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近些年来,诸如微博、微信、微视频为代表的一些新型传播媒介已经普及并广泛应用,以“微”为标志的事物运用而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迎来了微时代。本篇文章在参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为依据,分析和总结了关于在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的成果。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高校学生 微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概述
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属于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微载体主要指微课、微博、微信等网络文化模型。在新时代,随着中国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微文化也越来越受大学生的欢迎。它具有很强的沟通性、互动性和即时性。它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形式对使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上强调:要推动创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互联网载体,通过学生互动社区、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等大学生乐于接受的表达方式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思路,拓展思想政治工作途径。因此,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的是加强在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上的研究。在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快速发展的动力和引擎。动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的源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互联网模式的应用,可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构建微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改变和渗透教育的过去式,并通过传统的固化思维的突破,充分发挥信息化教育优势技术和互联网,并探讨了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要求。
二.互联网 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积极意义
1.有效实现教学内容多元化
在互联网 的背景下,微博、微信等媒体在高校中的应用为教学内容的创新提供了新的空间,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方面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现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单单是让大学生的语言网络环境更加丰富,更是为大学生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消费模式和娱乐模式,让学生们的社交渠道更加宽广,慢慢的让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得到了提高与改变,沟通方式和思维方式也更加的活跃,为大学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和使用率一步步地提高。综上所述,现代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利用微载体,采用现代先进技术,以提高内容的新颖性,并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大学生。让思想政治教育更接近大学生的生活,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2.教学主体实现个性化
信息技术对于成长在当代大学生的信息时代中并不陌生,由于大学生喜欢触摸一些新鲜事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主题在高校微型运营商的应用中得到了个性化,大学生将自己的个性利用微载体得以充分的展示。学生不仅仅是要体验,更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媒介使用日常化。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微载体这一媒介,正完全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迎合了大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不断创新突破自己的性格。
在当前这種大背景下,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与学习,依托于互联网以及微载体的运用,将集中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思想政治教育相对枯燥的学习转变为活跃的授课模式,从而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学生由以前的被动学习慢慢的改为主动学习。这一做法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和学生通过微载体更有效的将信息吸收和人际互动过渡的实现。由上述可以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微载体这种模式,将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也对当下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起到了一定得催化作用。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构建的有效措施
1.提高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认识
改变原有教育思想,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高校教育思想要紧跟时代的脚步,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这样才会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和社会脱节。实现这一标准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学会合理有效地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资源,借用微载体技术,并能正确认识微载体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积极作用。从大局出发,主动认识并接受微载体这一新事物,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大学生当前最主要的文娱工具基本都需要借助于电子设备,在这种依托下,通过教学微载体的形式不断的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得到有效的加强。因此,各高校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时,更应从大局出发,主动接受电子产品对当前大学生的带来的影响,趋利避害,让学生协会合理利用网络以及微载体,让网络对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实现价值最大化。这样,这一举措不仅为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帮助,还能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立体化。
2.强化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科学控制
高校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载体,并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我们必须扩大微载体的覆盖领域,优化高校资源配置,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现有的微载体。政治教育在高校应用微载体的科学调度和整体设计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其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载体时,高校不仅要考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同时也要保证构建微载体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和心理以及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观载体的过程中,家长必须对学生和学校有一定的了解,这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完善,在平台上完成学生信息、校方动态的信息共享,建立反馈机制,消除学生、家长、学校这三个方面之间的隔阂,让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同时对学生也起到一定得监督作用。这样一来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来,进而可以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辅助的作用。
3.鼓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创新发展
高校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规划中,需要源源不断的活力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构建提供活力。因此要在导向性原则的引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进行适当的拓展。与此同时高校教师更应在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建设过程中充分意识到自身角色,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给予及时的认可、肯定以及鼓励。 微载体的构建更应以考虑到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因素,学生是微载体构建的重要主题,而围绕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只有这样,学生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度才会达到最大值。另外,学校还应将高校思想政治的课堂教育更应与互联网进行结合,既要给现实教育一定得关注,又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这个新媒介中顺利落实。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微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主流传播者,将学生间的特点相结合并将组织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这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学生的接触程度也会更高。
