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引言
James Dean Brown提出课程系统法包括needs analysis, objectives, testing, materials, teaching和evaluation。其中我们可将testing和evaluation整合起来,看做是测试的功用:通过测试检查课程各环节是否衔接紧密,课程的目标是否能够得到实现。美国应用语言学教授Lyle F.Bachman也在其著作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一书中阐述了语言测试对于教学的用途,为相关教学决定提供信息。邹申认为:相关教学决定涉及对学生、教师以及课程的判断或评估。因此,测试对相关的评断对象会产生影响或效应。结合上述理论,本文将以我校英语专业基础课《综合英语》为例,说明在《综合英语》课程改革建设过程中,考试模式改革对教学做出的反思作用。
2.《综合英语》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简介及评价
我校《综合英语》刚刚经历了课程模式改革,本课程目前采取“课堂教学+网络自主学习+第二课堂实践”的课程教学模式,其中“课堂教学”即传统课堂,“第二课堂实践”主要强调学生在课后对英语语言技能的实际操练,而“网络自主学习”则是通过学校网络平台——泛雅平台——的《综合英语》课程进行的泛在式学习。为了与课程模式相对应,也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效果,《综合英语》的考试模式及考试分值构成也有相对应的改革。
首先,在考试模式方面。我的《综合英语》考试改变了传统单一的纸质试卷、单纯笔试的考试方式,改由纸质试卷与网络音、视频几部分组成。学生除在期末统一进行笔试考试之外,还可以通过MyET、超星学习通、微信、电子邮件及电脑网盘等多种形式进行其他不同考试内容的提交。
其次,在考试内容方面。我校《综合英语》课程期末成绩由“过程性考核+期末考核”兩部分构成。“期末考核”及传统英语期末考试方式,以纸质笔试的方式,考察词汇、语法、阅读、翻译、作文等。我校的《综合英语》课程考试改革主要体现在“过程性考核”方面。“过程性考核”主要包括课堂出勤、课堂参与、阶段测试、自主学习考核和第二课堂实践等。其中课堂出勤与课堂参与不必赘言。阶段测试每学期进行四次,根据课程大纲安排,每2-3单元进行学习结束之后进行。阶段性测试内容以教材为本,考察所学的生词拼写、短语搭配、句式结构、疑难句英语释义、中英互译等。自主学习考核主要指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考核。我校实行专业主干课网络建课,通过学校网络平台——泛雅平台,利用超星学习通进行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并非指学生自由学习或随意学习,而是有相关的学习任务安排,例如,要求学生阅读网络课程内容,完成教师在网络平台布置的自主学习任务。简言之,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之下,由学生在课外自主安排时间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对此部分的检查,部分可由超星系统自动检查,其他则需要教师进行检测。第二课堂实践部分主要以口语内容为主,安排学生进行模仿朗读,并利用app软件“英语趣配音”进行影视剧的配音练习。以此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语速等。
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语言学习的评价也是一个多方面、多角度的评价。我校《综合英语》课程考试模式改革正是考虑到语言学习与语言学习评价的特点进行的改革尝试。“过程性考核”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放松,避免期末考试时的突袭或临时抱佛脚;同时强调了口語练习,将口语部分实实在在的加入到考察评价的体系当中。这种模式之下的考试成绩应该可以更直观的反映出每个学生在一学期的整体学习效果。
3.考试结果说明与反拨效应
在考试改革模式的实际效果方面,笔者以刚刚结束的2018-2019年度秋季学期,英语师范专业本科某班成绩为例来进行说明。
从成绩的分布看来,80分以上有三人,最高分为87分,占学生总数的12%;70以上有11人,占学生总数的44%,60分以上有11人,占学生总数的44%,未有不及格成绩。通过对学生的成绩分析可以看出,成绩较高的学生除高考成绩就比较优秀之外,在平时学习态度、努力程度方面都表现良好;而成绩偏低的学生的都存在课堂参与不积极、学习比较懈怠、网络作业经常不按时完成等问题。也就是说,通过过程性考核,不但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检测出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这些是通过在线学习时长、作业提交时间等种种网络数据给出的直观回答。而这些问题在传统考试中是不容易发现的,我们可能会将之归结为学生基础薄弱等。
在测试对教学的反拨效应方面,邹申认为存在两方面效应:正面效应与反面效应。正面效应对课程的完善、教材或教法的更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负面效应不仅对教与学未能起到推动作用,而且还可能会使教与学走入歧途。这就要求对试卷质量、考试结果及参考人员进行综合考量。考虑到大一新生的基础及对新环境的适应程度,第一学期的试卷内容主要由教材内容、专业四级试题及大学英语四级试题三部分构成,题型涵盖词汇、语法、翻译、英语释义及作文,可以比较全面的考察学生的语言技能。过程性考核中的阶段测试考察了教材学习情况,朗读模仿选择了内容较为简单的《新概念英语第二册》,与配音练习一起考察学生对语音、语调的纠正情况。可以说,这种考试模式是比较全面而客观的反映出学生在一学期中的学习效果,更为可贵的是让任课教师比较直观的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及问题所在。可以说这种考试模式对教与学起到的是正面的反拨效应,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采用并进一步完善。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省大连市)
