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素质化教育改革的今天,小学体育教学应该改变过去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状况,建立丰富的小学体育课程系统,将游泳课程纳入小学体育的必修课程。因为,对于学生而言,游泳不仅是一项可以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还是一项重要的求生技能。因此,教师应该积极结合学校的内的游泳设施,帮助学生建立游泳的相关知识和能力,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游泳技能。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泳教学;强身健体;求生技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8-051
游泳是一项人在水的浮力作用下产生向上飘浮,并凭借浮力通过肢体规律化的动作,使身体在水中进行规律性运动的一项技能。在所有的体育项目中,游泳是一项非常考验技术性的运动。首先,学生就要提高自己的肺活量,练习憋气,让自己能够长时间的在水下不用换气。其次,在游泳姿勢上,教师还要教给学生不同的游泳方式,像自由泳、仰泳、蛙泳、蝶泳这四种比较常见的游泳姿势。最后,教师还要锻炼学生的游泳速度和游泳耐力,提高学生的游泳水平。
一、游泳教学在小学体育的发展现状
尽管让学生们学会游泳在体育教学中是一件很成功的教学成绩,但是在实际上游泳课程并没有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普及。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场馆等硬件设施的匮乏让学生缺乏游泳学习的场所。在我国,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导致了体育教学水平的不平衡。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学校完全有能力建造一个小型的游泳馆为学生们提供游泳学习的场地,而经济落后的地区,根本就没有经济条件支持学生学习游泳。其次,就是师资力量的贫弱。如今的小学体育教师的聘请标准还是比较低的,教师只需要掌握基础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就可以对小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教学了,所以真正掌握游泳技能的体育教学人才数量还是比较少。最后,就是学生对于游泳学习的接受程度比较低,一些比较保守的学生对于在大众面前穿泳衣进行游泳学习还是比较害羞的,所以对学习游泳比较排斥。然而,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实施,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学会转变理念,要把游泳教学当成是一件提升体育综合素质的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所以,学校要把政府资助的教育资金投入到学校的教学基础设施中来,为学生提供游泳的学习场所。
二、教师开展游泳课程的教学策略
在对学生进行游泳教学之前,教师通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要精心设计、思考教学计划,把游泳课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教师让学生真正学会游泳的准备阶段,首先就是让学生尝试下水,但是在下水之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做好热身运动,让学生进行伸展弯腰、腿部压腿、跑步运动的3分钟热身运动再下水,下水后学生先借助救生圈让自己浮在水面上,通过在水中反复走动让自己的身体记住浮在水面上的感觉,然后再尝试着不用借助救生圈就让自己浮在水面上。等到学生能够灵活自如地浮在水面后,教师就让学生在水面上进行呼吸换气的练习。比如,教师通过喊口号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呼吸换气,当教师喊“一二”时,学生要把头沉入水里,等到教师喊“三四”的时候,学生再把头露出来呼吸,如此循环往复,让学生逐渐不用听教师的口令就能够自己完成换气的步骤。
然后,教师就要开始第二阶段的教学,也是教学内容最多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就要教给学生具体的游泳姿势。按照学习难度,教师先教学生自由泳,首先教师要下水给学生亲自示范,先从打腿教学开始,给学生进行分解动作的示范,用腿部力量带动游泳,再进行呼吸讲解,呼吸时头部侧面露出,用鼻子和嘴巴同时进行换气呼吸,适应呼吸频率后,练习双手划动,通过身体转动带动一手内划,一手上提。学生训练好局部动作后就可以开始进行身体整体之间动作的配合,一次呼吸,两次手臂动作,两次打腿动作。最后,教师让学生熟悉自由泳的游泳姿势后进行自主练习,从而提高游泳水平。按照这样的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再对学生进行仰泳、蛙泳、蝶泳的游泳教学,让学生掌握不同的游泳方法。
