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 良好家教助儿子走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gaih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细讲解、常鼓励
  
  廖冬一的爸爸是中学教师,妈妈是小学教师。他们十分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冬一刚学说话时,父母就开始对他进行启蒙教育了。
  为了教冬一识字,爸爸在屋里贴满了写着字的纸条,有空就教他。认识的字多了,又开始教他背诵诗词、给他讲童话故事。但爸爸发现,冬一只是记住了诗词、故事的框架,并不理解诗歌的意境、故事的内涵。
  爸爸立即改变了教育方式。
  一天傍晚,爸爸在公园里教冬一背诵《登鹳雀楼》,边走边给冬一讲解诗的含义。诗很短,冬一很快就背下来了。
  “冬一,数数公园里有多少人。”爸爸给冬一布置了任务。“数这干嘛?!”冬一噘起嘴。“数数就知道了。”爸爸鼓励冬一的同时,自己也数起来。到了公园里的小山顶,爸爸让他重数一遍。“咦,怎么比刚才人多了?这么多人啊?看得好远啊!”冬一惊喜地叫起来。“太阳呢?”爸爸继续问道。“太阳在山尖边上!”冬一跳了起来:“啊,爸爸,我知道了,这就叫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晚饭后,爸爸要冬一讲讲游园的经历。
  刚开始时,冬一有些紧张,不敢讲,磕磕绊绊地讲了一遍。但受到爸爸的大力鼓励之后,从此每听完一个故事,冬一就主动站出来,自豪地说:“下面由我来重讲一遍!”在复述故事中,冬一的自信心增强了,表现欲也得到了满足。
  父母周而复始的开发、耐心细致的引导、形象性和趣味性的教育方法并用,使冬一周岁时就能流利地背诵十几首“毛泽东诗词”和“唐诗”了。
  
  兴趣:早发现、早培养
  
  家长愈早发现孩子的兴趣、特长,对孩子来说就愈有益。
  “冬一的兴趣在哪里?”冬一的爸爸妈妈思索着。
  “文艺、体育是热门,就从文体开始吧!”爸爸作出了决定。没想到冬一并不感兴趣,甚至极为反感。爸爸带冬一欣赏音乐会,冬一却在他怀里挣扎着大哭起来:“不听,不听,回家,回家。”在邻座的斥责中父子俩只好退场。“再试试体育吧!”冬一“改行”了。谁知,冬一还是噘着小嘴,十分不情愿,不久,又被训练班退了回来。
  唉,这孩子怎么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呢?
  那天,爸爸带冬一去少年宫玩,没想到冬一既快又准地答出了老师出的数学题。原来冬一对数学感兴趣!爸爸立即找来趣味数学题,一一为冬一讲解,冬一学得津津有味。
  不过,爸爸在教冬一数学时并不惟书。
  一天,爸爸带回一只青蛙,把冬一叫到面前:“青蛙一次跳1尺高,把它放到2尺深的罐中,几次能跳出来?”“2次。不, 3次才能跳出来。这么简单的题还来考我!”冬一有些不服气。“那我们来试试!”父亲将青蛙放到罐中,青蛙并没跳出来。
  “咦?这和书上说的不一样啊!” 如此求异训练,愈发增强了冬一对数学的兴趣,还使他养成了自学的好习惯。上小学前,冬一就已经掌握千位数以内的加减法了。
  
  习惯:高标准、严要求
  
  冬一上小学了,没几天,老师就向爸爸告状:“冬一上课不注意听讲。”
  晚饭后,爸爸问冬一在学校的表现,冬一理直气壮地回答:“很好哇!”爸爸板起了脸。“上课时玩过。”冬一低下头,又不知所措地抬头看看妈妈,想寻找避风港。但妈妈扭过脸,装着没看见。父亲历数了他几天来的表现,冬一大吃一惊:“爸爸,你什么都知道呀?!”
  从此,冬一再也不敢撒谎了,也改掉了上课开小差的毛病。但爸爸也意识到,孩子是因为学习上“吃不饱”才上课开小差的,就开始有意识地增加冬一的学习任务,让他接触高年级的课程,与他现在学习的课程相互呼应,提高他对现有课程的重视。
  学习毅力不强是孩子在学习中常有的事。
  有一次,冬一主动对正在做饭的妈妈说:“今天作业不多,我做完作业再吃饭。”可是,当妈妈将饭菜准备好时,还有一道难题没做完的冬一,却急忙向饭桌前跑去。
  “做完了再吃。”爸爸把冬一拉了回来:“男子汉说话要算数!”冬一不情愿地回到书桌前,不时向桌上的饭菜回头。爸爸却铁面无私、不为所动,指点着例题,让冬一认真琢磨,很快,难题解决了。当冬一高高兴兴地吃着饭菜时,妈妈慈爱地说:“完成难题再吃饭,是不是更香?”“香!”冬一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回答。“有什么困难,一定要想办法战胜它,这样才会感到幸福。”“记住了。”冬一坚定地点了点头。
  
