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份证号:450104197810270552 广西南宁 530021
摘要:本文从自然排烟设施达不到排烟目的,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部位所要求的余压值难以形成,机械排烟设施的排烟效果不明显、应设机械防排烟设施的部位未按规范要求设置等方面论述了民用建筑的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和施工问题,并分析了对策。
关键词:民用建筑;防排烟设施;对策
通常高层民用建筑的防排烟设施主要包括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封闭楼梯间、避难层(间)等场所设置的防烟设施,地下室、内走道、中庭、无窗或设有固定窗房间等部位设置的排烟设施,防烟分区之间的挡烟垂壁等。
1、自然排烟设施达不到排烟要求
自然排烟是一种经济、简单、维护管理方便的排烟方式,但由于部分工程在设计过程中不按规范要求进行,往往导致工程完工后,自然排烟设施达不到或不具备排烟作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自然排烟窗的位置设置不当
从自然排烟效果考虑,排烟窗应尽量靠近墙的上部设置,目前有相当数量的自然排烟窗不是设置在墙的上部,而是下部,距顶板、吊顶的距离较大,不利于自然排烟。
1.2、自然排烟窗的结构形式不合理
有的把排烟窗做成不可开启的固定窗,有的将窗的上部做成固定窗,把可开启的排烟窗设在窗的下部,严重影响排烟功能和效果。
1.3、自然排烟窗的开窗面积达不到规范要求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采用自然排烟部位的开窗面积均有明确规起,但由于部分设计人员未按规范要求进行认真计算,或将固定窗的面积计算在排烟窗面积之内,导致部分工程排烟窗面积达不到规范要求,直接影响排烟效果。
2、机械防烟设施达不到防烟要求
送风道界面尺寸过小,送风口尺寸、正压送风系统余压值达不到规范要求的现象在工程中相当普遍,往往出现送风口实际送风量严重不足,开启门洞处风速近似于零等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风机选型不当
按规范要求,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由计算确定,当比算值和规范规定的值不一致时,应按两者中较大值确定。而有的设计者往往不经过计算直接按规范给定的值确定,导致选用的风机风量、风压偏小、不能满足要求;
2.2、送风道阻力过大,风压损失严重
在实际工程中,往往发现送风口的尺寸、以及选用的风机风量和风压能够满足规范要求,但实测其送风口风速却很小,离风机较近的送风口风速偏大、较远送风口无风等现象,难以满足产生余压和门洞风速的要求。究其原因是由于有相当多的工程因设计者的风直只满足面积要求,而忽略了送风道宽度要求,导致施工中因混凝土风道尺寸偏小而无法对内壁进行处理,管道连接不严实,常闭风口关闭不严密,漏风十分严重,导致送风口的风速、风量达不到规范要求。
2.3、正压送风系统与自然排烟设施重复设置
对于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按照《高规》要求,宜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有的工程在上述部位同时又采用了自然排烟,导致火灾清况下,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与自然排烟窗同时开启时,防烟楼梯间难以形成正压,达不到防烟效果。
2.4、合用正压送风系统未设计压差调节装置
按规范要求,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宜分别独立设置送风系统,当必须共用一个系统时,应在通向合用前室的支风管上设置压差自动调节装置。目前很多设计的合用正压送风系统没有设计压差调节装置,无法形成楼梯间的余压值高于前室。
2.5、送风机进风口位置设置不当
有的工程中把送风机设在地下室中,其风机的进风口直接从地下室取风,致使地下室内造成严重负压,同时送风量严重不足。
2.6、送风口设置不符合要求
有的竖向防排烟系统的送风口采用固定百叶窗式常开风口,风口规格尺寸基本一致,造成各层送风口的风量风速严重不平衡,离风机较远的送风口的风量严重不足,甚至末端的送风口的风速、风量接近于零。
3、机械排烟设施达不到排烟要求
3.1、排烟量达不到规范要求
在设计中发现有的设计者为了接管方便,加设许多风室或夹层,风室面积过大导致排烟口风量、排烟口的风速甚至接近于零。
3.2、排烟口的布置不符合烟气流动规律
排烟口应尽量在顶棚上或靠近墙的上部设置,目前有相当数量的排烟口不是设置在墙的上部,而是下部,距顶板、吊顶的距离较大,不利于排烟。有的排烟口位置设置不当,致使烟气与人员疏散方向相同,甚至有的将排烟口设置在安全出口的正上方或跨过安全出口,不仅不利于排烟反而把烟气引向安全出口。
3.3、走道内的排烟口选型不正确
按照烟气的流动规律,走道内的排烟口应该设置在顶棚上,并选用条缝全宽型排烟口,这样有利于有效排烟。
3.4、应设机械排烟设施的部位未按规范要求设置
超过20米无自然排烟的内走道,有的设计人员因与其相连的防烟楼梯间前室有自然排烟,认为其具备自然排烟的条件,未按规范要求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4、防烟分区不按规范要求设置挡烟设施
有相当一部分工程,尤其是大型商场设置机械排烟的部位未按规范要求在吊顶下设置挡烟垂壁,有的地下室虽然采用建筑的梁作挡烟设施,但排烟系统的排烟口未按规范要求设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而是设在梁的下面。
