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本文当中将系统的分析墙砌体使用在高层建筑当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综合实际情况来探究发生原因,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系统阐述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质量控制工作,结合实际情况来论证效果,旨在提升砌体墙填充工作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砌体墙;填充工作;裂缝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上,砌体墙填充大多采用空心砖,比如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以及粉煤灰砌块、适当的轻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等,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不需要承担或者是传递其上部分结构荷载量,是非承重型的构件,质量相对比较轻,而且保温效果和隔热效果等都比较理想,还具备一定的抗震性能,不过缺点是经常会发生开裂的现象,导致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阻碍,造成隐患。
1、现存的问题分析
其一,砌筑的砌块龄期不足。在砌块的龄期还没有28天就已经进行砌筑,导致自身收缩比较快且比较大,形成收缩裂缝,直接影响到砌体的整体性以及强度值。
其二,填充墙的砌体材料在运输以及装卸等过程当中存在不妥当之处。材料的管理不妥当,在运输和装卸的过程当中没能得到妥善的安置,在进场之后也没能依照相关的品种和规格进行堆放;加气混凝土砌块被淋湿等。
其三,没能在事前进行砌块排列图的制作,只能在施工现场进行组砌。现场组砌往往不是非常灵活,需要依照工程具体需求以及施工的条件来进行砌块排列图的绘制工作,并依照图来进行砌筑。
其四,填充墙的砌筑操作不能依照合理的工艺程序来进行。导致随意施工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利于工程质量以及工程施工进度。
其五,填充墙的砌体门和窗洞口的设置不满足相关规范。比方说外墙以及内墙阳角距离以及防裂措施等,不能很好的满足设计要求,这可能会影响到墙体整体稳定性以及门窗的质量水平。
其六,填充墙的砌体施工存在开裂的现象。这可能是外在因素所影响的,也可能是内在因素所影响的,常见的因素主要包括地基条件上的差异造成了不均匀的沉降现象以及温度变化等、建筑自身的特征可能会对裂缝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温度或者干缩变形造成温度收缩应力,继而导致砌块墙体发生裂缝。
2、如何予以应对
2.1依照砌筑的龄期来进行砌筑
选择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或者是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进行砌筑的时候,产品的龄期需要在28天以上,以此来有效控制砌体出现收缩裂缝,确保砌体的强度。
2.2制作砌块排列计划图再进行砌筑
在填充墙进行砌筑操作之前,需要在施工开始之前,严格的依照工程要求以及条件来进行砌块排列图的详细绘制,并保证依照图纸进行施工。在砌筑的时候需要尽可能使用主规格的砌块来进行。砌块需要保证错缝进行搭砌操作,如果是纵横交接的位置需要进行交错搭砌操作。如果必须要进行镶砖的时候,需要保证砖块的分散;结合砌块的具体尺寸以及灰缝的厚度情况等来计算排数以及皮数,确保砌体的基本尺寸能够满足相关的设计需求。
2.3严格依照施工工艺的标准程序予以施工
通常来说,填充墙的砌筑工作需要依照标准流程来进行,常见的顺序为:砌块浇水、撞车、运输(砂浆配置以及浇水操作)、运输(垂直)、运输(楼面)、砌块准备、校正、灌缝、顶皮砖预留、补砖挤紧(需要在7天之后进行)。
2.4填充墙砌体开裂正确的应对措施
其一,优化设计方案。针对高层建筑的结构房屋形式选择来说,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沉降的影响,特别是地基处理的时候,更需要考虑沉降可能会对框架产生的影响,详细计算沉降的具体数值,估计框架可能会发生的变形程度,能够保证施工的时候对重点的位置予以控制;设计保温隔热层、伸缩缝、沉降缝等。
其二,强化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首先,因为高层建筑当中砌块体积相对比较大,而且砌体设置了拉结筋,因此对应的灰缝厚度会有一定的增加,在填充墙体的砌筑工作基本完成之后,墙体自然沉降也会逐渐舒展,令墙体的上部分和主体结构之间形成裂缝,所以在对墙砌体进行砌筑的时候需要在梁和板底处适当的预留空隙,有助于填充墙的自由沉降变形;依照施工的验收规范要求来严格进行错缝组砌工作,并绘制好排列图,明确皮数杆的砌筑皮数,明确砌块搭接长度和砌块不同的使用位置,还需要严格的控制砂浆的饱满程度和灰缝厚度情况;妥善处理梁柱和填充墙之间的缝隙,墙砌填充到梁板底的时候,需要预留170mm到200mm左右的空隙。待填充墙完全砌筑完毕并且间隔了1天到10天之后,此时墙体的变形基本已经结束,此时使用实心砖进行挤紧斜砌,保证倾斜度大约在45度到60度之间,令砌体和梁板底之间紧密的结合。此时确保柱体和填充墙之间的连接,沿着墙体高隔600mm左右进行拉结筋设置,调整灰缝,防止柱边存在灰缝太大或者太窄的情况。拉结筋需要置放于砂浆当中,预埋于柱体上的拉结筋假如能够和灰缝保持错位,需要把钢筋的位置适当的矫正,也可以进行补焊。