  目标:常设定、勤更新
  
  升初中时,冬一考上了东北育才学校的首届超常教育实验班。开学第一天,冬一就被学校警告说:“学校实行严格的淘汰制,而冬一是实验班25名学生中的最后一名,是被特批录取的,随时有被淘汰的危险。”
  半学期后,爸爸被叫到了学校:孩子再跟不上进度,学年后将被淘汰!
  是智力问题,还是学习方法不当?怎么和孩子谈这个问题呢?
  一天,父母随意地和冬一聊了起来。
  “你最想学习的人是谁?”妈妈问。“胡睿琪。他是班上第一名。”冬一说。“不用争第一名,这学期赶上你前面的一名就行。能不能?”父亲给冬一确定了一个举手可达的目标。“能!”冬一马上写下了保证书。
  半学期后,冬一追上了既定目标。父母立即给予奖励,同时又确定了新的目标。随着目标不断变成现实,冬一也从赶超他人的努力中得到了成功的乐趣。这种乐趣给了冬一动力,增强了他的自信心。到中学毕业时,冬一已经是班里的前五名了。
  
  选择:多理解、多尊重
  
  高中毕业前,冬一被吉林大学数学系免试录取了,但他并没有表现出高兴的样子。怎么回事呢?母亲收拾冬一房间时,无意中看到了他的日记:“我的许多同学,放弃了保送,去考科大少年班了。我也想考,但爸爸妈妈都决定了,我也不想让爸妈再为我操心了……”
  为了尊重冬一的意愿,也因为对冬一能力的充分信任,父母冒着考不上科大、冬一将上不了其他任何学校的危险,同意了他的选择。
  在科大少年班,冬一除了积极参加校内外活动,努力学习主课外,将其余精力都花在了自己感兴趣的选修课上,老师批评他 “不务正业”,冬一却有自己的看法:“我学的东西,将来肯定会有用!”
  19岁时,冬一顺利地考上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的研究生。可是开学不到3个月,他却退学了。原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已同意接收冬一入读,而选中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选修课成绩优异。
  冬一的父母睡不好觉了:要进入麻省理工学院,首先要通过GRE的入学考试,通不过就意味着将失去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中途离开中科院,要向校方交纳16000元的培养费,而这一笔钱,将用去整个家庭财产的一半……困难重重,风险不小,但冬一的父母再一次毅然支持了儿子的选择。
  冬一如愿以偿地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了。
  童年时就养成的良好、认真的学习习惯,加上深厚的基础知识,使冬一很快适应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学习生活,所有学科都获得了最好的成绩。他的导师评价他说:“冬一是我所教过的思维最开阔的中国留学生之一,也是创造性最强、学得最灵活的学生之一。”
其他文献
要使孩子更聪明,家长从小就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下面列举了10种比较容易操作的思维能力训练方法,家长们不妨选择其中的几种,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思维能力训练。  续编故事结局  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可以有意不将故事讲完,而让孩子自己续编故事结局。这样,就给了孩子一个思考的余地,因为故事有趣味性,孩子会乐于意积极地开动脑筋。  看图改正错误  家长可以随手画一张与常识
期刊
教孩子学会爱父母    孩子10岁了,从小生活在家人的呵护中,但如果我们病了或太忙了疏忽了对他的照顾,他就不高兴。该如何让孩子学会体谅父母呢?  开封 钱瑞新  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现在的独生子女备受父母的呵护和关爱,却常常不能体谅父母或不知道如何爱父母。这里提一些建议供你参考。  1.激发孩子爱父母的感情。  要让孩子知道不光他自己有被爱的需要和愿望,父母同样也有这种需要和愿望。但孩子对父母的爱
期刊
