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在讲述方法上变生硬灌输为引导体验
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形成,精神境界的提升,不是通过说教灌输获得的。教师假如用机械灌输式的讲述方法,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而收不到实效。我们要改变这种方式,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体验。
1.模拟体验。模拟体验就是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模拟扮演一定的角色,进行某种活动,通过活动引起心理上的体验。如扮演盲人做游戏(用布蒙住眼睛),让学生在游戏中不断跌倒和撞在物体上来感受体验盲人生活的不便,激发孩子内心深处的善良本性,自觉在平时给盲人或残疾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激情体验。激情体验就是教师利用激动人心的场景、英模的动人事迹,通过影视或有感染力的演讲,激起并实现学生道德情感的共鸣和升华。如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可通过观看电视雅典奥运会上的中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顽强拼搏夺取金牌的热烈场面,让学生与运动员、教练员一样产生情感的共鸣,以此激励爱国情感。
3.实践体验。实践体验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在换位工作中体验、思考来加强不同的情感,从而获得较为全面的丰富的情感。如帮父母做家务体验父母的辛劳,增强孝敬之心等。
4.联想体验。联想体验就是通过某种情境和现象,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联想对比分析,换位思考来产生深远的富有理性的情感体验。很多感受是不能去亲身体验的,如撞破头、跌断胳膊或腿的痛苦与后果,这就需要用联想的方法,想像自己划一条小口和跌破一点皮之后的痛苦来体验别人的痛苦,吸取教训,做事小心谨慎。
综上所述,没有人的内心体验,就不能产生真正的道德行为,情感是个体的心理体验,理性是客观要求,两者的统一,必须在体验中融为一体,并促进道德信念与道德行为的形成。
二、在学习方法上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感悟升华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是教育取得实效的重点,主动体验和感悟反思,是一种比较好的德育学习方法。
1.在体验中主动感悟升华。
教育应该是感悟,而感悟又必须在不断地体验中自主获取。有位学生,母亲早逝,家庭条件差,父亲又疏于教育,他不讲个人卫生、成绩差,被人称为“脏孩”、“傻孩”,同学们不愿意与他玩。久而久之该生形成了孤僻、不合群的性格,并时而对别人的游戏进行捣乱,以此发泄别人不接近他的报复。他越是这样,别人越讨厌他。在教师的多次引导下,班上有几名学生主动亲近他,和他一起玩游戏,给予他学习上帮助,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体验,这几个同学都有很多不同程度的感悟。
2.善于在自我反思中感悟。
学生有一定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同样有道德潜能,教师应进行有价值的引导。学生经历不同的事情,情绪受到影响容易波动,很难有理智的思考,但事情过去之后,就有可能静心及时反思自己在本事情中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有哪些过激之处(言论和行动)。
三、在德育途径上变封闭式为开放式
封闭式的教育是难以抵御和阻断社会不利因素对学生的侵袭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正确引导,不断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1.调查研讨明是非。要成立好调查小组,具体分工协作、了解社会上的某些复杂现象,通过专题调查并进行专题讨论、争辩,学生通过讨论辨析,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生存的机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正确认识社会,从而正确认识自己。
2.反面教训撼心魄。如有的学校让学生到少年管教所听“少年犯”现身说法,先让管教所中悔过自新表现好的少年犯自述犯罪经历,倾诉悔恨思想,再让他们面对面交谈,进一步认识他们的犯罪原因、服刑过程以及给家人和他人带来的痛苦和他们自身的悔过感受,学生在这样的反面教育参与中受到强烈震撼。
四、在行为方式上变指手画脚为言传身教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出样子给学生看。言传身教的效应在学生中尤为显著,因为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和亲师性。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得带头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带头不做。
1.真心实意。教师的以身作则是真心实意的,体现出幸福情感的体验过程,并要把感受到的幸福与学生同享。
2.持之以恒。教师的言传身教不能只停留在一时一事上,应变成长期的自觉行为,是教师永恒的人格魅力,也是教师一生的幸福过程。
五、在责任分担上变家庭责任过轻为家庭应负重要责任
1.家庭应负起重要责任,子女成才能过关。有部分家长对“教育”的概念理解有失偏颇,实际上教育不只是学校教育,还包括了家庭与社会教育。现在学校教育所担的责任最重,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出了点问题就找学校,把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加上社会上也经常唯教师是问,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过高,教师的教育责任过重,对学校教师一方过于强调义务而忽视权益,对家庭与学生一方过于强调权利而忽视应承担的义务。
2.整体合力力量大,人人都要强中华。现在有部分家庭教育的内容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总在光天化日之下滋生,对学校教育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要想形成合力,首先必须净化社会环境,加大校外环境整治,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洁净的活动场所;二是增强家庭教育职责,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让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整体合力,这样教育的实效性才会大大加强。儿童从一个自然的人逐渐成长为一个社会的人,家庭和社会组织的教育起同样的关键性作用。
六、在德育评价上,变评价优劣为激励发展
1.促进发展,个个能不断进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也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现在不是为了给学生一个结论和等级,而是帮助学生分析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改进,以便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2.注意差异,人人能分享成功。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成长背景和心理特点,因此,评价要以学生各自的起点为参照,以学生个体的纵向发展为比较,看到在原来基础上的进步幅度,以激励为主,给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分享成功,以积极的动因乐意接受,并在今后的行动中养成自我教育的能力,在道德行为上由“他律”变成“自律”。