其三,严格控制墙体抹灰操作。首先需要严格的限制抹灰的时间,只有等到填充墙的砌筑工作彻底完成一个月之后,才能够进行抹灰操作,避免由于墙体的收缩造成抹灰层破裂;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在抹灰之前,需要将砌块墙面灰缝以及凹槽等进行完整的填补和整平,并对浮灰进行清理,之后再使用1:1的水泥砂浆进行墙面拉毛。砌块墙身和混凝土梁等位置钉掛规格为10mmx10mm的钢丝网,每边的宽度在200mm以下,并预留100mm左右。展平挂网,连接梁柱,也可以对预埋钢筋进行固定,保证网材搭接的平整性,搭接长度在100mm以上,避免收缩不佳导致裂缝。在抹灰之前,需要隔夜进行墙身淋水两次到三次,第二次之后予以基层处理,在处理的时候使用掺入107胶水泥浆进行墙面刷涂,确保抹灰层和基层之间的粘结比较牢固,之后即可抹灰处理。
其四,对已经发生的裂缝予以积极有效的恢复。针对已经形成的一些裂缝,需要尽快采取措施予以修整,不然可能会对建筑物投入使用之后的观感以及功能造成不利影响。通常来说,填充墙裂缝不会影响到整体结构的安全性,所以,在修复的时候也不用特别强调其强度需求,不过要对其温度反复性有一定的认知。针对已经较为稳定的裂缝,可以使用水泥砂浆直接修补,之后进行适当的浇水保养;针对由于不均沉降造成的裂缝,需要和结构加固相互配合来进行。借助修复的过程,能够令墙体裂缝具备更加理想的抗变形能力,如果发现原裂缝附近存在比较薄弱的部分,需要进行再次处理,避免发生裂缝。另外,在填充之后墙砌体可能会存在强度较低且容易破碎等情况,需要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强化技术管理工作以及监督力度,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3、施工案例
工程名称:“蓝海瑞园(一期) 工程”项目
工程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秀英大道与秀英横路交叉处
结构类型:本工程采用钢筋砼剪力墙结构,设置3栋地上26层商住楼(商业裙楼为10层和3层)和一层整体地下室。占地面积24606.00m2,总建筑面积为91405.00㎡,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为15251.00㎡。地下室层高3.9m,主楼标准层层高3000mm。首层架空,层高为4.8m。
单层砌体量较大,由于住宅建筑层高在3000左右,因此除商铺外圈梁较少、构造柱较多,墙边混凝土门垛较多。针对业主对工程质量和工期的要求,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非承重的外围护墙采用180厚灰砂砖砌块,建筑物的内隔墙采用15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分户墙和楼梯间隔墙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厨房卫生间隔墙采用15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砂浆砌筑;
为保证施工质量,在施工前进行如下准备: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安全交底,砂浆试配,确定施工机械等。砌筑总体顺序为:先施工二层,之后是三层及以上楼层,中间穿插施工一层和地下一层。具体施工工艺顺序如下:材料、设备准备→施工楼层、墙基清理→结构梁柱轴线、标高投设→墙边线定位→拉墙筋设置(植筋)→墙体排砖→填充墙体砌筑→留置构造柱马牙槎→检查灰缝、墙面平整度→调整灰缝控制线→墙体砌筑→门窗洞口留设→圈过梁施工(植筋)→门窗顶墙体砌筑→检查灰缝、墙面平整度→调整灰缝控制线→墙体砌筑→构造柱施工→梁板下打木楔塞微膨胀混凝土→工完场清。
在整个砌体墙施工过程中,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按照施工工艺的标准程序,严格把控材料、设计、砌筑和抹灰等施工各个环节,将偏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在施工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裂缝,对于一些小裂缝则尽快采取了措施予以修整,确保了对建筑物投入使用之后的观感以及功能不造成影响。
结语:
总的来说,填充墙采取砌体砌筑需要严格依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并且进行施工管理,并对施工控制予以适当的严格规范,令砌体裂缝这一问题获得控制。
参考文献:
[1]金英琴.浅议填充墙砌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山西建筑,2010(07).
[2]陳姝媚.浅谈建筑填充墙砌体植筋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7).
[3]白国庆.浅谈填充墙砌体裂缝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5).
[4]李浩.浅析框架结构砌体填充墙构造柱的正确施工方法[J].房地产导刊:中,2014(11).