第三阶段,就是教师让学生掌握了四种常见的游泳姿势后,就让班级的学生在上课时间进行游泳比赛,通过竞争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游泳速度,巩固游泳技巧,锻炼游泳耐力,进而挖掘出学生更多的潜力,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培养游泳人才。
三、游泳教学对学生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身体素质。由于游泳这个体育项目是在水中进行的,所以学生通过游泳耗费的体力远远超出在陆地上进行的体育项目。游泳是一项全身参与的运动,学生在游泳的过程中,他的腿力、腰力、颈椎、臂力都得到了高强度的锻炼,同时对改善心血管系统、提高肺活量、提高呼吸系统的机能。学生在小学时期,尤其是六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学生在这个时期的身体机能本就是成长最快的阶段,再通过游泳这项运动在水中经常不断挥动肢体来达到身体反复伸展的状态,让身体很容易受到运动的刺激而变得又高又瘦,使学生的身体保持最佳状态。
(二)培养自救技能。无论是什么时候,每年在学校放长假时,教师都会给学生家长分享少儿在假期遇到的意外事故,尤其是少儿因游泳发生的溺水事故频频发生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小学生在成长阶段中正处于爱玩爱闹的年纪,同时也不会把教师、家长的劝告当作很重要的事情,很多事情都是随性而做,有时候根本不考虑后果。有些学生,教师越是不让他们假期去河边玩,他们越是不听劝,觉得小河的水根本不深,假期还是和小伙伴们去河边玩耍甚至去河里游泳,最后导致悲剧的发生。所以,学校在学生的小学体育课程中加入游泳教学是有必要的。学生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众多的游泳姿势和游泳技巧,还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了各种面对溺水事件的应对措施,比如在水中脚抽筋了怎么办;遇到有人溺水了怎么救人以及怎么给溺水昏迷的人采取急救措施等等。
总而言之,学校方面要把游泳教学纳入到小学体育课程中,给小学体育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同时,学校还要坚持进行游泳场馆的建设,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游泳运动平台以及抓好教学人才建设,让学生得到专业的游泳教师的指导,提高游泳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遵守“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游泳项目的运动特点,科学地设计、研究教学计划,让学生慢慢地掌握游泳技巧和游泳方法,并在反复的实践练习中不断提高游泳水平。
参考文献
[1]龚友万.中小学体育课开设游泳教学的必要性研究[J].时代报告月刊,2012(08).
[2]李航,闫旭.浅谈中小学开设游泳课程的必要性[J].青春岁月,2013(22).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泳教学;强身健体;求生技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8-051
游泳是一项人在水的浮力作用下产生向上飘浮,并凭借浮力通过肢体规律化的动作,使身体在水中进行规律性运动的一项技能。在所有的体育项目中,游泳是一项非常考验技术性的运动。首先,学生就要提高自己的肺活量,练习憋气,让自己能够长时间的在水下不用换气。其次,在游泳姿勢上,教师还要教给学生不同的游泳方式,像自由泳、仰泳、蛙泳、蝶泳这四种比较常见的游泳姿势。最后,教师还要锻炼学生的游泳速度和游泳耐力,提高学生的游泳水平。
一、游泳教学在小学体育的发展现状
尽管让学生们学会游泳在体育教学中是一件很成功的教学成绩,但是在实际上游泳课程并没有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普及。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场馆等硬件设施的匮乏让学生缺乏游泳学习的场所。在我国,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导致了体育教学水平的不平衡。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学校完全有能力建造一个小型的游泳馆为学生们提供游泳学习的场地,而经济落后的地区,根本就没有经济条件支持学生学习游泳。其次,就是师资力量的贫弱。如今的小学体育教师的聘请标准还是比较低的,教师只需要掌握基础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就可以对小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教学了,所以真正掌握游泳技能的体育教学人才数量还是比较少。最后,就是学生对于游泳学习的接受程度比较低,一些比较保守的学生对于在大众面前穿泳衣进行游泳学习还是比较害羞的,所以对学习游泳比较排斥。然而,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实施,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学会转变理念,要把游泳教学当成是一件提升体育综合素质的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所以,学校要把政府资助的教育资金投入到学校的教学基础设施中来,为学生提供游泳的学习场所。
