成方便携带的商品后,茶饮料很快在东亚地区流行起来,并改变着世界饮料市场的格局。
以茶饮料市场相对较为成熟的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作为比较,罗之纲分析了中国内地茶饮料市场的发展情况。2009~201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亚太地区占据了全球茶饮料市场的60%,其中日本和中国分别名列茶饮料消费量的前二位,然而第一位和第二位之间相差悬殊——中国人年均消费量约为10.7升,复合年增长率为6.1%;日本人年均消费量达到42升,每年增长率仅为1.6%,市场饱和后成长出现停滞趋势,消费者对产品的创新性则具有较高的要求。在我国台湾,茶饮料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年轻人,并被认为是能够代替碳酸饮料的健康饮品。
茶是东方特有的一种饮料,与咖啡、可可并列为“世界三大饮料”,中国人对于饮茶有着普遍的爱好与认识,和中国文化密切结合,并且都认可长期饮茶对健康有益,是一种健康饮品。近年来的研究也发现,茶叶中含有多种有益健康的功能性成分。这与大多源自于西方的其他饮料不同,西方的饮料多着重于其嗜好性(如碳酸饮料与咖啡饮料),或是强调营养(如果汁和乳饮料)。因此,茶饮料作为茶的衍生品能在中国市场上取得重要的一席之地。
我国茶饮料消费现状
根据中国饮料工业协会2012年调查统计,在我国饮料市场中,包装饮用水仍是最大品类,占43.43%,比2011年同期增加2.55%;碳酸饮料占10.50%,比2011年同期减少3.41%;果汁和蔬菜汁类占16.96%,比2011年同期增加0.81%;其他饮料占29.11%,比2011年同期增加0.06%。2009年35家茶饮料企业共生产茶饮料821万吨,同比增长29.79%,占全国饮料行业总产量10.10%;2010年39家茶饮料企业共生产茶饮料1 116万吨,同比增长34.47%,占全国饮料行业总产量11.08%;2011年36家茶饮料企业共生产茶饮料1 184万吨,同比增长3.98%,占全国饮料行业总产量10.07%(此部分包含乳饮料)。
由销售通路端统计,2013年茶饮料在整个软饮料市场上(不含乳饮料和酸奶)的销售量占有率为16.6%,虽然较去年同期的18.2%及前年同期的18.5%略有衰退,但仍为市场上最主要的软饮料品类之一。
我国茶饮料以“调味茶饮料”为主
国家标准《茶饮料》(GB/T 21733-2008)将茶饮料分为:茶汤饮料、调味茶饮料、复合茶饮料、茶浓缩液。其中,茶汤饮料包括:红茶饮料、绿茶饮料、乌龙茶饮料、花茶饮料等;调味茶饮料包括:果汁茶饮料、果味茶饮料、奶茶饮料、奶味茶饮料、碳酸茶饮料等。
尽管茶汤饮料和调味茶饮料属于平行的两个大类,然而纵观国内市场上的茶饮料,基本上都是调味茶饮料。国家标准将茶汤饮料定义为:“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保持原茶汁应有风味的液体饮料,可添加少量的食糖和(或)甜味剂。”可见,茶汤饮料必须在完全不调味的前提下保留原茶汁应有的风味,且不添加香精与其他增进风味和口感的食品添加剂,故对生产工艺的要求较高;而调味茶饮料则可以在茶汤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风味与原辅料调整,使产品具有茶汤应有的风味。也就是说,茶汤饮料与调味茶饮料都必须含有原茶汁的成分,也都使用真正的茶叶泡制,差别只在于是否经过风味的调整。
那么,茶汤饮料的工艺难点在什么地方呢?罗之纲解释道:“在大型企业的茶饮料加工工艺中,难免会损失一定的香气和有效成分,使得茶汤的风味与原茶汁有所差异。这就是茶汤技术难度较高的原因,所以必须要经过风味的调整,才能得到和现泡茶汤相近的风味。目前工艺技术越先进的生产企业,所使用的风味调整就越少,额外增加的成本也就越少,但多少都还是需要调味。”
