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不足,结合高职院校的情况,采用“纵横结合、模块化”的教学方式,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环境改造等方面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变方向。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25-00-02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思潮。20世纪末,以塞利格曼等人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首次将人的乐观、幸福感、好奇心、心理弹性、利他、智慧和创造的勇气等作为实证研究的课题[1]。这种关注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心理学,称做积极心理学。
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如何认识各种心理问题并没有太大的兴趣,而对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格,如何在学习中体验和成长,如何面对和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兴趣浓厚。这些大多数是关于学生发展性的问题。积极心理学强调发展性和预防性并重。这种思想无疑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观点,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
一、积极心理学主要观点及解读
积极心理学首次对以病态心理为主要内容的研究范式进行矫正。开始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它的理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人的积极的认知加工,引导人们用积极地态度看待世界。积极心理学提出了“乐观型”与“悲观型”两类解释风格人格,强调积极人格的培养就是要培养人的“乐观型”解释风格人格。即个体持续一贯地把自身的失败与挫折看成是暂时的、由外部原因引起的、特定性的情景事件,而把成功看成是长期的、具有普遍性的、由自己内在原因引起并影响到自己所做其他事的情景事件。就是能够用积极的心态解读生活中的心理现象,并一贯的对生活事情做出较为积极的解释风格。
(二)关注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包括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流畅感、快乐感等。所谓的积极体验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2]。
积极心理学特别关注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积极主观体验,关注人在生活、学习、工作、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积极的心态以及形成的积极的人生体验。具有积极主观体验的人会一切从“积极”出发,即“用积极的视角出发和解读问题的积极方面;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3],这种要求来自个体自身内部,更容易形成某种积极的人格特征。
(三)关注人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包括社会凝聚力、利他行为、社会责任感、宽恕、仁慈、爱的能力等。比如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人,相信他人是善良的;相信社会是积极的,相信奉献社会是有价值的,团体活动是有意义的。把自己归属到某个团体,在将团体看成幸福的来源等。
(四)关注建设积极的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体验、人的积极品质是与环境、社会背景分不开的,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视积极团体和社会机构对于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提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组织系统的建立要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建设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积极的组织系统,以培养公民的美德,使公民具有责任感、有利他主义、有礼貌、有职业道德”[4]。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转变
(一)教学目标从“问题导向”为主转向“发展导向”为主。
过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关注少数问题学生,多以预防各种心理疾病为工作目标,忽略了大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缺乏对大多数大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品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以培养学生积极人格作为课程和教学的目标,把注意力集中在挖掘学生的潜能和优良品质上来。更多的关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人格培养。
(二)教学手段从灌输式形式转向体验式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偏重知识性、系统性和理论性的课程内容。课堂气氛相对沉闷,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导致整个课堂学生被动接受,体验较少,成长有限。它无法提供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和体验机会,无法涵盖到心理健康的很多方面的问题。对90后个性比较独立的学生,说教的效果更让他们觉得不容易接受。而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活动、参与、体验等方式获得亲身体验后,得到一种积极、内化的情绪体验和成长。在实际的课堂讲授中,我们确实发现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加注重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体验,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体验式的教学手段是一种更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授课方式。
(三)教学内容从偏知识性、系统性、理论性到活动性、实践型、训练性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要学生掌握心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改善学生的情绪状态,转变其不良的认知方式,掌握必要的心理保健技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教学内容的启示性与体验性,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参与性,教学主体的自主性与互动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多样性等特征[5]。