我的妈妈在一家杂志社上班,是个工作狂,白天她总是忙个不停,中午吃饭时,还要不时接听电话,处理急用的稿件。下班后,妈妈要么回家很晚,要么就是回来后匆匆地做饭,吃上几口,马上又坐在书桌前干起活来。  我常常感到受了冷落。甚至在双休日,当许多同学兴高采烈地到科技馆,公园参观游玩的时候,我也只能呆在家里,妈妈总说没有时间带我去玩。  这样的生活多么单调!我感到很失望。  这一天,学校发给我们每个同学两张木
期刊
多次目睹了朋友的家庭因夫妻教子观的不一致而“战火频发”,安珂决定让老公从对儿子的教育“工程”中走开,她的理论是 :你太忙,本来就没有多少时间与儿子相处,不了解他的所思所想,怎能保证你管得得法?如果我们一起参与儿子的教育,必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与其把时间浪费在争执上,不如我来承包儿子的教育,你负责其他家庭事务。  安珂坚持这么做的理由还有:在她的朋友、同事中,至少有五成的家庭正在
期刊
我家不过三口人,在消费观念上却截然不同。孩子的父亲年轻时吃过不少苦,至今还恪守着当年养成的节俭作风,对生活的要求莫过于吃有粗茶淡饭,穿有大众服装。我尊重孩子父亲的生活态度,但也认为在生活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过更高品质的生活,适当的装饰也是审美的需求。儿子伟浩呢,我知道他心底里对高尚生活、名牌消费颇为仰慕,跟着我们上街,路过那些专卖店小眼睛直放光,但可能是碍于他爸爸的威严,倒也一直没敢向我们提出什
期刊
德国儿童擅长做家务是出了名的。据悉,有的德国孩子甚至早在牙牙学语时,家长便开始手把手地教他们摆放餐具了——尽管仅是象征性的。德国儿童动手能力之所以出类拔萃,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普遍有意地为孩子提供各种尝试的机会,他们明白一个浅显、却又被许多人忽视的道理——没有足够的尝试,就不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发育正常的儿童,2岁后大多会自然地出现摆脱母亲“控制”的倾向。他们会大声嚷嚷 :“妈咪,让我自己
期刊
小翔是个男孩子,11岁半,六年级。  可能是发育得早,在同龄的孩子中,他个头显得略大一号,平时喜欢支棱着两只胳膊、两脚一颠一颠地走路,有点不太友好,乍看活像只小暴龙。  小翔的父亲是个司机,母亲是职员。小翔一家和姥姥、姥爷及舅舅一家生活在一起。听小翔妈妈说,平日工作太忙,顾不上管孩子,加上老人又特别宠他,弄得小翔又闹又不听话,小小年纪脾气特别火爆。  “所以这才和您商量,能不能春节期间也把孩子留在
期刊
我养了两只小鸭子——BB和GG。  BB和GG的毛都是黄色的,很可爱。它们的嘴更可爱,像一个小小的翘翘板。这些倒是和其他的鸭子相同,但有一点却不大一样,别的小鸭子都是“呷、呷……”地叫,它俩的叫声却是“吱、吱……”的,有点儿像小老鼠。可能它们是“另类鸭”吧?不过,我还是非常喜欢它们。  我放学回家,看见BB和GG被关在小笼子里,一副无精打采的寂寞样子,便立刻跑过去,打开笼子,把它们解救了出来。谁知
期刊
这是一个宁静的夜,大树摇起凉风,令人心旷神怡。抬头,眼前是一个又大又黄的月亮和碎米似的星星。夜不黑,月光把天空映照得灰蒙蒙地亮。  星星真美啊。有黄的,也有白的;有明的,也有暗的;有大的,也有小的。像许多小黄豆,不均匀地撒在一个蓝黑色的大盘子里;也像是一颗颗钻石镶在幕布上。我想数数星星一共有多少颗,一、二、三、四、五……星星一闪一闪的,一会儿在这里,一会儿在那里,像一群调皮的孩子在和我捉迷藏,总也
期刊
原子分解、重组机    小发明家: 广州市新港中路小学5年3班 郑佳欣  指导老师:李 岚    地球上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组合而成的,只要能控制原子,那就能生产出任何物质。于是,我就设计出这样一架原子分解、重组机。这种机器的用途是:  (1)把没有用的物品或者垃圾的原子分解,减少空间占用,保护环境。  (2)将分解的原子分别重组,成为有用的东西。  (3)在原子分解与重组的过程中,利用原子的活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