James Dean Brown提出课程系统法包括needs analysis, objectives, testing, materials, teaching和evaluation。其中我们可将testing和evaluation整合起来,看做是测试的功用:通过测试检查课程各环节是否衔接紧密,课程的目标是否能够得到实现。美国应用语言学教授Lyle F.Bachman也在其著作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一书中阐述了语言测试对于教学的用途,为相关教学决定提供信息。邹申认为:相关教学决定涉及对学生、教师以及课程的判断或评估。因此,测试对相关的评断对象会产生影响或效应。结合上述理论,本文将以我校英语专业基础课《综合英语》为例,说明在《综合英语》课程改革建设过程中,考试模式改革对教学做出的反思作用。
2.《综合英语》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简介及评价
我校《综合英语》刚刚经历了课程模式改革,本课程目前采取“课堂教学+网络自主学习+第二课堂实践”的课程教学模式,其中“课堂教学”即传统课堂,“第二课堂实践”主要强调学生在课后对英语语言技能的实际操练,而“网络自主学习”则是通过学校网络平台——泛雅平台——的《综合英语》课程进行的泛在式学习。为了与课程模式相对应,也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效果,《综合英语》的考试模式及考试分值构成也有相对应的改革。
首先,在考试模式方面。我的《综合英语》考试改变了传统单一的纸质试卷、单纯笔试的考试方式,改由纸质试卷与网络音、视频几部分组成。学生除在期末统一进行笔试考试之外,还可以通过MyET、超星学习通、微信、电子邮件及电脑网盘等多种形式进行其他不同考试内容的提交。
其次,在考试内容方面。我校《综合英语》课程期末成绩由“过程性考核+期末考核”兩部分构成。“期末考核”及传统英语期末考试方式,以纸质笔试的方式,考察词汇、语法、阅读、翻译、作文等。我校的《综合英语》课程考试改革主要体现在“过程性考核”方面。“过程性考核”主要包括课堂出勤、课堂参与、阶段测试、自主学习考核和第二课堂实践等。其中课堂出勤与课堂参与不必赘言。阶段测试每学期进行四次,根据课程大纲安排,每2-3单元进行学习结束之后进行。阶段性测试内容以教材为本,考察所学的生词拼写、短语搭配、句式结构、疑难句英语释义、中英互译等。自主学习考核主要指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考核。我校实行专业主干课网络建课,通过学校网络平台——泛雅平台,利用超星学习通进行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并非指学生自由学习或随意学习,而是有相关的学习任务安排,例如,要求学生阅读网络课程内容,完成教师在网络平台布置的自主学习任务。简言之,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之下,由学生在课外自主安排时间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对此部分的检查,部分可由超星系统自动检查,其他则需要教师进行检测。第二课堂实践部分主要以口语内容为主,安排学生进行模仿朗读,并利用app软件“英语趣配音”进行影视剧的配音练习。以此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语速等。
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语言学习的评价也是一个多方面、多角度的评价。我校《综合英语》课程考试模式改革正是考虑到语言学习与语言学习评价的特点进行的改革尝试。“过程性考核”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放松,避免期末考试时的突袭或临时抱佛脚;同时强调了口語练习,将口语部分实实在在的加入到考察评价的体系当中。这种模式之下的考试成绩应该可以更直观的反映出每个学生在一学期的整体学习效果。
3.考试结果说明与反拨效应
在考试改革模式的实际效果方面,笔者以刚刚结束的2018-2019年度秋季学期,英语师范专业本科某班成绩为例来进行说明。
从成绩的分布看来,80分以上有三人,最高分为87分,占学生总数的12%;70以上有11人,占学生总数的44%,60分以上有11人,占学生总数的44%,未有不及格成绩。通过对学生的成绩分析可以看出,成绩较高的学生除高考成绩就比较优秀之外,在平时学习态度、努力程度方面都表现良好;而成绩偏低的学生的都存在课堂参与不积极、学习比较懈怠、网络作业经常不按时完成等问题。也就是说,通过过程性考核,不但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检测出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这些是通过在线学习时长、作业提交时间等种种网络数据给出的直观回答。而这些问题在传统考试中是不容易发现的,我们可能会将之归结为学生基础薄弱等。
在测试对教学的反拨效应方面,邹申认为存在两方面效应:正面效应与反面效应。正面效应对课程的完善、教材或教法的更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负面效应不仅对教与学未能起到推动作用,而且还可能会使教与学走入歧途。这就要求对试卷质量、考试结果及参考人员进行综合考量。考虑到大一新生的基础及对新环境的适应程度,第一学期的试卷内容主要由教材内容、专业四级试题及大学英语四级试题三部分构成,题型涵盖词汇、语法、翻译、英语释义及作文,可以比较全面的考察学生的语言技能。过程性考核中的阶段测试考察了教材学习情况,朗读模仿选择了内容较为简单的《新概念英语第二册》,与配音练习一起考察学生对语音、语调的纠正情况。可以说,这种考试模式是比较全面而客观的反映出学生在一学期中的学习效果,更为可贵的是让任课教师比较直观的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及问题所在。可以说这种考试模式对教与学起到的是正面的反拨效应,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采用并进一步完善。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省大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