四.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微载体,高效学习思想政治教育
1.完善配套制度,规范活动的开展。
寻找相关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不断完善配套制度,对微信、微博以及微视频等各类载体和学生活动进行进一步规范。众所周知,互联网有利有弊,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在同一时间,使用互联网的时候,你必须是主人的网络,学会自我控制,并专注于学习。高校应建立相应的规范机制,让大学生合理利用微载体,学习思想政治教育。
2.引导学生参与,扩大微载体影响力。
将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微载体这个媒介,传播范围更加广泛。接下来将引导更多大学生参与进来,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并通过学校的优秀社会团结等高校,同时积极寻求学校的职能部门的支持下,聘请了专家咨询组提供指导和帮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载体的传播,让更多的大学生从中受益。
五."互联网 "背景下建设高校思政教育微载体的相关途径
1.树立全新的思政教育思维
在“微载体”这种新型思政教育思维的促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以及教育理念这四个方面转变思维观念,完成全面的创新与改革。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传播的时代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加强对微载体这一媒介的认识,及时转变观念,利用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多彩多样、灵活多变的特点,提高与大学生交流互动的频次,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渴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大学生的思维空间以及想象空间进行高效拓展,将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以及对知识的渴望積极调动起来。
2.积极拓展思政教育微载体
首先,高校应利用微视频,微观公益,微电影,微信和微博不断占据和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岗位,从而使教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得到加强。其次,加强高校微载体的指导工作。积极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在学生群体中创建微领袖,利用社团力量,在学校重大事件前树立明确的旗帜,作为主流文化的风向标。让主流文化在微载体椽笔中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及时阻止虚假信息的传播,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微公益、微电影,转化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的传播媒介,并潜移默化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
六.总结
不同形式的高价值信息对人类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指导和推进作用。教育工作者应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顺应当前时代发展的方向,改善原有的教学方法。高校应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微观载体的重视,加强和拓展思想政治微观载体,从而在"互联网 "背景下提升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总之,基于"互联网 "的微型载体在高校中的作用在当今科学技术信息的快速发展中尤为重要。高校应积极将网络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微观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学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顺应时代潮流,教育和发展必须进步,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宝君,刘静涵.“互联网 ”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O].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1:114-119.
[2]徐意祥.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3.
[3]郭晓彤.“微时代”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
[4]李鹏,王艳杰。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0.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2:73-75.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高校学生 微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概述
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属于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微载体主要指微课、微博、微信等网络文化模型。在新时代,随着中国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微文化也越来越受大学生的欢迎。它具有很强的沟通性、互动性和即时性。它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形式对使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上强调:要推动创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互联网载体,通过学生互动社区、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等大学生乐于接受的表达方式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思路,拓展思想政治工作途径。因此,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的是加强在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上的研究。在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快速发展的动力和引擎。动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的源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互联网模式的应用,可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构建微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改变和渗透教育的过去式,并通过传统的固化思维的突破,充分发挥信息化教育优势技术和互联网,并探讨了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要求。
二.互联网 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积极意义
1.有效实现教学内容多元化
在互联网 的背景下,微博、微信等媒体在高校中的应用为教学内容的创新提供了新的空间,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方面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现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单单是让大学生的语言网络环境更加丰富,更是为大学生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消费模式和娱乐模式,让学生们的社交渠道更加宽广,慢慢的让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得到了提高与改变,沟通方式和思维方式也更加的活跃,为大学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和使用率一步步地提高。综上所述,现代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利用微载体,采用现代先进技术,以提高内容的新颖性,并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大学生。让思想政治教育更接近大学生的生活,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2.教学主体实现个性化
信息技术对于成长在当代大学生的信息时代中并不陌生,由于大学生喜欢触摸一些新鲜事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主题在高校微型运营商的应用中得到了个性化,大学生将自己的个性利用微载体得以充分的展示。学生不仅仅是要体验,更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媒介使用日常化。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微载体这一媒介,正完全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迎合了大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不断创新突破自己的性格。
在当前这種大背景下,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与学习,依托于互联网以及微载体的运用,将集中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思想政治教育相对枯燥的学习转变为活跃的授课模式,从而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学生由以前的被动学习慢慢的改为主动学习。这一做法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和学生通过微载体更有效的将信息吸收和人际互动过渡的实现。由上述可以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微载体这种模式,将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也对当下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起到了一定得催化作用。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构建的有效措施