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形成,精神境界的提升,不是通过说教灌输获得的。教师假如用机械灌输式的讲述方法,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而收不到实效。我们要改变这种方式,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体验。
1.模拟体验。模拟体验就是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模拟扮演一定的角色,进行某种活动,通过活动引起心理上的体验。如扮演盲人做游戏(用布蒙住眼睛),让学生在游戏中不断跌倒和撞在物体上来感受体验盲人生活的不便,激发孩子内心深处的善良本性,自觉在平时给盲人或残疾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激情体验。激情体验就是教师利用激动人心的场景、英模的动人事迹,通过影视或有感染力的演讲,激起并实现学生道德情感的共鸣和升华。如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可通过观看电视雅典奥运会上的中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顽强拼搏夺取金牌的热烈场面,让学生与运动员、教练员一样产生情感的共鸣,以此激励爱国情感。
3.实践体验。实践体验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在换位工作中体验、思考来加强不同的情感,从而获得较为全面的丰富的情感。如帮父母做家务体验父母的辛劳,增强孝敬之心等。
4.联想体验。联想体验就是通过某种情境和现象,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联想对比分析,换位思考来产生深远的富有理性的情感体验。很多感受是不能去亲身体验的,如撞破头、跌断胳膊或腿的痛苦与后果,这就需要用联想的方法,想像自己划一条小口和跌破一点皮之后的痛苦来体验别人的痛苦,吸取教训,做事小心谨慎。
综上所述,没有人的内心体验,就不能产生真正的道德行为,情感是个体的心理体验,理性是客观要求,两者的统一,必须在体验中融为一体,并促进道德信念与道德行为的形成。
二、在学习方法上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感悟升华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是教育取得实效的重点,主动体验和感悟反思,是一种比较好的德育学习方法。
1.在体验中主动感悟升华。
教育应该是感悟,而感悟又必须在不断地体验中自主获取。有位学生,母亲早逝,家庭条件差,父亲又疏于教育,他不讲个人卫生、成绩差,被人称为“脏孩”、“傻孩”,同学们不愿意与他玩。久而久之该生形成了孤僻、不合群的性格,并时而对别人的游戏进行捣乱,以此发泄别人不接近他的报复。他越是这样,别人越讨厌他。在教师的多次引导下,班上有几名学生主动亲近他,和他一起玩游戏,给予他学习上帮助,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体验,这几个同学都有很多不同程度的感悟。
2.善于在自我反思中感悟。
学生有一定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同样有道德潜能,教师应进行有价值的引导。学生经历不同的事情,情绪受到影响容易波动,很难有理智的思考,但事情过去之后,就有可能静心及时反思自己在本事情中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有哪些过激之处(言论和行动)。
三、在德育途径上变封闭式为开放式
封闭式的教育是难以抵御和阻断社会不利因素对学生的侵袭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正确引导,不断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1.调查研讨明是非。要成立好调查小组,具体分工协作、了解社会上的某些复杂现象,通过专题调查并进行专题讨论、争辩,学生通过讨论辨析,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生存的机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正确认识社会,从而正确认识自己。
2.反面教训撼心魄。如有的学校让学生到少年管教所听“少年犯”现身说法,先让管教所中悔过自新表现好的少年犯自述犯罪经历,倾诉悔恨思想,再让他们面对面交谈,进一步认识他们的犯罪原因、服刑过程以及给家人和他人带来的痛苦和他们自身的悔过感受,学生在这样的反面教育参与中受到强烈震撼。
四、在行为方式上变指手画脚为言传身教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出样子给学生看。言传身教的效应在学生中尤为显著,因为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和亲师性。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得带头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带头不做。
1.真心实意。教师的以身作则是真心实意的,体现出幸福情感的体验过程,并要把感受到的幸福与学生同享。
2.持之以恒。教师的言传身教不能只停留在一时一事上,应变成长期的自觉行为,是教师永恒的人格魅力,也是教师一生的幸福过程。
五、在责任分担上变家庭责任过轻为家庭应负重要责任
1.家庭应负起重要责任,子女成才能过关。有部分家长对“教育”的概念理解有失偏颇,实际上教育不只是学校教育,还包括了家庭与社会教育。现在学校教育所担的责任最重,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出了点问题就找学校,把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加上社会上也经常唯教师是问,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过高,教师的教育责任过重,对学校教师一方过于强调义务而忽视权益,对家庭与学生一方过于强调权利而忽视应承担的义务。
2.整体合力力量大,人人都要强中华。现在有部分家庭教育的内容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总在光天化日之下滋生,对学校教育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要想形成合力,首先必须净化社会环境,加大校外环境整治,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洁净的活动场所;二是增强家庭教育职责,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让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整体合力,这样教育的实效性才会大大加强。儿童从一个自然的人逐渐成长为一个社会的人,家庭和社会组织的教育起同样的关键性作用。
六、在德育评价上,变评价优劣为激励发展
1.促进发展,个个能不断进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也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现在不是为了给学生一个结论和等级,而是帮助学生分析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改进,以便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2.注意差异,人人能分享成功。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成长背景和心理特点,因此,评价要以学生各自的起点为参照,以学生个体的纵向发展为比较,看到在原来基础上的进步幅度,以激励为主,给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分享成功,以积极的动因乐意接受,并在今后的行动中养成自我教育的能力,在道德行为上由“他律”变成“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