受限于技术和市场需求,我国的茶汤饮料市场还没有形成规模,现阶段市面上的茶饮料仍以调味茶饮料和复合茶饮料为主,如康师傅茉莉清茶、康师傅绿茶、康师傅冰红茶、统一阿萨姆奶茶、农夫山泉东方树叶茶饮料、立顿红茶饮料等,都属于调味茶饮料系列。茶汤饮料在日本市场较多。
选购茶饮料,看懂标签很重要
许多人选择茶饮料,除了口味上的喜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比起 “三精水”,茶饮料显得更为天然、健康。茶饮料沾了茶叶有保健功能的“光”,这要归功于茶叶中的茶多酚。不过,也有许多人对茶饮料的成分提出质疑:茶饮料究竟含多少茶叶成分呢? 罗之纲表示,调味茶饮料也是以茶叶为主要原料的,那种完全用香精调味而不使用茶叶原料的饮料,在我国称为“风味饮料”。调味茶饮料是为了让消费者能喝到近似于现泡茶的风味,而对产品在茶汤的基础上做了些微的风味调整,但仍需要使用茶叶。茶叶的成分在技术上以茶多酚来定义,在国标《茶饮料》中, 茶多酚的含量必须达到一定标准,才可以称为茶饮料;不含有或仅含有少量茶叶成分的饮料,其茶多酚是达不到茶饮料国标要求的。
当然,如果产品是使用符合规定的添加剂所调配出来的风味饮料, 但不含有茶叶成分,基本上对健康并不会有害处,产品也是可以合法在市面上销售的。消费者只是喝到了茶的香味,而没有得到喝茶的益处。按照我国相关规定,这类产品的标签上,厂商必须明确标注“风味饮料”或“茶味饮料”字样。在配料表上也可以看出,这类产品并未使用茶叶或茶粉作为原料。
如果你仔细观察茶饮料的配料表,就会发现有的原料使用的是“茶粉”,有的使用的是“茶叶”,甚至不少产品以“原叶提取”为卖点大力宣传,两种形态的原料之间有多大的差别呢?
罗之纲以奶粉之于牛奶、速溶咖啡粉之于咖啡豆来形容茶粉和茶叶原叶之间的差别——奶粉是牛奶干燥制成的,速溶咖啡粉是咖啡豆提取咖啡原液后干燥制成的。一般来说,奶粉冲泡出来的还原奶风味比不上鲜奶,速溶咖啡粉冲泡的咖啡风味比不上现磨咖啡,但是其主要成分仍是相同的。茶粉也一样,是由茶叶提取茶汤后干燥成的粉末,优点是降低运送成本,缺点是风味损失比较严重。因此,一般使用速溶茶粉的茶饮料,大多是不严格要求风味与原茶汤一模一样的产品,例如有强烈水果风味的冰茶饮料;而绿茶饮料、茉莉清茶饮料以及龙井茶饮料等,都必须以原叶提取。
茶饮料的发展趋势
日本除了在原汁原味的茶汤基础上生产茶饮料,在争取消费者认同上还下了许多功夫:强调使用国产茶叶,或者强调品牌旗下的研究所研究出的新产品;从产品包装上取得创新;推出季节性产品,强调各个季节应喝不同的茶饮料;或是使用罕见的茶叶,以吸引消费者注意力……
我国大陆茶饮料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消费量相对较小,但成长势头十分迅猛。罗之纲认为,所谓的原叶茶和原味茶饮料,是一个十分有潜力的发展领域,因为国内茶叶的品种众多,且均为消费者所认知,市场总体比起日本有较强的优势。
中国茶叶的品种十分丰富,各地都有自己具有特色的茶叶品种,如安溪铁观音、 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冻顶乌龙、武夷大红袍、云南普洱等。康师傅这样的茶饮料生产商始终致力于如何把茶叶的这一优势导入茶饮料市场。罗之纲介绍,就康师傅的各类产品而言,目前消费者比较喜欢的茶饮料为绿茶和冰茶系列,其次是茉莉花茶系列,近年来奶茶饮料也快速成长。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增加,各种区域名茶(如龙井茶、铁观音、乌龙茶等)也为特定消费者所喜爱。因此,当这类产品的需求达到一定的市场潜力时,康师傅等企业会适时推出新品类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届时,茶饮料市场将呈现百家争“茗”的繁荣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