5、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5.1 从职能部门监督管理方面抓落实
首先,消防监督部门加强防排烟系统工程的设计审核与竣工验收监督工作。其次,明确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防排烟系统,必须由具有消防工程施工资质的工程公司来安装施工。
5.2 从功能划分上,强调防排烟设施的重要性
所谓“消防防排烟系统”,就是一个包括排烟风机、送风风机、风管或风井、各种排烟防火阀门、风口以及联动系统等设施,直接受消控中心控制的、具有独特功能的、与生活通风和空调系统完全分开的系统。只有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消防系统,与“自动报警系统”、“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平行分列在一起,才能促进人们在消防工程实践中重视它、完善它,而不至于把它忽略。
5.3 从设计环节开始严格执行规范
设计是保证建筑质量的基础,规范的设计才能杜绝或减少防排烟系统的先天隐患。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按国家规范要求对防排烟系统进行单独设计、制图,并冠以“消防防排烟”施工图图名。因为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规定,防排烟系统不宜与空调系统兼用,所以建议开发商不要片面追求节省资金,而要明确防排烟工程的消防工程属性,提醒参建人员防排烟系统属于消防工程施工图范围。
5.4 从施工环节加强工程中监督检查
施工过程是将工程设计转化为成品的关键过程,因此,施工单位不仅要在建筑时严格按照规范施工,还要建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以便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而对于防排烟系统来说,在建设前,其主要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在安装之前要先进行现场验收,以确定如防火阀和排烟阀这一类的设施符合相关的消防产品标准,而涉及隐蔽工程的,要在在工程隐蔽前,经监理人员验收及认可签证后方得执行隐蔽。另一方面,防排烟系统建成之后,要进行联合试运行,发现问题及时调试,直至其符合设计与消防的规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够进行模拟状态下安全区正压变化测定及烟雾扩散试验等,直观地对系统的整体质量加以检验和验证。
6、结语
只有端正了对防排烟系统的态度,认识到其单独的系统属性和重要性,才能在施工过程中不断的完善防排烟系统的设计,保证其设计以及安装施工都符合国家建筑要求,保证每个建筑项目的防排烟系统设施配置齐全,功能完善,真正发挥其防火减灾的作用。
摘要:本文从自然排烟设施达不到排烟目的,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部位所要求的余压值难以形成,机械排烟设施的排烟效果不明显、应设机械防排烟设施的部位未按规范要求设置等方面论述了民用建筑的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和施工问题,并分析了对策。
关键词:民用建筑;防排烟设施;对策
通常高层民用建筑的防排烟设施主要包括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封闭楼梯间、避难层(间)等场所设置的防烟设施,地下室、内走道、中庭、无窗或设有固定窗房间等部位设置的排烟设施,防烟分区之间的挡烟垂壁等。
1、自然排烟设施达不到排烟要求
自然排烟是一种经济、简单、维护管理方便的排烟方式,但由于部分工程在设计过程中不按规范要求进行,往往导致工程完工后,自然排烟设施达不到或不具备排烟作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自然排烟窗的位置设置不当
从自然排烟效果考虑,排烟窗应尽量靠近墙的上部设置,目前有相当数量的自然排烟窗不是设置在墙的上部,而是下部,距顶板、吊顶的距离较大,不利于自然排烟。
1.2、自然排烟窗的结构形式不合理
有的把排烟窗做成不可开启的固定窗,有的将窗的上部做成固定窗,把可开启的排烟窗设在窗的下部,严重影响排烟功能和效果。
1.3、自然排烟窗的开窗面积达不到规范要求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采用自然排烟部位的开窗面积均有明确规起,但由于部分设计人员未按规范要求进行认真计算,或将固定窗的面积计算在排烟窗面积之内,导致部分工程排烟窗面积达不到规范要求,直接影响排烟效果。
2、机械防烟设施达不到防烟要求
送风道界面尺寸过小,送风口尺寸、正压送风系统余压值达不到规范要求的现象在工程中相当普遍,往往出现送风口实际送风量严重不足,开启门洞处风速近似于零等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风机选型不当
按规范要求,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由计算确定,当比算值和规范规定的值不一致时,应按两者中较大值确定。而有的设计者往往不经过计算直接按规范给定的值确定,导致选用的风机风量、风压偏小、不能满足要求;
2.2、送风道阻力过大,风压损失严重
在实际工程中,往往发现送风口的尺寸、以及选用的风机风量和风压能够满足规范要求,但实测其送风口风速却很小,离风机较近的送风口风速偏大、较远送风口无风等现象,难以满足产生余压和门洞风速的要求。究其原因是由于有相当多的工程因设计者的风直只满足面积要求,而忽略了送风道宽度要求,导致施工中因混凝土风道尺寸偏小而无法对内壁进行处理,管道连接不严实,常闭风口关闭不严密,漏风十分严重,导致送风口的风速、风量达不到规范要求。