二、教师开展游泳课程的教学策略
在对学生进行游泳教学之前,教师通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要精心设计、思考教学计划,把游泳课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教师让学生真正学会游泳的准备阶段,首先就是让学生尝试下水,但是在下水之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做好热身运动,让学生进行伸展弯腰、腿部压腿、跑步运动的3分钟热身运动再下水,下水后学生先借助救生圈让自己浮在水面上,通过在水中反复走动让自己的身体记住浮在水面上的感觉,然后再尝试着不用借助救生圈就让自己浮在水面上。等到学生能够灵活自如地浮在水面后,教师就让学生在水面上进行呼吸换气的练习。比如,教师通过喊口号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呼吸换气,当教师喊“一二”时,学生要把头沉入水里,等到教师喊“三四”的时候,学生再把头露出来呼吸,如此循环往复,让学生逐渐不用听教师的口令就能够自己完成换气的步骤。
然后,教师就要开始第二阶段的教学,也是教学内容最多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就要教给学生具体的游泳姿势。按照学习难度,教师先教学生自由泳,首先教师要下水给学生亲自示范,先从打腿教学开始,给学生进行分解动作的示范,用腿部力量带动游泳,再进行呼吸讲解,呼吸时头部侧面露出,用鼻子和嘴巴同时进行换气呼吸,适应呼吸频率后,练习双手划动,通过身体转动带动一手内划,一手上提。学生训练好局部动作后就可以开始进行身体整体之间动作的配合,一次呼吸,两次手臂动作,两次打腿动作。最后,教师让学生熟悉自由泳的游泳姿势后进行自主练习,从而提高游泳水平。按照这样的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再对学生进行仰泳、蛙泳、蝶泳的游泳教学,让学生掌握不同的游泳方法。
第三阶段,就是教师让学生掌握了四种常见的游泳姿势后,就让班级的学生在上课时间进行游泳比赛,通过竞争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游泳速度,巩固游泳技巧,锻炼游泳耐力,进而挖掘出学生更多的潜力,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培养游泳人才。
三、游泳教学对学生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身体素质。由于游泳这个体育项目是在水中进行的,所以学生通过游泳耗费的体力远远超出在陆地上进行的体育项目。游泳是一项全身参与的运动,学生在游泳的过程中,他的腿力、腰力、颈椎、臂力都得到了高强度的锻炼,同时对改善心血管系统、提高肺活量、提高呼吸系统的机能。学生在小学时期,尤其是六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学生在这个时期的身体机能本就是成长最快的阶段,再通过游泳这项运动在水中经常不断挥动肢体来达到身体反复伸展的状态,让身体很容易受到运动的刺激而变得又高又瘦,使学生的身体保持最佳状态。
(二)培养自救技能。无论是什么时候,每年在学校放长假时,教师都会给学生家长分享少儿在假期遇到的意外事故,尤其是少儿因游泳发生的溺水事故频频发生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小学生在成长阶段中正处于爱玩爱闹的年纪,同时也不会把教师、家长的劝告当作很重要的事情,很多事情都是随性而做,有时候根本不考虑后果。有些学生,教师越是不让他们假期去河边玩,他们越是不听劝,觉得小河的水根本不深,假期还是和小伙伴们去河边玩耍甚至去河里游泳,最后导致悲剧的发生。所以,学校在学生的小学体育课程中加入游泳教学是有必要的。学生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众多的游泳姿势和游泳技巧,还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了各种面对溺水事件的应对措施,比如在水中脚抽筋了怎么办;遇到有人溺水了怎么救人以及怎么给溺水昏迷的人采取急救措施等等。
总而言之,学校方面要把游泳教学纳入到小学体育课程中,给小学体育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同时,学校还要坚持进行游泳场馆的建设,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游泳运动平台以及抓好教学人才建设,让学生得到专业的游泳教师的指导,提高游泳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遵守“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游泳项目的运动特点,科学地设计、研究教学计划,让学生慢慢地掌握游泳技巧和游泳方法,并在反复的实践练习中不断提高游泳水平。
参考文献
[1]龚友万.中小学体育课开设游泳教学的必要性研究[J].时代报告月刊,2012(08).
[2]李航,闫旭.浅谈中小学开设游泳课程的必要性[J].青春岁月,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