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教育当中信息技术学科同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存在着一定的不同,这门学科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意识,重视学生在计算机上的实践基础操作,一些过于程式化的教学方式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枯燥,甚至丧失了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为了提升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改变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关键,通过游戏化教学方式的应用,满足小学生愉快学习、好奇探索的心理,从而提升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游戏化教学概念及实施原则
(一) 游戏化教学概念
学术界针对游戏化教学的概念定义标准不一,学者李定仁认为:游戏化教学是基于欢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基础上,教师以教学目的作为引导,通过结合多种游戏教学形式,从而与教学设计紧密贴合,最终实现学习效果的提升。
学者王振忠认为游戏化教学只是教师教学风格的一个突出分支,最终还是要服务于教学活动,因此想要开展合适的教学策略,应当以學生的学习心理作为主要分析依据,从而定向开展教学。
本文将游戏化教学的概念界定为: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目标引导的前提下,通过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形式,有效利用竞争与合作,探究与知识应用,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并具有激励效果的课程教学环境。
(二) 游戏化教学实施原则
1. 将游戏作为新课引入方式
游戏手段可以作为新课引入方式应用在课堂教学中,相比较于其他引入方式而言,游戏引入有助于学生温故知新,将新旧知识连接在一起,提升对新知识的关注度。此外,游戏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利用游戏奖励机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一些知识点常常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每个环节都是前后关联的,如果学生上一个环节没有认真听,或者没有及时地完成,将会大大影响课堂整体进度。而利用好游戏奖励机制,可以在限定的时间内,通过奖励游戏时间,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激励的条件下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3. 利用游戏掌握基础操作技能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我们还可以利用科学趣味的软件类游戏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基础操作技能。利用游戏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实施原则在于: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选择适宜玩法的游戏并合理安排游戏进行时间。
二、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策略应用实例
《用键盘打字》 为苏教版三年级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练习字词输入,掌握单字、词组输入方法,使学生得到打字训练。针对小学生心理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小学生自身注意力集中程度不高,对于练习打字这一重复性工作缺乏耐心,并且认为指法训练较为枯燥无趣,因此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取得的教学效果不佳。
为了让小学生能够有效提升学习热情,提升打字的积极性,笔者作为一线教师曾经在课堂上选择了金山打字通的 “生死时速”游戏作为游戏化教学的辅助应用。“生死时速”这款游戏开发时间很早,这款游戏的主要玩法是:通过模拟警察抓小偷的场景,选择不同的角色扮演,通过键盘输入单词,要么当警察追捕小偷,要么当小偷躲避警察,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联机进行对战。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对上节课的指法、键盘区域知识进行导入与复习,接着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用到的“生死时速”游戏的玩法与操作方式,并介绍胜利方法在于提升打字速度与准确度。同时开展分组教学,同桌两两为一组进行联机对抗,从而利用起学生之间的竞争心理,开展游戏化教学工作。
在教学结束之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与评价,说一说自己的游戏游玩心得,以及对于打字方法的总结,并鼓励学生们勤加训练,提升打字速度与准确程度。
三、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游戏被人们主观定性问题
长期以来,不少成年人主观上将游戏定性为一种单纯的消遣行为,认为游戏与教育关联意义不大。再加上一些媒体的舆论导向,使得人们对游戏的负面定性较多,不少家长对游戏存在排斥的想法,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开展不够顺畅。
(二) 游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问题
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一线教学当中,游戏化教学仍然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很多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与游戏的适配选择上仍然存在不足,市面上的大部分游戏软件都不适合被利用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教师为了满足自己的教学任务,需要花费精力在教学工作上,再加上不少信息技术教师自身不是专业的游戏开发工作者,因此在自主游戏开发设计上不够专业,导致游戏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难以满足当前的教学
四、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改进路径
(一) 明确教师职责,培养学生自控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自控力较弱,教师想要开展好游戏化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首先,教师应避免让学生长时间玩同一款游戏,以防学生对游戏成瘾。其次,教师在每一次安排游戏化教学过程时,应当让学生在游戏结束后进行自我总结。最后,教师应当针对课堂进行合理化管控,及时监控学生的操作界面,并及时提醒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二) 与游戏开发商沟通,提供教学思路
广大一线教师在研究游戏化教学的同时,也可联系游戏开发商,向他们提供思路,与他们多沟通,帮助他们设计出更多更适合小学信息技术一线教学的游戏软件,以解决当前游戏化教学资源匮乏的现状。
(三)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的游戏进行辅助教学
为了让游戏化教学更有效的服务于课堂,教师应认真测评软件的难易程度,选择适合学生游戏水平的软件。如果游戏太简单,学生可能会在课堂上丢失学习兴趣。如果游戏太难,学生亦可能在课堂上出现畏难心理,从而抵触学习。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每一次进行游戏化教学前认真测评需要应用的游戏软件,筛选出最适配自己学生的软件,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综上所述,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既有自己的优势,例如提升学生参与度,改善课堂气氛等;又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游戏容易诱发未成年人游戏成瘾,教育游戏的资源匮乏等问题。因此既要做好宣传与游戏开发工作,又要根据教学目的合理组织游戏活动内容,从而促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更高效地完成。
参考文献
[1]肖琳,周子月,袁玖根.教育游戏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的优势及对策[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6):70-71.[1]
[2]洪月清.浅谈教学游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21(43):133-134.[2]
[3]张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及其措施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1(15):143-144.[3]