2.3、正压送风系统与自然排烟设施重复设置
对于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按照《高规》要求,宜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有的工程在上述部位同时又采用了自然排烟,导致火灾清况下,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与自然排烟窗同时开启时,防烟楼梯间难以形成正压,达不到防烟效果。
2.4、合用正压送风系统未设计压差调节装置
按规范要求,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宜分别独立设置送风系统,当必须共用一个系统时,应在通向合用前室的支风管上设置压差自动调节装置。目前很多设计的合用正压送风系统没有设计压差调节装置,无法形成楼梯间的余压值高于前室。
2.5、送风机进风口位置设置不当
有的工程中把送风机设在地下室中,其风机的进风口直接从地下室取风,致使地下室内造成严重负压,同时送风量严重不足。
2.6、送风口设置不符合要求
有的竖向防排烟系统的送风口采用固定百叶窗式常开风口,风口规格尺寸基本一致,造成各层送风口的风量风速严重不平衡,离风机较远的送风口的风量严重不足,甚至末端的送风口的风速、风量接近于零。
3、机械排烟设施达不到排烟要求
3.1、排烟量达不到规范要求
在设计中发现有的设计者为了接管方便,加设许多风室或夹层,风室面积过大导致排烟口风量、排烟口的风速甚至接近于零。
3.2、排烟口的布置不符合烟气流动规律
排烟口应尽量在顶棚上或靠近墙的上部设置,目前有相当数量的排烟口不是设置在墙的上部,而是下部,距顶板、吊顶的距离较大,不利于排烟。有的排烟口位置设置不当,致使烟气与人员疏散方向相同,甚至有的将排烟口设置在安全出口的正上方或跨过安全出口,不仅不利于排烟反而把烟气引向安全出口。
3.3、走道内的排烟口选型不正确
按照烟气的流动规律,走道内的排烟口应该设置在顶棚上,并选用条缝全宽型排烟口,这样有利于有效排烟。
3.4、应设机械排烟设施的部位未按规范要求设置
超过20米无自然排烟的内走道,有的设计人员因与其相连的防烟楼梯间前室有自然排烟,认为其具备自然排烟的条件,未按规范要求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4、防烟分区不按规范要求设置挡烟设施
有相当一部分工程,尤其是大型商场设置机械排烟的部位未按规范要求在吊顶下设置挡烟垂壁,有的地下室虽然采用建筑的梁作挡烟设施,但排烟系统的排烟口未按规范要求设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而是设在梁的下面。
5、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5.1 从职能部门监督管理方面抓落实
首先,消防监督部门加强防排烟系统工程的设计审核与竣工验收监督工作。其次,明确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防排烟系统,必须由具有消防工程施工资质的工程公司来安装施工。
5.2 从功能划分上,强调防排烟设施的重要性
所谓“消防防排烟系统”,就是一个包括排烟风机、送风风机、风管或风井、各种排烟防火阀门、风口以及联动系统等设施,直接受消控中心控制的、具有独特功能的、与生活通风和空调系统完全分开的系统。只有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消防系统,与“自动报警系统”、“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平行分列在一起,才能促进人们在消防工程实践中重视它、完善它,而不至于把它忽略。
5.3 从设计环节开始严格执行规范
设计是保证建筑质量的基础,规范的设计才能杜绝或减少防排烟系统的先天隐患。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按国家规范要求对防排烟系统进行单独设计、制图,并冠以“消防防排烟”施工图图名。因为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规定,防排烟系统不宜与空调系统兼用,所以建议开发商不要片面追求节省资金,而要明确防排烟工程的消防工程属性,提醒参建人员防排烟系统属于消防工程施工图范围。
5.4 从施工环节加强工程中监督检查
施工过程是将工程设计转化为成品的关键过程,因此,施工单位不仅要在建筑时严格按照规范施工,还要建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以便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而对于防排烟系统来说,在建设前,其主要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在安装之前要先进行现场验收,以确定如防火阀和排烟阀这一类的设施符合相关的消防产品标准,而涉及隐蔽工程的,要在在工程隐蔽前,经监理人员验收及认可签证后方得执行隐蔽。另一方面,防排烟系统建成之后,要进行联合试运行,发现问题及时调试,直至其符合设计与消防的规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够进行模拟状态下安全区正压变化测定及烟雾扩散试验等,直观地对系统的整体质量加以检验和验证。
6、结语
只有端正了对防排烟系统的态度,认识到其单独的系统属性和重要性,才能在施工过程中不断的完善防排烟系统的设计,保证其设计以及安装施工都符合国家建筑要求,保证每个建筑项目的防排烟系统设施配置齐全,功能完善,真正发挥其防火减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