传统的学科知识的教学,仅仅把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看成是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过程,单一的课堂讲授概念,解释概念虽然能让学生短时期内较多的获取系统性知识,但是对学生的内心而言是一种煎熬,学生的内心情感难以得到激发,很难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内心体验。单纯系统知识的传授,对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来说,很容易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为一种形式。如果能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活动、体验、参与、实践等多种方式,通过合作、感知、体验、共鸣等多种手段,在课程的各个环节引领学生用心体会过去,快乐感受现在,满怀憧憬和希望的面对未来,是个体固有的积极能量得到培养和发展,这才是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效果。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
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出发点应该是关注普通学生的健康和幸福,以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为己任,培养学生自我决定的系统、解决自我冲突和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并能够挖掘和培养积极力量来发展个人的积极品质,完善个人积极人格。
(一)重新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有侧重编排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不同的[6-7]。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实现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取向,教学内容必须重新选定。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依高职学生的生活需要来确立。高职大学生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大部分的学生在刚进入大学时是带着一种沮丧、无奈的心态来读高职的,他们内心会有一种挫败感,挫败感伴随着他们进入了高职院校。另外,高职的在校时间只有三年,比起本科院校整整少了一年,要在三年时间内让学生培养积极的人格,学会如何适应未来的世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一定要有的放矢,切中重点。根据我们多年来的研究和实践,逐步构建了符合高职大学生的教学内容要点,形成了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的“纵横结合、模块化”教学体系。根据广泛深入的调查,以积极心理学的“积极题材”来组织教学内容的原则,我们精选了以下心理健康基础知识模块,包括大学适应、自我认识、学习策略、恋爱婚姻、压力应对、人际关系、情绪管理、幸福追求、生涯规划9个专题,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穿插式的讲授不同的发展性问题。例如:在新生军训中,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大学适应模块嵌入新生军训中,另外,通过一些团体活动的方式,使得刚进校的大学生很快能了解环境,融入集体生活中,彼此形成良好的关系。这项适应性教学是在大一新生刚刚入学时开展的,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大二是高职学生学习、恋爱、人际交往等问题较为突出,大三是择业、压力方面的问题更为紧要。文科类的学生人际关系较为突出,理工科类的学生情绪管理问题较为突出,我们会根据授课对象不同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学生的需要来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再结合适当的体验式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了积极的体验和成长,培养了他们积极心态和良好的认知。
(二)教学方式不拘一格,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就是要培养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解读生活中的心理现象,持续一贯地对生活事情作出积极解释的风格。唯有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内在激情,通过参与、合作、感知、体验、提升等多种手段,才能在课程的各教学环节引领学生满意地体会过去,快乐地感受现在,满怀希望地面对未来。
因此我们在教学上,不拘一格,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对象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比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式、团体活动等,上课地点和时间是适时适地的开展。例如:在大一新生入校后,利用新生军训比较集中的时间,采用体验式团体活动的方式开展大学生心理适应的教育,通过一些活动的方式,在很短时间内,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互相熟悉,相互接纳,相互支持,增进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驱散了刚进入校园的孤独感和寂寞感。另外高职学生高考带给他们的是一种挫败,考虑到这一点,团体活动中我们加入榜样的力量等环节,给予学生更多的希望体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注重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沟通氛围,对学生的问题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表扬,让学生能够在平等、自由的氛围中各抒己见。
(三)营造积极的学校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格是个体内化社会活动的结果。这意味着个体在主动建构积极人格离不开良好社会环境的支撑。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除了在课程内部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通过课程自身的实施促进积极人格的培养,还需着力营造积极的学校环境。让学校成为一个充满乐观与积极的环境。比如,在课堂上寻找每个老师和学生的优点和美德,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优势和美德的平台,让大家在这种平等的环境中互相赞美,互相学习,激发大家认识和发现美的动机。渐渐地让学生不是只关注别人的不足,而是要去发现生活中的美。鼓励人人精彩、人人自信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KennonM.SheldonandLauraKing.Whypositivepsy-chologyisnecessary.AmericanPsychologist,2001,56:216
[2]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孟万金.和谐社会呼唤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2008,94(4).
[4]刘立娜,杜艳飞,钟涵.积极心理品质研究述评[J].校园心理,2014(2):2
[5]陈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48-49
[6]王椿阳.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调查与分析——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3,(3):17-19,125.