1.提高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认识
改变原有教育思想,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高校教育思想要紧跟时代的脚步,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这样才会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和社会脱节。实现这一标准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学会合理有效地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资源,借用微载体技术,并能正确认识微载体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积极作用。从大局出发,主动认识并接受微载体这一新事物,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大学生当前最主要的文娱工具基本都需要借助于电子设备,在这种依托下,通过教学微载体的形式不断的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得到有效的加强。因此,各高校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时,更应从大局出发,主动接受电子产品对当前大学生的带来的影响,趋利避害,让学生协会合理利用网络以及微载体,让网络对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实现价值最大化。这样,这一举措不仅为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帮助,还能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立体化。
2.强化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科学控制
高校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载体,并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我们必须扩大微载体的覆盖领域,优化高校资源配置,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现有的微载体。政治教育在高校应用微载体的科学调度和整体设计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其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载体时,高校不仅要考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同时也要保证构建微载体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和心理以及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观载体的过程中,家长必须对学生和学校有一定的了解,这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完善,在平台上完成学生信息、校方动态的信息共享,建立反馈机制,消除学生、家长、学校这三个方面之间的隔阂,让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同时对学生也起到一定得监督作用。这样一来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来,进而可以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辅助的作用。
3.鼓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创新发展
高校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规划中,需要源源不断的活力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构建提供活力。因此要在导向性原则的引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进行适当的拓展。与此同时高校教师更应在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建设过程中充分意识到自身角色,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给予及时的认可、肯定以及鼓励。 微载体的构建更应以考虑到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因素,学生是微载体构建的重要主题,而围绕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只有这样,学生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度才会达到最大值。另外,学校还应将高校思想政治的课堂教育更应与互联网进行结合,既要给现实教育一定得关注,又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这个新媒介中顺利落实。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微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主流传播者,将学生间的特点相结合并将组织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这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学生的接触程度也会更高。
四.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微载体,高效学习思想政治教育
1.完善配套制度,规范活动的开展。
寻找相关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不断完善配套制度,对微信、微博以及微视频等各类载体和学生活动进行进一步规范。众所周知,互联网有利有弊,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在同一时间,使用互联网的时候,你必须是主人的网络,学会自我控制,并专注于学习。高校应建立相应的规范机制,让大学生合理利用微载体,学习思想政治教育。
2.引导学生参与,扩大微载体影响力。
将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微载体这个媒介,传播范围更加广泛。接下来将引导更多大学生参与进来,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并通过学校的优秀社会团结等高校,同时积极寻求学校的职能部门的支持下,聘请了专家咨询组提供指导和帮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载体的传播,让更多的大学生从中受益。
五."互联网 "背景下建设高校思政教育微载体的相关途径
1.树立全新的思政教育思维
在“微载体”这种新型思政教育思维的促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以及教育理念这四个方面转变思维观念,完成全面的创新与改革。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传播的时代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加强对微载体这一媒介的认识,及时转变观念,利用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多彩多样、灵活多变的特点,提高与大学生交流互动的频次,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渴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大学生的思维空间以及想象空间进行高效拓展,将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以及对知识的渴望積极调动起来。
2.积极拓展思政教育微载体
首先,高校应利用微视频,微观公益,微电影,微信和微博不断占据和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岗位,从而使教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得到加强。其次,加强高校微载体的指导工作。积极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在学生群体中创建微领袖,利用社团力量,在学校重大事件前树立明确的旗帜,作为主流文化的风向标。让主流文化在微载体椽笔中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及时阻止虚假信息的传播,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微公益、微电影,转化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的传播媒介,并潜移默化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
六.总结
不同形式的高价值信息对人类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指导和推进作用。教育工作者应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顺应当前时代发展的方向,改善原有的教学方法。高校应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微观载体的重视,加强和拓展思想政治微观载体,从而在"互联网 "背景下提升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总之,基于"互联网 "的微型载体在高校中的作用在当今科学技术信息的快速发展中尤为重要。高校应积极将网络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微观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学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顺应时代潮流,教育和发展必须进步,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宝君,刘静涵.“互联网 ”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O].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1:114-119.
[2]徐意祥.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3.
[3]郭晓彤.“微时代”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
[4]李鹏,王艳杰。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0.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2:73-75.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