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交际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的核心就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言在不同场合中对不同对象进行有效的、得体的交际。本文对交际法的发展以及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并论述了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交际法;高职高专;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001-01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高速发展,与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社会需要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的现代复合型人才,哑巴英语必须成为历史。交际法英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视交际功能为教与学的核心,在提高学生的英语整体素质中发挥着明显的作用。运用交际法让英语教学“活色声香”,彻底丢掉“沉默”的历史,开创生机勃勃的新篇章。
1交际教学法概述
交际法也叫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或意念法 (Notional Approach)。交际法是70年代根据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和韩礼德(Hal11day)的理论形成的,是全世界影响较大的外语教学法流派。“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是由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针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仅包括乔姆斯基提出的能否造出合乎语法句子的语言能力,而且还包括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90年代以来,以交际法为主流的当代外语教学理论及模式和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标的交际法教学原则在外语教学界受到推崇。原因在于它揭示了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外语教学的本质和目标;在于它始终把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核心。交际法的产生,是20世纪世界语言学理论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外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交际法在很大程度上它以通用外语教学为主,即教学内容以日常使用的语言为主,培养人们获得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外语达到交际目的的能力。在交际化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单是操练活动的主动者,还是构成影响所操练的话语功能的社会因素之一。
2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存在现状与问题
2.1重教轻学。大部份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还是以教师为主体,重教轻学,完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语言的交际作用,将学生孤零零地置于课堂的外围,沿袭传统教学模式,根本不能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本末倒置,有违新课程改革的实质。
2.2重听轻说,学生操练不够,语言能力明显出现断层
英语教师在处理教学不同环节时,在着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上,有不同的认识,具有调查显示:35%的教师在处理短语和句型的时候,认为学生只要会简单地模仿,或针对提问作答,就是达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20%的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只要学生能回答上涉及文中主要内容的相关问题,就完成了对文本的处理;25%的教师还是能够理解听说为先的道理,但将听与说分隔开来,只是一位的强调一种能力,而未将两种训练相结合,致使学生的交际能力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以为只要能听‘懂就行,却是“茶壶里倒汤圆—怎么也倒不出来”,失去了发言权,或不管别人的意图,只管说出自己的想法,语言也失去了交际功能。
2.3错误认为交际能力就是指口语交际能力。有些教师认为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要运用交际教学法,就必须利用小组讨论、对话等形式来组织课堂教学。实际上,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还包括书面语的交际能力。因此,用交际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既可以利用小组讨论、对话等形式来组织课堂教学,以便达到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各自为阵,独立地完成阅读、写作等书面语交际任务来达到培养学生的书面语交际能力。
2.4错误认为交际法就是不教语法。交际法强调教学过程交际化,认为语法知识必须在与目标语的接触中潜意识地习得。不少教师就错误地认为应用交际法就是不教语法。其实交际法并不排斥语法,只是不支持传统的传授语法规则的方法。
3交际法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3.1摆正教师主导地位。首先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要善于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口语交际活动,尽量让学生明确教学任务,避免重复介绍过多理论知识,干扰学生思维。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角色,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相关的有效性的活动,对于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点拨,合理纠正。
3.2创设情景,执行教学任务。情景对于交际教学活动至关重要,教师应从真实教学情景入手,唤醒学生交际动机,交给学生交际任务,使学生成为特定角色的活动者,用任务带动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在任务驱使下完成口语交际活动。学生可以是一个演讲者,也可以是听众;可以是主动方,也可以是被动方……总之都有自己的角色、身份和任务。
3.3督促互动式教学。本着“交互是言语交际的核心”这一重要理念,口语交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是一个听与说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听说形式,只有交际双方处于互动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口语交际里说者和听者是连续不断的更替,他们以特殊的方式相互作用,相互定向,其中的每一方都是积极的主体,每一方都将对对方产生影响,口语交际课应设计和呈现多个交际方面和多种交际往来形式,注意引导听说双方的交流互动。
3.4丰富英语第二课堂活动。除了通过课堂讲授方式,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学生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比如:收听英语新闻广播,并做成值日汇报;参加外贸展览会或商品交易会;定期开英语主题班会、才艺会,组织讲演、辩论赛,开办英语角。
语言是社会交际需要和实践的产物,培养交际能力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交际能力只能在交际活动中得到锻炼。英语交际法也只能在实践中体现出它的优越性。希望广大大学英语教师能认真研究交际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摒除错误的观念,掌握交际法原则,不断实践,不断创新。
4结束语
交际法在英语教学课堂上的运用,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方面,有着传统教学法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在英语教学中实施交际法的难度所在。笔者希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有效地将交际法和一些传统的教学法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更适合于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焕辉著《言语交际学原理》,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