[7]肖体慧,刘衍玲,信忠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的调查研究[J].高教论坛,2011,(6):24-27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25-00-02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思潮。20世纪末,以塞利格曼等人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首次将人的乐观、幸福感、好奇心、心理弹性、利他、智慧和创造的勇气等作为实证研究的课题[1]。这种关注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心理学,称做积极心理学。
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如何认识各种心理问题并没有太大的兴趣,而对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格,如何在学习中体验和成长,如何面对和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兴趣浓厚。这些大多数是关于学生发展性的问题。积极心理学强调发展性和预防性并重。这种思想无疑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观点,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
一、积极心理学主要观点及解读
积极心理学首次对以病态心理为主要内容的研究范式进行矫正。开始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它的理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人的积极的认知加工,引导人们用积极地态度看待世界。积极心理学提出了“乐观型”与“悲观型”两类解释风格人格,强调积极人格的培养就是要培养人的“乐观型”解释风格人格。即个体持续一贯地把自身的失败与挫折看成是暂时的、由外部原因引起的、特定性的情景事件,而把成功看成是长期的、具有普遍性的、由自己内在原因引起并影响到自己所做其他事的情景事件。就是能够用积极的心态解读生活中的心理现象,并一贯的对生活事情做出较为积极的解释风格。
(二)关注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包括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流畅感、快乐感等。所谓的积极体验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2]。
积极心理学特别关注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积极主观体验,关注人在生活、学习、工作、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积极的心态以及形成的积极的人生体验。具有积极主观体验的人会一切从“积极”出发,即“用积极的视角出发和解读问题的积极方面;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3],这种要求来自个体自身内部,更容易形成某种积极的人格特征。
(三)关注人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包括社会凝聚力、利他行为、社会责任感、宽恕、仁慈、爱的能力等。比如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人,相信他人是善良的;相信社会是积极的,相信奉献社会是有价值的,团体活动是有意义的。把自己归属到某个团体,在将团体看成幸福的来源等。
(四)关注建设积极的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体验、人的积极品质是与环境、社会背景分不开的,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视积极团体和社会机构对于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提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组织系统的建立要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建设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积极的组织系统,以培养公民的美德,使公民具有责任感、有利他主义、有礼貌、有职业道德”[4]。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转变
(一)教学目标从“问题导向”为主转向“发展导向”为主。
过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关注少数问题学生,多以预防各种心理疾病为工作目标,忽略了大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缺乏对大多数大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品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以培养学生积极人格作为课程和教学的目标,把注意力集中在挖掘学生的潜能和优良品质上来。更多的关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人格培养。
(二)教学手段从灌输式形式转向体验式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偏重知识性、系统性和理论性的课程内容。课堂气氛相对沉闷,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导致整个课堂学生被动接受,体验较少,成长有限。它无法提供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和体验机会,无法涵盖到心理健康的很多方面的问题。对90后个性比较独立的学生,说教的效果更让他们觉得不容易接受。而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活动、参与、体验等方式获得亲身体验后,得到一种积极、内化的情绪体验和成长。在实际的课堂讲授中,我们确实发现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加注重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体验,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体验式的教学手段是一种更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授课方式。
(三)教学内容从偏知识性、系统性、理论性到活动性、实践型、训练性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要学生掌握心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改善学生的情绪状态,转变其不良的认知方式,掌握必要的心理保健技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教学内容的启示性与体验性,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参与性,教学主体的自主性与互动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多样性等特征[5]。