[4]陈启龙.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探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1(05):63.[4]
[5]余思洁.游戏化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31):113-114.[5]
作者简介:冯敬轩(1989.10~),性别男,民族:汉族 籍贯(广东省惠州市),单位(惠州市第十一小学金榜分校),职称:小学信息技术二级教师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游戏化教学概念及实施原则
(一) 游戏化教学概念
学术界针对游戏化教学的概念定义标准不一,学者李定仁认为:游戏化教学是基于欢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基础上,教师以教学目的作为引导,通过结合多种游戏教学形式,从而与教学设计紧密贴合,最终实现学习效果的提升。
学者王振忠认为游戏化教学只是教师教学风格的一个突出分支,最终还是要服务于教学活动,因此想要开展合适的教学策略,应当以學生的学习心理作为主要分析依据,从而定向开展教学。
本文将游戏化教学的概念界定为: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目标引导的前提下,通过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形式,有效利用竞争与合作,探究与知识应用,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并具有激励效果的课程教学环境。
(二) 游戏化教学实施原则
1. 将游戏作为新课引入方式
游戏手段可以作为新课引入方式应用在课堂教学中,相比较于其他引入方式而言,游戏引入有助于学生温故知新,将新旧知识连接在一起,提升对新知识的关注度。此外,游戏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利用游戏奖励机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一些知识点常常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每个环节都是前后关联的,如果学生上一个环节没有认真听,或者没有及时地完成,将会大大影响课堂整体进度。而利用好游戏奖励机制,可以在限定的时间内,通过奖励游戏时间,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激励的条件下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3. 利用游戏掌握基础操作技能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我们还可以利用科学趣味的软件类游戏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基础操作技能。利用游戏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实施原则在于: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选择适宜玩法的游戏并合理安排游戏进行时间。
二、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策略应用实例
《用键盘打字》 为苏教版三年级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练习字词输入,掌握单字、词组输入方法,使学生得到打字训练。针对小学生心理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小学生自身注意力集中程度不高,对于练习打字这一重复性工作缺乏耐心,并且认为指法训练较为枯燥无趣,因此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取得的教学效果不佳。
为了让小学生能够有效提升学习热情,提升打字的积极性,笔者作为一线教师曾经在课堂上选择了金山打字通的 “生死时速”游戏作为游戏化教学的辅助应用。“生死时速”这款游戏开发时间很早,这款游戏的主要玩法是:通过模拟警察抓小偷的场景,选择不同的角色扮演,通过键盘输入单词,要么当警察追捕小偷,要么当小偷躲避警察,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联机进行对战。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对上节课的指法、键盘区域知识进行导入与复习,接着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用到的“生死时速”游戏的玩法与操作方式,并介绍胜利方法在于提升打字速度与准确度。同时开展分组教学,同桌两两为一组进行联机对抗,从而利用起学生之间的竞争心理,开展游戏化教学工作。
在教学结束之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与评价,说一说自己的游戏游玩心得,以及对于打字方法的总结,并鼓励学生们勤加训练,提升打字速度与准确程度。
三、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游戏被人们主观定性问题
长期以来,不少成年人主观上将游戏定性为一种单纯的消遣行为,认为游戏与教育关联意义不大。再加上一些媒体的舆论导向,使得人们对游戏的负面定性较多,不少家长对游戏存在排斥的想法,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开展不够顺畅。
(二) 游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问题
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一线教学当中,游戏化教学仍然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很多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与游戏的适配选择上仍然存在不足,市面上的大部分游戏软件都不适合被利用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教师为了满足自己的教学任务,需要花费精力在教学工作上,再加上不少信息技术教师自身不是专业的游戏开发工作者,因此在自主游戏开发设计上不够专业,导致游戏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难以满足当前的教学
四、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改进路径
(一) 明确教师职责,培养学生自控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自控力较弱,教师想要开展好游戏化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首先,教师应避免让学生长时间玩同一款游戏,以防学生对游戏成瘾。其次,教师在每一次安排游戏化教学过程时,应当让学生在游戏结束后进行自我总结。最后,教师应当针对课堂进行合理化管控,及时监控学生的操作界面,并及时提醒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二) 与游戏开发商沟通,提供教学思路
广大一线教师在研究游戏化教学的同时,也可联系游戏开发商,向他们提供思路,与他们多沟通,帮助他们设计出更多更适合小学信息技术一线教学的游戏软件,以解决当前游戏化教学资源匮乏的现状。
(三)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的游戏进行辅助教学
为了让游戏化教学更有效的服务于课堂,教师应认真测评软件的难易程度,选择适合学生游戏水平的软件。如果游戏太简单,学生可能会在课堂上丢失学习兴趣。如果游戏太难,学生亦可能在课堂上出现畏难心理,从而抵触学习。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每一次进行游戏化教学前认真测评需要应用的游戏软件,筛选出最适配自己学生的软件,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综上所述,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既有自己的优势,例如提升学生参与度,改善课堂气氛等;又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游戏容易诱发未成年人游戏成瘾,教育游戏的资源匮乏等问题。因此既要做好宣传与游戏开发工作,又要根据教学目的合理组织游戏活动内容,从而促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更高效地完成。
参考文献
[1]肖琳,周子月,袁玖根.教育游戏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的优势及对策[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6):70-71.[1]
[2]洪月清.浅谈教学游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21(43):133-134.[2]
[3]张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及其措施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1(15):143-144.[3]
[4]陈启龙.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探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1(05):63.[4]
[5]余思洁.游戏化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31):113-114.[5]
作者简介:冯敬轩(1989.10~),性别男,民族:汉族 籍贯(广东省惠州市),单位(惠州市第十一小学金榜分校),职称:小学信息技术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