[5]燕丽莉.关于建筑工程中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的浅析[J].中外企业家,2016(4Z).
【关键词】砌体墙;填充工作;裂缝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上,砌体墙填充大多采用空心砖,比如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以及粉煤灰砌块、适当的轻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等,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不需要承担或者是传递其上部分结构荷载量,是非承重型的构件,质量相对比较轻,而且保温效果和隔热效果等都比较理想,还具备一定的抗震性能,不过缺点是经常会发生开裂的现象,导致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阻碍,造成隐患。
1、现存的问题分析
其一,砌筑的砌块龄期不足。在砌块的龄期还没有28天就已经进行砌筑,导致自身收缩比较快且比较大,形成收缩裂缝,直接影响到砌体的整体性以及强度值。
其二,填充墙的砌体材料在运输以及装卸等过程当中存在不妥当之处。材料的管理不妥当,在运输和装卸的过程当中没能得到妥善的安置,在进场之后也没能依照相关的品种和规格进行堆放;加气混凝土砌块被淋湿等。
其三,没能在事前进行砌块排列图的制作,只能在施工现场进行组砌。现场组砌往往不是非常灵活,需要依照工程具体需求以及施工的条件来进行砌块排列图的绘制工作,并依照图来进行砌筑。
其四,填充墙的砌筑操作不能依照合理的工艺程序来进行。导致随意施工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利于工程质量以及工程施工进度。
其五,填充墙的砌体门和窗洞口的设置不满足相关规范。比方说外墙以及内墙阳角距离以及防裂措施等,不能很好的满足设计要求,这可能会影响到墙体整体稳定性以及门窗的质量水平。
其六,填充墙的砌体施工存在开裂的现象。这可能是外在因素所影响的,也可能是内在因素所影响的,常见的因素主要包括地基条件上的差异造成了不均匀的沉降现象以及温度变化等、建筑自身的特征可能会对裂缝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温度或者干缩变形造成温度收缩应力,继而导致砌块墙体发生裂缝。
2、如何予以应对
2.1依照砌筑的龄期来进行砌筑
选择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或者是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进行砌筑的时候,产品的龄期需要在28天以上,以此来有效控制砌体出现收缩裂缝,确保砌体的强度。
2.2制作砌块排列计划图再进行砌筑
在填充墙进行砌筑操作之前,需要在施工开始之前,严格的依照工程要求以及条件来进行砌块排列图的详细绘制,并保证依照图纸进行施工。在砌筑的时候需要尽可能使用主规格的砌块来进行。砌块需要保证错缝进行搭砌操作,如果是纵横交接的位置需要进行交错搭砌操作。如果必须要进行镶砖的时候,需要保证砖块的分散;结合砌块的具体尺寸以及灰缝的厚度情况等来计算排数以及皮数,确保砌体的基本尺寸能够满足相关的设计需求。
2.3严格依照施工工艺的标准程序予以施工
通常来说,填充墙的砌筑工作需要依照标准流程来进行,常见的顺序为:砌块浇水、撞车、运输(砂浆配置以及浇水操作)、运输(垂直)、运输(楼面)、砌块准备、校正、灌缝、顶皮砖预留、补砖挤紧(需要在7天之后进行)。
2.4填充墙砌体开裂正确的应对措施
其一,优化设计方案。针对高层建筑的结构房屋形式选择来说,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沉降的影响,特别是地基处理的时候,更需要考虑沉降可能会对框架产生的影响,详细计算沉降的具体数值,估计框架可能会发生的变形程度,能够保证施工的时候对重点的位置予以控制;设计保温隔热层、伸缩缝、沉降缝等。
其二,强化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首先,因为高层建筑当中砌块体积相对比较大,而且砌体设置了拉结筋,因此对应的灰缝厚度会有一定的增加,在填充墙体的砌筑工作基本完成之后,墙体自然沉降也会逐渐舒展,令墙体的上部分和主体结构之间形成裂缝,所以在对墙砌体进行砌筑的时候需要在梁和板底处适当的预留空隙,有助于填充墙的自由沉降变形;依照施工的验收规范要求来严格进行错缝组砌工作,并绘制好排列图,明确皮数杆的砌筑皮数,明确砌块搭接长度和砌块不同的使用位置,还需要严格的控制砂浆的饱满程度和灰缝厚度情况;妥善处理梁柱和填充墙之间的缝隙,墙砌填充到梁板底的时候,需要预留170mm到200mm左右的空隙。待填充墙完全砌筑完毕并且间隔了1天到10天之后,此时墙体的变形基本已经结束,此时使用实心砖进行挤紧斜砌,保证倾斜度大约在45度到60度之间,令砌体和梁板底之间紧密的结合。此时确保柱体和填充墙之间的连接,沿着墙体高隔600mm左右进行拉结筋设置,调整灰缝,防止柱边存在灰缝太大或者太窄的情况。拉结筋需要置放于砂浆当中,预埋于柱体上的拉结筋假如能够和灰缝保持错位,需要把钢筋的位置适当的矫正,也可以进行补焊。