传统的学科知识的教学,仅仅把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看成是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过程,单一的课堂讲授概念,解释概念虽然能让学生短时期内较多的获取系统性知识,但是对学生的内心而言是一种煎熬,学生的内心情感难以得到激发,很难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内心体验。单纯系统知识的传授,对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来说,很容易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为一种形式。如果能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活动、体验、参与、实践等多种方式,通过合作、感知、体验、共鸣等多种手段,在课程的各个环节引领学生用心体会过去,快乐感受现在,满怀憧憬和希望的面对未来,是个体固有的积极能量得到培养和发展,这才是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效果。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
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出发点应该是关注普通学生的健康和幸福,以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为己任,培养学生自我决定的系统、解决自我冲突和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并能够挖掘和培养积极力量来发展个人的积极品质,完善个人积极人格。
(一)重新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有侧重编排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不同的[6-7]。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实现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取向,教学内容必须重新选定。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依高职学生的生活需要来确立。高职大学生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大部分的学生在刚进入大学时是带着一种沮丧、无奈的心态来读高职的,他们内心会有一种挫败感,挫败感伴随着他们进入了高职院校。另外,高职的在校时间只有三年,比起本科院校整整少了一年,要在三年时间内让学生培养积极的人格,学会如何适应未来的世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一定要有的放矢,切中重点。根据我们多年来的研究和实践,逐步构建了符合高职大学生的教学内容要点,形成了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的“纵横结合、模块化”教学体系。根据广泛深入的调查,以积极心理学的“积极题材”来组织教学内容的原则,我们精选了以下心理健康基础知识模块,包括大学适应、自我认识、学习策略、恋爱婚姻、压力应对、人际关系、情绪管理、幸福追求、生涯规划9个专题,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穿插式的讲授不同的发展性问题。例如:在新生军训中,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大学适应模块嵌入新生军训中,另外,通过一些团体活动的方式,使得刚进校的大学生很快能了解环境,融入集体生活中,彼此形成良好的关系。这项适应性教学是在大一新生刚刚入学时开展的,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大二是高职学生学习、恋爱、人际交往等问题较为突出,大三是择业、压力方面的问题更为紧要。文科类的学生人际关系较为突出,理工科类的学生情绪管理问题较为突出,我们会根据授课对象不同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学生的需要来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再结合适当的体验式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了积极的体验和成长,培养了他们积极心态和良好的认知。
(二)教学方式不拘一格,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就是要培养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解读生活中的心理现象,持续一贯地对生活事情作出积极解释的风格。唯有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内在激情,通过参与、合作、感知、体验、提升等多种手段,才能在课程的各教学环节引领学生满意地体会过去,快乐地感受现在,满怀希望地面对未来。
因此我们在教学上,不拘一格,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对象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比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式、团体活动等,上课地点和时间是适时适地的开展。例如:在大一新生入校后,利用新生军训比较集中的时间,采用体验式团体活动的方式开展大学生心理适应的教育,通过一些活动的方式,在很短时间内,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互相熟悉,相互接纳,相互支持,增进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驱散了刚进入校园的孤独感和寂寞感。另外高职学生高考带给他们的是一种挫败,考虑到这一点,团体活动中我们加入榜样的力量等环节,给予学生更多的希望体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注重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沟通氛围,对学生的问题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表扬,让学生能够在平等、自由的氛围中各抒己见。
(三)营造积极的学校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格是个体内化社会活动的结果。这意味着个体在主动建构积极人格离不开良好社会环境的支撑。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除了在课程内部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通过课程自身的实施促进积极人格的培养,还需着力营造积极的学校环境。让学校成为一个充满乐观与积极的环境。比如,在课堂上寻找每个老师和学生的优点和美德,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优势和美德的平台,让大家在这种平等的环境中互相赞美,互相学习,激发大家认识和发现美的动机。渐渐地让学生不是只关注别人的不足,而是要去发现生活中的美。鼓励人人精彩、人人自信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KennonM.SheldonandLauraKing.Whypositivepsy-chologyisnecessary.AmericanPsychologist,2001,56:216
[2]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孟万金.和谐社会呼唤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2008,94(4).
[4]刘立娜,杜艳飞,钟涵.积极心理品质研究述评[J].校园心理,2014(2):2
[5]陈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48-49
[6]王椿阳.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调查与分析——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3,(3):17-19,125.
[7]肖体慧,刘衍玲,信忠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的调查研究[J].高教论坛,2011,(6):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