[2]陈家琪著《经验之为经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谢利民郑百伟著《现代教学基础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交际法;高职高专;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001-01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高速发展,与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社会需要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的现代复合型人才,哑巴英语必须成为历史。交际法英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视交际功能为教与学的核心,在提高学生的英语整体素质中发挥着明显的作用。运用交际法让英语教学“活色声香”,彻底丢掉“沉默”的历史,开创生机勃勃的新篇章。
1交际教学法概述
交际法也叫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或意念法 (Notional Approach)。交际法是70年代根据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和韩礼德(Hal11day)的理论形成的,是全世界影响较大的外语教学法流派。“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是由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针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仅包括乔姆斯基提出的能否造出合乎语法句子的语言能力,而且还包括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90年代以来,以交际法为主流的当代外语教学理论及模式和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标的交际法教学原则在外语教学界受到推崇。原因在于它揭示了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外语教学的本质和目标;在于它始终把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核心。交际法的产生,是20世纪世界语言学理论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外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交际法在很大程度上它以通用外语教学为主,即教学内容以日常使用的语言为主,培养人们获得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外语达到交际目的的能力。在交际化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单是操练活动的主动者,还是构成影响所操练的话语功能的社会因素之一。
2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存在现状与问题
2.1重教轻学。大部份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还是以教师为主体,重教轻学,完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语言的交际作用,将学生孤零零地置于课堂的外围,沿袭传统教学模式,根本不能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本末倒置,有违新课程改革的实质。
2.2重听轻说,学生操练不够,语言能力明显出现断层
英语教师在处理教学不同环节时,在着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上,有不同的认识,具有调查显示:35%的教师在处理短语和句型的时候,认为学生只要会简单地模仿,或针对提问作答,就是达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20%的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只要学生能回答上涉及文中主要内容的相关问题,就完成了对文本的处理;25%的教师还是能够理解听说为先的道理,但将听与说分隔开来,只是一位的强调一种能力,而未将两种训练相结合,致使学生的交际能力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以为只要能听‘懂就行,却是“茶壶里倒汤圆—怎么也倒不出来”,失去了发言权,或不管别人的意图,只管说出自己的想法,语言也失去了交际功能。
2.3错误认为交际能力就是指口语交际能力。有些教师认为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要运用交际教学法,就必须利用小组讨论、对话等形式来组织课堂教学。实际上,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还包括书面语的交际能力。因此,用交际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既可以利用小组讨论、对话等形式来组织课堂教学,以便达到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各自为阵,独立地完成阅读、写作等书面语交际任务来达到培养学生的书面语交际能力。
2.4错误认为交际法就是不教语法。交际法强调教学过程交际化,认为语法知识必须在与目标语的接触中潜意识地习得。不少教师就错误地认为应用交际法就是不教语法。其实交际法并不排斥语法,只是不支持传统的传授语法规则的方法。
3交际法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3.1摆正教师主导地位。首先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要善于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口语交际活动,尽量让学生明确教学任务,避免重复介绍过多理论知识,干扰学生思维。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角色,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相关的有效性的活动,对于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点拨,合理纠正。
3.2创设情景,执行教学任务。情景对于交际教学活动至关重要,教师应从真实教学情景入手,唤醒学生交际动机,交给学生交际任务,使学生成为特定角色的活动者,用任务带动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在任务驱使下完成口语交际活动。学生可以是一个演讲者,也可以是听众;可以是主动方,也可以是被动方……总之都有自己的角色、身份和任务。
3.3督促互动式教学。本着“交互是言语交际的核心”这一重要理念,口语交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是一个听与说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听说形式,只有交际双方处于互动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口语交际里说者和听者是连续不断的更替,他们以特殊的方式相互作用,相互定向,其中的每一方都是积极的主体,每一方都将对对方产生影响,口语交际课应设计和呈现多个交际方面和多种交际往来形式,注意引导听说双方的交流互动。
3.4丰富英语第二课堂活动。除了通过课堂讲授方式,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学生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比如:收听英语新闻广播,并做成值日汇报;参加外贸展览会或商品交易会;定期开英语主题班会、才艺会,组织讲演、辩论赛,开办英语角。
语言是社会交际需要和实践的产物,培养交际能力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交际能力只能在交际活动中得到锻炼。英语交际法也只能在实践中体现出它的优越性。希望广大大学英语教师能认真研究交际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摒除错误的观念,掌握交际法原则,不断实践,不断创新。
4结束语
交际法在英语教学课堂上的运用,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方面,有着传统教学法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在英语教学中实施交际法的难度所在。笔者希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有效地将交际法和一些传统的教学法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更适合于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焕辉著《言语交际学原理》,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
[2]陈家琪著《经验之为经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谢利民郑百伟著《现代教学基础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