其三,严格控制墙体抹灰操作。首先需要严格的限制抹灰的时间,只有等到填充墙的砌筑工作彻底完成一个月之后,才能够进行抹灰操作,避免由于墙体的收缩造成抹灰层破裂;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在抹灰之前,需要将砌块墙面灰缝以及凹槽等进行完整的填补和整平,并对浮灰进行清理,之后再使用1:1的水泥砂浆进行墙面拉毛。砌块墙身和混凝土梁等位置钉掛规格为10mmx10mm的钢丝网,每边的宽度在200mm以下,并预留100mm左右。展平挂网,连接梁柱,也可以对预埋钢筋进行固定,保证网材搭接的平整性,搭接长度在100mm以上,避免收缩不佳导致裂缝。在抹灰之前,需要隔夜进行墙身淋水两次到三次,第二次之后予以基层处理,在处理的时候使用掺入107胶水泥浆进行墙面刷涂,确保抹灰层和基层之间的粘结比较牢固,之后即可抹灰处理。
其四,对已经发生的裂缝予以积极有效的恢复。针对已经形成的一些裂缝,需要尽快采取措施予以修整,不然可能会对建筑物投入使用之后的观感以及功能造成不利影响。通常来说,填充墙裂缝不会影响到整体结构的安全性,所以,在修复的时候也不用特别强调其强度需求,不过要对其温度反复性有一定的认知。针对已经较为稳定的裂缝,可以使用水泥砂浆直接修补,之后进行适当的浇水保养;针对由于不均沉降造成的裂缝,需要和结构加固相互配合来进行。借助修复的过程,能够令墙体裂缝具备更加理想的抗变形能力,如果发现原裂缝附近存在比较薄弱的部分,需要进行再次处理,避免发生裂缝。另外,在填充之后墙砌体可能会存在强度较低且容易破碎等情况,需要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强化技术管理工作以及监督力度,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3、施工案例
工程名称:“蓝海瑞园(一期) 工程”项目
工程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秀英大道与秀英横路交叉处
结构类型:本工程采用钢筋砼剪力墙结构,设置3栋地上26层商住楼(商业裙楼为10层和3层)和一层整体地下室。占地面积24606.00m2,总建筑面积为91405.00㎡,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为15251.00㎡。地下室层高3.9m,主楼标准层层高3000mm。首层架空,层高为4.8m。
单层砌体量较大,由于住宅建筑层高在3000左右,因此除商铺外圈梁较少、构造柱较多,墙边混凝土门垛较多。针对业主对工程质量和工期的要求,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非承重的外围护墙采用180厚灰砂砖砌块,建筑物的内隔墙采用15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分户墙和楼梯间隔墙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厨房卫生间隔墙采用15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砂浆砌筑;
为保证施工质量,在施工前进行如下准备: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安全交底,砂浆试配,确定施工机械等。砌筑总体顺序为:先施工二层,之后是三层及以上楼层,中间穿插施工一层和地下一层。具体施工工艺顺序如下:材料、设备准备→施工楼层、墙基清理→结构梁柱轴线、标高投设→墙边线定位→拉墙筋设置(植筋)→墙体排砖→填充墙体砌筑→留置构造柱马牙槎→检查灰缝、墙面平整度→调整灰缝控制线→墙体砌筑→门窗洞口留设→圈过梁施工(植筋)→门窗顶墙体砌筑→检查灰缝、墙面平整度→调整灰缝控制线→墙体砌筑→构造柱施工→梁板下打木楔塞微膨胀混凝土→工完场清。
在整个砌体墙施工过程中,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按照施工工艺的标准程序,严格把控材料、设计、砌筑和抹灰等施工各个环节,将偏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在施工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裂缝,对于一些小裂缝则尽快采取了措施予以修整,确保了对建筑物投入使用之后的观感以及功能不造成影响。
结语:
总的来说,填充墙采取砌体砌筑需要严格依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并且进行施工管理,并对施工控制予以适当的严格规范,令砌体裂缝这一问题获得控制。
参考文献:
[1]金英琴.浅议填充墙砌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山西建筑,2010(07).
[2]陳姝媚.浅谈建筑填充墙砌体植筋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7).
[3]白国庆.浅谈填充墙砌体裂缝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5).
[4]李浩.浅析框架结构砌体填充墙构造柱的正确施工方法[J].房地产导刊:中,2014(11).
[5]燕丽莉.关于建筑工程中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的浅析[J].中外企业家,2016(4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